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內無凡草 藥香蘊新機——白山市中醫藥產業轉型發展記事

2020-12-24 吉林新聞網

  白山秋日,天藍水碧。遠處的群山,有了些奪目的金色。

  今年9月,省內專家學者、重點企業曾雲集於此,進行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白山論藥」。這也是繼7月全省中醫藥大會後,第一場地級市召開的中醫藥大會。

  依山傍水,人傑地靈。從煤、林、鐵的歷史發展中邁出新時代的步伐,白山市近些年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走出一條綠意盎然的發展新路。為探尋白山市這盤轉型發展的「大棋局」,記者借採訪白山市中醫藥大會之機,趕赴白山市,踏訪靖宇縣、撫松縣等地,一探究竟。

  藥材好,藥才好:在長白山天然藥材寶庫中採金摘銀

  在靖宇縣燕平村,豐收的五味子田地一望無際,這些枝蔓看起來像豆角、果實看起來既像葡萄又像小櫻桃的植物,是一味相當知名的中藥。燕平村的五味子由於質量上乘、各類指標把控嚴苛,深受國內外、特別是對原材料各項指標要求極高的日本藥品和保健品廠商的青睞。

  「這裡的土壤、溫度、降雨量等條件都非常適合五味子生長。」當地某中藥開發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者鹿欽祥告訴記者,靖宇縣是五味子在東亞地區的主要產區,也是五味子集散地。僅鹿欽祥所在公司就種植了1000畝五味子,每年幹品產量約100噸,其中百分之六十齣口,百分之四十銷售到國內各地。

  在通往撫松縣萬良小鎮的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車輛川流不息,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邊境小城。萬良的人參享有盛名,省內外、國內外的客商們源源不斷來到這裡洽談採購。多年來,在白山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萬良這座以人參起家的小鎮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綿延不斷的長白山脈是天然的中藥材寶庫,這是大自然饋贈給白山市的生態優勢。多年來,白山市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中藥材種植業質量規模不斷提升,多個關東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成型,現已建成靖宇國家級西洋參、穿龍薯蕷,撫松人參、刺五加,長白人參,臨江北芪等不同層次無公害中藥材規範化生產示範基地。全市以人參、五味子、平貝母、天麻、靈芝為主的中藥種植品種達30種以上,各類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達20萬畝,年產量達2萬噸,加工產值達到70億元,為發展中醫藥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

  好藥不難求,產品綻百花:大力推進中醫藥企業轉型升級

  走進吉林省撫松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院內,頗有年代感的建築群落映入眼帘。這家被評為「中華老字號」的企業已有百年歷史。「今年我們企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獲得380萬元的技改扶持資金,新設備將大大提高丸劑的生產效率。」該企業黨支部書記劉靖華告訴記者,得益於政府的扶持,企業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不僅僅是資金支持,白山市政府對藥企「扶上馬,送一程」。「最開始,企業只做中藥材烘乾、切片等初級加工。為了提高效益,把這些好的中藥材做成更好的產品,2016年開始同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合作,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位于靖宇縣的民康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項目部經理於煥成表示,「企業能夠如此快速發展,多虧了政府在設備購買、新品研發、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白山市以長白山道地藥材為基礎,加強中藥飲片炮製工藝研究與產業化開發,支持企業引進域外中醫藥品種,鼓勵和支持企業引進集成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快中醫藥大企業發展和中醫藥項目建設。同時積極與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對接,引進新技術、研發新品種、制定新標準,通過科研助推中醫藥產業發展。據介紹,「十三五」期間,白山市醫藥企業在科技創新投入上爭取省級醫藥產業科技創新經費3388萬元,帶動企業投入科技創新經費1.5億元。

  產業連成鏈,中醫服務更完善:傳統交易、粗放服務轉型進行時

  一個個拔地而起的產業園是完善健全產業鏈條的基礎,越來越完善的中醫院是白山市中醫藥產業服務群眾的直接體現。

  在靖宇縣,長白山道地藥材交易中心項目已經初現雛形。「我們這裡之前沒有規模較大且集中的道地藥材產成品交易市場,長白山道地藥材交易中心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後,這裡中藥材的加工工藝、檢測、認證等將全部進行統一,成為產業聯盟形式的長白山道地藥材產成品交易市場。」項目負責人於經理告訴記者,長白山道地藥材交易中心建設項目共分3期,現在正在建設的一期項目佔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約可同時容納五六千人進行交易,除120個門市房外,公共展廳區域供商戶無償使用,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整個項目全部完成後,將建成集倉儲、交易、初加工、配送及綜合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靖宇縣長白山道地藥材交易中心,能有力助推白山「一谷一城」建設。

