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州民俗博物館 傾聽光陰的故事

2020-12-12 中國台州網

古老的民俗藏品承載著老一代人的記憶,重拾那些散落四方的民俗文化遺產,能讓逐年凋零的民俗記憶留存下來。在台州,現共有34家對外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分布在各個縣(市、區),指不定你家附近就有一家。

進入9月,天氣逐漸涼快起來,周末若是有閒暇,不妨帶著孩子,去這些身邊的民俗博物館走走看看,體驗一下穿梭時空的魅力。

今天,記者請教了台州市文保中心的專家,為大家推薦幾家頗具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館。

【夢寶來民俗博物館】

在臨海望江門平海樓的城樓上,有一座創辦於2012年的夢寶來民俗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00多平方米,陳列了由胡初躍和湯玉芳夫婦經過幾十年收集的2500多件民俗老物件。

宋鹹淳年間的六角香爐、明正德年間的經幢頂部石雕、民國時期浙臺黃萬泰綢緞莊的廣告紙……此外,還有不少是舊時百姓的家居用品。爬上江南長城,推開「夢寶來民俗博物館」大門,特色精巧的老物件琳琅滿目,仿佛回到了台州府城的「往日時光」,人們可以通過民俗物件的不同類型,看到臨海乃至整個江南地區歷史變遷的全貌。

【台州府城刺繡博物館】

台州刺繡經歷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創新,針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到抽、拉、鑲、雕、貼等二百多種,其繡品立體感強且鏤空部分玲瓏剔透、獨具風格。與中國四大名繡相比,台州刺繡以獨有的「雕平繡」而稱譽海內外,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位於臨海市古城街道天寧路的台州府城刺繡博物館,建築面積3440平方米,以免費對外開放的形式展示和宣傳民間刺繡文化,通過博物館內不同功能區的建設,使其成為「台州刺繡」文化對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

該館館藏9000餘件,藏品跨越明、清、民國,涵蓋四大名繡及全國各地其它繡種,涉及衣飾、肚兜、荷包以及婚慶服飾等類目,其中不少為孤品。

【於至樓庭院藝術博物館】

今年夏天剛在臨海邵家渡街道筆架山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的於至樓庭院藝術博物館,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示藏品300餘件,均為唐代以來的庭院藝術構件,以石雕為主,例如明代書院照壁構件《琴棋書畫》、二十四孝石刻《戲彩娛親》等,反映了中國江南庭院的藝術風貌。

【國華珠算博物館】

位於臨海的國華珠算博物館是國家AA級景區,創建於1993年11月,是我國數百座博物館中唯一以珠算收藏、展示、研究和設計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

館內有古今中外算盤、算具1300多種,珠算史料1000餘件,以及十多年來全國珠算活動、國際和海峽兩岸交流紀實照片,獲獎成果等資料1500餘件。

館藏的算盤以「四最」為特色,最受矚目的最大算盤,長6.52米,高1.68米,重1008公斤;檔位最多的算盤,長6.12米,有225檔,由1575顆珠組成,可供15人同時使用;最重的金屬算盤,青銅澆鑄,明式鼓形珠,7珠9檔,重589公斤;而最小的算盤,以紋銀製成,大小只有1釐米長、0.5釐米寬,檔如髮絲,每顆珠可藉助針尖撥動自如。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

位於天台縣始豐新城雲錦西路的天台山民俗博物館,籌建於2012年,是天台縣唯一的民辦博物館,以收集、保護、研究天台山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藏品,開展天台山文化傳承、研究和教育,服務天台山旅遊,展示天台山文化遺產,為公眾提供學習和欣賞的文化服務平臺,讓鄉親和國人了解天台傳統生活的精要,共享文化遺產之美為己任。

館內藏品分類整理建檔入庫,門類豐富,如門、窗、家具、石雕、花板、頭飾、繡品、中醫中藥器具、釀酒器具、錢幣、銅鏡、濟公百態、和合題材、文房用品、民間契約文書、天台人文故事書籍、圖片、錄像等,藏品數量達2萬件以上。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內每件藏品,都閃爍著天台人的光輝,而隱藏在這些老物件背後的故事,也正是天台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根脈。

