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五畝玉米不賣,在農村集市上用一種節能方式變現,啥情況

2020-12-20 小楊講三農呀

照片中的集市上陳列著以節能和環保方式加工爆米花的農民名叫王新光。今年52歲,是直山縣北陽城村人。據他說,這些年來一直在農村打工,家裡種植了10多畝良田、種植的玉米、小麥、藥材等,今年由於初期雨水充足,家裡種植的5畝LA505種玉米豐收,豐收後玉米顆粒歸入倉庫,至今一粒也沒有賣出去。王師傅發現了在農村賺錢的生機。就是把家裡的玉米都自己賣了。他乘計程車來到新疆縣海川五教化市場,買了節能環保爆米花機。正在農村集市上準備炸爆米花賣自己的玉米。賣了自己的玉米。

童年記憶中的爆米花現在被用作節能和環保技術

小時候記憶中的爆米花是用傳統的風箱燒炭完成的,現在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變化,王師傅爆米花變成了先進、節能的環保機械爆米花、一個電池、一罐液化氣、液化氣爐灶、電動機和齒輪改造的機器加熱10分鐘後,玉米就會變成香噴噴的米花。

家裡種植的玉米品種LA505粒飽滿王師傅說,這是家裡種植的LA505玉米品種,顆粒大,含有各種維生素,爆炸的米花體形大。冬天的爆米花是老少皆宜的零食。

在農村集市上找爆米花的大姐在旁邊看著在農村集市上,這種新型爆米花很神奇。很多人來了,看起來很神奇。大姐蹲在旁邊,看著王師傅怎麼操作。她說她想要這朵爆炸的玉米花。

在爆米花鍋裡放入糖精,味道會更好吃。

根據個人的不同,在不同味道的爆米花鍋裡加入一些糖精,可以爆開的米花,用甜的味道吃起來更好吃。革新後使用一罐氣體,一桶電池。

過去的傳統風箱燃燒木炭火爆米花,現在革新後在電池上加入電動機和齒輪,使爆米花鍋動起來,輕便、環保,也不需要用手轉動米花鍋。

一罐液化氣,一個爐灶,可以調整火的大小,鍋裡可以放5斤玉米,加熱需要10分鐘,氣壓達到11個壓力,就可以來爆米花。

為了大家的安全,爆米花靠近的時候,王師傅吹著嘴裡的口哨警戒著行人和孩子們集市上人們來來往往,爆米花爆炸時發出嘭的一聲。為了大家的安全,王師傅特意買了一個口哨,爆米花臨近時,王師傅嘴裡吹口哨,警告路人和孩子們要保證安全。

