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會進食食物,食物進入體內經過胃腸的吸收和消化,最終會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糞便可暗示一個人的健康,例如胃癌的患者,可能存在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性狀改變,大便顏色改變等等。那生活中有些人一天可能有三次排便,還有些人可能兩天才有一次排便,哪種較為正常?是否存在疾病?
一天三次大便,正常嗎?
有些人表示自己每天吃的比較多,一天大概排便在三四次左右,其實這個很可能跟人體的代謝有關係,如果人體代謝好,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強,從而排便的次數會有所增多,如果大便的形狀沒有改變,是沒有什麼大礙的。屬於正常的現象,跟日常的飲食攝入量有關係,吃得多排洩的也不急多。如果大便的形狀或顏色出現改變,例如水樣便,或者黑便等等,可能是存在腸胃問題造成的腹瀉,例如飲食上吃了一些生冷辛辣等刺激的食物,腸道敏感從而出現的腹瀉,也可能是腸道炎症或腸道疾病造成的,如果連續幾天都沒有緩解,需要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並治療,長期的腹瀉易造成人體脫水,從而誘發危險。
三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如果一直都保持這個排便習慣,說明體內的代謝較一般人慢,如果排便次數少,排便間隔時間長,但是排便過程中並沒有大便性質的改變,例如乾燥,顆粒狀等,也沒有任何的痛苦感,說明是正常的。如果排便過程中有排便困難,大便乾燥,肛門脹痛,或排便後仍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則考慮便秘。
如果長期的便秘,易造成糞便中的水分再次被吸收,糞便越來越乾燥,排便更加困難的現象,誘發痔瘡,造成肛裂,而且體內的糞便不能長期的排出,還會造成皮膚暗沉,色素堆積等皮膚問題。有些心血管不好的患者,如若出現便秘的現象,對血壓,血管都存在風險,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危害生命安全。便秘的現象跟人們日常飲水少,運動少,飲食乾燥,上火,經常憋便等原因有關,建議日常生活上多注意預防,以免長期便秘造成不好的影響。
正常的排便頻率,應是多少?
從上來看,其實無論是一天三次還是三天一次,如果大便不存在異常的改變,或排便過程中不存在不適的感覺,都較為正常。人工湖大便性狀改變,顏色改變,出現腹痛,排便困難,排便不盡等等不適則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建議及早的去醫院做檢查,尤其是排便規律突然改變的人。一般來說,正常的排便每天大概在1-2次或1-2天排便1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培養規律的排便習慣,其次飲食上要有所注意,經常腹瀉的人要少吃寒涼,辛辣等對胃腸有刺激性的食物,便秘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例如大豆,芹菜,玉米,燕麥,蘋果等。多做運動,可以有益於胃腸功能的恢復,緩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