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
隨著跨省旅遊的開放,文旅市場的恢復腳步在不斷加快。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文旅市場遭遇寒冬,有包括張家界旅遊集團、長白山等在內的多家上市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
但值得關注的是,文旅市場已在逐步回暖。同時,企業和景區也在思考,後疫情時代,文旅業該如何升級。以三河為例,《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其正在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推動旅遊跨越升級,建造旅遊強市。
文旅市場快速回暖
7月14日,文旅部宣布恢復跨省旅遊。在按下「重啟鍵」一個多月後,文旅市場迅速「回血」,回暖步伐加快。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旅遊業幾乎呈現「顆粒無收」的狀態。
文旅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財務狀況可以顯示出市場的艱難困境。例如,8月18日,張家界旅遊集團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超過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下降超過2000%。
而關於業績大幅下降的原因,張家界旅遊集團在財報中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旗下景區景點、景區運輸及酒店接待人數嚴重下滑,營業收入大幅減少。同時,長白山、黃山旅遊等在內的多家旅遊公司同樣發布報告表示,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出現大幅下降。
由此看來,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文旅市場一度進入「冰封期」。但《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隨著跨省旅遊重新開放,文旅業復甦的腳步走得格外快。
安信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旅遊業恢復持續向好,預計2020年7月份,連鎖酒店龍頭企業的平均入住率或已恢復至同期9成,其龍頭酒店集團的新籤約數量也有望恢復至同期的單月水平。
「入住的人很多,基本上沒有空房間。」環京某一景區酒店的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描述了當前酒店的入住狀態。同時,近期,《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南鑼鼓巷、朝陽公園、歡樂谷等多個景點後發現,各景點的旅遊人次較疫情之前差別不大。文旅市場復甦已經是走在路上。
三河欲打造旅遊強市
儘管文旅業已經打響了「復甦戰」,但在後疫情時代,文旅如何能夠更好的發展同樣是市場面臨的問題。「一是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向市場要效益。二是著力優化產業機構,推進產品提質增效。調整現有產業結構,豐富集團旅遊業態。」張家界旅遊集團根據2020年下半年的經營給出應對策略。
由此看來,優化產業結構,豐富旅遊業態是目前文旅產業發展的路徑之一。與此同時,《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環京區域也在力推文旅業的跨越和升級。而針對環京區域文旅業的發展,《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三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的發展工作,將文旅工作納入到三河市2020年重點工作「十條戰線」中,重點打造「文旅戰線」。
同時,《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三河市在文旅升級方面同樣下了工夫。「希望通過文旅大會,把三河優質的文旅資源進行優化提升,把三河的文旅產品打造成品牌,推動三河的文旅產業跨越發展。」三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振江在8月28日舉辦的2020年三河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公開表示。
同時,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秦冬在致辭中表示,希望三河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以舉辦文旅大會為契機,創新旅遊發展方式,推動旅遊跨越升級,加快建設文化和旅遊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