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的工作這麼危險,那麼,航天員的工資是多少呢?

2020-12-15 草莓冷知識

我們從小就有許多夢想,比如說數學家、科學家、航天員。夢想歸夢想,現實歸現實,那就得說說航天員的工資到底是多少呢?

航天員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在眾多太空人的候選人中只有那麼幾個人脫穎而出,當上太空人,太空人的身體素質必須過關,而且都是一些科學家,要知道在太空不僅是駕駛員還要進行各種研究,要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沒有專業的知識肯定是不行的。那麼這麼要求嚴格的太空人到底掙多少呢?其實是根據國家的不同而不同的,像美國這樣的大國,太空人的工資大約在6.5萬元以上。蘇聯則比較低就一萬元以上,像中國太空人都是軍人,所以工資是根據軍銜來定的,具體數據是保密的,不過想想也不會很低,畢竟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為國家的科學事業做貢獻。

其實太空人的工資十分地上與太空中的,太空人在地上就相當於一個科學家,而上了太空就相當於去執行任務,做遊戲任務都會有獎勵,科學家也是,上了太空工資也會翻倍麼。就比如說美國,太空中的工資就是45萬元以上,俄羅斯為2萬元以上。

這些工資也是與其他職業一樣也是看資歷的,資歷越高掙得越多,美國去一趟外太空最高能拿一百萬,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不管怎麼說太空人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全人類的科技進步,多麼高的工資都配得起他們無私的付出,所以他們是值得我們敬畏的。