經過10分鐘的加熱,嘭芳香的玉米瞬間變成了爆米花在王師傅的操作下,伴隨著「嘭」的一聲,熱氣中飄來玉米花的香氣,整個過程從開始在罐頭裡裝玉米到現在還不到20分鐘。

幾個大姐互相幫助盛玉米花,農村集市上出現了這個場面,村民們互相幫助的場面太溫馨了。

大姐拿出玉米花,說冬天不管老少都喜歡吃熱情的大姐拿出玉米花來,她說天氣變冷了。家裡有老人和小孫子,平時讓我吃一些玉米花,這種零食老少都喜歡。

在一個鍋裡放5斤玉米,要收費14元據說王師傅都是鄉下人,時間長了,每個村子都有老熟人,用我的玉米炸鍋14元,農民親自端過來的玉米鍋加工費8元,每天能跑30鍋左右。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常見水果,農民發明了酵素種植法,現在一個精品賣10元
    我們知道現在農村採摘已經成為了城裡人的一種休閒方式,不過像董大叔家這樣的熱鬧的卻並不多見,很多人來了並不是為了採摘,而只是為了買他家的獼猴桃。那麼董大叔家種植的獼猴桃有什麼魔力呢?原因在於他家種植的是一種新方式種植出來的獼猴桃,這種種植方式就是酵素種植。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收入40000元,為什麼放棄種植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收入40000元,為什麼不願意繼續種植?「今年小辣椒的行情特別好,新鮮的辣椒每斤2元左右,按照目前行情,一畝小辣椒畝收入8000元不成問題。」村裡的張大媽高興地說道,她種植5畝小辣椒長勢喜人,隨著秋天的到來,一株株小辣椒逐漸成熟,沉甸甸、紅彤彤的小辣椒掛在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我家的小辣椒長勢喜人,色澤鮮豔結果多,許多客商特別喜愛我家的小辣椒。」張大媽說,小辣椒種植簡單,管理方便,平常管理做好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就行,特別適合當地農村種植。
  • 為何農民會半夜起床,摸黑將菜拉到集市上去賣,就不能等天亮嗎?
    現在很多農村的農民,為了掙錢都跑城裡工作去了。都覺得種糧食是賺不到錢了,一年種個五六畝,最後掙到的錢不到一千塊錢的,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人工,還不如去打工。當然還有一些農民不願意離開農村,所以直接就在農村種植蔬菜為生了,想靠種植蔬菜賺錢。
  • 農民寧可農產品爛掉,也不願意拿到集市上賣,難道賺錢不香嗎?
    一般來說,農村的小院多數都以種植為主,只要溫度適宜,農民就能全年吃到院子裡新鮮的蔬菜。但是,農民的院子很大,種植的農產品卻根本吃不完,奇怪的是,農村經常有集市,為啥農民寧可農產品爛掉,也不願意拿到集市上賣,難道賺錢不香嗎?其實農民也想過這個問題,也有農民嘗試著將自家的農產品拿到集市上,結果卻並不像農民想像的那麼美好。
  • 7旬老農民集市上賣紅薯,「謊言」被拆穿後,為啥生意火了
    對於疫情風險較低的地區,一些農村集市上,也陸續有了賣蔬菜等日常消費品的商販,從春節開始至今,人們把自己封閉在村子裡,也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如今集市上雖說依然比較冷清,但臉上捂著口罩來去匆匆的人們,仿佛就是集市的血液,感覺又重新流動了起來。
  • 表弟試種的一種草莓玉米,一斤賣10元2000斤3天賣完,全國可種植
    越是稀少的東西價格就會越貴,表弟就深知這個道理,去年的時候表弟在國外的網站上發現了一種很稀奇的玉米,全身都是紅色的,看起來非常的好看,要是不說的話我還以為是一種水果呢,剛開始種植的時候,一家人都是不同意的,表弟家裡總共就4畝地,他說他要試種2畝,家裡人肯定是不樂意的,這種種子要比我們平時的玉米種子要貴一些,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種活,畢竟表弟也是在網站上看國外種的,國內現在還沒有種植的呢,在表弟的堅持下
  • 20元一斤草莓玉米,農民為什麼很少種植
    又到玉米收穫季節,進入秋季,南方第二季玉米開始收穫了。不過在我們農村,常見農民種植的玉米有白玉米、黃玉米等。但在最近出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糧食作物,它就是草莓玉米,草莓玉米不僅可以生吃,價格還能賣到20元一斤的高價。價格如此貴,為什麼農民都很少種植呢?原因如下分析。
  • 曾經的古郜國,現在淪落成農村小集市,看看集上都是賣的啥
    後人為紀念郜國,現在郜鼎集集市建有涼亭一處,亭內有墓碑一座,上刻四個大字「郜鼎遺跡」。每逢農曆的3,8是郜鼎集傳統的集會,附近和周邊的村民,都會到集市上出售一些農產品,或釆購一些日常用品,今天是農曆6月廿三,閒來無事,老杜今天帶您去趕集,看看集上都是賣的啥?
  • 248畝的家庭農場,種冬小麥夏玉米,年利潤13萬,算賺錢麼?
    俺告訴朋友,來農村流轉幾百畝地,要想賺錢,你不能當地主,當地主,像開公司一樣種植幾百畝地,別說賺錢了,肯定得賠錢。因為最近幾天,村裡倆鄰居都是種了200多畝,上面向他們要總結材料,要給補貼。俺這次算徹底把這兩家家庭農場是靠啥賺錢弄清楚了。
  • 農村現象:「驚蟄粟,春分谷」是啥意思?驚蟄前能種植玉米嗎?
    農村現象:「驚蟄粟,春分谷」是啥意思?驚蟄前能種植玉米嗎?「驚蟄粟,春分谷「意思是說:驚蟄到了可以種植玉米了,其中的」粟「指的是玉米,而」春分谷「指的是到了春分時節就該播種了,其中」谷「指的是谷種。不過這並不是說玉米種植必須要在驚蟄這一天,驚蟄前後都可以種植。因為驚蟄前後春雷響,萬物長,降雨量增多,氣候比較溼潤,土壤經過雨水的浸潤很適合玉米種子的發芽,驚蟄前後,南方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上。
