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安大錦水博物館揭牌 打造鄉村記憶打卡地
揭牌儀式現場。林桂清 供圖東南網1月19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通訊員 林逸雲)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1月19日上午,惠安縣螺陽鎮大錦水博物館揭牌儀式舉行,標誌著該座村級博物館標準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當地打造鄉村文化陣地畫上了絢麗的一筆。
-
樊城區美術館開館運營
9月26日,襄陽市樊城區美術館揭牌儀式在人民廣場工人文化宮積鑫孵化器舉辦。我市廣大藝術愛好者又多了一個學習、交流、參觀展覽的好地方。據介紹,樊城區美術館是一個集展覽、交流和美術創作、教育培訓於一體的專業藝術場館。
-
天津水上記憶博物館及太學堂揭牌
2019年9月29日,天津水上記憶博物館與太學堂(國際太極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在天津市水上公園舉行隆重的揭牌儀式。 水上記憶博物館是由天津善水有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以百年水上記憶系列展陳及文化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城市文化博物館。
-
留住記憶,記住鄉愁——孟海鎮民俗博物館開館
群眾參觀民俗博物館本報訊 (通訊員 韓鵬飛 記者 劉衛國) 「以前俺哪見過博物館呀,現在博物館都建到家門口,你看看這些老物件,孩子們都不認識是啥哩。」在定陶區孟海鎮民俗博物館裡,前來參觀的南王莊村村民王永健笑著說道。
-
十三行博物館等6博物館揭牌
為了落實廣州對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的扶持政策,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廣州市文廣新局昨天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博物館揭牌儀式,為包括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廣州市番禺區明珠古陶瓷標本博物館、廣州地鐵博物館、廣州迪士普音響博物館和天天洗衣文化博物館共6家行業和社會力量辦的博物館揭牌。
-
紅色記憶博物館 重溫戰爭年代(圖)
(原標題:紅色記憶博物館 重溫戰爭年代(圖)) 軍裝、喝水的軍用水壺
-
傳承民俗風情,張翟村民俗博物館盛大開館!
出席領導進行致辭,並對張翟村民俗博物館的開館表示祝賀。 張兆軍同志代表張翟村全體村民對參加儀式的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歡迎,並詳細介紹了魯西南張翟村民俗博物館的情況。他指出民俗文化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張翟村張翟村民俗博物館以朱鮪文化為依託,以懷念過去為主題,旨在提醒人們不忘過去,為年輕人提供了解傳統文化風俗和歷史文化的平臺。
-
磐石永豐鄉村記憶博物館建成開館
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2月29日,磐石市石嘴鎮永豐鄉村記憶博物館正式開館。永豐鄉村記憶博物館佔地總面積1123平方米,建築面積376平方米,內設永豐往事、今日永豐、鄉村物事、民間藝術傳承、風土民俗、二十四節氣和中國傳統節日等多個板塊。
-
來台州民俗博物館 傾聽光陰的故事
古老的民俗藏品承載著老一代人的記憶,重拾那些散落四方的民俗文化遺產,能讓逐年凋零的民俗記憶留存下來。在台州,現共有34家對外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分布在各個縣(市、區),指不定你家附近就有一家。進入9月,天氣逐漸涼快起來,周末若是有閒暇,不妨帶著孩子,去這些身邊的民俗博物館走走看看,體驗一下穿梭時空的魅力。今天,記者請教了台州市文保中心的專家,為大家推薦幾家頗具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館。
-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締結金蘭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舉行締結文化交流友好博物館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7年12月24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舉行締結文化交流友好博物館揭牌儀式。佛陀紀念館與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於今年8月份籤署締結為友好博物館。金門在地宮廟團體也隨行參與即將在12月25日登場的世界神明聯誼會。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表示,很高興可以和臺灣極負盛名的宗教博物館締結友好館,讚嘆星雲大師是個文化的出家人,理念和想法令人欽佩,佛館多元的展演令人驚嘆,相信和佛館有了連結後,將可為金門加值。