【高天祥藝術館】

高天祥藝術館位於三門縣六敖國家級農業觀光園,東臨三門核電站,北靠蛇蟠洋,四周粉牆黛瓦,磚雕紋鏤,一派詩意水鄉的景象。整個藝術館總投資400多萬元,以展現三門山海風光和風土人情為宗旨,從開館當天起免費對外開放。

高天祥藝術館的正式落成,標誌著三門本土文化繼海島文化、圍塘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等之後,也加入到三門海洋文化產業帶中,對進一步擴大海洋文化的規模效應和鄉村文化的創新有著重要作用。

【浙江啟明博物館】

浙江啟明博物館是三門縣首家民辦博物館,也是台州市第一家省級民辦博物館,同時還是我省目前建築物體量最大、藏品最多的民間博物館。

啟明博物館為三門籍人士周星偉個人投資建設,興建於2010年12月,位於三門縣大湖塘新區,總投資3900萬元,收藏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珍貴文物2000餘件,包括青銅器、春秋戰國漆器、漢唐古硯、陶瓷、金銀器、玉器等。

有專家評價,浙江啟明博物館讓廣大藏友對藝術觸手可及,讓公眾在城市裡詩意般地棲居,在具有文化品質和優雅的環境中得到視覺的享受、心理的體驗、知性思考和精神滿足。

【同康酒文化博物館】

位於椒江的同康酒業新廠區內,有一個1000平方米的同康酒文化博物館。作為傳承中國黃酒文化的代表、傳承百年釀酒工藝的酒廠,同康花大力氣加強酒文化建設,投資200萬元建了這個館,展現了手工作坊釀酒過程,介紹酒的起源和台州酒文化歷史、同康酒業的發展歷程。

該企業董事長周偉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建這個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體現百年文化,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認識同康、了解同康,打造台州特有的酒文化。它不僅是單純的企業產品展示平臺,更是台州的一個文化品牌,是台州酒文化教育基地。

【竺梅枕文化博物館】

位於仙居竺梅集團廠區內的竺梅枕文化博物館,是一家以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充分展示了中國枕文化的起源、發展及傳承,記述了中國枕文化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博物館總展示面積1000多平方米,分為「序言-竺情尋歷史-梅韻看今朝-愛枕築明天」四大篇章。

別看枕頭收藏屬於小眾的愛好,但是身價卻並不便宜。一個普通的明清瓷枕起碼要三五千元,要是做工好、年代久的,叫價兩三萬元是正常的事。該館最貴的是一個宋代瓷枕,價值高達70萬元。記者陳佳樂

