「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元宵節詩詞集錦〖第175期〗

2021-02-27 老年詩詞

(一)

詩詞二首

文/陸尚文

(1)

七絕  元宵節

十五湯圓香氣飄,銀花火樹半空燒。

牛年大吉元宵夜,萬盞紅燈謎語瞧。

(2)

齊天樂    鬧元宵

      金牛盛世元宵節,煙花普天璀璨。忘卻微寒,歡聲笑語,騁步去看燈展。喜聞樂見。接踵又摩肩,引朋呼伴。老少童頑,流連情瀉早忘返。

 

      古城皎月真美,慕容街道亮,風光無限。沐浴春風,良宵通夜,愜喜佳思彌滿。霓虹眨眼。已夜半更深,體疲心倦。再想回眸,奈何時日遠。

(二)

拜新月    元宵節

文/陸秀雲

抬頭望圓月,鼓樂釋興盛。

萬眾觀玉盤,燕都皆歡慶。

(三)

詩詞二首

文/李光輝

(1)

七律   辛丑元夕

水榭樓臺皓魄看,東風乍冷欲何歡?

一輝素影春燈暖,千裡清霜蝶夢寒。

袖卷天香梳玉兔,唇溫桂酒抱闌幹。

芙蓉借語蓬山路,容易相思見卻難。

(2)

朝玉階    上元節快樂

      三五人家好月圓。煮元宵一碗,沸成團。高空煙焰正翩躚。長街燈走馬、夜飛旋。

      遇來都是善因緣。輕風無可說,美如丹。傳言長是不新鮮。望中衣袂舞、落雲邊。

(四)

七絕二首   元夕

文/馬興吉

(1)

搗碎鄉愁裹雪紗,調詩入墨兌梅花。

且斟元夕三杯酒,一敬春兒二敬她。

 (2)

煙花開在月枝頭,杯裡清歡抿去愁。

此夜銷魂擎朗朗,何須計較又鉤鉤。

(五)

絕句二首

文/王文秀

(1)

七絕  元宵節

雲包日月滿樓香,火樹銀花萬裡揚。

十五江山無晝夜,星光灑落盡輝煌。

(2)

七絕  元宵節

炮打凌空鐵水噴,飛花瀑布亂雲魂。

紅燈萬裡星光落,誰信春風火樹繁。

(六)

七絕  元宵節(新韻)

文/王樹忠

火樹銀花炫彩空,嫦娥玉兔隱蟾宮。

人間鑼鼓喧天響,仙子羨煞美目紅。

(七)

七絕  元宵節

文/孫兆奎

疊彩張燈喜滿門,霓虹閃爍唱新春。

倚軒共賞元宵月,眷我寒光愉悅真。

(八)

五律  元宵節觀燈有感

文/席桂傑

煙花綻利城,爆竹響聲驚。

又到觀燈日,難尋舊友迎。

今朝新地月,是否老家明?

滿眼笙歌舞,還思草屋情。

註:利城指利州古城。異地陪讀所感。

(九)

七絕   鬧元宵

文/劉玉旻

火樹銀花妝望夜,冰輪朗澈耀蒼穹。

湯圓滾沸人歡笑,盛世良宵喜氣融。

(十)

絕句二首

文/李傑

(1)

五絕   元宵夜

紅燈懸院路,爆竹震天空。

白髮垂髫笑,煙花映彩虹。

(2)

七絕   元宵節

鼓樂齊鳴迎盛世,秧歌匯演鬧元宵。

燈籠異彩霓虹樹,鞭炮煙花耀凱朝。

(十一)

詩詞二首

文/素月清風

(1)

七律    鬧元宵

火樹銀花不夜天,蒼穹璀璨演闌煙。

流鶯幾處歌今日,飛燕誰家惜別連。

萬裡浮雲迷野外,千重紫氣鎖城邊。

光輝過後歸平靜,整理行裝又一年。

(2)

清平樂    正月十五

      千家如燦。笑語闌珊贊。火樹銀花新月現。人海如山側畔。

 

