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2021-03-01 武陟詩詞

元夕夜賞燈

文/馬志民

上元湖畔盡繁妝,火樹銀花飾殿堂。

凝綠鳧鵝牽紫氣,射紅閃柳送豐祥。

虹橋倒影水歡眼,錦閣交輝童話鄉。

排架燈籠遊客仰,冰輪羞對滿城光。

青玉案•元夕龍泉湖

文/馬志民

        元宵喧鬧龍湖畔。遍水岸、燈光燦。流彩霓虹波皺顫。白鵝浮水,樹叢星閃,靚麗如宮殿。

         射燈輪廓交輝遠。惹客醉、光時變。架上串紅千盞盞。拱橋浮影,林亭閃耀,羞月時遮面。

破陣子•此生已盡歡

文/健兒哥

       窗下臘花弄影,樓頭玉鏡搖圓。熱鬧元宵雲月夜,帶舞襟飄鼓樂天。人遊鄉夢間。

      邙嶺難羈歸路,風霜可老容顏。任使初心酬國運,但憑詩歌唱故園。此生已盡歡。

元宵夜閒步龍泉湖

文/鄉愁懷舊

華燈初上到龍湖,溢彩流光信步遊。

火樹銀花明月夜,祥和歡樂注心頭。

望鄉

文/鄉愁懷舊

藍天碧野菜花黃,雀落枝頭望故鄉。

萬頃香甜沉醉夢,輕歌曼舞共韶光。

詠蘭

文/侯琳之

無愧四君子,迎春雨雪斟。

空山清韻賦,芳院玉姿臨。

丹墨蘊風骨,文章覓士音。

未嘗煙火味,獨把素懷吟。

燈宴(新韻)

文/李小通

小院危樓少見光,晨暉斜射照西廂。

擺桌設宴寒廳坐,挪櫈聊天書稿房。

儔侶朋知談笑悅,餚羞醪膳味飄颺。

賞春贊祝闔家樂,攝影留根聚草堂。

七律•鬧元宵

文/靳秀花

火樹銀花不夜天,龍騰虎躍舞翩躚。

星光燦爛圓月滿,謎客爭猜妙語懸。

處處飛歌呈美景,家家醉酒慶豐年。

元宵佳節吉祥兆,國泰民安幸福綿。

七律•辛丑元宵節

文/吳廷甫

華夏盡拋貧困帽,天天年飯況元宵。

初心似鐵何曾變,使命如磐豈動搖。

瑞雪更添千廩滿,冰輪又頌百花嬌。

青山綠水驚人句,好把藍圖仔細描。

七律•悼亡櫻櫻

文/心向明月

     序:見兩年前櫻桃樹照,滿目流丹如霞,碩果纍纍之後卻抱疾而枯亡。感慨之。

滿目流丹何忍視,曾經醉倒眾花痴。

開春院宇芳菲溢,朝暮枝頭蜂蝶詩。

只道冰心常似玉,可憐薄命已懸絲。

從今不復嚶嗡市,淚吊櫻桃小愛知。

七絕•說楊雲(新韻)

