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火樹銀花

2021-02-28 在線成語故事大全

火 樹 銀 花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 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它和「燈火輝煌」都形容繁華熱鬧的景象,不過,「火樹銀花」側重於形容節日夜晚;而「燈火輝煌」不限於此。

近義詞:張燈結彩、燈火輝煌

反義詞:黑燈瞎火、漆黑一團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盡橋鐵鎖開。」

譯文: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城門打開鐵鎖,紅光輝映石橋。」

簡介: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蘇味道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寫的一首詠神都洛陽城元宵夜「端門燈火」盛況的古詩。這首景色詩是詩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詩歌比賽中的奪魁之作,也是深受後人推崇的佳作。

蘇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和李嶠齊名,並稱「蘇李」,並與李嶠、崔融、杜審言合稱初唐「文章四友」。

唐朝初期,高宗、武則天時,國家雖然尚未達到全盛,但皇家也很重視重大的節日,每逢佳節來臨,總要動用很多人力和物力大肆鋪張遊樂一番。尤其是每年元月十五日(上元節)的夜晚,皇帝也抵擋不住元宵夜的歡慶氣氛,不惜斥巨資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號為火樹。

後來詩人蘇味道就拿這個寫了一首詩,描繪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詩約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jì)皆穠(nóng)李 ,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意思是:「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城門打開鐵鎖,紅光輝映石橋。馬蹄踏過處,塵土飛揚。歌女花枝招展。邊走邊唱《梅花落》。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器不要緊催天亮。」

這首詩把當時熱鬧的情況,毫無隱瞞的描寫出來,好像活躍在我們讀者的眼前。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形容燈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樹銀花的樣子。所以現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會在夜間舉行,燈光燦爛,都用這句話去形容它。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xiān),歌聲唱徹月兒圓。(柳亞子《浣溪沙》詞)

