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致性評價和藥品註冊法規變化的影響下,目前我國藥企普遍面臨研發立項方向應如何選擇的問題。我國藥品臨床批件從2015年起批量獲批,因此在充分評估後,優質項目會啟動臨床試驗。
2016年,糖尿病相關藥品臨床試驗申報數下滑:2013年臨床登記號有82個,2014年42個,2015年54個,而2016年(截至2016年10月17日)登記號為28個。
其中,主要目標註冊適應症為2型糖尿病。2016年我國糖尿病藥品臨床登記的適應症82%是2型糖尿病,2015年此數據為71%,2014年為74%,皆在70%以上。但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適應症登記的較少。
2016年,臨床申報為2型糖尿病試驗的藥品中,83%為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DP-4抑制劑)。DDP-4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DDP-4水解腸促胰島激素GLP-1(胰島高血糖素樣多肽-1)和GIP(促胰島素分泌多肽),增加活性腸促胰島激素的血漿濃度從而降低血糖。目前獲批的DDP-4抑制劑由於每日僅需服用一次,病人的依從性較好,是我國糖尿病藥品的研發熱點。
已上市品種外企壟斷
國內自主研發的2個品種上市還需較長時日
目前我國已上市的DDP-4抑制劑的生產廠家仍然僅有外企原研廠家。這與2015年7月22日CFDA發起臨床自查核查有一定相關性。
江蘇恆瑞的1.1類新藥磷酸瑞格列汀片本是最有可能打破外企在DDP-4抑制劑壟斷局面的藥品,但最終還是在2016年撤回了其生產申報,並且重啟Ⅰ期臨床試驗。恆瑞瑞格列汀片2009年獲批臨床,2015年申報生產。這意味著恆瑞的磷酸瑞格列汀片要在國內成功上市,至少還要5年以上的時間。
此外,成都苑東藥業2015年7月獲批臨床的1.1類新藥優格列汀片2016年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啟動Ⅰ期臨床試驗。2014年獲批臨床的山東綠葉的酒石酸艾格列汀片暫未查到其啟動Ⅰ期臨床試驗的信息。深圳信立泰從重慶復創技術轉讓的苯甲酸復格列汀膠囊2015年仍處於Ⅰ期臨床階段。
最熱的仿製申報品種
苯甲酸阿格列汀、琥珀酸曲格列汀
仿製藥申報方面,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和琥珀酸曲格列汀片是我國目前申報最熱的DDP-4抑制劑,其次是磷酸西格列汀片。
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在2010年4月首次獲得日本上市批准,而我國仿製藥臨床申報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由此可見我國研發企業搶仿申報的熱情。阿格列汀在中國申請的原始化合物專利曾遭駁回,讓國內企業感覺搶仿是有希望提前獲批的,於是研發企業更加積極申報。然而原研廠家專利被駁回後又在我國申請了數個權利要求簡化的分案專利,各分案專利均有單獨覆蓋到苯甲酸阿格列汀的權利要求,預計2024年專利才到期。
2016年,亞寶藥業啟動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試驗,是目前唯一一家,生物等效性試驗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開展。若國內未來藥品註冊審批嚴格考慮專利到期時間,則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的最早上市時間還需要7年。
由武田研發的琥珀酸曲格列汀片是全球首個獲準上市的長效DPP-4抑制劑,上市時間為2015年3月。琥珀酸曲格列汀片原研廠家武田目前未在我國上市並且未開展臨床試驗。琥珀酸曲格列汀片同樣面臨化合物專利被我國駁回、分案專利在審的狀態,預計專利最早也要2024年才到期。
目前琥珀酸曲格列汀片國內申報臨床的生產廠家已有28家,包括北京康立生、北京深藍海、北京萬生、成都倍特、成都苑東、東莞市長安東陽光、廣州艾格、廣州白雲山光華、貴州恆順、杭州華東醫藥、合肥拓銳、吉林四環、北京澳合、江蘇豪森、江蘇柯菲平、南京萬川、南京正大天晴、齊魯製藥、瑞陽製藥、石家莊四藥、石藥集團中奇、四川科倫、四川新斯頓、天津市漢康、通化東寶、香港九華華源、浙江海正、正大天晴和重慶醫工院,可謂競爭激烈。最早申報時間為2015年11月。
面臨專利懸崖的品種
維格列汀、沙格列汀、西格列汀、利格列汀
我國已上市的DDP-4抑制劑個別產品面臨專利懸崖,維格列汀2019年專利到期,沙格列汀2021年專利到期,西格列汀2022年專利到期,利格列汀2023年專利到期。
維格列汀2016年有2家生產廠家已啟動維格列汀片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分別為北京泰德製藥和江蘇豪森藥業,目標試驗人數都是48人,前者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啟動項目,後者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和上海藥物代謝研究中心啟動項目。
沙格列汀片目前僅江蘇奧賽康藥業在2016年開展了沙格列汀片在中國健康受試者中的生物等效性臨床試驗,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負責試驗。此外,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啟動了沙格列汀膠囊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該試驗同樣是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開展。
2012年專利到期的替格列汀仍未在我國上市。2016年田邊三菱製藥株式會社啟動Ⅲ期臨床,主要研究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川科倫藥業在2016年於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開展磷酸西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申報規格為100mg/片。
利格列汀暫無國內企業開展臨床。
原標題:DDP-4仿製戰還打不起來:大量仿製藥上市要到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