      女美男俊隨肩。嬌妝素裹怡然。今夜繁華滿目,明朝好運盈天。

(十二)

七律  元宵節感懷(新韻)

文/李輔志

明月孰知十五正,瞻窺俗世徹宵彤。

千門焰火開屏綠,萬戶籠燈染院紅。

殘雪悽惶別淚水,柔風拂煦啟蟄蟲。

更新今歲春元始,香溢湯圓祝阜豐。

(十三)

七律   鬧元宵

文/郭崇志

彩花罩院鬧元宵,滿貫明燈續夜燒。

敞亮燭光開戲曲,相聲快板繼情飄。

兒孫納上金尊禮,老太瓷牙笑痛腰。

幸福闔家歡喜日,今天更比去年標。

(十四)

詩詞二首

文/辛明芬

(1)

七絕   元宵夜

火樹銀花耀際天,星空燦漫百芳妍。

張燈結彩宣歌舞,夜醉山城戸不眠。

(2)

浪淘沙   元宵夜

文/辛明芬

      明月照燕城,雲隱星清。煙花直衝漫天盈。五色十光妍百卉,墜雪飛瓊。     

 

      烻火耀街容,紛彩爭呈。賞燈猜字古今評。祥瑞繞空獨自舞,玉鑑晶瑩。

十五

五律   元宵節(新韻)

文/李秀元

春燈花正好,戶戶賀團圓。

盛世秧歌舞,屠蘇暖紙鳶。

煙花生異彩,瑞靄罩奇觀。

老翁攜稚兒,冰輪住神仙。

(十六)

春曉曲•星空有約(正體)

文/明媚的春

元宵賞月開心話。賜福燃花彩掛。

舞龍獅耍扭秧歌。錦繡盡投新廣夏。

(十七)

五絕   元宵節

文/周慶蘭

風清月皓明,逛賞彩燈城。

細品湯圓蜜,心甜美夢生。

(十八)

壽陽曲   元宵節(正格)

文/李雅姝

      元宵節,月正圓,麗人行、舊情新願。光陰漸消心不變,有情人、夙緣香滿。

(十九)

七律  元夕(新韻)

文/孫國豔

璀璨煙花次第開,笙簫歌舞夜空徊。

心香一瓣遙遙祝,幾縷春思暗暗猜。

月下忘憂方欲滿,唇間米糯已盈腮。

未曾舉盞伊人醉,早有清輝入夢來。

(二十)

 七律 過元宵節

 文/楊樹棠(朝陽)

 歲更元夜節跟踵,火樹銀花扮鎮容。

 爆竹聲陪新市豔,金燈亮照古街彤。

 擎杯美酒醇香溢,舀碗湯圓餡蜜濃。

 團聚人家眉眼笑,太平盛世慶年豐。

 (二十一)

七律   辛丑上元

文/之輕

萬家燈火漫蒼穹,銀漢尤輸幾許紅。

兩岸遊人光影裡,街亭烘暖月華中。

良辰笑煮湯圓美,令節爭嘗杯不空。

今夜清輝無遠近,天涯兄弟夢應同!

(二十二)

七律   元宵節

文/鮑玉廣

火樹銀花照夜闌,元宵明月慶團圓。

金蟾繞桂澄天宇,彩焰凌空亮野川。

鑼鼓鏗鏘盛世曲,良辰歌舞昊春篇。

知非尤做滄波夢,把酒吟詩度歲年。

(二十三)

詩詞二首

文/劉慧蓮

(1)

五律  元宵節(新韻)

日暖慶豐年,銅鑼鼓樂喧。

旗迎高腳會,戶納百福添。

爆仗聲聲翠,元宵滾滾圓。

神州同慶賀,把酒待明天。

(2)

春曉曲   元宵節(正體)

      新年美味時縈繞,璀璨煙花美窕。彩燈旋轉似霓虹。糯米滾球十五鬧。

(二十四)

七律     樂元宵(新韻)

