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的名字聽起來像老廣州的既視感,性價比很高的一間街坊老店。淨雲吞4元就有交易,炸醬麵一大盤才5元。每次來阿姨都會問「要不要加蔥?」
麵條像是竹升面,雲吞是鮮肉餡,個頭小小的,吃起來不會覺得膩。湯是用骨頭熬製而成的,比較喜歡這家的秘制牛腩,牛筋膠原滿滿,醬汁香味很濃。推薦雲吞麵、牛腩面,個人不喜歡這家的炸醬,平平無奇且醬料偏鹹了。
有人說,這才是以前361位置的老志錦,但其實是否,我也不太清楚,符合自己口味就行了!味道嘛我覺得和射箭崗嶺的志錦沒有太大的區別。香氣濃鬱的秘制炸醬和特有的青椒圈辣醬,是很多老街坊常駐的早餐店。上一次因為不知道店名,所以特地去看了看門頭,原來它叫順景閣。順景閣的豬雜湯粉很有名,每天早上很多羅定街坊慕名前來。
湯底清甜料足,有紅棗、黃花菜等等,忽略環境的話這是一碗性價比很高的豬雜湯粉,而且中午這裡也有湯飯售賣~
幾十年沒變過的老店,擺設,桌子普通而實在。
讀中學的時候小編經常和同學仔來吃,也有很多人說味道變了,可我覺得還是原來的味道,店裡的阿姨也還是那些阿姨,那碗胡椒味精湯也比別的店好喝,吃的就是一種情懷,對吧!
同樣是一家情懷老店,處於羅定城雕旁,小時候我的父親經常帶我來這吃一碗瘦肉豬雜粉,長大之後很少來吃了。物價上漲了,味道我覺得也不是從前的味道了。(個人口味)
上班途中偶然發現的一家街坊小店。店名就叫「大崗美食」,雖然我也不知道跟大崗雲吞是有什麼關係。
傳統的竹升面,雲吞皮薄肉餡嫩滑,是我喜歡的味道,五元一碗雲吞麵,親民的價格使得店內常常坐滿了人,只是衛生條件還有進步空間。
沒有店名但是每天都很多人來吃的早餐店,牛腩面、雲吞麵、豬什粥都十分搶手。特別是豬什粥,有時我8點多去到就已經沒了~
她家的雲吞餡料是我比較喜歡的,肉餡加入了炒香的花生碎、香蔥碎、吃起來口感豐富,十分不錯。
人氣超級爆棚的幾十年老店,搭桌等位是興記的常規操作。雲吞肉小小個,一口一個像極了小時候的味道,炸醬麵嘛就很一般,個人不太喜歡這種。
網友推薦給我的一家店,炒粉的「鑊氣」十足,柴火味十足。用料吃得出的新鮮,在這裡的標配是一碗豬雜粥+炒粉。
湯粉的湯底真的是如清水般寡淡無味,也許是我「太重口味」吧。
⑬
一品味的秘制「炸醬」在羅定來說還是比較出色的,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稍微有些辣,姜味濃鬱這也正是屬於他們的特色,在別處是吃不到的,算是我最喜歡的炸醬麵之一啦。
雲吞餡裡加了香菇碎,吃起來沒那麼容易膩,但偶爾皮會做得稍微厚了些。
這家其實也不算真正意義的早餐店,因為它從早上營業到晚上。可它店裡的食品種類實在是多到數不過來,包子、蒸品、粥、粉、面樣樣齊全。在你不知道吃什麼時,來這裡準沒錯~
這家的螺螄粉早上也很多人來吃,湯底比較清淡,也不會覺得過於重口味。
位置是在鎮醫院往太陽城方向,藏匿於居民樓之間,沒有招牌所以不注意看容易錯過。吃膩了粥粉面,來玩溫潤醇厚的豆腐花或者芝麻糊也是能喚醒一天的卓越選擇。
他們在還有豆腐出售哦,製作豆腐的是一位聽障人士,需要買多少得用手和他比劃,小編每次來這吃早餐都會買點豆腐回家中午做菜~
大叔每天早晨在24米街美宜佳對面和賣松糕的大叔一起,已經營業了很多年啦,俘獲了無數街坊的心。
但他往往9點後就會推著推車往同富方向走去。很喜歡他家的豆腐花,潔白晶瑩亮澤,口感細嫩滑口,不需太多咀嚼就能往下咽,甜度也可以自己控制,愛了愛了~
③
開在鳳華路路口的一家「小破店」,晨間食客絡繹不絕,想吃你得趁早。炒粉豆漿油條小籠包五元全搞定。3元一盒滿滿的素炒粉,最適合我這樣的打工人了~
味道就好像小時候在學校門口買的那些騎著單車裝在泡沫箱裡的炒粉一樣好吃~
坐標在孖塘市場旁的醬香餅,烤好了再刷上紅得發亮的醬,稍稍涼一下就撒上翠綠的蔥花,如玉般的芝麻,接著用刀切成一小塊的,遠遠望去就讓小編「口水直流三千尺」。醬香餅也算得上是常見的街邊人氣小吃了,各大學校門口、市場附近都會有的~
我認為,一日三餐中,
早餐帶給人的幸福感是最強的。
睡了一夜飢腸轆轆,頭腦和胃都空空的,
此時就需要來點食物喚醒一下自己。
羅定這個小小的城市裡,
有很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
而早餐美食,在我心中佔據大比重。
//
也許你會說,
最好吃的那家永遠在家附近,
最新鮮的食物都在菜市場,
最合口味的菜都在家裡。
最後,
有補充的,有槓的,都在評論區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