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缸」存汙染隱患
「入夏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人在板橋水庫遊泳,星期天來的人特別多。」一段時間以來,本報不斷接到市民打來的熱線電話,稱市民的「大水缸」成了澡堂子,周邊還有汙染源。
7月26日,記者決定前去一探究竟。當天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板橋水庫的大壩下。在當地群眾的引領下,記者順利地從大壩南邊的一條小路上了壩基。在壩基上走了約300米,記者就看到前面堵了車。
在大壩上,有一個用鐵柵欄築起的大門,大門外停了近20輛汽車,還有多輛摩託車。站在壩上,隱約能看到水面上有人遊泳。大門內的一堵牆上,寫著「禁止遊泳、垂釣」等字樣。記者隨著人們翻過鐵柵欄往裡走時,發現岸邊僅有的幾棵柏樹下,一位老人坐在一燒烤爐前,地上鋪著一張涼蓆,地面上到處是廢紙和各種顏色的包裝袋。走近岸邊,記者看到沿岸有五六個遊泳者比較集中的地方。在淺水區,有父母帶著幾歲孩子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大部分人都抱著遊泳圈。「從這個地方往南,人少些。在那裡遊泳的都是裸泳。有人遊泳後還在裡面用沐浴露等,從來沒有人管。如果大家都這樣,城裡人用的水會幹淨嗎?」引路的張老漢說。隨後,他又帶記者去了大壩南更遠的地方。在那裡,記者看到幾十輛車停在岸邊,有人遊泳,有人拉網捕魚,有人釣魚。一輛掛著鄭州牌照的越野車主說,他們打算在這裡釣一個星期,就地「安營紮寨」。記者看到,車的旁邊有一頂帳篷,帳篷旁邊有鍋碗等餐具。距此不遠處,有人在水邊燒烤,一個大音響播放著舞曲。水裡有20多人正在遊泳。聽老張說,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些人離開時地上有好多塑膠袋等垃圾。為了進一步摸清情況,7月28日12時許,記者一行來到位於板橋水庫上遊的泌陽縣付莊鄉馬窪村鄭莊村的一家養豬場。記者發現,幾個月前曾被媒體曝光汙染水庫的這家養豬場,依然將汙水排入河道。當時,該養豬場承諾7月中旬整改完畢。記者一到這家養豬場大門口,就聞到了刺鼻的氣味。養豬場大門緊閉,裡面有人影晃動,卻無人開門。在養豬場西側,有3個大沉澱池。在養豬場西北角一雜草叢生的暗溝內,記者找到了養豬場排出的沒有處理的汙水。當時正值中午,濃烈的臭味令人作嘔。「養豬場每天排出沒有經過處理的汙水,遇到下雨天,這些汙水會直接流入板橋水庫。」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隨後,記者來到下碑寺鄉馬崗村西,距水庫不足100米的另一處養豬場旁邊,有兩臺抽沙機。沙堆旁邊停著一輛大鏟車,幾名工人正在樹下休息。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養豬場因為距水庫太近已經關停,但抽沙機從未停止過工作。
人大代表關注「大水缸」
「市人大常委會早在2007年就向市政府提交了《駐馬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區飲用水水源地(板橋水庫)保護的決定》的通知,針對如何保護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市人大城建環資工委副主任、天中環保世紀行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曹永亮介紹,近幾年,市人大代表圍繞板橋水庫、薄山湖水庫兩大水源地的汙染問題一直提建議。其中,土壤汙染、礦山汙染、工業汙染和上遊養殖汙染都是關注水源地的焦點。針對「大水缸」面臨的汙染隱患,板橋水庫管理局局長胡向尚認為,目前水庫流域內的石材加工等企業汙染、農業及養殖業汙染等已成為板橋水庫的重大汙染隱患。但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保護機制。胡向尚表示,因為保護區面積大,涉及面廣,需要環保、水利、農業、林業、公安、城建、衛生、交通等部門的密切配合。目前相應的保護機制還沒有建立,處理有隱患的汙染就顯得力不從心。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措施,多部門聯動保護好我們的「大水缸」,讓板橋水庫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保護「大水缸」進行時
記者從市水利部門拿到的資料顯示,板橋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水產養殖、水力發電、生態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國家級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它在我市防汛抗旱、抗洪救災、工農業生產和市區居民生產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板橋水庫被批准為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就水庫的管理情況,7月25日,記者在板橋水庫管理局見到了該局水政科科長石濤。石濤說,自板橋水庫被批准為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市四大班子及主要領導始終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都很關心。市政協的領導還就《關於加強板橋水庫生態保護的建議》進行了現場督辦。板橋水庫管理局先是對水庫內非法採沙活動進行了綜合治理,使原來的80多艘清淤和運輸船減少到現在的15艘,升級改造清淤採沙船達到環保標準,關停抽沙機器112臺。石濤表示,與此同時,在城市供水取水口等重要部位設置了監控、警示標誌,對一級保護區實行了全封閉管理,禁止擺渡、停船、垂釣和遊泳。另外一個措施就是堅持長期在水面、庫區沿線、上遊等地方巡邏檢查,宣傳引導。就如何保護好「大水缸」,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張新炯說:「環境保護採取的是屬地管理,今年人大代表關於我市水源保護及汙染情況的提案被定為精品提案,由人大督辦。因此,人大及環保部門已集中對板橋水庫上遊汙染源進行了4次實地察看,要求整改飲用水水源地的汙染源,並要求汙染企業列出整改時間表。
採訪札記
管好源頭水自清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板橋水庫作為市區70多萬居民飲用水的水源地,水質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係到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記者現場並沒有看到相關部門對板橋水庫進行無漏洞管理。換句話說,作為市區唯一的飲用水水源地,其安全隱患一直存在。水資源管理是對水資源量、質、溫、能的全要素管理,對水資源治理、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的全方位管理,對水資源供給、使用、排放的全過程管理。只有做到了這些,源頭「好水」才會有基本保障。因此,記者認為,為了市區70多萬居民的身體健康,為了讓市民放心吃水,安全用水,有關部門應承擔起應有的職責,制訂長遠規劃,出臺管理措施,統一調配,多部門聯合,從制度上確保板橋水庫的嚴格管理、統一管理,讓源頭「好水」早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