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新民:與時俱進 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3日19:22 新華網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大會發言之十三 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2003年7月3日) 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 龍新民 十六大提出要在全黨興起一個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為了落實十六大提出的這個任務,最近黨中央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印發《綱要》,下發《通知》,在建黨82周年之際,又召開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特別是在這次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進一步對在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入貫徹、抓好落實。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黨的建設各個領域,體現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是一個系統的科學理論。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就是要求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點學習體會,請大家批評指教。 一、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一定要體現時代性 與時俱進之「時」,不是指一般時間概念,而是指反映人類社會發展某一歷史階段基本特徵的時代。依據不同的時代主題和時代需要,研究不同時代條件下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經驗和特殊規律,既是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的崇高使命,又是一個又一個新的思想理論形成的前提。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依據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特徵,廣泛而深入研究當時歐洲的社會矛盾和工人運動的特點趨勢,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的基石。列寧立足俄國的實際,關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新情況和新特點,深入總結和研究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驗、新規律,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列寧主義。毛澤東同志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國革命的特殊規律和發展途徑,創立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中國氣派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深入地研究了和平與發展肘期新的時代特徵,深刻總結了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精闢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形成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規律的鄧小平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江澤民同志站在歷史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高度,敏銳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對鄧小平理論的創造性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面對時代嚴峻考驗作出的科學回應。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重要品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前進的結晶。我們必須站在時代變化與實踐發展的高度,按照時代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認識規律,牢牢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歷史地位和重要意義,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在新的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要使黨和國家的事業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看待問題,來審視、分析和研究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新變化和出現的新情況,回答和應對時代不斷提出的新挑戰和新課題,努力做到既不割斷歷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後時代,又不超越階段。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 二、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一定要把握規律性 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所包含的最根本的理論要求,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特別是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樣的基本問題,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規律,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努力探索中國革命和戰爭的規律,努力探索黨的建設的規律,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哄產黨人,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引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勝利前進。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治黨治國治軍新的寶貴經驗,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特別是十六大報告總結了必須堅持的十條基本經驗。這是我們黨經過艱辛探索積累起來的治黨治國治軍的寶貴財富,標誌著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 「三大規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共產黨執政規律要體現在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因而,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與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個歷史性課題的解決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十六大報告為我們探索規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提供了一個重要方法。十六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從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相互聯繫中,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辯證關係中,揭示和把握規律,在實踐開拓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個精髓,牢牢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認真研究解決三大規律問題。 三、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一定要富於創造性 在與時俱進、開拓新境界的歷史過程中,必須富於創造性,始終堅持創造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就是在不斷創造的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新境界,不斷推向新階段。 富於創造性,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尊重實踐,反對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如江澤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也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無了不是堅持這一活的靈魂的結果。 富於創造性,一定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從中國正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黨的基本路線開展工作,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不斷創新,這是保持與時俱進精神狀態,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新境界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這條基本路線基礎上豐富發展起來的,也是始終堅持這條路線的結果。 富於創造性,一定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工作路線,堅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把中央的精神、黨的方針政策同各地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不斷開拓工作的新境界、新局面。中共北京市委在領導首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提出了首都經濟「四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城市現代化「四高」(高標準規劃城市、高質量建設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經營城市)、文化建設「四個一流」(一流的市民素質、一流的人文環境、一流的服務水平、一流的社會風氣)、民主法制建設「三個之都」(民主法治之都、文明有序之都、安全穩定之都)的目標和要求。這些來自於實踐又經過總結、提煉而形成的觀點和思路,是市委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發揚創造精神的重要成果。 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堅持以現實問題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這是歷史賦予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崇高使命。我們要深刻領會在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密切聯繫首都的工作實際和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當前,特別是要緊密結合總結堅持「兩手抓」、奪取「雙勝利」的經驗教訓,搞好學習貫徹。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兩手抓」,在奪取「雙勝利」 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為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奪取抗擊非典和經濟建設雙勝利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人民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