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內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溫縣高端食品藥品產業園產業培育...

2020-12-21 騰訊網

河南縣域經濟網焦作訊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溫縣,作為我國黃河以北第一個畝產噸糧縣、第一個小麥畝產千斤縣,又該如何把小麥高產及溫麥良種這一傳統產業優勢,轉化為地方經濟優勢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該縣縣委書記毛文明擲地有聲地說:「通過專業園區模式,用『外引』催『內生』,激活資源優勢,提升傳統產業,補充產業鏈條,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轉起產業升級的『正向螺旋』。」通過這一專業產業園區模式的創新之舉,溫縣高端食品藥品產業園應勢而生,且方興未艾!

據統計,該縣現有食品加工產業企業41家,規模以上企業20家。其中,以同仁堂、懷山堂、保和堂為龍頭的「四大懷藥」加工業,產品涉及醫藥、保健食品、飲料三大領域90餘個品種;以天香面業為龍頭的小麥加工業,年可加工麵粉54萬噸、掛麵8萬噸,產品產能躋身河南省十強;以立達老湯為龍頭的調料加工業,鹹味香精在全國市場佔有率達30%……

為培育產業發展,該縣強化產業招商,其「外引」項目與當地的產業資源和稟賦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為此,該縣圍繞主導產業,編制《主導產業圖譜》和《招商路線圖譜》,圍繞本地食品產業謀劃項目,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自然,因小麥高產及溫麥良種而聲名遠播的溫縣,也有著不錯的食品工業基礎,且可謂群星閃耀。比如,成立於2005年的河南天香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長的麵製品專業加工企業,擁有河南省全穀物強化營養麵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馳名商標「麥鄉」,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十佳麵粉企業、中國百佳糧油企業稱號的獲得者,其生產設備也屬國際一流的瑞士布勒磨粉機組,生產流程全電腦控制,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對小麥進行分部位取粉,產品質量穩定,具備日處理小麥1800噸、年加工各種掛麵12萬噸的生產能力,擁有糧食倉儲16座。成立於1999年的河南品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現有員工280多人,其主導產品調味料系列、蛋白系列、食品香精系列、方便食品年設計生產能力3萬噸。2019年,其產品產量2.8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00萬元,創利稅450萬元。河南立達老湯食品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將傳統老湯工業化生產的大型食品配料企業,掌握了調料行業的核心技術,其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第四,老湯單項產品名列全國第一。不僅如此,該縣還有著天然良好的資源稟賦:6666.67公頃「四大懷藥」,2萬公頃優質小麥種子基地,666.67公頃黃河灘區生態溼地……正是憑藉如是獨特的資源優勢,該縣引進了同仁堂、大咖食品等國內知名企業,瞄準發展中醫中藥、保健養生等高端康養產業。其中,成立於2000年的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四大懷藥」研發、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是「四大懷藥」國家標準唯一起草、制定企業單位,是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工程重點企業,擁有240餘年歷史的「河南老字號」品牌——懷山堂。

而「外引」企業北京同仁堂,則是全國中醫藥企業的龍頭,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眼下,「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標既定,如何實現客商招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該縣的主要做法是在項目推進上,實行「三個一批」,即堅持每月洽談一批項目、籤約一批項目、開工一批項目,做到成熟一個、籤約一個、開工一個。

「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集聚區多是定位在招商引資,而孵化培育的定位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該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培華說。如今的溫縣產業集聚區,正漸漸變成產業融合的凝聚力量,並藉此產生企業群的集聚效應,發揮出輻射帶動的作用。其中,軟、硬環境的打造至關重要。為此,該縣在項目服務上,根據項目分布情況,設立高新技術、高端裝備、高端食品藥品等「五大戰區」,實行副主任分包「戰區」、班子成員分包項目的分包責任制,每天通報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持續開展項目攻堅活動。

