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現代農業園區

2020-12-21 銀川晚報·輕鬆閱讀

2019年,賀蘭縣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聚焦轉型升級,打造動能轉化新引擎,聚焦產業興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等舉措,爭創銀川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加快「騰籠換鳥」推動產業升級

賀蘭工業園區是賀蘭縣發展第二產業,增強縣域經濟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德勝片區將結合「退二進三」,推動農產品加工、電氣製造等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促進「網際網路+實體經濟」發展。暖泉片區將繼續加快淘汰低端落後過剩產能,拆除「殭屍企業」,清理閒置低效用地。

3月12日,在暖泉片區的一塊空地上,工人們正在進行基礎作業,這裡將是寧夏珍祥建築有限公司的新廠址。待新廠投產後,這家生產鋼模板的企業將迎來發展的新階段。而在另一邊,過去氣味燻人的化工企業已經停產,工作人員正在對廠房、設備進行拆除,這些低端落後產能,將被從暖泉片區的地界上清理出去。

有出就有進,賀蘭工業園區正在積極推動「騰籠換鳥」工程,按照全區綠色發展示範區的目標,讓暖泉片區轉型。前不久,賀蘭縣人民政府與蘇州巨峰電氣絕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就絕緣新材料投資項目成功籤約,這家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為電機行業配套絕緣材料最大的製造廠商,主要生產絕緣樹脂(漆)、雲母製品、柔軟複合材料等多個產品。按照雙方協議內容,該項目將落地暖泉片區,建設年產3萬噸電子級覆銅板專用絕緣樹脂、5000噸水溶解性環氧樹脂、6000噸專用固化劑項目。

賀蘭工業園區副主任王恩清介紹,賀蘭縣將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切實推動暖泉片區85家企業的轉型升級。其中,對不符合產業發展定位、沒有發展前景、存在環境隱患,以及長期開工不足、沒有效益的31家企業,依據入園協議及有關規定予以清理。對有市場空間、環境整治可控,但不符合園區長遠發展方向的20家企業,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對「散亂汙」項目實施清理整治,鼓勵企業「零增地」改造,全面提高園區企業投資強度、產出密度、效益高度和環保水平。

打造現代農業園區帶動鄉村振興

從賀蘭縣縣城出發,沿著金京公路向北行駛大概10公裡,一棟棟新建的溫棚就出現在視野中。這裡就是寧夏鮮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多家合作社,在習崗鎮五星村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驅動示範園,目前15座溫棚已經拔地而起。這座園區計劃建設期限3年,分為3個功能區,綠色蔬菜種植功能區主要配備灌溉、滴管等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冷鏈設施加工功能區主要規劃建設氣調冷庫、標準化冷庫及基礎設施,農業觀光休閒功能區規劃建設休閒垂釣、採摘等。

走進節約化育苗中心的一座大棚內,溼熱空氣撲面而來,恆溫恆溼的環境,正是助力育苗生長的必備條件。「整座大棚都安裝了自動化生產設備,從播種機到機械化補水設備,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寧夏鮮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建平介紹。

如何現代化?只見工作人員按動電鈕,補水設備便滑動開來,沿著育苗盒進行噴灌澆水。不僅是設備先進,這座示範園的經營模式也在推陳出新。「我們採取的是訂單式的模式,先確定市場需求,再根據訂單進行品種、數量的種植。」陳建平介紹,園區的主要訂單在南方市場,今年根據南方消費者的習慣,種植了線椒、西紅柿、西蘭花和橄欖。育苗成功後,交給農戶和合作社進行種植,公司提供統一植保、統一管理,然後進行統一銷售,保證農戶的收益不會因市場波動受到影響。

在農村發展農業產業園,沒有比當地農民更懂農活的,村民將土地流轉後,都可以來此務工,在家門口就業。「我們高峰期用工量在60~70人,每人每天工資100元左右,今年的產量會更大,用工時間和人數會更多。」陳建平說。

農業一直以來都是賀蘭縣的優勢產業,賀蘭縣今年加快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壯大都市城郊型、休閒型、體驗型、觀光型農業,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立崗蔬菜主題公園、四十裡店農業公園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鄉村休閒旅遊、觀光、科普的農業農村發展之路,在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搶得先機,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同時,加強重點項目規範化運作,加強管理水平和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農村重點項目上檔升級。