文/王雲川

楊雲你我少德能,兒女離鄉業有成。

無病無憂農戶樂,喜觀煦日度餘生。

相關焦點

  • 詩詞文化: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原文]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節日的夜晚沒有宵禁,城門鐵索大開,護城河橋上點綴的閃閃燈光,恰似天邊燦爛的群星降臨人間。「合」是密集,街燈照耀著城內的無尺繁華;「開」是曠遠,橋燈的無限延伸帶動了城外的節日氛圍。 詩句比喻精準鮮明,再加上這一「合」一「開」,一幅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長安元夜燈火圖便完完整整地躍然眼前,使人如臨其境。
  • 筱青讀詩詞: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首聯描寫洛陽皇城端門燈火輝煌的熱鬧場面。「火樹」是指樹上掛了許許多多的燈,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就好像樹著火了一般,所以叫「火樹」。「銀花」也是指樹上掛的彩燈和裝飾。
  • 筱青讀詩詞: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首聯描寫洛陽皇城端門燈火輝煌的熱鬧場面。「火樹」是指樹上掛了許許多多的燈,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就好像樹著火了一般,所以叫「火樹」。「銀花」也是指樹上掛的彩燈和裝飾。
  • 關於傳統節日的唯美詩詞: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歐陽修2、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3、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4、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張祜5、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杜牧2、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秦觀3、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樂府4、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那些藏在古詩詞裡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我們看到煙花,往往會被它吸引,也會為它的美麗而感到震撼。但煙花雖美,卻易逝去,可是在中國古代,那些詩人們,卻把「火樹銀花」的美景寫進了詩裡,留存至今,那是藏在古詩詞裡最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唐代詠元宵節詩賞析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唐代詠元宵節詩賞析
  • 讀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有感,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也許現如今的元宵節比唐代的要美麗得多了,也許唐代的爆竹煙花還不及現代花炮的十分之一,但讀著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仍然令人對那時的元夜有一種難言的嚮往。或許正是有了平日禁夜的積累,元夜這晚才會顯得格外興奮。遊人們走過星橋來到城外,風中的暗香、悠揚的樂曲、醉人的月夜,然而,「火樹銀花」的燦爛,才是元宵之夜最具代表性的美,把它比作元夜的聖誕樹,也許並不過分吧?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那些藏在古詩詞裡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我們看到煙花,往往會被它吸引,也會為它的美麗而感到震撼。但煙花雖美,卻易逝去,可是在中國古代,那些詩人們,卻把「火樹銀花」的美景寫進了詩裡,留存至今,那是藏在古詩詞裡最甜蜜而美好的情思。
  • 火樹銀花合(詩畫河洛)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的作者,就是唐代有名的「模稜宰相」蘇味道。  蘇味道當宰相多年,為政並無多大建樹,一味在各股勢力間遊走。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詠元宵節古詩詞賞析
    先看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詩一開始,寫當晚的京都,地上滿城的花燈與空中燃放的焰火交相輝映,紅透雲天;護城河的橋上,點綴著無數明燈,萬燈閃爍,猶如天上的繁星。城門解禁,遊人像潮水一般地湧來,看燈者人山人海。從「火樹銀花」的形容,我們不難想像,這是多麼奇麗的夜景!
  • 陽光樹洞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東風還未吹開百花,卻吹散了漫天的火樹銀花,吹開了這如夢的元宵之夜。點點星子鑲嵌在如墨的夜空中,環繞在碧玉盤般的明月四周,眾星捧月,將這綺麗的光揉碎了灑向人間。華燈初上,街道上早已洋溢著軟糯香甜的味道,每一家的味道都不同,有花生味、芝麻味、紫薯味、水果味……甜膩膩地衝進你的心房,推著人們快點回家與家人團聚。
  • 「星橋」在何處?
    蘇味道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此詩格律精切,風調清新,而意度閒雅,故一時傳為絕唱。其詩詠京城元宵盛況,但唐時京城除西京長安之外,還有東都洛陽。詩次句「星橋鐵鎖開」歷來解為城門大開,任人通行,將「星橋」釋為城河上的橋。城河自然是宮城皇城外的護城河,即御溝。長安宮城皇城外有御溝環繞,上有橋梁可通。
  • 火樹銀花
    【出處】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解釋: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豔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 成語故事:火樹銀花
    它和「燈火輝煌」都形容繁華熱鬧的景象,不過,「火樹銀花」側重於形容節日夜晚;而「燈火輝煌」不限於此。近義詞:張燈結彩、燈火輝煌反義詞:黑燈瞎火、漆黑一團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盡橋鐵鎖開。」譯文: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節,等春暖花開,國泰民安
    無論是李商隱的「香車寶蓋隘通衢」呈現出的錦繡團簇,還是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裡的火樹銀花,都是人們對這個節日特殊情懷的寄託。更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合家團聚美滿,同慶佳節和美,團團圓圓相伴!
  • 「火樹銀花」這麼美的成語,你可知道它的出處?你絕對想不到……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那你可曾想過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呢?應該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過吧。今天隨編者一起,尋找一下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吧。《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火樹銀花」出處也這麼美,源自蘇軾之祖—一位另類宰相的詩句
    其實,從三蘇往前追溯,他們的祖先蘇味道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這兩個成語都源自他,所以,他也有「蘇模稜」之稱。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火樹銀花」這一成語就是出自第一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指的是長安城中燈火璀璨,高高的燈柱就像火樹銀花,元宵歡慶,城門大開,四處皆通。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唐朝的繁盛景象。蘇味道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蘇味道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的時期。當時武則天強權,官員們人人自危,一不留神就會被貶乃至人頭不保。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元宵節詩詞集錦〖第175期〗
    (2)煙花開在月枝頭,杯裡清歡抿去愁。此夜銷魂擎朗朗,何須計較又鉤鉤。火樹銀花新月現。人海如山側畔。       女美男俊隨肩。嬌妝素裹怡然。今夜繁華滿目,明朝好運盈天。敞亮燭光開戲曲,相聲快板繼情飄。兒孫納上金尊禮,老太瓷牙笑痛腰。幸福闔家歡喜日,今天更比去年標。
  • 「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
    於是詩人蘇味道寫下了「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的名句。成語「火樹銀花」隨之流傳後世。   之前說過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愛說大話,說屈原宋玉也不如他,因此還留下了「衙官屈宋」這樣的成語。只是這個成語現在我們不是太熟悉。   與杜審言的性格不同,作為朋友的蘇味道秉持的是另一種處世哲學。
  • 「火樹銀花」這麼美的成語,你可知道它的出處?你絕對想不到……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那你可曾想過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呢?應該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過吧。今天隨編者一起,尋找一下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吧。《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