那麼,依託產業招商及產業鏈整合後集聚效應如何呢?在該縣產業集聚區有這樣一個典型樣本:一家本地企業溫縣哥潤食品有限公司以商招商,不僅引來下遊客戶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落戶產業集聚區,並通過「牽手」共榮「長」出了一條產業鏈。成立於2007年的哥潤食品,主導產品為冰淇淋蛋筒、蛋託、脆筒、威化蛋筒等,是河南省脆筒行業的龍頭企業,其產品長期供貨極地食品、天冰冷飲、寶島商貿、傻子食品等。2014年4月,經大咖食品供應商的哥潤食品牽線,成立於2013年的外地企業大咖食品整體搬至溫縣產業集聚區,並以租賃哥潤食品的空置廠房為基礎,迅速發展成為一家擁有5個全自動生產車間和1個現代化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集研發、生產、銷售、配送於一體的現代化技術企業。大咖食品與哥潤食品「牽手」,不僅與哥潤食品形成一個共生共榮的產業鏈條,還因大咖食品的發展需要,又引進了總投資4.2億元的河南上島實業有限公司(蜜雪冰城)分撥中心項目落地。如今,鄭州兩岸企業管理集團旗下的蜜雪冰城國內門店達6000家、國外門店32家,而大咖食品為蜜雪冰城提供原料和包材供應,上島實業是為兩岸企業集團提供倉儲、配送服務,年均貨物吞吐量達70萬噸。截至目前,該縣已形成了包括「四大懷藥」原材料、懷藥糕點、懷藥保健品、各類香辛調料、山藥果蔬等特色掛麵、膨化食品、雜糧粥及食品包裝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國家馳名商標「麥鄉」,省著名商標「蜜雪冰城」「鐵棍」「偉康」「鐵大哥」「黑豆黑」「慶文」等享譽全國。以「內生」促「外引」,借「外引」催「內生」,「太極故裡」在產業培育過程中,也時時體現著陰陽相生相濟的古老辯證智慧,處處湧動著轉型發展的熱潮…… 如今,天香面業自主研製的鐵棍山藥、懷菊花、南瓜果蔬等特色掛麵,市場銷售良好,目前還在自我加壓,傾力研發專供糖尿病人食用的無糖麵粉提取技術。總投資5億元的北京同仁堂(河南)中藥配方顆粒有限公司年處理1.3萬噸中藥材及年產5000噸中藥配方顆粒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知名的中醫中藥交流中心,對該縣「四大懷藥」藥用價值的開發利用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預計年可實現產值30億元,創利稅近1億元,可直接安排就業350多人。總投資36億元的保和堂產業園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形成以無硫加工體驗區、農業種植觀賞區、健康養生服務區為一體的綜合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屆時,將可形成年產1萬噸無硫懷山藥飲片、5000噸懷地黃飲片、5000噸菊花飲品的生產能力,預計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創利稅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帶動1萬戶農民增收致富。(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趙舉和通訊員 閆文靜)

