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措26.07億元 吉安市本級財政全力支持中心城區教育事業發展(圖)

2020-12-19 吉安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慶揚攝影報導:9月28日上午,吉安市財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市本級財政支持中心城區教育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市本級財政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把教育擺在公共財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點保障,持續不斷地加大財政投入,有力的促進了中心城區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吉安市本級財政圍繞支持中心城區教育事業發展,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多辦學校,多增學位,努力解決好城市居民子女「入學難」、「入優質學校難」、「入學貴」問題。

  自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市本級共籌措資金26.07億元支持中心城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或改擴建了16所學校(幼兒園),新增幼兒園、中小學學位近2.6萬個。主動讓利,對吉州區、青原區建立了市本級財政定補制度,從2000年撤地設市時開始,市本級財政將市本級徵收的教育費附加,按核定的基數、每年環比遞增5%的比例補助給吉州、青原兩區。將廬陵新區轄區內徵收的教育費附加,按成立廬陵新區時的基數固定補助給吉州、青原兩區。同時,還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補助機制,每年按規定比例負擔了吉州、青原兩區城市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經費,有效的減輕了吉州、青原兩區負擔。吉安市本級財政突出教育優先原則,大力支持市直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2019年,市本級財政教育支出達3.44億元,同比增長17.4%。

  下一步,市財政還將繼續多渠道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市中心城區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努力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子女享受更多的教育福利。用好已經到位的1千萬元專項債,加快中心城區八所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改造;落實好1.8億元財政資金,繼續保障杜鵑路小學、新橋學校、專門學校的建設資金;利用好德促貸款等籌集6.3億元資金,加大對職院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投入;籌措好7.86億元資金,助力吉安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按時開學。

