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阿西巴史者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蔣介石在臺灣
自從蔣介石父子攜國民黨大部敗退臺灣之後,解放臺灣就被視為頭等事件。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毛主席籌劃就在五十年代初將臺灣問題解決。當時這個設想並不低調,甚至還廣為天下知。頗為不巧的是,就在解放軍準備展開解放臺灣戰鬥之時,韓戰在朝鮮方面的主動挑釁下爆發,韓國求援美國,不久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來援,局勢立即倒轉,朝鮮方面兵敗如山倒,因為怕擴大戰爭,蘇聯拒絕直接參戰,戰火又燒到了鴨綠江,中國被迫應戰,蘇聯方面提供裝備有償支持。
毛主席
很多年後,毛主席都在後悔,當時解放臺灣時沒有能夠果斷點,導致其一直都遲遲未能解決。臺灣問題遲遲未能解決,來來去去也就是一個原因,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國。沒有美國,臺灣問題根本就不算是問題 。從一開始蔣介石利用美國來保自己安慰,美國不是傻子,它也在利用蔣介石來把臺灣問題國際化,方便自己幹涉,所以後來中美關於臺灣問題就變成了這樣:中國不斷強調這是內政問題,美國不斷在強調這是國際問題。
蔣介石與美國人士
在早期,蔣介石非常重視美國的幫助,這也是他的底氣。1953年1月,艾森豪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中一把火就是決定大力密切美國與臺灣的關係,大力支持臺灣。1954年12月,美國與臺灣籤訂《共同防禦條約》旨在阻擋中國大陸解放臺灣的計劃。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地在製造輿論,利用西方同陣營的國家希望通過聯合國出面調停。不過這個時候,毛主席直接就給他們掛上個大標籤——紙老虎。美國也從來不讓人失望,本來說好的派遣艦隊來替臺灣守島嶼的,毛主席說美國是紙老虎,不怕,打!美國艦隊果然被嚇退,生怕損害到自己。
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交戰點在哪裡?雙方一直膠著在金門、馬島,蔣介石是斷然不肯放棄金門、馬島的,因為這是最後的防線,兩島失守,那麼臺灣就成了一個孤島,臺灣方面和大陸就斷了聯繫。金門炮戰開始的時候,美國無意攪和進臺灣問題來,一直都試圖用其他的手段讓解放軍停戰。對臺灣方面,美國建議臺灣放棄金門,為什麼?只要臺灣拋棄金門,把臺灣問題國際化就能夠更加容易,進而劃峽而治。毛主席自然覺察到了這一點,立即調整對臺策略,把金馬留給蔣介石,這樣大陸這邊,蔣介石就總有一個牽制。
金門炮擊
這以後就有了奇特的現象,金門炮擊長期化,單日打,雙日不打,從1958年10月初開始,知道1979年年初中美建交才停止,足足打了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