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影集團旗下上海電影譯製廠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
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公司(簡稱上譯廠)成立於1957年4月1日,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機制健全的專業譯製外國影視片的國有企業,其前身為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
當年上譯人為譯製片配音的工作場景(話筒前站立者為劉廣寧)從建組到建廠,上譯廠70餘年來譯製了40多個國家的千餘部進口故事片,並承接了大量的進口電視劇、電視電影等譯製項目及國產原創故事片、動畫片、科教片、紀錄片、電視劇、電視電影等後期製作業務,一部部膾炙人口的譯製片經典在這裡誕生。
經過幾代上譯人孜孜以求的藝術創作和不斷積累,目前上譯廠已保存有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其中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部分電影的獲獎證書等,此外還有部分譯製片導演、翻譯、配音演員的藝術創作總結、口述實錄等。
《葉塞尼亞》劇本翻譯手稿
這些檔案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其中包括《簡愛》《魂斷藍橋》《佐羅》《葉塞尼亞》《虎口脫險》《希茜公主》《斯巴達克思》《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望鄉》等經典影片的原始檔案。這些珍貴的翻譯劇本,包含影片原語言劇本、翻譯初版本、臺詞本、完成本,記錄下了經典譯製作品從初譯、幾經修改到最終定稿的翻譯創作歷程。
記者獲悉,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公司所保存的近萬件譯製片檔案,將參加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
上譯廠配音演員、譯製導演曹雷(右),上譯廠副廠長、配音演員劉風(左)講述劇本翻譯手稿背後的故事由上海市檔案局牽頭髮起的「上海市檔案文獻遺產」評審活動,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國家檔案局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成為上海致力於文獻遺產保護的獨特印記。
此前,上海市檔案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申報和審定了兩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並分別於2013年、2015年對外公布。迄今為止,已有17項珍貴檔案入選第一、第二批《上海市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上海市檔案局目前正在組織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活動,計劃於2021年6月9日「國際檔案日」活動期間公布評選結果。
(圖片由上譯廠提供)
責任編輯:曹玲娟
作者: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