-
天津河東區紅色記憶博物館揭牌 借力民間收藏銘記革命歷史
人民網天津6月13日電 今天,天津市河東區「紅色記憶博物館」正式揭牌,並對外開放。倪國英大爺的「電影道具家庭博物館」是被命名的家庭活動室之一。2016年底,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未成年人工作,增強「博物館」活動的教育性和參與性,河東區在社區居委會籌建紅色記憶博物館。
-
樊城區的NO.1在這裡……
顏值飆升,步步皆景襄陽又一條旅遊公路來了☟樊城區一號公路樊城區一號公路(圖片來源:樊城發布)>樊城區一號公路是樊城區首條旅遊公路,及品牌建設評審會在樊城區圖書館舉行,一號公路設計方案正式通過評審。
-
河南:焦作雅正歷史博物館正式揭牌開館
12月3日上午,焦作雅正歷史博物館揭牌開館儀式隆重舉行,標誌該博物館正式開館待客。解放區政協主席郭全成、正縣級幹部阮長喜,焦作市文旅局副局長劉立東,及市、區文旅系統相關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據悉,焦作雅正歷史博物館位於解放區花園街南側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英商福公司職員住宅內。該建築建於1908年,採用中式木柱外廊,兩面坡小瓦覆頂,屬中西混合式建築。
-
...江淮民俗博物館,與其它博物館不同的是,這個博物館建在農家院內。
茶几、糧票、五鬥櫥、水車、石磨、紡棉車……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鄉新河村,有個江淮民俗博物館,與其它博物館不同的是,這個博物館建在農家院內。 走進肥西縣高店鄉江淮民俗博物館,農耕氣息撲面而來。近5000件各式各樣的農具,仿佛帶我們穿越到那個久遠的年代。
-
金秋時節,我們來看看陝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的景色
金秋時節,我們來看看陝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的景色
-
保山有個民俗博物館,你知道嗎?
這幾天,小編聽說農民街裡開了一個滇西民俗博物館館,裡面有豐富的藏品,聽得小編心裡痒痒的,今天恰好有時間,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逛一逛吧。
-
銅川耀州一村民自建民俗博物館展示老物件
為留住鄉愁記憶 楊維耀自建民俗博物館展示老物件 記者 張紅 這些是以前人們熨衣服用的熨鬥,你看這三種不小不同的熨鬥材質不同,工藝也大相逕庭,但這個最小巧的工藝最好,一看都是當時大戶人家使用過的。""你看,這裡都是農耕用的老物件,犁、耙、耱、碾、鍁、鋤等等應有盡有。"......3月24日,記者來到楊維耀自建的耀州區民俗博物館,看著一件件藏品,聽著他的介紹,記者眼前不由浮現出一一幅幅祖輩們生活的畫面。
-
來西溪溼地博物館,讓你穿越回宋朝的「南宋記憶」主題展
西溪溼地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的國家溼地公園。國內唯一以展示中國溼地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館內共有四個主廳,分別為序廳、溼地與人類廳、中國廳和西溪廳。西溪溼地內的中國溼地博物館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娛樂於一體的專業性博物館。西溪為加強生態保護,在溼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溼地科普展示館,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設有多處觀鳥區及觀鳥亭,給遊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
鄉村博物館珍藏的記憶:「在那裡,讓人有了根」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就是「博物館與記憶」,我們邀您一起走近鄉村博物館,尋覓心中那份深藏的鄉土記憶。不過,68歲的看門老人袁崇武說:「才建好的那幾年,一個星期都開不了幾次門;這兩年不一樣了,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 500多件「寶貝」讓人大開眼界 南張樓村的民俗博物館,坐落在村東南新建的一套三進四合院,青磚紅瓦,挑角飛簷,門上寫著「青州市民俗博物館」,是當地唯一一家民俗博物館。原村支書袁祥生介紹,南張樓村有1000多戶人家,4000多口人,400多年的建村歷史。
-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旅遊風景著名人物風俗美食小吃地名:樊城區隸屬:襄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