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現象:「驚蟄粟,春分谷」是啥意思?驚蟄前能種植玉米嗎?
時間過得很快,最近常聽人們說,還沒開工大半年就要過去了,還有兩天進入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在古代驚蟄被稱為「啟蟄」,古代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的說法,意思是天氣漸漸暖和,春雷也多了起來,那些冬眠在洞中的生物被雷聲驚醒紛紛出洞,如今每到夜晚總能聽到田間陣陣蟲鳴。關於驚蟄,民間還有句老話「驚蟄粟,春分谷」,這是什麼意思呢?
「驚蟄粟,春分谷「意思是說:驚蟄到了可以種植玉米了,其中的」粟「指的是玉米,而」春分谷「指的是到了春分時節就該播種了,其中」谷「指的是谷種。不過這並不是說玉米種植必須要在驚蟄這一天,驚蟄前後都可以種植。因為驚蟄前後春雷響,萬物長,降雨量增多,氣候比較溼潤,土壤經過雨水的浸潤很適合玉米種子的發芽,驚蟄前後,南方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10℃以上。
玉米是一種適應性較強喜溫短日照農作物,喜半乾旱氣候,有強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需水量不算多,驚蟄前後的氣溫和溼度適合種植玉米,西南地區最近的平均氣溫都在15℃以上,玉米發芽旺盛,很多農民在驚蟄前一周就播種玉米,現在玉米苗已經基本育成,再過上3~4天就可以移栽了。
在民間有句農諺「雷打驚蟄前,高崗能種田;雷打驚蟄後,河灣能種豆「意思是說驚蟄節氣前打雷雨水量多,即使是乾旱的高崗地也能當水田耕作,要是在節氣之後打雷,那麼即使是溼潤的河灣地也只能種植耐旱的豆子。距離驚蟄還有3天的時候,雷聲陣陣,夜晚下起了雨,這一兩天白天黑夜都下起了雨,多雨水有利於玉米播種。因為玉米一般種植在丘陵地,土壤溼潤易於翻耕也利於種子發芽。
正如人們常說的「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要是驚蟄前聽到了雷聲,最好就先別忙著作別的事情,先去耕田種地,如今打雷在前,很適合種植玉米,全國各地由南向北,從2月下旬開始至5月上旬均有地方播種玉米。一般來說安徽、江蘇、湖南、湖北等地區,玉米一年兩熟,在3月到4月初就可以開始種植。遼寧、山東和河北這些地方則在4月初到5月上旬播種。
驚蟄前後都可以種植玉米,但是遇到天氣忽冷忽熱的情況,就要到春分時節再種植玉米,其實最擔心的就是「倒春寒」,氣溫下降明顯,氣溫低於10℃,這種天氣不利於玉米發芽,有可能會影響玉米出苗,最好就是驚蟄前後這10天種植,錯過時節有可能會導致收成不佳。
以上就是春香的分享,農村新鮮有趣的事不止一件,想要了解更多,記得常常點擊進來閱讀哦!也可以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見聞,讓更多朋友了解農村,關注農村,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