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歷史,偉大的豐碑——記廟前革命烈士紀念碑

2021-03-03 廟前之窗

                      徵集通告

[廟前文化大觀園]是廟前人的文化家園,是天南海北廟前人的「鄉愁堂」。根據出稿計劃,我們將在近期發表有關廟前大戲臺各姓宗祠的介紹的小文章,歡迎大家向小編提供圖文資料及消息線索,可以添加微信:mqwhdgy,或郵箱發送到:510680600@qq.com,對提供優質資料並採用的,我們將同期所獲讚賞金和您一起分享以作鼓勵哦!

廟前是連城縣南部一個重要的經濟、文化、交通、旅遊的中心,也是連城縣第一個縣級中共黨組織的誕生地。1928年冬,中共連城縣臨時委員會誕生於廟前孔清祠,共和國主要締造者毛澤東和開國元帥朱德、林彪、陳毅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譚震林等都在廟前留下過革命實踐活動的足跡。1929年5月21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首次入「蓮」,當晚就居住在孔清祠。他們分別召集群眾大會,號召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鬧革命、建立工農政權,並會見閩西地方武裝負責人,策劃攻打龍巖城。同年夏天,廟前的呂坊、仙坪兩村民眾參加了由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軍組織和幫助發動的「連南十三鄉革命暴動」。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廟前是新泉縣蘇維埃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鄉村村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有數以千計的工農勞苦大眾參加了紅軍、赤衛隊、遊擊隊。中央紅軍長徵後,在嚴重的白色恐怖籠罩下,廟前的長坑、仙坪和新泉的良坑,於1936年春在全縣最早重建了中共支部。7月,廟前、新泉兩地的地下黨員又一起成立了中共連南區委和連南紅軍遊擊小組,隸屬於新杭縣獨立營、新杭縣遊擊司令部。1937年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委派組建的汀連工作委員會和中共連南縣委一直以廟前仙坪為主要活動據點和紅色堡壘,領導遊擊武裝力量長期堅持在連、汀、杭邊界開展革命活動和抗日反頑鬥爭。當時的巖背、江畲、朱地、蘭橋、冷水坑、豐圖都是遊擊隊經常來往的山村,朱地幾十戶人家,戶戶都是遊擊隊的接頭戶。在朗北(水北)朗東(呂坊)朱地,就連保長或甲長都是共產黨員。

解放戰爭時期,廟前地區地下黨組織和紅色武裝力量適時轉入隱蔽戰線,積蓄力量,等待時機。1949年在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解放全中國的大勢下,廟前地區聚集的革命力量加入閩西義勇軍,於這年6月、10月兩次進駐連城,參與了解放連城的戰鬥。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廟前人民為共和國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全鎮在冊烈士293名,還有不少應評而未評的先烈和連名字也沒留下的無名英雄。連城全縣省定的29個革命基點村(自然村)在廟前就有13個,另外還有8個行政村是縣定的革命基點村。至今保存完好的領袖舊居、革命舊址有10餘處。

廟前,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光榮的土地。廟前的革命史跡光耀千秋,廟前的蘇區鎮史永世留芳!

              

摘自羅土卿同志所撰的《廟前鎮志.序(一)》

圖為矗立在廟前鎮呂坊村北部(往江畲方向)路口處的革命烈士紀念碑(2014年秋立)。

以下烈士名冊摘自紀念碑碑身所刻烈士名錄。

江永懷    江時清    江洪清    江觀贊    

江文生    江積梓    江    霖    江定金    

江含槐    江啟祥    江天申    江漢生    

江洪官    江壽福    江天保    楊元榮    

張能姬(女)    陳玉鳳(女)  