  • 四塊錢一斤,煙臺農村集市上的新芋頭賣出了高價錢
    芋頭原本是一種很家常的土特產,在膠東地區種植很廣泛,豐收之後的價格通常在一塊錢到兩塊錢之間(根據個頭大小和品相不同,價格有所不同)。不過,這段時間在煙臺萊陽農村的集市上,攤位上的芋頭卻賣到了四塊錢一斤。在膠東地區,萊陽屬於農產品大縣,芋頭種植尤其出名,也是大宗出口的產品。因為種植廣、產量大,當地的價格通常比較實惠一些。
  • 農村俗語「隔夜不販桃,百裡不販蔥」,蘊含著啥農民做買賣的智慧
    而今天要跟農民朋友分享的是關於賺錢做買賣的一句俗語。最近幾年農作物小麥、玉米的價格持續走低,就拿玉米來說吧,因為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的影響,玉米需求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導致玉米價格持續下跌,農民的收入自然也就開始縮水。
  • 農村冬天集市擺地攤賣什麼賺錢?看完你就知道了!
    到了冬天,農村田地裡的活計基本都忙完了,這時候正是農民們得了閒又有錢的時候,時不時地會上集市上逛一逛,採購些物資。按理說,這個季節正是擺攤賣貨的好時節。那農村冬天擺地攤賣啥能賺錢呢?這得看當地的經濟條件、農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偏好等等!像陌上花地處南方農村,冬日裡上集市逛時,攤位前光顧的最多的大致有這幾類:一、各色小吃可以是當地傳統小吃,農村人對於傳統的東西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見到了多少都會買點。
  •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畝產要達到4000元利潤,對於普通農民來說,還真有點困難,因為種植普通的玉米小麥水稻是絕對不可能的,像種植小麥的話,畝產毛收入1000~1500之間,玉米的話在800~1300元之間,水稻可能會多一些,也頂多在1500左右。
  • 有地不知種點啥:目前農村種植比較多的小成本項目
    ,過完春節不久,每個村都會通知農戶要種植萬壽菊的去村上報名,你想要種幾畝,村長會幫忙報上去,把種子拿來你只需付錢即可,差不多一畝一袋種子,一袋30元,化肥也可以讓別人直接拉到你家付錢即可。種植萬壽菊投資不大。主要是人工,前期育苗、移栽、施肥、除草、噴灑農藥,採摘(多半是雨天,因為雨天花開得好,需要冒雨採摘)。收購站就建在村裡,很方便。稱重時,須砍斤頭,除去水分,一百斤晴天減去15—25斤,雨天砍25—35斤,每斤一元。管理比較好的話,每畝能賣2000元左右。優點是不需要啥技術經驗,風險低,成本低。缺點是收益一般,採摘費勁。
  • 一根竹子價格20元,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竹子在南方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特別是在農村,有的生長非常茂盛。竹子莖直空心有節,四季常青,個體長得十分高大,高達五六米。竹子作為一種長青的植物,更是一種經濟價值非常高的植物,種植竹子的農民除了收取竹米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竹子製造多種用途,甚至有的農民單靠賣竹子也賺了不少錢。
  • 這種水果,畝利潤可達20萬,但農民都表示不敢種植
    從九月開始,農村進入了收穫的季節,農民朋友都沉浸在農作物豐收的喜悅中。不過今年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這些農產品的回收價格比往年價格都低,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損失,尤其是花菜、柚子、蘋果等,這讓許多農民朋友非常難過。很多人都準備不再種植,去城市裡打工。也有小部分人決定明年換種作物,看看能否緩解。
  • 農村集市上,賣什麼最掙錢?
    即便到了現在,農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超市,農村人還是很喜歡趕大集。集市上,賣的東西很全,生活用品什麼都有。那麼,在農村集市上做生意,賣什麼最掙錢呢?1、日用品農民離不開,銷量大,價格進得也便宜,即使薄利多銷,也能賺不少2、衣服,以及布料農村集市上衣服,價格比城裡便宜多了。很多農村人現在還在集上買衣服鞋子。由於沒房租等成本,就省了一大筆錢,除去成本基本都是賺的。3、賣熟食滷肉的農村裡賣滷味的,進過稍微的加工一些本來便宜的菜品就能買上幾倍的價錢。
  • 在農村種植10畝地,養殖10隻基礎母羊,就可以生活的很好
    在農村耕地少的地區,只是依靠賣糧食的收入是不可以的。不僅這一年錢賺得少,而且秸稈的處理都是問題。那麼怎樣去做,既能夠把各種秸稈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又能達到現增產增收這個雙贏的目標呢?有的朋友感覺養殖基礎母羊就能夠做到。也許大家會對這個想法有些疑慮,那就慢慢的往下看看吧。
  • 農村夫妻做生意賠本200餘萬,重操舊業集市上賣滷肉,啥情況
    雷師傅和妻子在集市上賣肉主要還是免費給顧客砌好還要調料好圖中正在農村集市上賣滷肉的中年男人名叫雷祥峰,今年43歲,妻子名叫雷嘵娜和他同歲,是晉南農村聞喜縣陽隅人,經了解,雷師傅家祖孫三代都是做滷肉生意的,由於他年輕氣盛不願意做父親傳給他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