本報記者 周志翔

相關焦點

  • 依託產業園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12月10日《南通日報》)  南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年度綜評獲「優秀」,為現代農業發展探索了新路徑、注入了新動能。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把路子選對。當前,南通現代農業發展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如何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就要更加注重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按照市場配置資源,引入各類經營主體,實行全鏈開發建設,全力推動園區管理信息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多元化、品牌產業化和產銷市場化。  品牌產業化,是引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重要方向。
  • 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打造現代農業智慧園區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建好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綿陽三臺:以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打造現代農業智慧園區——綿陽市三臺縣加快推進「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之觀察 (下)伴隨著隆隆的機聲,走進三臺縣「麥冬—生豬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綠溪優食谷車間,整潔的環境、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讓人感受到園區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
  • 定海現代農業園區 創建全國海島型先進現代農業園區
    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近日對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績效評價發布結果,來自7個縣區的項目得分較好並受到通報表揚,定海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名列其中,也是全市唯一一個被通報表揚的項目。現代農業園區位於定海區北部沿海,由馬岙街道、幹覽鎮和小沙街道雙小線以東區塊組成,創建區總面積61.5平方公裡,是舟山區域內農業用地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農業主體功能區塊。
  • 雅安市建設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 擎起雨城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旗
    今年以來,雨城區圍繞「農業多貢獻、園區是關鍵」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這個「牛鼻子」,以藏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抓手,著力建基地、打基礎、創品牌、精加工、強實體、優服務、促融合,加快構建雨城區現代農業「3+3」特色產業體系。
  • 冷水江市全力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紅網時刻6月15日訊(冷水江分站記者 李亮 通訊員 李喜蓮)6月13日,湖南省冷水江市政協主席羅中秋深入金竹山鎮開展「鄉村振興、產業轉型發展」專題調研。羅中秋指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會理縣奮力打造木古天喆芒果現代農業園區
    會理縣奮力打造木古天喆芒果現代農業園區 作者: 來源:會理縣人民政府網 時間:2020-12-03 16:35:49 閱讀量: 繼會理縣魚鮓芒果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成功創建之後,2020年度會理縣再發力打造「木古天喆芒果現代農業園區」。
  • 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採用北鬥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鬥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採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資料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採用具有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墒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伺服器
  • 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聯盟成立
    本報訊(龔紅武 李達 記者 陳兵)日前,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江陰市華西村舉行。從2010年開始,江蘇在國內率先啟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2017年後,又啟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創建工作。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射洪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
    射洪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四大產業構築農業新格局  今年4月,經市批准將「射洪縣現代農業園」更名為「遂寧國家農業科技園」以來,園區管委會堅持「鎮園結合、產村相融、一體發展」工作理念,創新方式促進發展,各方面建設以更快的速度提檔升級,特別是在主導產業發展方面得到了快速推進。
  • 黑龍江省雞西市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原標題:以煤為基,多元發展 雞西:產業轉型推動城市轉型 最近,雞西珍寶島匯源生態農業、烏蘇里江製藥、虎林娃哈哈飲料、中糧米業和華陽包裝等8家新上企業向市委、市政府緊急求援:各公司僅專業技術人才近期就缺口1千多名—— 「百年煤城」還會出現「用工荒」?
  • 現代農業+生態旅遊,棘洪灘以產業轉型升級促鄉村振興
    半島客戶端記者 張彤11月19日上午,青島綠沃川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城陽區棘洪灘街道東毛家莊社區舉行,該項目與翠林雲莊、東方果樂園、花海溼地、水上公園、鄉村民宿等項目相互依託,將形成集生態農業、休閒農業、文化體驗
  • 臺灣跨部門合作推動園區轉型升級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為推動產業園區轉型升級,臺灣經濟門與教育部門今年繼續合作,參與大學院校從過去的6所增至25所,參與36處園區的項目輔導工作。  臺「經濟部工業局」與「教育部」今天舉辦產業園區產學跨部會合作籤約儀式。
  • 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打造農戶...
    今年,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成功躋身全省現代農業園區重點支持培育名單,再過一個多月,省考核組就將對園區進行綜合測評,能否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已到了緊要關頭。近段時間,由於天氣原因,園區水肥一體灌溉控制中心建設進度受到了一定影響,這讓園區相關負責人黃秀斌有些著急,督促項目建設進度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智能化的生產設備是項硬指標,如果水肥一體灌溉控制中心不能如期建成,園區所配備的智能設備就不能正常投入使用。黃秀斌每天的督促,也給施工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 廣西南寧: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活力江南
    本次活動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活力江南」為主題,邀請了國家級駐桂媒體、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商業網絡媒體、自治區級主要網絡媒體以及南寧市主要網絡媒體等近三十家媒體記者進行為期兩天的實地參觀考察,深入挖掘江南區「活力江南·轉型升級」的工作成效。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建設新型工業強區。「這個展廳由南寧市與富士康聯合打造建設,共有14個獨立展廳。
  • 截至目前,山東已累計建設各類省級農業產業園區200多個
    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魯波介紹,各類農業產業園區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先行區,是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縮影和展示窗口,在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山東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大型產業融合發展載體建設,著力打造引領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
  • 味在眉山丨以園區晉星升級為抓手——青神縣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椪柑、茶葉、竹編等農產品獲得四川省名優農產品稱號、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四川省農業博覽會參展產品「特色產品獎」和「消費者歡迎產品獎」、四川「十大農產品公用品牌」、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等榮耀。圍繞「農業多貢獻」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建設全國特色產業示範縣」定位,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 走進江蘇濱海農業園區,感受現代農業產業魅力
    總投資4.5億元,佔地730畝的濱海農旅·朗坤農科園項目,推動「農業+」多業態發展。肖勇攝肖勇攝總面積64平方公裡的江蘇省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自2019年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後,重點在農業科技、食品加工、特色農旅等方面持續發力,蜜梨、甘藍、蛋白桑、花卉等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已形成萬畝果園、萬畝菜園、食品加工物流、農業休閒旅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