相關焦點

  • 吉安市中心城區超額完成「十三五」棚改任務
    11月17日,記者從市房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市中心城區超額完成棚改任務,改善了群眾居住環境,提升了城市品質功能,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據了解,「十三五」市中心城區棚改任務總數為39431套,完成改造任務44593套,改造面積429.714萬平方米,完成投資464.84億元。
  • 關於儋州市2019年市本級決算的報告
    同時,為進一步支持我市產業升級發展,投入1.56億元,用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投入0.6億元,支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並加大引進人才支持力度。(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全市民生支出86.78億元,增長3.3%,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達85.7%。一是支持教育和文體事業發展。
  • 關于吉安市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
    市本級安排鄉村振興專項資金3.5億元,重點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為夯實農田水利、現代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爭取上級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3.93億元,市本級安排配套資金1.85億元,推進全市2240個新農村點的建設任務。二是大力支持中心城區發展。
  • 常州市2019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
    當年科學技術、商業服務業、金融、資源勘探信息支出3.23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節能環保、農林水和債務付息支出11.85億元,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社保就業、教育醫療、城鄉社區、住房保障等支出85.01億元,財力持續向民生傾斜。 ——深化改革推進政策落實。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持續探索預算績效管理新模式,實現政府採購監管系統全覆蓋。
  • 四川省財政部門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紀實
    同時,為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四川省財政專門設立了少數民族地區補助費、散雜居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少數民族機動金等專項資金,以逐步解決全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和民族工作的特殊需要。2006年已安排上述資金達2445萬元。
  • 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強吉安市中心城區物業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井岡山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加強吉安市中心城區物業管理工作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第4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一○年八月三日加強吉安市中心城區物業管理工作暫行辦法井岡山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中心城區物業管理工作,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監管機制,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快推進「山水吉安、和諧廬陵」、宜居宜業宜商城市建設,根據《
  • 2020年上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 - 吉安市人民...
    強化移民安置點後續管理,保障建檔立卡搬遷人口享受產業發展、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扶貧政策。 5全力實現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目標,確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向國家發改委和省蘇區辦報送《新時代支持吉安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研究報告》和《關於新時代支持吉安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吉安建議稿)》,同時梳理提報了109個「三個重大」事項擬爭取納入國家「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發展規劃。
  • 江西省吉安市出臺十八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助推吉安市中小企業度難關,2月7日,江西省吉安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從開闢綠色通道、加大金融支持、穩定企業生產、減輕企業負擔四方面制定出臺了18條政策真金白銀支持全市中小企業發展。一是加快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項目的審批。
  • 五華縣2019年本級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
    記者從五華縣財政局獲悉,2019年該縣全縣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7億元,其中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00393萬元,突破1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1.34%,增速全市第一。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市中心城區推進預拌混凝土攪拌站...
    搬遷整治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砂場和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整合發展決策部署,推進中心城區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有序搬遷、整治,根據《吉安市中心城區砂場-混凝土攪拌區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吉辦字〔2018〕61
  • 莒縣財政「活水」澆出教育累累碩果
    ,家長滿意度持續提升……  從學前教育活動課程普及到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從高考質量的嶄新突破到職業技能大賽的驕人成績,磊磊碩果的背後,離不開莒縣財政「活水」對教育事業不遺餘力的投入。  近年來,莒縣不斷健全教育投入增長機制,教育支出由2017年的13.3億增加到2019年的16.7億,佔財政總支出比重由24.2%增加到29.3%。  優先保障教育民生,實現兩個「全覆蓋」。年初預算中壓減一般性項目經費,擠出資金優先安排用於保基本民生,教育民生經費逐年增加。
  • 吉安市中心城區暢通「微循環」項目進展順利(圖)
    對於緩解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提升城市道路系統運行效率,促進城市綜合治理,建設秀美便捷有序的宜居宜業之城,具有重要意義。很多市民對該項目也十分關心、關注。為了讓廣大市民進一步了解項目的進展,見證這一利民、便民、為民工程順利完工的過程,一同感受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好好的一條路,走著走著卻行不通了,著實令人心裡堵得慌。目前,市中心城區像這樣的路還真不少。
  • 吉安市中心城區中學一覽表
    吉安市中心城區中學一覽表   吉州區教育局 吉州區行政中心
  • 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中心城區人口五年倍增計劃加快人口聚集的...
    支持省級重點中學強化人才培養和引進,塑造教育教學品牌,吸引市內外學生來我市重點高中就學。鼓勵支持井岡山大學優化辦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超常規發展;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加快井岡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步伐,做大做強一批職業院校,擴大中心城區在校學生規模。扶持中心城區義務階段教育,吸納義務階段就學人口。
  • 婁底市本級2018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市本級完成203家單位的年度績效目標申報,申報率達100%;選取28個重點評價項目實施績效評價,比上年增長21.4%。同時及時跟進稅制改革,取消排汙費,開徵環境保護稅,全市累計入庫稅收3867萬元。 ———財政收入量質齊升。2018年市級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0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1.06%,比上年增長9.14%。
  • 吉安市中心城區中小學一覽表 - 吉安市人民政府
    吉安市中心城區中小學一覽表  吉州區電子信箱 吉州區教育局 吉州區行政中心
  • ...深圳市2018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從審計情況看,我市為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地區的民生保障、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了貢獻,「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穩步推進。但審計也發現,部分國有企業投資存在損失風險,部分對口支援和幫扶項目推進緩慢,部分汙染防治項目進度滯後。  二是推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重大政策落實。
  • 吉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吉安市「1+4+N」產業高質量 跨越式發展...
    建設一批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造半導體發光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進一批高水平技術人才和創新團隊,在關鍵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技術標準;每年推動10個以上重大技術成果落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  ——集群發展形成新格局。
  • 黃山市2018年財政收入完成113.85億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根據數據顯示,黃山市2018年度全市完成財政收入113.85億元,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財政支出預計完成185.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財政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80%以上,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節能環保、城鄉社區等重點支出保障有力。全年為企業減免稅負16.07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