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這位老闆將廠房出租居然比辛苦一年掙得多......實現了「躺著賺錢」的心願
這個周末,小編聽說一位繼續廠老闆決定將工廠停產,廠房轉租,居然比開工廠賺的更多,實現了大部分人的心願「躺著賺錢」!
下面是這位機械廠老闆的自白:
我幹這行已有20多年,在行業內還算有些名氣,買地蓋房,雖算不上行業龍頭,但起碼也屬上遊行列。去年,我們的銷售額做到了8000萬元,毛利632萬元,一般來說,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0%,但去年毛利率為7.9%,這也算是多年的低谷。
在632萬元的毛利中,我們還需支出地方稅費、銷售費用、物流費用、管理費用、銀行利息幾大項。
一是地方稅費。有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年度上繳地方稅費合計70萬左右。
二是銷售費用。公司銷售業務員共有9人,包括業務員工資提成和差旅費、通信費、業務招待費等,年度支出100萬左右。
三是管理費用。公司包括財務、辦公室人員、保安等10多名管理人員工資67萬元多,支付全公司50多名員工的各項保險金34萬元,加上年終獎、福利費、廣告費、招待費、水電費、過年過節禮品費、辦公大樓的折舊費等,共計200萬元。
四是物流費用。工廠自有5部貨車貨運物流車輛的總費用,加上僱用外部車輛載貨的所有物流運輸費用接近100萬元。
除了以上四項,還有一大塊是銀行利息支出。工廠採購原料進貨時,都得先全額付款後提貨。而在銷售收款時,都需要有較長的付款期,大多是45天至180天左右,工廠要墊付2至6個月的貨款,給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帶來影響。
工廠在自有700多萬元流動資金的基礎上,向銀行借款1350萬元,才能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轉。現在銀行貸款收費有很多名目,去年全年累計支付銀行借款利息約110萬元。
扣除上述5項費用,去年我們廠的利潤總額為40多萬元。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淨利只有30多萬元。
全年上繳國稅160萬左右,地稅70萬左右,兩項加起來200多萬。還有解決就業,我們僱用了一般的操作工40多人,還有財務、等管理崗位人員10多人。
扣除上述5項費用,去年我們廠的利潤總額為40多萬元。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淨利只有30多萬元。
目前我們已與一家企業談妥,準備將廠房以月租金8元/平方米出租。我們可租廠房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一年可收租金96萬元左右。
我今年快60歲了,要說把廠房租出去也真是捨不得,但現在轉型做其他行業我也不會做,出租廠房實屬無奈,把廠房租出去多掙了60萬,還省去了經營工廠的辛苦,這筆帳我也算不通。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機械廠老闆選擇出租廠房,變賣機器,原因也無他,做繼續本來就賺不到多少錢,今年的行情更是慘澹,一眼望不到頭的感覺,但如果不到萬不得,誰又想著關廠呢?經營一家工廠有多難,或許當事人能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