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的論述:「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為磚石凝成的史詩,中國傳統建築並非僅僅作為器物而存在,建築文化的誕生也往往源自人之情感的迸發,其傳承則體現了聚落中世代對這份情感的寄託與尊重。
縱覽如畫河山,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群星璀璨,而「以山為骨,水為脈」的徽派建築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煙雨連綿的江淮大地,那片黛瓦白牆承載了古老徽州的記憶,更記錄了徽派建築中諸多動人片段。
湯顯祖在《遊黃山白嶽不果》中有這樣的詩句:「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大意為:他們想沾金銀之氣,多向黃白之物而遊。而我連做夢都不想到多商、多金的徽州去。在徽商聞名天下之際,徽州便成為了財富的代名詞。在徽商的視角看來,就連徽州的建築本身也可以成為「財」的符號,這也難怪徽州是渴求富貴者魂牽夢繞的「絕處」了。
宏村有「畫裡鄉村」之稱,高昂的馬頭牆、飛翹的簷角、如虹的拱橋、滿湖的清蓮,宛如一幅丹青國畫,淡淡映入眼帘。而一旦下起雨,霧氣迷離、輕煙嫋嫋,更是如詩一般,素淡而靜謐。它是名副其實的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2000年,宏村古民居建築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宏村最迷人的當屬那一棟棟徽派古建築,宏村古建築群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北11公裡處,為明、清、民國時期徽州民居建築群。保護面積28萬平方米,明清建築有103幢,民國時期建築有34幢。宏村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宏村的徽派建築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代表建築有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等及百餘幢明清時期民居。
冬天的宏村更具畫裡鄉村的韻味,在黑白色的背景中更顯得寂寥,走入這個粉牆黛瓦的世界,總有一絲莫名的親近感。就像所有到過宏村的人,懷揣著的是一份抹不不去的情結。宏村的美讓人傾倒,沒有宏村,徽州也便少了一幅精緻的水墨畫。流水邊,新安故道旁,青瓦白牆,小橋石拱,歷經百年,風姿依舊。不管是清幽的小巷還是倒映在南湖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隨時都能勾勒成一幅充滿意境的中國畫。
無論來去,徽派建築的生命輪迴,總是在無數個自鳴鐘響起的瞬間中度過——自古以來,徽州的青蔥少年們離開故土,拼搏、闖蕩,迎來成功或沮喪,但歸來時,眼前依然會是敞亮的廳堂和一片黛瓦白牆。中國傳統建築的絕美之處,不僅在其設計,更在於讓每位遠行的遊子心中,都有熟悉的家鄉模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徽州古村有古建築137幢,冬日景如畫,距黃山風景區僅35公裡。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