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雅戈爾優衣庫,服裝代工領頭羊盛泰集團如何應對22億短債?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 |戴鄂編輯 |繆凌雲來源 |風雲資本界

從浙江嵊州走來,帶著雅戈爾的標籤,這家雄心勃勃的服裝全產業鏈跨國公司渴望成為「國內服裝代工第一股」。瞄準了上交所主板之後,它能如願以償嗎?

背靠雅戈爾、優衣庫

7月3號,證監會官網上新添了一大批排隊上市企業的招股書,其中就有盛泰集團(浙江盛泰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盛泰集團主要從事紡織面料及成衣的生產與銷售,前身是嵊州雅戈爾色織科技有限公司,於2007年5月在浙江嵊州成立。

後來,公司逐漸將業務拓展至湖南、安徽、重慶、越南及柬埔寨等地,產能布局於中國、越南、柬埔寨、斯裡蘭卡以及羅馬尼亞,成為了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跨國企業。

來源:盛泰集團官網

報告期內,來自成衣和面料銷售產生的主營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5.54%、95.06%和96.74%,其他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外協加工收入、棉花銷售收入等。

盛泰集團主要產品收入(來源:招股書)

盛泰集團營業收入構成(來源:招股書)

作為國內外中高端服裝品牌的代工廠,從銷售區域上來看,公司收入來源佔比最高的是中國本土,境外收入主要來源於美國和日本。

來源:盛泰集團招股書

這是由於盛泰集團的主要客戶例如拉夫勞倫、優衣庫、卡文克萊(Calvin Klein)、美鷹傲飛(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等均位於美國和日本,尤其是第一大客戶拉夫勞倫和第二大客戶優衣庫分別位於美國和日本地區。

其他主要客戶諸如拉科斯特(Lacoste、鱷魚牌)、博柏利(Burberry)、阿瑪尼(Armani)、雨果博斯(Hugo boss)、斐樂(FILA,安踏旗下高端品牌)等主要位於歐洲和中國。

不過,相比於上述客戶以及公司的主要股東,盛泰集團自身的知名度顯得還不夠高。公司的前三大股東中,就有伊藤忠亞洲(優衣庫關聯方)、雅戈爾服裝兩大翹楚。

盛泰集團股東構成(來源:招股書)

目前,盛泰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是徐磊,他曾經在雅戈爾集團擔任董事。

徐磊(來源:公司宣傳片)

公司前十大股東當中,香港盛泰持有寧波盛泰100%股權,徐磊持有香港盛泰95.83%股權。徐磊通過寧波盛泰間接控制了盛泰集團33.70%股權,通過香港盛泰間接控制了盛泰集團1.36%的股權。再有,2017年10月25號,盛泰集團的員工持股平臺盛新投資和盛泰投資還與徐磊籤署了不可撤銷的一致行動協議。

由此,徐磊合計控制了盛泰集團48.15%的股權。

1968年出生的徐磊擁有中國香港籍,他曾經擔任過雅戈爾集團董事,以及雅戈爾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

現在,徐磊是盛泰集團的董事長,還兼任了香港盛泰、寧波盛泰、盛泰針織(盛泰集團子公司)、新馬服裝(盛泰集團子公司)的董事長。

從另一方面來看,重要股東雅戈爾投資、伊藤忠亞洲,與重要客戶優衣庫以及公司實控人徐磊職業經歷之間的關聯關係,也帶來了盛泰集團引人注意的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值得重視

到2019年,雅戈爾集團還成為了盛泰集團第一大採購商。近三年來,盛泰集團從雅戈爾集團進行採購活動的金額佔公司主營業務的成本的比例保持在5%左右。

2017年-2018年,雅戈爾是盛泰集團第二大供應商,第一大供應商聯盛紡織是徐磊旗下公司。後來在2018年10月末,盛泰集團收購聯盛紡織,使得2019年雅戈爾直接升級為第一大供應商。

