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筧橋鎮同心社區文化公園 讓城市化腳步更「合拍」
中新浙江網7月17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周佳 通訊員 曹琳 傅佳雁)晚上7點,杭州筧橋鎮同心社區文化公園內已是人頭攢動,大伯大媽們跳著廣場舞,小朋友們滑著旱冰鞋,年輕人在燈光籃球場上揮灑著汗水,整個廣場上跳躍著快樂的音符。
據了解,該社區文化公園於2012年建成。該公園佔地近8畝,涵蓋了燈光籃球場、五人制足球場、文化廣場、健身設施、雷鋒長廊等多個功能區。
自該社區文化公園建成以來,共開辦露天電影12次、雙百場17場、大型籃球賽事2場,元宵節燈會兩場。2013年,這裡還迎來了《我愛跳排舞》節目組,同心社區「牽手舞蹈隊」在節目比賽中榮獲冠軍。
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居民體會到了社區文化公園帶來的快樂。居民們紛紛自覺告別「麻將桌上的生活」,主動融入到健康向上的生活中來。
可以說,社區文化公園功能的發揮,讓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與城市化推進腳步更加地「合拍」。
自2010年撤村建居以來,同心社區立足發展實際,創新服務方式,幹部群眾積極破解包括民生問題在內的各種難題。
作為典型的「城中村」,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的不斷推進,同心社區的社會管理和建設壓力一直困擾著社區。
機場港及其支流的「黑」、「臭」「髒」問題,一直是同心、黃家等多個社區共同的難題。
今年年初,為了整治這一問題,同心社區協同上級部門集中開展亂點整治工作,全面勸退無證廢品收購站、棉花大棚、廢舊家電場所40餘個。社區還通過土地流轉收復「菜園子」,不僅保住了居民原有的收入,還從根本上杜絕了廢品收購站「整一時,好一時」、「打遊擊戰」的現象。
在清理了河道毛細血管後,同心社區迅速啟動了截汙納管工程。目前馬家橋河道截汙納管工程已全線完成。同時,社區還通過河岸拆違、復綠、河道清淤等方式,開展河道「生態治理工程」,拆除機場港及其支流兩側的違章建築30餘處,種植草坪、景觀植物等近8000平米,建立生態防護欄,進一步優化了河岸兩側的整體環境布局。
在出行難題上,同心社區也從2011年3月起,對同心路這一主幹道來了個「大動工」。
「這條路要整治好,有點困難的,能維持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除非拆遷,重新造路。」社區居民說。在集中梳理了居民提出的各項道路問題後,通信社區對同心路進行了一次大檢修,通過柏油澆注,及時修復各下陷地塊。
同時,為進一步優化道路系統,緩解社區內的停車難、掉頭難問題,社區先後在三個片區新建停車場,增設車位500餘個。同心社區還新建了範家橋二橋,實現東西兩片互通銜接,讓居民出行更為便捷。(完)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