相關焦點

  • 航天員上一次太空,能有多少工資?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航天員在太空中待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說了你可能不信航天員被稱為太空的先行者,冒著不可預測的風險進入太空,為人類文明進軍星空的夢想邁出堅實的步伐。太空旅行具有不少的特殊性,因此太空人無論體魄、意志,還是個人素養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從任何方面而言航天員無疑都是人群當中最拔尖的一批人。航天員從事世界上最為崇高的工作之一,他們的工作對於人類文明發展意義重大,航天員在太空的行動有利於人類文明研究,為人類走向太空做出參考。那麼,這樣對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員,冒著生命危險在太空待一個月,他們的工資又是多少呢?
  • 航天員工作很危險,那他們的薪資高嗎?到底有多少?
    導語:航天員工作很危險,那他們的薪資高嗎?到底有多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被問到理想是什麼的時候,以後長大了之後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太空人、科學家、數學家等等,但是長大之後也是會發現很多小時候的夢想終究是夢想,現實還是非常殘酷的,那麼對於那些真正成為太空人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那麼對於這些人的工資是多少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吧,這樣稀少的一個職業,他們的工資是多少呢?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航天員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航天員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略顯神秘的職業,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他們上班時具體從事哪些工作呢?太空生活和地面生活有哪些不同呢?讓我們跟隨航天員的腳步,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景海鵬:航天員是我的職業,太空飛行是我的事業,更是我崇高的使命。雖然這項工作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乃至危險,但我喜歡、熱愛、甚至享受我的工作。作為一名航天員,能夠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非常榮幸,我能夠第三次出徵太空,在這裡,我要真誠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託舉。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 航天員沙漠生存記
    5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右三)、劉旺(左一)和張曉光(右一)在工作人員護送下前往沙漠進行野外生存訓練。15名中國航天員日前在巴丹吉林沙漠圓滿完成了野外生存訓練。這是我國首次在著陸場區沙漠地域組織的航天員野外生存訓練。據介紹,航天員沙漠野外生存訓練為期19天,由中國航天員中心組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提供訓練保障。訓練主要針對空間站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飛船應急返回著陸沙漠地域特殊情況,旨在使航天員進一步掌握救生物品的使用方法,提高沙漠環境生存能力,鍛鍊意志品質,增強團隊協作和凝聚力。
  • 神舟十一號飛天,為何沒有女性航天員?
    2名男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人數上,此次僅2名男航天員。那麼,為何人數這麼少並沒還沒有女性航天員的參與呢?  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是我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達33天。  神舟十一號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開展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受生命保障系統能力限制,為延長航天員在太空駐留時間,只能減少人數。
  • 神十航天員素描(組圖)
    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 航天員從太空回來後,為啥都是坐在椅子上被抬出來?這關乎性命
    導語:航天員從太空回來後,為啥都是坐在椅子上被抬出來?這關乎性命眾所周知,航天員是一個國家的寶貴人才,他們都是飛行員當中的佼佼者。探索太空宇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航天員要經過各種訓練才能夠在宇宙上處理各種情況。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
    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進食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李宣良、白瑞雪)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為什么女性航天員太空回來之後,會被要求禁止生娃?專家說出了實情!
    航天員這個職業,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 這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職業,他們能夠為我們人類去探索太空。 當然這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危險性的職業,因為外太空有非常多我們大家都沒有辦法預料的危險。
  • 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原標題: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餘曉潔)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寒假期間正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中國夢·科技夢——航天主題科普展覽」,為觀者答疑釋惑。   航天員在飛船哪個位置吃飯呢?答案是軌道艙。因為軌道艙裡有食品加熱設備,可以讓航天員吃上熱飯喝上熱水。
  • 中國航天員首次訪問日本,兩國首飛航天員共話航天
    應日本科學未來館邀請,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於12月11日-15日訪問日本東京。期間,楊利偉受邀參訪了日本科學未來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筑波宇宙中心等機構,並與4名日本航天員進行交流。
  • 神七航天員出艙全程詳解 關鍵的8步驟
    航天員出艙將身著我國研製的艙外航天服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 題:神七航天員出艙全程詳解  新華社記者白瑞雪、孫彥新、田兆運   傳說中的孫悟空輕輕一個筋鬥就能翻十萬八千裡,但航天員在太空中活動的每一步,卻一點也不簡單。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接下來,兩名航天員需要重點訓練了。「經過訓練和磨合,我們兩個人已非常默契,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彼此間都能心領神會。」景海鵬說。那麼,景海鵬和陳冬是一個什麼樣的分工?任務中,50歲的老大哥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負責載人飛船駕駛、交會對接、飛行計劃管理、飛行安全保障、科學試驗……這麼高難度的任務?!
  • 航天員順利度過失重適應期
    原標題:航天員順利度過失重適應期   記者18日從航天員中心獲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狀態良好,已順利度過失重適應期。   據了解,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入軌以來,兩名航天員先後完成了手控指令發送、返回艙艙門開啟、服裝更換、醫學檢查等工作,與航天員中心地面支持人員進行了醫監通話,目前身心狀態良好,進食及睡眠一切正常,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對兩名航天員的表現,我非常滿意。」
  • 航天員出艙畫面曝光 航天員返回過程私房話曝光(圖)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已經完成,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歸來,返艙瞬間出爐,他們已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駐留了30天時間,一直牽繫著全國人民的心。    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從太空回到地球家園。    這個時刻,他們完成了生平走得最遠的一次旅程,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此刻,從高空俯瞰,只見返回艙呈傾倒狀態,距它不遠的地方,靜臥著一個巨大的紅白條紋的降落傘,像一朵美麗的蓮花,綻放在遼闊的草原上。
  • 傳承:中國航天員中心50歲了!
    3月30日,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聶海勝(右起)、劉旺、鄧清明、劉洋翻看會議手冊。當日,中國航天員中心組建50周年傳統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新老航天人在會場聚首,迎接中國航天員中心即將到來的50歲生日。不過,踏入航天員大隊只是航天員職業生涯的「序曲」。太空與天空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從優秀飛行員到合格航天員的轉變,卻需要在千錘百鍊中加鋼淬火,在全面重塑中鳳凰涅槃。他們要經過航天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體質訓練、心理訓練、航天飛行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系統全面的訓練,用上四五年的時間,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航天員。
  • Reserve astronaut 航天員候選人
    16日下午,神舟九號飛船將搭載3名航天員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第一發射窗口發射升空,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我國首位女航天員也將搭載飛船進入太空,目前兩位女性航天員候選人也備受矚目。航天員評選委員會的一名高級醫學專家稱,兩位女性航天員候選人的評選標準和男性一樣。這兩位候選人中有一位很可能會登上神州九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首位女性航天員。
  • 航天員必須已婚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沒生育就上太空?
    這個問題反過來的意思應該就是只有生育過孩子的女太空人才能進入太空,但實際上航天員選拔並沒有這方面的硬性指標。劉洋是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在2012年6月16日和戰友景海鵬、劉旺共同執行飛行任務,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生中心順利升空,繞軌飛行13天同時完成了和天宮一號的對接任務,為我國自主的空間站項目做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