招股書披露,2017、2018和2019年度,盛泰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6.20億元、52.90億元、55.70億元,公司毛利率水平分別為18.52%、19.13%和19.91%,略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22億元、2.38億元和2.76億元,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報告期內,盛泰集團前五大最終客戶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為53.91%、53.20%和54.8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通過Uniqlo Co., Ltd.(優衣庫,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最終客戶)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13.31%,位列公司第二大客戶。

盛泰集團2019年大客戶截圖

2018年,最終客戶為優衣庫以及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比例,合計達到了19.13%。

2017年,最終客戶為雅戈爾集團的銷售收入佔盛泰集團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1%,最終客戶為優衣庫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比例為18.41%。

對盛泰集團來說,和雅戈爾、優衣庫這些國內、國際知名品牌深度合作,有一定的關聯風險,不過同樣可以帶來穩定的業務。

盛泰集團亦向風雲資本界表示:「公司招股書中對於雅戈爾和伊藤忠相關的關聯交易、帳目來往均有詳盡披露和說明。公司人員、財務、機構和業務等均具備完全獨立性。未來公司與雅戈爾和伊藤忠的關聯交易頻率和規模取決於實際生產經營的需要。」

負債水平遠高於同行,22億短債規模居高不下

根據招股書,這次籌備上市,盛泰集團擬公開發行5600萬股新股,募集6.95億資金。其中4.95億元用於面料技術改造及擴產能等項目,剩下的2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實際上,資金狀況是盛泰集團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2017年-2019年,盛泰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66%、75.71%、72.08%,而不久前遞交招股書的服裝代工廠萬代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5.79%、37.39%、30.53%。

並且,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為2.1億元,而短期借款高達22.62億元。

實際上在報告期各期末,盛泰集團短期借款規模一直保持在22億左右,佔流動負債的比重分別為70.64%、65.89%和67.76%。

盛泰集團合併報表流動負債

對於這種情況,盛泰集團向風雲資本界表示:「公司對負債的把控和金融工具的使用均符合自身經營發展的步調。本次募股上市有計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補充營運需要,會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公司財務結構,但理論上不會對短期借款規模形成較大的影響,公司整體流動負債構成將會持續保持穩定,公司對相關風險的追蹤和把控標準嚴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品味,你是否會偏愛拉夫勞倫、優衣庫、雅戈爾,或其它某一個中高端品牌服裝?在國內眾多服裝品牌當中,又看好哪些公司的發展前景呢?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相關焦點