  白山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集散地。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政府扶持等有力措施,全市先後打造了撫松人參和靖宇中藥材兩個省級產業園。開發包括藥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五大系列、300餘種、820款產品。目前,白山正努力變生態優勢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不僅積極完善中醫藥產業鏈,白山市還致力於完善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醫院順利晉升成為三級醫院,2014年及2017年先後兩次獲得撥款成立了『治未病』中心,今年再次獲得撥款,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得到提升。」白山市中醫院業務副院長張建豔表示,近幾年,隨著國家、省、市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白山市中醫院在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救治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據了解,未來,白山市將在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加強中醫藥服務信息化建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等方面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來源:長白山日報)

(編輯:王思博)

相關焦點

  • 今朝更好看——白山市食藥產業發展探析
    崛起的花園式工廠在萬木蔥蘢的掩映下格外醒目;成片的地栽、吊袋木耳菌種在和暖風爭寵與晨陽比肩;經過精深加工的人參肽新產品走出流水線,散發著獨有的參香,身價倍增……伴隨建設「一谷一城」前行的腳步,白山食藥產業精彩紛呈,充滿生機活力。
  • 「加減乘除」組合拳:吉林省白山市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新華社長春6月20日電 題:吉林省白山市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高楠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白山市經濟實現「開門紅」:GDP和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對於曾在全省墊底的白山來說,無疑是一大進步。
  • 河北安國:勇做中醫藥產業改革發展先行者
    河北安國市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關鍵節點城市,被譽為「天下第一藥市」「千年藥都」。近年來,該市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和「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的要求,以繁榮和振興祖國中醫藥事業為己任,推動實現了「種好藥、做好藥、賣好藥、研好藥、用好藥」全產業鏈發展。
  • 藥香鋪路 產業增收——民樂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側記
    生意社12月21日訊   民樂縣作為河西地區唯一的中藥材種植主產縣,緊抓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和全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引導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積極參與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極大的增強了該縣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 貴陽烏當: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 新華財經|中醫藥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劉芳、史春嬌、胡俊超)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中醫藥受到高度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多位代表委員建議以中藥材質量管控為核心,實現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中醫藥全面振興,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620萬畝。不過,中藥材質量仍面臨諸多挑戰。
  • 推動貴州中醫藥產業邁向東協市場,專家這樣說
    12月22日,由南明區承辦的貴州省2020年度中醫藥暨「定製藥園」產銷對接會成功召開,會議全面展示了黔藥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前景,推動全省健康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向前邁進了堅實一步。,如何探尋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國際之路作了主旨發言,鼓勵貴州中藥材產業通過建市場、搭平臺、樹形象,勇敢跨步向前,在邁向東協市場中作出積極嘗試與實踐。
  • 陝西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優勢分析
    原標題:陝西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優勢分析   在國家政策利好,亞健康人群、老年兒童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的促進下,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向好。
  • 中醫藥將助推長白山旅遊業轉型升級
    (記者)8月28日,以「中醫讓人類無疫,健康讓世界無界」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長白山健康論壇召開。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吉林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宋柏林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民眾對健康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中醫藥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巨大優勢深受百姓認可。
  • 「小蜜蜂」釀就甜蜜「大事業」——白山市大力發展蜂產業側記
