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這是一條自帶味道的推送丨
一轉眼,又到了把衣服塞進秋褲的季節
和時尚無緣不要緊
重要的是美食絕不能停
告別夏日的小清新
迎來的是秋冬的「重口味」呀!
前幾天,我們聊了臭豆腐
不如今兒來嘮嘮螺螄粉?
穿著秋衣秋褲裹著棉襖
嗦上一碗「仙氣環繞」的螺螄粉
那畫面也挺美的不是?
愛死它?恨死它?
提到廣西柳州,最先讓人聯想到的恐怕就是在大中華美食圈名聲大噪的——
luó sī fěn
螺 螄 粉
對一些人而言,這三個字擺在一起已然是攻擊力十足的大殺器。愛它的人愛死,恨它的人恨死。
▲ 這張圖背後藏著難以言說的味道,你我都懂。
一碗出鍋,隔著老遠,無法用言語名狀的酸臭氣便霸氣襲來,鼻子猛吸一口,飄飄欲仙,仿佛先被勾了七魂八魄去,簡直欲罷不能。
可抵擋不住這股「氣勢」的人,早已捏著鼻子皺著眉,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 混一混,攪一攪,拌一拌。
大名鼎鼎的螺螄粉是早就被《舌尖上的中國》「蓋過戳兒」的美食,導演陳曉卿更是它的「粉絲」,連海外都有螺螄粉的實體門店。不僅如此,螺螄粉還是很多明星的心頭好,趙薇、阿Sa、佘詩曼、李晨、小S,吃過後對它都是讚不絕口。黃宗澤更「厲害」,有次給忠實粉絲送禮就送的是螺螄粉!
▲ 黃宗澤對螺螄粉的熱愛,人盡皆知。
螺螄粉這個廣西柳州的特色名小吃,集香、鮮、臭、辣、酸、爽為一體,自帶熱搜體質,只要被討論起來,都能被廣大食客爭得不眠不休。
▲ 加料過後,便是大快朵頤的時候了。
是什麼成就了一碗地道的螺螄粉?
對於柳州人來說,螺螄粉從來不分早中晚,隨時隨地都可嗦一碗。
大街小巷的粉店星羅密布,空間狹小、裝修簡陋、沒有空調、桌椅老舊,這樣的環境條件卻絲毫無法阻隔人頭攢動的食客,陣陣嗦粉聲伴隨著叫賣聲與喧鬧聲,此起彼伏,是頗具人間煙火氣的畫面。
▲ 什麼是柳州的夜?
湯色紅油鮮亮,米粉細白嫩長,青菜臥在一邊,金黃酥脆的腐竹蓋滿粉上,稍稍掀開,就露出了下面的酸筍、木耳絲、黃花菜、酸豆角、花生米,再添一份鴨腳……嘖嘖,不大的一碗螺螄粉,食之如饕餮。
湯:滿滿螺螄味,卻不見螺螄
俗語有云:「吃麵吃湯,聽戲聽腔」。湯料決定了螺螄粉的水平,自然是重頭戲。
▲ 澆一勺湯,是享用螺螄粉儀式的開始。
一鍋絕妙的螺螄粉湯,是由螺螄肉爆炒後,與豬筒骨、八角、辣椒、砂仁、草果、小茴香、紫蘇、肉桂等十數種天然香料共同熬製而成的。做起湯來,每家店都有不同的講究,各持獨門配方、比例和熬製順序。
▲ 沸騰的湯裡躺著堆疊的螺螄。
螺螄粉選用的螺螄肉,特指當地石螺。石螺不好處理,採集回來後需先浸泡吐沙,再剪掉螺螄不乾淨的尾部,好好清理,才可入菜。
▲ 澆湯蓋過「整整齊齊」配料的那一刻,便是宣告一碗螺螄粉C位出道的開始。
熬製後的湯,色澤棕紅鮮潤,十分清澈,口感醇厚,香辣不膩,鮮美爽勁,回味無窮,卻不再見絲毫的螺螄肉。魚香肉絲裡沒有魚,但螺螄粉湯裡雖不見螺螄、卻是真的有螺螄。只是螺螄肉早已熬爛,浸透在湯裡,被吸去全部精華。
▲ 水漫金山,湯漫螺螄粉。圖/舌尖上的柳州
柳州人吃螺螄粉,吃完粉也要將湯喝個乾乾淨淨底兒朝天,才算圓滿。
酸筍:沒有它,螺螄粉就失去了靈魂
都說螺螄粉「有味兒」,這味兒到底從何而來?便為酸筍是也。
▲ 酸筍,螺螄粉「臭名昭著」的罪魁禍首。
酸筍,現今倒也不算什麼稀罕物,在南方最為常見,尤以廣西為代表。
▲ 醃製的酸筍,鼻腔的災難,味蕾的享受。圖/圖蟲·創意
柳州人自古喜愛食酸,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蔬果是不能入酸的。這酸筍是聞著臭、吃著香,嘗試過的人,很難不被它所折服。
▲ 酸筍已經作為柳州的一大特產,經工廠加工後銷往世界各地。圖/圖蟲·創意。
《舌尖1》中說:「在柳州當地,有一種叫螺螄粉的小吃中,酸筍是最重要的輔料。」也言及酸筍的製作方法。
唯獨這酸筍,萬萬不能或缺。沒了它,螺螄粉便少了那股子區別於其他米粉的獨特味道。而正是因為它的加入,才能與螺螄碰撞出美味的火花。
▲ 一碗完整的螺螄粉裡,怎麼少得了酸筍的加持?