相關焦點

  • 26秒丨日照嵐山區:大力招引高精尖項目 推動食藥產業向精深高端發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 食品藥品產業是日照嵐山區重點打造的五大臨港產業之一。嵐山區充分依託食品藥品產業園這一載體,大力招引符合新舊動能轉換和十強產業要求的高精尖項目,進一步加快食品藥品園區產業項目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位於嵐山區食品藥品產業園區內的盛安東食品產業園項目,佔地356畝,總投資2億元,目前入園企業達18家,已投產12家。首批入園的企業--山東雅林食品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和銷售高端休閒食品,目前已正式投產,產品走俏市場。
  • 海安:政策引領、智能製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政策引領、企業培育、智能製造為抓手,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5月份以來,我市連續5個月在南通「四個全面」月度評估中保持第一;連續三個季度在南通市產業項目考評中排名第一,並實現「季季扛旗」。 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
  • 漯河:產業轉型升級 助推高質發展
    近年來,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和「兩個上臺階、四個走前列」的戰略目標,漯河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貫徹「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重大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深化「三鏈同構」,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掀開嶄新篇章。
  • 常州高新區: 數字經濟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瞄準「三新經濟」引項目建平臺  在常州高新區領導看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如何認識數字經濟、擁抱數字經濟、用數字經濟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當前高新區一個新命題。  「去年來,我們圍繞自身產業特點和轉型升級的『難點』,高度重視『三新經濟』培育,全力打造數位技術創新、數字產業發展、數字社會建設和數字開放合作高地,推動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農業園區
    2019年,賀蘭縣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聚焦轉型升級,打造動能轉化新引擎,聚焦產業興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等舉措,爭創銀川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加快「騰籠換鳥」推動產業升級 賀蘭工業園區是賀蘭縣發展第二產業,增強縣域經濟的重要突破口。
  • 集聚提升推動廚具產業轉型升級
    □李文明 江玉寶 陳彬 報導  本報博興訊 博興縣興福鎮20多年建設發展的廚具產業品牌聲譽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大。  「在一個鎮上舉辦全國性的產業博覽會在全國少有,參會人數逾16萬人更是創了紀錄。」山東爐旺達廚業有限公司參展負責人王家春評價說,興福廚具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有力地帶動了企業的轉型升級。他們這次推出的自動滾筒炒菜機採用流量計,可自動投射調味料,自動調節火力和翻炒速度,炒菜結束自動出料,一人可同時操作5臺炒菜機,實現了中餐標準化炒制。  興福廚具產業何以做出這麼大的影響力?
  • 龍川產業園 助推區域產業協調發展與轉型升級
    國際在線創新頻道消息(賴群英 莫敏蘭):距離深圳中心區約300公裡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產業園」)建園10餘年來,成功探索出一條「前店後廠」產業共建,促區域協調發展的道路。5月30日,龍川產業園就吸引了光明日報、國際在線、中國網等媒體前來參觀,深入園區企業探究電子電器、空氣能、現代建築工業化三大主導產業在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區域產業協調發展與轉型升級方面的實踐。
  •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載體圍繞新發展定位,進一步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  近年來,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圍繞轉型升級謀劃產業發展路徑,引進一大批優質項目,形成了以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戰新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 江門推動製造業向高端躍升 改善產業結構
    時過境遷,近10年來面臨市場快速變化、人力成本提高等挑戰,江門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迫在眉睫。為此,江門深入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同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推動製造業向高端躍升,全市產業結構明顯改善,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 黑龍江省雞西市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原標題:以煤為基,多元發展 雞西: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最近,雞西珍寶島匯源生態農業、烏蘇里江製藥、虎林娃哈哈飲料、中糧米業和華陽包裝等8家新上企業向市委、市政府緊急求援:各公司僅專業技術人才近期就缺口1千多名—— 「百年煤城」還會出現「用工荒」?
  • 依靠產業轉型升級創造綠色GDP 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常州乘法」
    「停拆綠提轉」 五法破難題  作為全市化工產業龍頭和縮影的濱江新材料產業園,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長江生態保護與「化工圍江」的矛盾;化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與傳統化工規模化發展的矛盾;化工行業新的規範要求與化工企業陳舊工藝、技術、裝備之間的矛盾;低端產品產能相對過剩與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個個都是現實難題。
  • 金鄉大蒜辣椒產業發展高端論壇舉行 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網訊(記者 魏博 姚宇琛)11月19日,金鄉大蒜辣椒產業發展高端論壇在第五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大會期間成功舉辦。論壇由山東省金鄉縣人民政府主辦,金鄉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金鄉縣商務局承辦,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商界精英齊聚金鄉,聚焦大蒜營養健康食品開發及產業推廣,深入探討雙循環格局下大蒜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古越龍山力推千元高端黃酒豐富行業品類 打造黃酒產業園加速產業升級
    原標題:古越龍山力推千元高端黃酒豐富行業品類 打造黃酒產業園加速產業升級
  • 天津北辰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郭海濤)近年來,天津北辰區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緊緊扭住實體經濟這個牛鼻子,把重點放在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瞄準區內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四大主導產業,持續推進強鏈、補鏈、延鏈、串鏈,努力推動「北辰製造」向「北辰智造」轉變。
  • 廣東:「文化+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發揮基金引導功能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文化+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以金融為槓桿,推進國有文化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5月3日,首批8個文化產業項目獲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扶持,廣東推進「文化+金融」取得又一新的重要成果。2016年7月19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聯合發起設立的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在廣州揭牌。
  • 山東化工步履鏗鏘逐高端—山東高端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紀實
    煙臺萬華全景圖京博石化廠區山東省高端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東營港化工園區智慧平臺編者按: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化工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是技術創新和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全省新舊動能轉換3年多來,省高端化工產業專班切實落實「三個堅決」要求,圍繞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布局優化、發展集約、高端高質為導向,不斷增強保障體系,集聚要素資源向產業靠攏,推動項目建設,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雲南曲靖:培育新興產業推進轉型升級 打造全省液態金屬谷
    原標題:曲靖培育新興產業推進轉型升級 打造雲南液態金屬谷 雲南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在產業轉型升級路上,如何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曲靖市以液態金屬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轉化為突破口,著力打造雲南液態金屬谷,闖出一條工業發展新路子。
  • 宣燁:優化產業供應鏈 推動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升級發展
    南京財經大學宣燁教授應邀作題為《北部灣產業供應鏈現狀與優化路徑》的報告。  講壇由自治區北部灣辦副主任陳洪韜主持。他指出,北部灣經濟區成立近12年來,培育打造了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現代臨海工業體系逐步形成,產業發展體系不斷完善。他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 鶴山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
    鶴山市有紮實的產業基礎,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湧現出雅圖仕印刷、東古調味、北豐紡織、未來我來衛浴、粵漢制傘、鴻興印刷、中糧萬威客等一批優勢傳統企業。近年來,鶴山市堅持「工業立市」,圍繞做強增量、調優存量、優化結構,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