    這裡蜜史悠久,長白山椴樹蜜久負盛名,養蜂產業傳承百年。被康熙皇帝譽為「東山白蜜」,曾是歷代朝廷貢品。向生態要效益,向綠色求發展。當前,白山市立足打造大生態、大健康、大旅遊、大服務、大文化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正在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生態蜂業作為該市綠色有機牌的九大產業板塊之一,承載著踐行「兩山」文化,實現綠色振興的重要使命。
  • 保定安國:爭創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示範基地
    「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說起保定安國市,很多人想到中藥。近年來,隨著河北省鼓勵中醫藥健康旅遊一系列政策出臺,安國市開始「跨界」旅遊。2017年,成為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安國醫藥文化推動著當地產業的發展,千百年來這裡是藥品之都,千百年後安這裡又將崛起一座康養之都、文旅之城。康養之都投資110億元打造藥都健康養生園安國市是全國有名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醫養生文化源遠流長。
  • 浙江十大名醫館出爐 產業龍頭帶動中醫藥行業發展
    浙江省健康產業研究會副會長孔瑛介紹:「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統中醫藥必須崛起。我們要緊握中醫藥這把金鑰匙,真正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記者了解獲悉,為了帶動產業的發展,浙江或還要建醫藥小鎮,藥都小鎮,支持中醫藥發展。誰是浙江百姓心目中的十大名醫館?
  • 保定安國市對標世界 爭創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示範基地
    ,藥經祁州始生香。」說起保定安國,這裡除了中藥還有……眾多文化名勝古蹟「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說起保定安國市,很多人想到中藥。近年來,隨著河北省鼓勵中醫藥健康旅遊一系列政策出臺,安國市開始「跨界」旅遊。2017年,成為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安國醫藥文化推動著當地產業的發展,千百年來這裡是藥品之都,千百年後安這裡又將崛起一座康養之都、文旅之城。
  •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 廣盛原品牌發布會在重慶召開
    本次會議是藥交會期間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論壇之一,6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400餘家全國主流連鎖的董事長、總裁以及業務負責人悉數到場,同與會領導、行業專家、中醫藥老字號企業代表一道,就中醫藥和藥店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
  • 南陽中醫藥健康產業何以「風生水起」?
    2002年以來,南陽市以舉辦張仲景醫藥文化節為載體,發揮南陽自然生態資源和中醫藥文化優勢,大力實施張仲景醫藥創新工程,圍繞「醫、保、教、產、研、文」六位一體的發展格局,把中醫藥產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成立中醫藥產業發展協調管理機構,推動中醫藥事業在南陽大地傳承創新、快速發展。    「中國的中醫藥產業根源在河南,潛力在南陽。」
  • 「外引內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溫縣高端食品藥品產業園產業培育...
    該縣縣委書記毛文明擲地有聲地說:「通過專業園區模式,用『外引』催『內生』,激活資源優勢,提升傳統產業,補充產業鏈條,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轉起產業升級的『正向螺旋』。」通過這一專業產業園區模式的創新之舉,溫縣高端食品藥品產業園應勢而生,且方興未艾!
  • 《懷化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通過專家評審
    紅網時刻懷化5月12日訊(記者 劉頓)5月12日,懷化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懷化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以下簡稱「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下一步將逐步落實規劃,夯實懷化市中醫藥事業基礎,推動懷化市中醫藥健康及相關產業迅猛發展,達成千億目標產值。
  • 遼寧中醫藥大學本溪校區項目入駐藥都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舉全省之力支持本溪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遼寧中醫藥大學積極參與,在我市成立了本溪中醫藥研究院,有4個科研平臺入駐藥業基地研發中心,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也加入了戰略聯盟,在本溪建設了中藥新藥研發中心。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加深,促成我市與遼寧中醫藥大學就共建遼寧中醫藥大學本溪校區達成了共識。
  • 白山市渾江區:打破交通壁壘 帶動「三農」發展
    白山市渾江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近些年來,受鄉村道路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影響,區裡不少農村道路年久失修,崎嶇難行,村民出行難、運輸難,嚴重製約了當地群眾致富和鄉村振興發展,成為全區發展的短板。農村道路鋪平了鄉親們心中的憂慮,鋪就了老百姓與政府之間的心靈橋梁,更鋪來了村裡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讓家門口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大傢伙的金山銀山。暢通無阻的農村道路極大激發了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活力,為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先行區提供了基礎性保障。路通了,帶動了人流和物流。
  • 「天眼觀察」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中醫藥康養品牌
    如何利用好這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其應用到大健康養生產業中去?近年來,貴州大力推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加大中藥材產業發展引導,做亮、做特、做優「黔藥」品牌,促進中醫系統與母嬰保健、養老產業、森林溫泉康養融合發展,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中醫藥康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