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22年,每天往返20餘裡,他把最好的年華賦予了學校,學校的四季也烙上了他的印記。從馬路拐進學校的那一段小陡坡,是他每天必須堅守的地方,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堅守著孩子們的安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他已叫不全他們的姓名,熟悉是同樣的微笑,同樣的希望。走進雙浮劉老家學校校長吳士才的一天。
6:15 到校
吳士才家住在離學校十裡路的鎮上,每天雷打不動,他總是最早到校的人。22年間,他的上學路也由原先的土路改成水泥路,大大縮短了他在路上奔波的時間。馬路拐進校門口時候有一段小陡坡,吳校長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校門口負責學生的安全,勸導學生下路時注意安全。學校裡的孩子認識校長,多是從這段陡坡的安全提醒開始的。
7:10 巡班
巡班同樣是吳校長每天的必修課,「一天如果沒有到班級看一遍,心裡總覺得缺點啥」。吳士才最愛聽早上孩子朗朗讀書聲,伴著讀書聲,他用腳步丈量著歲月的步伐。
7:50 早飯
吳士才去食堂時候,差不多都是孩子們就餐完畢離開食堂的時候,一聲聲「校長好」,看得出他們很和吳校長很熟識。
吃飯的間隙,吳校長也習慣和孩子們聊上幾句,班級的、家裡的情況。
8:00 推門聽課
22年校長職業生涯,吳校長堅定認為只有紮實的教研,才會有教師的成長,質量的提升。劉老家學校推行推門聽課制度,吳校長對任教老師不打招呼不提前安排,徑直走進了三年級的課堂,學生們也早已習慣時不時推門聽課的校長。
9:30 課間操巡視
伴著音樂,學校大課間開始,廣播體操、太極拳,整齊的隊列展示著學生的風採。
與此同時,九年級的學生們都在操場認真準備中考體育考試的項目。吳校長忍不住上前指導學生跳遠。
10:00 錄播室
課間結束之後,吳校長接到青年教師朱瑩瑩老師的電話,想和校長一起探討上次公開課的得失。「錄播室真的是好設備,我們得好好使用它。」吳校長說。吳士才見證學校的變化,特別去年,均衡發展使學校校容校貌大變樣,建成不久的錄播室,成立全校教師交流業務的主陣地。
11:30 放學校門口
校園門口的主路上一到放學時間就會變得擁堵,吳校長又化身「交通警察」指揮交通,確保學生平安出入校園。
12:10 辦公室
忙活了一上午的吳校長,因為學校離家較遠午飯通常是方便麵湊合一頓。學校都是走讀學校,中午都回家吃飯,食堂不提供午餐。這樣「湊合」在劉老家學校執教的22年裡,對於吳校長來說是「常態」。
12:50 心語室
剛吃過飯,吳校長趁著放學的空檔,把各個功能室又檢查了一遍。
13:40 會議室
最近學校事務較多,學生中考報名,中考體育考試準備、學校的教研活動安排,這些事情一件都不能落下。吳士才抽空梳理了一下最近的工作任務,方便安排落實,他把事情一件件記在本子上。
14:20 圖書室
「讀書日」就要到了,吳校長和圖書管理員孫志穎老師一起討論關於舉辦一個「好書推薦」活動的成果展示活動。
15:30 留守兒童之家
這裡也是吳校長經常來的地方之一,劉老家學校是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學生的年齡不僅跨度大,而且留守兒童比較多,每次見到學生,吳校長都想多聊幾句,父母在哪打工?家裡誰在照顧?最近學習咋樣?他是一個校長,言語間又帶著長輩的關切。
16:50 校園裡施工區
校園裡還有一條路正在進行施工硬化,吳校長心裡掛念著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一遍遍跟工人說要注意施工安全,注意學生安全。
17:20 九年級教室
臨近放學,校長經過九年級班級門口,九年級的學生快要中考,忍不住到班裡瞧瞧孩子們的狀態。
17:40 辦公室
放學之後校園漸漸安靜下來,但是吳校長一天的工作,卻還沒有結束。他來到辦公桌前打開電腦,登錄安徽基礎教育資源平臺,進行在線學習。雖然年紀大,但是吳校長一直跟隨時代的腳步,絲毫不懈怠。他總說:「教師啊,不經常充電,怎麼進行放電呢?」
18:30 離開學校
孩子都走完了,吳校長校園的一天也要結束了,他還將騎車趕回家。
從鄉村教師到鄉村校長,他的初心沒有變;從一個人的堅守到帶領一群人堅守,他清楚腳下的路還有很長;從年輕到兩鬢漸白,他知道歲月賦予的意義。他普通平凡,像鄉村裡隨處可見的麥田,向下紮根是為了土地之上的希望,默默付出是為了豐收的笑臉。22年,在歲月的長河中,那是一瞬,在一個人身上,那是最寶貴的年華。
鄉村教育是良心工程,鄉村教師是情懷事業。而我們要做的,是不能讓每一份需要情懷的事業,單靠情懷苦撐。去年全縣實施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對那些堅守鄉村的教師最好的關注,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越來越好。為太和所有的鄉村教師點讚!他們也許普通也許平凡,但他們的心靈深處,時刻蕩漾著積極上向的最動人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