官土壽    官崇中    官榮中    官福養

江元書    江伯煌    江錫讓    江連恆    

江贊文    江錫寬    江太陽    江式維    

江陳春    吳必輝    楊炎生    楊福偕    

楊榮生    官日生    官源中    官樹林    

官仁良    羅先明     羅井生    羅以安    

俞京財    俞維興     俞柏生    俞日高   

俞水保    黃旺忠

陳德輝    陳其光    陳其躍    陳紹生    

陳寬秋    陳慶春    陳佛海    陳佛水    

陳安恆    陳火孜    陳育日    陳育平    

陳觀訓    陳金吉    陳建潘    陳以林

江極齡    楊太標    楊萬珍    楊萬林

楊萬輝    楊賜興    楊火旺    楊新保

範浩元    俞天養    賴金福    吳進躍

吳進林    吳進翔

羅佰仁     羅德源     羅道常    羅道如    

羅佛生     羅佛元     羅火養    羅金保

羅乾海     羅尚中    羅松福     羅世棠  

羅世福     羅太陽    羅性功     羅性起

羅性中     羅元榜    羅元春     羅仲本   

羅仲求     吳佰村    吳佰林     吳佰旺

吳德生     吳德明    吳德土    吳佛彬 

吳各華     吳進興     吳祿豐    吳木福

楊佛恩    俞福田    俞鍾寶     

 (仙坪)     羅亮水    羅亮永    羅兆珊

羅成員    羅標蘭    羅芳蘭    羅佛東    

羅其蘭    羅九壽    羅開佛    羅南海    

羅南生    羅南鬥生  羅水田  羅洋開

羅允福    羅先進    羅新如    羅修蘭

羅旺孜    羅志康    呂長江   呂九生

呂日太    呂興富

邱春萬    邱道興    邱佛光    邱佛康

邱佛來    邱佛忠

羅火生    羅明仁    羅流明    羅老丕

羅同瑞    羅元洪

羅伯曠    羅富老    羅鵬輝    羅臣輝

羅花子    羅金滿    羅六滿    羅橋生    

羅其交    羅其妙    羅其坤    羅水保

羅水清    羅石灰老  羅善進  羅天林

羅楊帆    羅楊壽    羅楊文    羅子謀    

羅中開    羅志興      

昨天,革命先輩的鮮血沒有白流,他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偉大的勝利,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今天,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牢記歷史使命,繼往開來,開拓進取,為廟前的新時代建設而努力奮鬥!

