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民俗藏品承載著老一代人的記憶,重拾那些散落四方的民俗文化遺產,能讓逐年凋零的民俗記憶留存下來。在台州,現共有34家對外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分布在各個縣(市、區),指不定你家附近就有一家。
進入9月,天氣逐漸涼快起來,周末若是有閒暇,不妨帶著孩子,去這些身邊的民俗博物館走走看看,體驗一下穿梭時空的魅力。
今天,記者請教了台州市文保中心的專家,為大家推薦幾家頗具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館。
【夢寶來民俗博物館】
在臨海望江門平海樓的城樓上,有一座創辦於2012年的夢寶來民俗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00多平方米,陳列了由胡初躍和湯玉芳夫婦經過幾十年收集的2500多件民俗老物件。
宋鹹淳年間的六角香爐、明正德年間的經幢頂部石雕、民國時期浙臺黃萬泰綢緞莊的廣告紙……此外,還有不少是舊時百姓的家居用品。爬上江南長城,推開「夢寶來民俗博物館」大門,特色精巧的老物件琳琅滿目,仿佛回到了台州府城的「往日時光」,人們可以通過民俗物件的不同類型,看到臨海乃至整個江南地區歷史變遷的全貌。
【台州府城刺繡博物館】
台州刺繡經歷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創新,針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到抽、拉、鑲、雕、貼等二百多種,其繡品立體感強且鏤空部分玲瓏剔透、獨具風格。與中國四大名繡相比,台州刺繡以獨有的「雕平繡」而稱譽海內外,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位於臨海市古城街道天寧路的台州府城刺繡博物館,建築面積3440平方米,以免費對外開放的形式展示和宣傳民間刺繡文化,通過博物館內不同功能區的建設,使其成為「台州刺繡」文化對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
該館館藏9000餘件,藏品跨越明、清、民國,涵蓋四大名繡及全國各地其它繡種,涉及衣飾、肚兜、荷包以及婚慶服飾等類目,其中不少為孤品。
【於至樓庭院藝術博物館】
今年夏天剛在臨海邵家渡街道筆架山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的於至樓庭院藝術博物館,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示藏品300餘件,均為唐代以來的庭院藝術構件,以石雕為主,例如明代書院照壁構件《琴棋書畫》、二十四孝石刻《戲彩娛親》等,反映了中國江南庭院的藝術風貌。
【國華珠算博物館】
位於臨海的國華珠算博物館是國家AA級景區,創建於1993年11月,是我國數百座博物館中唯一以珠算收藏、展示、研究和設計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
館內有古今中外算盤、算具1300多種,珠算史料1000餘件,以及十多年來全國珠算活動、國際和海峽兩岸交流紀實照片,獲獎成果等資料1500餘件。
館藏的算盤以「四最」為特色,最受矚目的最大算盤,長6.52米,高1.68米,重1008公斤;檔位最多的算盤,長6.12米,有225檔,由1575顆珠組成,可供15人同時使用;最重的金屬算盤,青銅澆鑄,明式鼓形珠,7珠9檔,重589公斤;而最小的算盤,以紋銀製成,大小只有1釐米長、0.5釐米寬,檔如髮絲,每顆珠可藉助針尖撥動自如。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
位於天台縣始豐新城雲錦西路的天台山民俗博物館,籌建於2012年,是天台縣唯一的民辦博物館,以收集、保護、研究天台山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藏品,開展天台山文化傳承、研究和教育,服務天台山旅遊,展示天台山文化遺產,為公眾提供學習和欣賞的文化服務平臺,讓鄉親和國人了解天台傳統生活的精要,共享文化遺產之美為己任。
館內藏品分類整理建檔入庫,門類豐富,如門、窗、家具、石雕、花板、頭飾、繡品、中醫中藥器具、釀酒器具、錢幣、銅鏡、濟公百態、和合題材、文房用品、民間契約文書、天台人文故事書籍、圖片、錄像等,藏品數量達2萬件以上。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內每件藏品,都閃爍著天台人的光輝,而隱藏在這些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也正是天台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根脈。
【高天祥藝術館】
高天祥藝術館位於三門縣六敖國家級農業觀光園,東臨三門核電站,北靠蛇蟠洋,四周粉牆黛瓦,磚雕紋鏤,一派詩意水鄉的景象。整個藝術館總投資400多萬元,以展現三門山海風光和風土人情為宗旨,從開館當天起免費對外開放。
高天祥藝術館的正式落成,標誌著三門本土文化繼海島文化、圍塘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等之後,也加入到三門海洋文化產業帶中,對進一步擴大海洋文化的規模效應和鄉村文化的創新有著重要作用。
【浙江啟明博物館】
浙江啟明博物館是三門縣首家民辦博物館,也是台州市第一家省級民辦博物館,同時還是我省目前建築物體量最大、藏品最多的民間博物館。
啟明博物館為三門籍人士周星偉個人投資建設,興建於2010年12月,位於三門縣大湖塘新區,總投資3900萬元,收藏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珍貴文物2000餘件,包括青銅器、春秋戰國漆器、漢唐古硯、陶瓷、金銀器、玉器等。
有專家評價,浙江啟明博物館讓廣大藏友對藝術觸手可及,讓公眾在城市裡詩意般地棲居,在具有文化品質和優雅的環境中得到視覺的享受、心理的體驗、知性思考和精神滿足。
【同康酒文化博物館】
位於椒江的同康酒業新廠區內,有一個1000平方米的同康酒文化博物館。作為傳承中國黃酒文化的代表、傳承百年釀酒工藝的酒廠,同康花大力氣加強酒文化建設,投資200萬元建了這個館,展現了手工作坊釀酒過程,介紹酒的起源和台州酒文化歷史、同康酒業的發展歷程。
該企業董事長周偉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建這個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體現百年文化,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認識同康、了解同康,打造台州特有的酒文化。它不僅是單純的企業產品展示平臺,更是台州的一個文化品牌,是台州酒文化教育基地。
【竺梅枕文化博物館】
位於仙居竺梅集團廠區內的竺梅枕文化博物館,是一家以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充分展示了中國枕文化的起源、發展及傳承,記述了中國枕文化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博物館總展示面積1000多平方米,分為「序言-竺情尋歷史-梅韻看今朝-愛枕築明天」四大篇章。
別看枕頭收藏屬於小眾的愛好,但是身價卻並不便宜。一個普通的明清瓷枕起碼要三五千元,要是做工好、年代久的,叫價兩三萬元是正常的事。該館最貴的是一個宋代瓷枕,價值高達70萬元。記者陳佳樂
圖片由市文廣旅體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