酸筍帶著其特殊的「香」,既豐富了螺螄粉的口感層次,也緩解了霸道的辣味,直刺激著食客的唾液分泌,充滿誘惑,筷子不停。
粉:白嫩細長的小淘氣
正所謂「越陳越好」,失去了膠質的陳米,在加工成米粉後會更具有彈性,吃起來脆彈爽口。
▲ 螺螄粉的粉,其貌不揚,卻十分爽滑。
粉是乾粉,需要先在冷水中泡發,否則煮熟後可能會易斷、失去彈性。一碗完美的粉,粗細軟硬都要適中,白白嫩嫩、爽口彈牙,不粘不糯,吃起來有嚼頭,在口腔裡吸溜吸溜的,調皮又充滿挑逗。
其他配料:平民吃食裡的超豪華套餐
▲ 光有粉,可沒什麼特別,重要的是配料啊!
除了酸筍,還有花生米、木耳絲、酸豆角、花生米、黃花菜、腐竹、豆腐泡、青菜、滷蛋、鴨掌、滷豬手、雞腳、鵪鶉蛋……這一串名字聽下來,你有沒有流口水?
加料,是螺螄粉的一大特色。每家店除了自帶的標準配料外,都可以再多加其他各種配菜,且這些配菜也是各有各的講究。
▲ 金黃的鴨腳,柳州螺螄粉的標配。
青菜要選易燙軟、易入味的,像生菜、空心菜、油麥菜等,和螺螄粉最配;木耳要煮熟後切成絲;花生米和腐竹需油炸;還有許多柳州人最愛吃的鴨腳!將鴨腳和芋頭加入螺螄肉熬製的湯中,一起燜煮,芋頭香與肉香交織,令人食指大動,吃完一碗還想再來一碗。
▲ 只有配料齊全,才能配得上「超豪華套餐」的名號啊!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用在螺螄粉身上再合適不過。更何況,豈止是俱全,簡直是「超豪華套餐」!
味:臭、辣、鮮、香、酸、燙、爽......
臭味,早已是人類刻進基因裡的味覺記憶。想想榴槤、臭豆腐、寧波三臭,不也都是如此,有人愛極、有人恨極。
一碗螺螄粉,深藏功與名。將臭、辣、鮮、香、酸、燙、爽集齊,便可召喚出最地道的柳州螺螄粉。廣西人嗜辣,絲毫不遜色於兩湖、雲貴川等地。
▲ 內容豐富的辣椒油,是提升螺螄粉口感的關鍵。
讓人吃著吃著就鼻涕眼淚肆意橫流、額頭冒汗不止,一張張紙巾變成紙團在你手邊堆成山——這才是正確「嗦」螺螄粉的方式,也是判斷一家螺螄粉店味道好壞的標準。
一粉多吃:
原湯VS幹撈VS炒制
大吃貨柳州人怎麼可能只將螺螄粉局限在一種做法?還有幹撈螺螄粉和炒螺螄粉喲,味道照樣槓槓的!
▲ 幹撈螺螄粉。
柳州每年一入夏,便成了幹撈螺螄粉的天下。沒了熱氣騰騰的湯料,反而更顯出粉本身的香氣。吃幹撈螺螄粉,少一些大汗淋漓,但嘴癮絕對不落。
一碗粉燙好,滷水澆上,配著脆皮、花生碎、酸豆角、蔥花、叉燒、酸辣椒……迅速攪拌均勻,一口嗦下,滿嘴香酥脆口、酣暢過癮,當真是越吃越香。
▲ 對,速度要快!
加入湯料的螺螄粉更加入味軟糯、韌性十足,花生米、炸腐竹、空心菜、雞雜等配菜鮮美可口,湯汁收幹便可出鍋,吃一口,最是爽辣開胃、香濃無比。
柳州哪裡的螺螄粉最地道?
柳州,每家螺螄粉店的湯頭味道都各有千秋,如果非要推薦起當地的螺螄粉館子,倒是個有些費力不討好的活兒。每個人口味喜好不同,我只在這裡作一點經(不負)驗(責任)推薦(在此感謝我的柳州親戚們)。
愛民螺螄粉
▲ 聽說,每個愛吃螺螄粉的人,都以去過愛民為榮?圖/圖蟲·創意
愛民螺螄粉起源自1979年,至今已有40年歷史了。這家是柳州的老字號,也是當時最早開始賣螺螄粉的一批店家。
▲ 愛民螺螄粉。圖/圖蟲·創意
黃氏真味螺螄粉
黃氏真味螺螄粉則是柳州的另一家老字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 黃氏螺螄粉,號稱「柳州第1味」。
黃氏家的螺螄湯久熬而成,湯頭微甜,香氣濃鬱。
西環肥仔螺螄粉
▲ 西環肥仔螺螄粉。
在柳州,說起西環肥仔螺螄粉,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人專門從南寧開車到柳州的肥仔嗦一碗(毫不誇張),人氣爆棚!
▲ 「打死我我也不會吃螺螄粉的」! 「嗯~真香」!
肥仔的螺螄粉風味獨特,辣、燙、鮮、爽、香、酸佔了個全,湯底厚重清澈,米粉筋道爽滑,酸筍清爽適口,配菜量大豐富,再淋上店家秘制的酸辣椒,熱騰騰的下肚,無比滿足。
螺螄粉對你來說是心頭摯愛還是黑暗料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