文/時福增

新春喜悅鬧元宵,結彩張燈樂漲潮。

閃爍街衢霓煥彩,繽紛院落正燃燒。

甘醇美酒杯中滿,亮糯湯圓釜裡漂。

萬戶迎春心暢醉,千家賞月盡逍遙。

(二十五)

七絕   元夕

文/梁桂媛

千光明夜照雲開,潔月高天逐色來。

炫麗煙花連浩宇,真龍一躍響驚雷。

(二十六)

七絕  元夕

文/楊天鵬

萬家燈火祝元夕,羞澀冰輪笑倚偎。

路遠明朝空望月,他鄉最憶一枝梅。


相關焦點

  • 詩詞文化: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原文]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節日的夜晚沒有宵禁,城門鐵索大開,護城河橋上點綴的閃閃燈光,恰似天邊燦爛的群星降臨人間。「合」是密集,街燈照耀著城內的無尺繁華;「開」是曠遠,橋燈的無限延伸帶動了城外的節日氛圍。 詩句比喻精準鮮明,再加上這一「合」一「開」,一幅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長安元夜燈火圖便完完整整地躍然眼前,使人如臨其境。
  • 筱青讀詩詞: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首聯描寫洛陽皇城端門燈火輝煌的熱鬧場面。「火樹」是指樹上掛了許許多多的燈,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就好像樹著火了一般,所以叫「火樹」。「銀花」也是指樹上掛的彩燈和裝飾。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那些藏在古詩詞裡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我們看到煙花,往往會被它吸引,也會為它的美麗而感到震撼。但煙花雖美,卻易逝去,可是在中國古代,那些詩人們,卻把「火樹銀花」的美景寫進了詩裡,留存至今,那是藏在古詩詞裡最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 讀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有感,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也許現如今的元宵節比唐代的要美麗得多了,也許唐代的爆竹煙花還不及現代花炮的十分之一,但讀著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仍然令人對那時的元夜有一種難言的嚮往。或許正是有了平日禁夜的積累,元夜這晚才會顯得格外興奮。遊人們走過星橋來到城外,風中的暗香、悠揚的樂曲、醉人的月夜,然而,「火樹銀花」的燦爛,才是元宵之夜最具代表性的美,把它比作元夜的聖誕樹,也許並不過分吧?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詠元宵節古詩詞賞析
    先看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詩一開始,寫當晚的京都,地上滿城的花燈與空中燃放的焰火交相輝映,紅透雲天;護城河的橋上,點綴著無數明燈,萬燈閃爍,猶如天上的繁星。城門解禁,遊人像潮水一般地湧來,看燈者人山人海。從「火樹銀花」的形容,我們不難想像,這是多麼奇麗的夜景!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元夕夜賞燈文/馬志民上元湖畔盡繁妝,火樹銀花飾殿堂。凝綠鳧鵝牽紫氣,射紅閃柳送豐祥。虹橋倒影水歡眼,錦閣交輝童話鄉。排架燈籠遊客仰,冰輪羞對滿城光。白鵝浮水,樹叢星閃,靚麗如宮殿。         射燈輪廓交輝遠。惹客醉、光時變。架上串紅千盞盞。拱橋浮影,林亭閃耀,羞月時遮面。
  • 陽光樹洞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小時候的元宵節怎麼過的,是「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是「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是「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描寫元宵節盛況的詩文數不勝數,因為自從2000多年前的西漢有了元宵節開始,各朝各代都有無數文人墨客讚頌元宵以致給我們留下無數瑰寶,在東漢明帝時期更是出現了元宵賞燈的習俗並且一直延續至今,還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耍獅舞龍、踩高蹺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 那些詩詞裡描寫有關的元宵節
    農曆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民間自古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俗,各種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使元宵節成為「年」的高潮,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歌之詠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元宵佳作,至今讀來依然唇齒留香,趣味無窮。  翻閱典籍,最先以詩歌形式描寫元宵節盛況的,當屬隋煬帝楊廣寫的《正月十五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法輪天下轉,梵語天上來。燈樓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 古代描寫元宵節詩詞當中,有一首是蘇軾唐代先祖所作,非常著名
    古代描寫上元節詩詞當中,有一首是蘇軾唐代先祖所作,非常著名作者:枯木《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節的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春節過後第一個最為隆重的慶祝節日。古往今來,關於元宵節的詩詞歌賦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其中以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和辛棄疾的《青玉案》最為著名,裡面的名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和「眾裡尋他千百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並且因之誕生了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