  • 中國真正服裝霸主:市值1360億!連耐克、阿迪、優衣庫都離不開它
    申洲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針織服裝出口企業,連續幾年出口規模排名第一。公司目前市值是1360億,在國內服裝企業裡排名第一,超越安踏、李寧(212億)、海瀾之家。它是名副其實得「代工之王」,也是耐克、阿迪、優衣庫、彪馬的最大供應商。
  • 「牌子,班尼路」難匿蹤跡 曾是優衣庫的代工方
    曾經是不少「80後」、「90後」青春代名詞的班尼路,被自己的老闆以2.5億賣給了一家潛在分銷商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  班尼路的老闆德永佳集團也是優衣庫的代工方之一。  1996年班尼路被德永佳集團收購,開始走向人生巔峰。德老闆重新包裝了小班,創立了班尼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BALENO(班尼路)休閒服飾品牌,以此開創了國內休閒類服裝的先河。班尼路把目標消費群體定位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閒服飾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等六大品牌。
  • 紡織服裝行業深度研究:優衣庫,平價不平庸
    1、迅銷集團:全球領先的服裝零售巨頭迅銷(Fast Retailing)是一家跨國公司,經營多個時尚品牌,包括 UNIQLO,GU和 Theory 等。作為全球第三大製造商和零售商,公司通過管理從採購、設計、生產到零售向消費者提供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服裝產品。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
    1997年,公司產值尚不足1億元,馬建榮接任集團董事長後拿下優衣庫訂單,並為之建立專用工廠,將公司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其後,申洲國際又通過歷史悠久的日本服裝採購代理,與優衣庫、伊都錦、伊藤洋華堂及日本賽施麗公司等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和零售商建立了5-13年的長期業務關係,迅速做大規模。
  • 優衣庫公布代工工廠名單 中國佔六成
    (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3月2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2月28日,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公布了優衣庫主要代工縫製工廠的名單。迄今為止,優衣庫從未公開其相關信息,但隨著工作環境改善以及生產過程透明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決定公布。 此次迅銷在其官網上公布了亞洲7個國家146個代工工廠的經營者名稱和地址。其中60%位於中國,20%位於越南,印度尼西亞不到10%。
  • 攜23億巨債衝擊IPO,優衣庫、斐樂代工廠盛泰集團勝算幾何?
    2020年對於服裝企業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關店、倒閉的企業比比皆是。近期,服裝代工企業盛泰衝擊IPO的消息再次將大眾的視線帶到上遊加工市場。在安踏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服裝企業之前,代工企業申洲國際一直是市值最高的,也成為服裝界「神話般」的存在。如今的代工廠盛泰集團也準備上市,是否能多幾分底氣?
  • 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與彪馬背後的服飾代工之王
    礪石導言: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李寧……為何無數的大牌對申洲國際情有獨鍾?金融危機、貿易戰、成本優勢告急的危機情況下,作為服裝代工企業的申洲國際為什麼都渡過了難關,實現了企業的逆勢成長?申洲現在的市值是1565億港幣居中國行業首位,作為一個OEM企業,申洲國際打破了代工廠不賺錢的行業認知。申洲國際自創立之初就是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公司,早期公司產品幾乎全部出口日本,而後一步步打開歐美市場。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李寧……為何無數的大牌對申洲情有獨鍾?
  • 申洲、晶苑、維珍妮三大代工巨頭依然掌握全球製造
    作為耐克、優衣庫、阿迪達斯以及彪馬等眾多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第一大供應商,申洲國際擁有年產自用高檔針織面料11萬噸、針織服裝3.1億件的龐大產能。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申洲國際的市值達到805億元,穩坐中國市值最高的服飾集團。  申洲國際一直十分看重對研發的投入,集團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約佔年營業收入的2%左右,在紡織服裝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
  • 服裝行業的「富士康」,馬建榮的工廠為耐克、優衣庫品牌代工?
    如果有一個老闆,連續八年都在春運期間,為了滿足員工回家過年的團圓夢,願意花1億左右送自己的10000多名員工回家過年,你會不會羨慕,這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老闆吧。而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位老闆,他不但肯為員工花錢,更是在細微之處打動著員工的心。
  • 靠代工賺來千億市值,曾一晚花光9個億