國慶節那天天安門廣場燃放煙火,火樹銀花,絢麗燦爛。

每逢除夕夜,街上處處張燈結彩,火樹銀花,洋溢著一片喜氣。

火傘高張

厝火積薪

走馬觀花

人面桃花

閉月羞花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瘋狂猜成語之火樹銀花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火樹銀花的成語故事 2013-08-22 15:2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火樹銀花,一筆呵成!《成語天下》第二季每期都有新看點
    河北衛視大型原創文化節目龍印《成語天下》第二季現已播出兩期,與上一季相比,這一季的玩法更多更有趣。每期節目的新環節都能激發眾多觀眾的興趣與網友的熱議,第二期當然也不乏出彩之處。  火樹銀花:腦筋開轉,趣味猜成語  在上周六第二期的新環節中,「火樹銀花」可以說是最有趣的一個玩法了。
  • 成語解字·歡樂祥和迎新春:火樹銀花
    今日刊發第四個成語「火樹銀花」。火樹,意為火紅的樹,樹上掛滿燈彩;銀花,意指銀白色的花,燈光雪亮。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該成語出自唐朝詩人蘇味道的詩《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現在凡是繁盛的都市,如果有盛大的集會在夜間舉行,燈光燦爛,都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 火樹銀花
    【成語】
  • 國風之唐詩成語篇(三)——蘇味道之火樹銀花,大唐最後的煙火
    【成語】火樹銀花【釋義】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那是在初唐時期的神龍元年(公元703年),溫庭筠在長安挨打的一百六十多年前,另一個詩人蘇味道在神都洛陽,親眼見證了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下的熱鬧景象: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
    於是詩人蘇味道寫下了「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的名句。成語「火樹銀花」隨之流傳後世。   之前說過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愛說大話,說屈原宋玉也不如他,因此還留下了「衙官屈宋」這樣的成語。只是這個成語現在我們不是太熟悉。   與杜審言的性格不同,作為朋友的蘇味道秉持的是另一種處世哲學。
  • 「火樹銀花」這麼美的成語,你可知道它的出處?你絕對想不到……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那你可曾想過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呢?應該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過吧。今天隨編者一起,尋找一下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吧。《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成語解字·歡樂祥和迎新春:火樹銀花
    今日刊發第四個成語「火樹銀花」。火樹,意為火紅的樹,樹上掛滿燈彩;銀花,意指銀白色的花,燈光雪亮。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該成語出自唐朝詩人蘇味道的詩《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現在凡是繁盛的都市,如果有盛大的集會在夜間舉行,燈光燦爛,都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 國風之唐詩成語篇(三)——蘇味道之火樹銀花,大唐最後的煙火
    【成語】火樹銀花【釋義】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那是在初唐時期的神龍元年(公元703年),溫庭筠在長安挨打的一百六十多年前,另一個詩人蘇味道在神都洛陽,親眼見證了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下的熱鬧景象: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火樹銀花」這麼美的成語,你可知道它的出處?你絕對想不到……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那你可曾想過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呢?應該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過吧。今天隨編者一起,尋找一下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吧。《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吳斌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其詩為: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思就是說:到處都是紮成樹狀的燈籠與煙火,絢麗而璀璨。平時因宵禁而在夜晚都鎖著的,連接皇城與外城的星津橋,在元宵節時,也開著鐵鎖,而通行無阻。燈光掩映下的石橋,隨著車馬而揚起的微塵,又隨著車馬的離開而散去。
  • 「火樹銀花」出處也這麼美,源自蘇軾之祖—一位另類宰相的詩句
    其實,從三蘇往前追溯,他們的祖先蘇味道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這兩個成語都源自他,所以,他也有「蘇模稜」之稱。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火樹銀花」這一成語就是出自第一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指的是長安城中燈火璀璨,高高的燈柱就像火樹銀花,元宵歡慶,城門大開,四處皆通。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唐朝的繁盛景象。蘇味道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蘇味道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的時期。當時武則天強權,官員們人人自危,一不留神就會被貶乃至人頭不保。
  • 古代人正月十五真的可以用成語火樹銀花來形容嗎
    每逢熱鬧的節日,我們都喜歡把城市打扮的漂亮喜氣,特別是在夜晚燈火輝煌時更是美妙至極,好了,今天我們給大家講的是火樹銀花的成語故事。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唐代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詩。這首五言律詩共八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火樹銀花」出處也這麼美,源自蘇軾之祖—一位另類宰相的詩句
    其實,從三蘇往前追溯,他們的祖先蘇味道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火樹銀花」和「模稜兩可」這兩個成語都源自他,所以,他也有「蘇模稜」之稱。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火樹銀花」這一成語就是出自第一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指的是長安城中燈火璀璨,高高的燈柱就像火樹銀花,元宵歡慶,城門大開,四處皆通。也從側面體現出了唐朝的繁盛景象。蘇味道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蘇味道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統治的時期。當時武則天強權,官員們人人自危,一不留神就會被貶乃至人頭不保。
  • 小升初語文複習資料(成語盤點7)
    花團錦簇 花好月圓 花花公子 花天酒地 花言巧語 花枝招展 花容月貌 花花世界   奇花異草 如花似錦 妙筆生花 春花秋月 風花雪月 梨花帶雨 如花似玉 借花獻佛   移花接木 落花流水 眼花繚亂 天花亂墜 心花怒放 曇花一現 花前月下 花好月圓   春暖花開 柳暗花明 閉月羞花 妙筆生花 火樹銀花 錦上添花 明日黃花 水月鏡花
  • 小升初語文複習資料(成語盤點七)
    花團錦簇 花好月圓 花花公子 花天酒地 花言巧語 花枝招展 花容月貌 花花世界   奇花異草 如花似錦 妙筆生花 春花秋月 風花雪月 梨花帶雨 如花似玉 借花獻佛   移花接木 落花流水 眼花繚亂 天花亂墜 心花怒放 曇花一現 花前月下 花好月圓   春暖花開 柳暗花明 閉月羞花 妙筆生花 火樹銀花 錦上添花 明日黃花 水月鏡花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懸梁刺股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微信看圖知成語太子少師第15關怎麼過
    典故出處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盡橋鐵鎖開。」 成語舉例: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柳亞子《浣溪沙》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主語、謂語、定語;形容節日晚上的燈火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辨形:銀,不能寫作「垠」。
  • 火樹銀花 流光溢彩
    火樹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