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銘記歷史 奮發圖強

2020-09-18 文明鹿泉

九·一八事變|銘記歷史 奮發圖強



來源:鹿泉文旅

相關焦點

  • 回放 銘記歷史 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回放 銘記歷史 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
  • 株洲中小學開展「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
    昨日,我市各界在烈士紀念園舉行「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活動 記者 何春林 攝影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弘揚愛國主義,我市中小學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少年銘記歷史,定會創造歷史……」活動中,該校國防班同學為大家帶來了手語表演《國家》。「從『九·一八』事變到14年的艱難抗戰史再到新中國成立,從羸弱到富強,從挨打到昂首挺立在全世界,中華民族一路走來,靠的是團結奮進、自強不息、偉大而堅定的民族精神。」該校校長陳嵩說,新時代少年應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銳意進取,振興中華。
  • 聽著《松花江上》,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不忘國恥
    又到「九·一八」,一個所有中國人應當銘記的日子。今天,讓我們聽著《松花江上》,一起走進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是紀念9.18事件而建設的博物館。是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首次展示《支那事變戰史》,揭露日本侵略行徑
    7月7日上午,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與全國多家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銘記歷史 共祈和平」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包括:「頌歌英雄、共憶英雄魂、英雄心中記、輕聲的訴說」四項主體內容。10時零8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在瀋陽向全國進行了現場直播。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
    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圖為「九一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軍炸毀的橋梁工廠。九一八事變89周年,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 松花江邊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不忘國恥,我輩當自強
    又到「九·一八」,一個所有中國人應當銘記的日子。今天,讓我們聽著《松花江上》,一起走進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是紀念9.18事件而建設的博物館
  •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這是刻在中華民族心口上的一道傷疤89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攻佔瀋陽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1931年到1945年14個春秋冬夏3500萬軍民傷亡無數先烈血染山河……如今硝煙戰火已經散去祖國再也不是積貧積弱的模樣 時光流逝但我們註定無法淡忘今日「九·一八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
    今天,2020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89周年紀念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89年前的今天,日本為獲取經濟利益進一步侵略中國,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也就是1931年9月19日,日軍侵佔瀋陽 。
  • 張學良: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誤了
    鬥爭解決矛盾,推動歷史進程,又混淆視線,掩蓋歷史真相。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章,作為一場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巨大和深遠影響的戰爭。中日戰爭卻往往因為敘述者不同,而陷入千差萬別的境地。不僅臺灣大陸有所損異,西方世界對中國抗戰評價不高,而且日本也一直在否認和歪曲那段歷史。我們希望藉助文本,鉤沉歷史。
  • 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座落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遺址的東南側,是國內外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展館入口處牆面為大型浮雕《國難》。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眾館聯動...
    為了銘記抗戰歷史,弘揚偉大精神,凝聚起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教育局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的「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 眾館聯動 守望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於2020年9月3日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
  • 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日俄戰爭遺址:不能被忘卻的歷史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九·一八博物館殘歷碑前合影原標題:不能被忘卻的歷史——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日俄戰爭遺址有感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海霞)「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博物館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巨大石雕殘歷碑,碑形為翻到事變日期的檯曆,上面布滿彈痕與骷髏,它告訴我們1931年9月18日中華民族曾經遭受了巨大的劫難,這些彈痕與骷髏正是在危難之時那些為了挽救民族危機的先烈們鬥爭的傷痕,也是無辜民眾慘遭殺害的有力罪證。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 「九·一八」事變主要內容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經烽煙起,心中長鳴警鐘聲。自強,自強!「九一八」事變88周年,勿忘國恥,捍衛和平!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本報訊 記者趙乃林報導 9月16日,「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抗戰歷史研究專家、文物收藏家及熱心市民共30餘人出席捐贈儀式。
  • 「九·一八」事變時是誰下令「不抵抗」
    在「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及其少帥張學良執行「不抵抗政策」,多年來都定義說:是蔣介石下令讓張學良不抵抗,張學良替蔣介石背了黑鍋,張學良也被人們罵做「不抵抗將軍」。現在,中國史學界正在對此進行澄清。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北大營賦》及抗戰文物史料捐贈...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王添翎)適值九一八事變87周年之際,9月16日,由瀋陽「九·一八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範麗紅代表博物館向作者頒發了「博物館之友」聘書及「捐贈證書」並表示感謝。
  •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是他率部還擊,成為「九·一八」抗戰先聲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一部分東北軍愛國官兵,出於民族義憤,拒絕執行不抵抗的命令,奮起武裝抗日。9月18日當夜,面對日軍發動的進攻,駐守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獨立第7旅部分官兵,忍無可忍,被迫自衛還擊,成為「九·一八」抗戰的先聲。
  • 「九一八」事變89周年:英雄豐碑不朽 歷史警鐘長鳴
    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內,一組趙一曼烈士身陷囹圄的仿真蠟像周圍聚集了不少參觀者。鐵窗中,臨刑前的趙一曼依然目光堅定,博物館的語音導覽娓娓講述著她留給兒子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值得一看
    廣場西側為背景牆,西南側為警世鐘,鏽跡斑斑的鐘身上陽刻著醒目的銘文:勿忘國恥,西北側背景牆上江澤民題寫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幾個大字蒼勁有力;東側為「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炸地點碑和一些殘碑。博物館東牆外側由南向北分別為反戰碑、和平祈願碑、抗戰勝利紀念碑、煮沸鍋、糖化鍋、偽滿時期防空警報器、蘇聯T34坦克等實物。
  • 戰史今日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以其製造的「柳條湖事件」為藉口,大舉進攻瀋陽。當時,國民黨政府正集中力量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對日本侵略者採取賣國政策,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撤至山海關內。日本侵略軍乘虛而入,於9月19日佔領瀋陽,接著分兵侵佔吉林、黑龍江。至1932年1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