    其實除了這兩位富豪,我國還有其他馬姓富豪,只不過他們相對低調,比如平安集團的馬明哲。在金融行業,其實他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而平安集團也是國內最賺錢的企業之一。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則是另外一個馬姓富豪,他則是服裝行業的馬建榮。2018年,馬建榮以500億的身價穩定服裝行業首富。
  • 優衣庫利潤滑鐵盧 快時尚與傳統服裝遇「寒流」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9日綜合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前9個月利潤暴跌46.4%,作為主力品牌的優衣庫,在日本和海外的收入均有所增長,但利潤都在下跌。前三季度母公司利潤暴跌46.4%日本快時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今日公布截至5月底的前三個季度銷售數據,期內集團銷售收入上漲6.4%錄得124.8億美元,但稅前利潤大幅下跌46.4%至6.17億美元,營業利潤下跌23%至12.7億美元,迅銷集團把利潤下滑歸咎於日元兌美元升值出現的匯兌損失。
  • 耐克背後的寧波老闆:13歲輟學當學徒,他靠做代工賺了370億
    來源:寧波名人綜合整理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馬建榮 (申洲國際集團創始人)他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針織服裝製造商與出口商,優衣庫、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等國際品牌的主力供應商, 被外界稱為「服飾界富士康」。 馬建榮13歲便追隨父親投身紡織業,從做小學徒開始算起,他紮根於這個行業已有近20年。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
    1997年,公司產值尚不足1億元,馬建榮接任集團董事長後拿下優衣庫訂單,並為之建立專用工廠,將公司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其後,申洲國際又通過歷史悠久的日本服裝採購代理,與優衣庫、伊都錦、伊藤洋華堂及日本賽施麗公司等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和零售商建立了5-13年的長期業務關係,迅速做大規模。
  • 中國服裝業首富:13歲輟學搞代工,從欠債工廠到1800億針織王國!
    他花費上億元連續8年春節包車,送上萬名員工回家過年; 他是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這些服裝巨頭背後的「東方巨人」; 他13歲輟學搞代加工,把一個欠債的工廠做成市值1800多億的「針織王國」!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下)
    在馬建榮看來,「專注於開發產品及製造高增值新型優質面料和服裝,可一直保持本集團的業務競爭優勢,得享業務快速增長,相比其他純粹採用代工(OEM)方式且缺乏研發能力的傳統服裝製造商,本集團的產品取得相對較高的利潤率。」這從申洲國際與客戶合作開發面料帶來的成果可見一斑。
  • 除了馬雲,浙江還有一位馬姓首富,靠服裝代工賺得700億身家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中國服裝行業首富:馬建榮,身家高達700億元。  他掌管的申洲國際集團,被譽為「服裝行業的富士康」。這是一家集織布、染整、印繡花、裁剪與縫製四道完整工序於一體的企業,成立已有32年。主要以代工(OEM)及委託設計(ODM)相結合的方式,為客戶製造運動服、休閒服、內衣等針織品,客戶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優衣庫等。
  • 紡織服裝行業深度研究:優衣庫,平價不平庸
    1、迅銷集團:全球領先的服裝零售巨頭迅銷(Fast Retailing)是一家跨國公司,經營多個時尚品牌,包括 UNIQLO,GU和 Theory 等。作為全球第三大製造商和零售商,公司通過管理從採購、設計、生產到零售向消費者提供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服裝產品。
  • 靠代工賺來千億市值,曾一晚花光9個億
    其實除了這兩位富豪,我國還有其他馬姓富豪,只不過他們相對低調,比如平安集團的馬明哲。在金融行業,其實他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而平安集團也是國內最賺錢的企業之一。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則是另外一個馬姓富豪,他則是服裝行業的馬建榮。2018年,馬建榮以500億的身價穩定服裝行業首富。
  • 雪陽集團開創全球服裝行業「第三極」
    如果說美國吉爾丹(GILD-AN)、日本優衣庫是世界成品服裝行業的「南極」和「北極」,雪陽集團就是傲然獨立的「第三極」。一組數據足以說明:自產彩棉佔全國總產量的65%,彩棉紗市場佔有率居國內首位;年銷量2000萬件坯衫,單日銷售量數十萬件,國內70%服裝電商以「雪陽坯衫」為基礎研發成衣;由22家省級分公司和七大區域倉儲物流基地組成的國內配送網絡,可以在24小時之內,將百萬件定製化服裝送達除西藏、新疆以外的任何客戶手中……這條橫跨農業、工業和商業的完整產業鏈,為30萬人提供了就業崗位。
  • 中國第三個姓「馬」的富豪,賺優衣庫、耐克的錢,現身價500億元
    說到服裝界,我們可能會想到優衣庫、zara還有國內知名的安踏、李寧等一些比較出名的品牌,他們在中國服裝界都是大佬級別的,但其實在他們背後,還有一家巨頭級別的集團——申洲國際。大家對於它可能比較陌生,因為它只是服裝界的「富士康」,是那些知名品牌背後的「人」,在這個強調自主創新的時代,我們對於這些代工廠可能會有一些看法,但是很多人都因為代工而富裕起來,比如富士康老闆郭臺銘、臺灣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等等,而這家企業就是中國最大的針織服裝代工企業,國際服裝大牌耐克和阿迪、優衣庫等都離不開申洲國際,它背後的老闆也被稱為服裝界的暖心馬哥,他就是馬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