  • 元宵節圖片QQ微信簡訊祝福語 元宵節快樂詩詞彙總
    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於西漢,繁盛於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上元"指的就是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為"春燈節"。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第一次將燈作為正月十五主角的,是隋煬帝的《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 元宵節圖片關於元宵飛花令 元宵詩詞大全2019元宵節吃什麼
    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於西漢,繁盛於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   "上元"指的就是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為"春燈節"。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第一次將燈作為正月十五主角的,是隋煬帝的《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關於元宵經典詩句匯總盤點
    元宵節自古就是中國很重要的傳統節目,古往今來,很多詩人詞人都為元宵節留下精美的詩篇!今天,我們一起來拜讀中國偉大的詩人詞人描寫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吧!關於元宵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 活在詩詞裡的元宵節-雙鴨山新聞網-東北網
    靳小倡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詩意的節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自古以來,元宵節的月光和燈光,就輝映著詩意與浪漫,把元宵節的夜色裝點得精美絕倫,搖曳生姿。  每至正月十五,總會想起幾句詩詞來,唐人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明人唐伯虎的「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 元宵節的起源、習俗、故事、經典詩詞一覽無遺
    古代的元宵節,叫做 「金吾不禁夜 ,星橋鐵鎖開」。「金吾不禁夜」,「金吾」一般指負責京城地方治安正二品的大官。這句話說的是元宵節這幾天,警衛部隊一般不幹涉老百姓的活動。至於「星橋鐵鎖開」,星橋是通往皇宮的橋,平時屬於 「宮禁要地」 ,一般人是不許走的,但是元宵節這幾天老百姓可以自由通過。更爽的是,元宵節皇帝 「與民同樂」 ,老百姓可以肆無忌憚地大鬧特鬧,前三後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故而稱之為 「鬧元宵」 。
  • 〖三十六天罡〗——(城隍廟)
    【北京城隍廟丨天魁城】(星鬥沖天)
  • 「火樹銀花」出處也這麼美,源自蘇軾之祖—一位另類宰相的詩句
    其實,從三蘇往前追溯,他們的祖先蘇味道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這兩個成語都源自他,所以,他也有「蘇模稜」之稱。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這首詩就是蘇味道的名作,描繪的是705年元宵節長安城燈火通明,歌舞昇平的景象,與蘇軾的《守歲》、王安石的《元日》都是描寫民俗節日的名篇。「火樹銀花」這一成語就是出自第一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指的是長安城中燈火璀璨,高高的燈柱就像火樹銀花,元宵歡慶,城門大開,四處皆通。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唐朝的繁盛景象。
  • 七首與元宵節有關的詩詞,最後一首家喻戶曉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從古至今,都是十分隆重的節日,在古代文人的詩詞中,元宵節有關的詩詞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古代文人墨客是怎樣描寫中秋節的。
  • 元宵節經典詩詞名句匯總: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元宵節經典詩詞名句元宵節經典詩詞名句1元宵節經典詩詞名句2>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元宵節手抄報:元宵節相關詩詞
    >元宵節手抄報:元宵節相關詩詞2012-11-21 17:05:4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歷史上有很多與元宵節有關的詩句,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有哪些吧!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
  •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吳斌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味道描寫武則天時期,東都洛陽元宵節盛況的詩歌《正月十五夜》,歷來為人們所稱讚與傳誦。其詩為: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思就是說:到處都是紮成樹狀的燈籠與煙火,絢麗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