關注[廟前文化大觀園]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再點「關注」

相關焦點

  • 紅色的歷史,偉大的豐碑——記連城廟前革命烈士紀念碑
    7月,廟前、新泉兩地的地下黨員又一起成立了中共連南區委和連南紅軍遊擊小組,隸屬於新杭縣獨立營、新杭縣遊擊司令部。1937年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委派組建的汀連工作委員會和中共連南縣委一直以廟前仙坪為主要活動據點和紅色堡壘,領導遊擊武裝力量長期堅持在連、汀、杭邊界開展革命活動和抗日反頑鬥爭。當時的巖背、江畲、朱地、蘭橋、冷水坑、豐圖都是遊擊隊經常來往的山村,朱地幾十戶人家,戶戶都是遊擊隊的接頭戶。
  • 《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出版
    為了建立新中國,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陸續矗立起一座座豐碑,所刻碑文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一代代流傳。碑文是紀念碑的核心和靈魂,是一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濃縮,反映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站起來的真實記錄。碑文中所展示的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國際主義等精神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為此,《學習時報》專門開闢「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專欄,陸續刊發全國各地紀念碑碑文敬讀文章,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 紅色記憶 | 富陽革命烈士紀念碑—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
    圍繞「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組織開展了以實施「一三三九」,留住「紅色記憶」為主題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研究、宣傳等活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走訪革命烈士紀念碑。「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無數革命先烈用一顆顆報國為民之心在革命道路上浴血奮戰,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今日的繁華。
  • 【紅色故土行】媒體團向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籃 集體...
    映象網訊 (記者 阮海峰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11月15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緬懷烈士豐功偉績,汲取奮進精神力量。
  •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 推出「紅色九月 彪炳歷史 照亮未來」主題...
    ,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根據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有關部署要求,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在9·30烈士紀念日期間策劃推出「紅色九月 彪炳歷史 照亮未來」主題宣傳活動,以多樣化的紀念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氛圍。
  • 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瓊島解放戰爭的歷史豐碑
    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海口市人民公園內,是為紀念長期堅持瓊崖革命鬥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而犧牲的2萬多名烈士而修建的,於1954年4月建成。紀念碑由大方塊花崗巖砌成,高14.5米,頂端為圓形,四面稜角雕刻精緻花紋。
  • 紅色記憶 | 臨安革命文物之龍井橋烈士紀念碑
    紅色記憶 | 臨安革命文物之龍井橋烈士紀念碑發布時間:2020-01-01 16:00:00龍井橋烈士紀念碑1971年9月,中共龍井橋公社委員會、龍井橋公社革委會分別從童玉、西坑、下坪將七烈士遺骸集中遷葬於杭州市臨安區大峽谷鎮龍井橋村龍王嶺,並立紀念碑。
  • 紅色記憶 | 臨安革命文物之龍井橋烈士紀念碑
    紅色記憶 | 臨安革命文物之龍井橋烈士紀念碑發布時間:2020-01-01 16:00:00龍井橋烈士紀念碑1971年9月,中共龍井橋公社委員會、龍井橋公社革委會分別從童玉、西坑、下坪將七烈士遺骸集中遷葬於杭州市臨安區大峽谷鎮龍井橋村龍王嶺,並立紀念碑。
  • 麗水景區介紹:萬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萬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萬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碑始建於1967年,碑上刻有「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大字。碑座南北兩側安放著22位烈士的骨灰。1991年重修時,碑座東西兩側加刻了麗水建國前犧牲的40名烈士和建國後犧牲的123名烈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犧牲時間等,紀念碑前闢有憑弔廣場。2007年,省民政廳撥款20餘萬元,蓮都區政府出資數萬元,再次重修紀念碑。
  • 今天,我們在南日烈士紀念碑前,一起向革命先烈致敬!
    9月30日是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為弘揚先烈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幹部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南日鎮在烈士陵園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鎮黨政領導、幹部職工、退伍軍人代表、南日中學共青團代表、南日中心小學少先隊代表參加活動。
  • 紅遍東陽丨瑞山廟:豐碑屹立初心不改
    革命烈士紀念碑青山作證紅色傳承徐宅大橋邊有一座廟,牆上寫著「東磐歷史瑞山古廟」八個字,這裡正是被寫入中共東陽黨史的瑞山鄉農民協會舊址、瑞山鄉農民請願的集中出發地。為了支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馬宅鎮黨委還號召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捐款。這一倡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捐款持續了十餘年。清明祭英烈,豐碑礪少年。東磐烈士公墓紀念碑前,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絹花,這是湖溪鎮西堆小學的師生今年清明節來掃墓時敬獻的。「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少先隊員們在紀念碑告慰先烈,革命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新人。
  • 靜默無言的豐碑——湖南烈士紀念塔背後的故事
    靜默無言的豐碑——湖南烈士紀念塔背後的故事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八角形的烈士紀念塔巍然肅立,前來瞻仰的人將一束白色的鮮花輕輕放在塔前,寄託追思和敬意。2017年,湖南烈士公園管理處增設文物保護科,設專人專管湖南烈士紀念塔。張曉笛從事的就是這項工作。對於紀念塔的歷史,她娓娓道來。
  • 中國工人運動的不朽豐碑——二七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這次大罷工是中國無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一次偉大的政治鬥爭。表現了中國無產階級剛剛走上政治舞臺時的英勇氣概與革命精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用鮮血寫下了中國工人運動和中國歷史上新的一頁。烈士們的精神永垂不朽!為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1963年在江岸二七路建立了二七烈士紀念碑,1997年遷建於新館。
  • 隆化縣革命烈士碑文勒成記
    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碑亭建於1961年,和董存瑞紀念碑亭呈東西中軸對稱,是董存瑞烈士陵園的重要紀念建築。董存瑞紀念碑文由時任熱河省政府主席沈越閱示後銘刻。1965年8月18日,存瑞中學教師劉振東為陵園撰寫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以縣人委名義報承德專署,未果。革命烈士紀念碑因此一直沒有碑文。
  • 紅遍東陽丨瑞山廟:豐碑屹立初心不改
    革命烈士紀念碑青山作證紅色傳承徐宅大橋邊有一座廟,牆上寫著「東磐歷史瑞山古廟」八個字,這裡正是被寫入中共東陽黨史的瑞山鄉農民協會舊址、瑞山鄉農民請願的集中出發地。為了支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馬宅鎮黨委還號召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捐款。這一倡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捐款持續了十餘年。清明祭英烈,豐碑礪少年。東磐烈士公墓紀念碑前,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絹花,這是湖溪鎮西堆小學的師生今年清明節來掃墓時敬獻的。「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少先隊員們在紀念碑告慰先烈,革命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新人。
  • 今天,梧州在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9月30日是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梧州市在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隆重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我市黨政軍領導幹部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儀式。>9月30日上午,我市在珠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 豐碑永恆——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的故事
    原標題:豐碑永恆——紀念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60周年會議上提出:我們的紀念應該是整個的,從這一次人民解放戰爭——人民革命中犧牲的烈士;一直上溯到近三十年的人民民族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運動中犧牲的烈士們,再上溯到一百年來,從鴉片戰爭起始的先烈們,如林則徐先生發動的抵抗侵略的自衛戰爭、平英團的英勇事跡,以及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以後各次革命運動,連同辛亥革命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跡。總之,在多次人民革命運動中的犧牲者,我們都應該紀念。
  • 隆化縣革命烈士碑文勒成記
    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碑亭建於1961年,和董存瑞紀念碑亭呈東西中軸對稱,是董存瑞烈士陵園的重要紀念建築。董存瑞紀念碑文由時任熱河省政府主席沈越閱示後銘刻。1965年8月18日,存瑞中學教師劉振東為陵園撰寫隆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以縣人委名義報承德專署,未果。革命烈士紀念碑因此一直沒有碑文。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開展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活動
    ,7月17日下午,報刊社黨委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日活動——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活動。活動開始前,現場播放了毛澤東主席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上宣讀碑文的音頻。隨後,張丹丹、張保平、常馨月、孫宇、王翠娟、王雪等6名黨員,在鮮紅的黨旗下頌讀了《學習時報》刊發的6篇碑文,分別是《緬懷先輩偉績弘揚長徵精神——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碑碑文敬讀》《銘印華東革命烈士的豐功殊勳——華東革命烈士紀念塔碑文敬讀》《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傑出代表——新四軍「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碑碑文敬讀》《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碑文敬讀》《中朝友誼「歷久彌堅金不換」——
  • 「熱土·豐碑」繪製大西北紅色旅遊「路線圖」
    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蘭州軍區政治部編寫的《熱土·豐碑——大西北紅色資源博覽》首次將大西北紅色資源較為系統地整合在一起,既為廣大人民群眾紅色旅遊提供了「路線圖」,又為探尋我黨我軍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