圖片由市文廣旅體局提供

相關焦點

  • 台州:台州市博物館開館了!
    台州市博物館位於台州經濟開發區愛華路,擁有藏品2000多件,涵蓋了青銅器、陶瓷器、石刻、木雕等,通過「山魂海魄」歷史廳和「大地情懷」民俗廳的基本陳列,將帶你穿越時光傾聽台州故事。   台州市博物館館長勞宇紅:「我們二樓三樓分別是台州歷史跟民宿的陳列,我們一樓是引進省博物館的黃賓虹書畫作品展,四樓引進了繡都廖總的刺繡作品。」
  • 台州市博物館7月1日開館 一起到博物館聽台州故事
    「大地情懷」民俗廳採用明代偉大的人文地理學家王士性(臨海人)的文化地理學理論,從生態、生計、生活三大方面來解讀台州山地、平原與海濱地區人民的生存狀態及風習民俗,描繪出一幅山谷之民、澤國之民、海濱之民多元交融、豐富多姿的絢麗畫面。  而7月1日開館當天,臨時展廳將展出中國近現代畫家黃賓虹的80餘幅作品,民間收藏專題展廳將展出廖春妹珍藏的臺繡精品。
  • 台州博物館:創新 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個城市記憶的守護者,也是城市歷史的收藏者。台州的博物館文化,不僅有傳統韻味,更包羅萬象。隨著台州經濟不斷發展,群眾文化精神需求越來越高,五年來,台州的博物館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博物館數量迅速增加,展示方式也一改以往的枯燥刻板,變的更加多元化。
  • 了解台州,來看看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最近熱熱熱熱+雨雨雨雨的天氣模式,博物館無疑是既涼爽又能漲知識的好去處。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時間來逛逛噢~臺 州 市 博 物 館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清,長10.5釐米,寬6釐米,厚2.9釐米。
  • 台州博物館旅遊攻略
    台州博物館展品豐富,精品眾多,展覽技術非常先進,在節假日來到這樣的博物館參觀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在這裡我們不僅僅可以了解到台州上下九千年的歷史,更可以看到靈江人化石這樣的精品文物。走進歷史廳,我們會看到新石器時代的台州場景,這裡有著古人類的生活,還有著靈江人化石的展出,更有著來自於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青銅器、陶瓷等各種各樣的展品,先進的技術通過聲光影的手段再現了古人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了古人的住房、餐飲、覓食等不同的影像,讓你可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 文化地標——台州市博物館今天正式開館
    台州市博物館位於台州經濟開發區愛華路,擁有藏品2000多件,涵蓋了青銅器、陶瓷器、石刻、木雕等,通過「山魂海魄」歷史廳和「大地情懷」民俗廳的基本陳列,將帶你穿越時光傾聽台州故事。   台州市博物館館長勞宇紅:「我們二樓三樓分別是台州歷史跟民宿的陳列,我們一樓是引進省博物館的黃賓虹書畫作品展,四樓引進了繡都廖總的刺繡作品。」
  • 台州:蘊藏著文明氣息的台州博物館
    作為展示台州文明的一個重要窗口,台州市博物館裡蘊藏著怎樣的文明氣息。去看下。   一進入台州博物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系列宣傳展板吸引了不少人,圖文結合,通俗易懂,趣味性也比較強。館內的牆面、LED屏幕也在全天候不間斷展示著「講文明樹新風」系列公益廣告。
  • 台州博物館明天試開館
    最早發現的台州人化石、最大的商周青銅大盤(複製品)、乾隆皇帝慕名御覽的金書鐵券(複製品)、清朝道光年間被列為貢品的路橋拷絹……  黃賓虹大師畫作  借展一樓展廳  從博物館正門進入館內,首先進入視線的,是正在進行布展的黃賓虹畫作展廳,一排排展櫃已經排好了位置,只等這批寶貴的作品抵達台州
  • 漫步駱駝老街,傾聽老宅裡的光陰故事
    時光侵蝕了老屋的牆根,斑駁了門頭的石雕,但老宅沉澱在光陰裡的故事,是我們心靈深處寄託的鄉愁。今天,就跟著駱駱的鏡頭,叩開一扇扇吱吱作響的木門,傾聽老人講述過去的故事,尋找漸漸遠去的舊時光……▼看到來訪的客人,她停下手裡的活,笑著打招呼,在我們的詢問下,開始慢悠悠地介紹老宅的故事。她說如今這裡住了3戶人家,她是南面的一戶。
  • 7月3日起,台州博物館閉館,快告知你的朋友
    了解一座城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她的博物館參觀。博物注意啦!7月3號起暫時閉館告  示因線路故障,從7月3日起,本館暫時閉館。具體開放時間,再通知。台州市博物館  二0一六年七月二日。據知情人透露,台州博物館閉館估計持續三天左右。
  • 走進台州博物館 感受城市魅力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消息(記者王智達、高翰倫、賽達特)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沿革的縮影,陳列著它的千年風華。了解一座城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進它的博物館。
  • 這份名單出爐 台州3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台州市博物館台州市博物館作為一座地市級綜合型博物館,建成開放於2016年7月。四年來,台州市博物館凝心聚力,依託基本展陳「山魂海魄——台州歷史文化陳列」、「大地情懷——文化地理學視野中的台州民俗陳列」,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臨展,著力提升博物館吸引力。
  • 光陰的故事丨百年老城 古老弄巷
    光陰的故事丨百年老城 古老弄巷 2020-06-30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昌吉 絲路金奇臺,西域旱碼頭,來奇臺博物館傾聽古城故事
    作為黃金旅遊勝地奇臺博物館是展示奇台歷史文化的窗口位於東大街84號(犁鏵尖文化大廈)奇臺博物館建築面積10945平方米近年來先後獲得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昌吉州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昌吉州國防教育基地、昌吉州科普教育基地,尤其在2019年是全疆唯一一所獲得研學基地(營地)建設年度大獎的博物館,
  • 打卡昌吉 絲路金奇臺,西域旱碼頭,來奇臺博物館傾聽古城故事
    作為黃金旅遊勝地奇臺博物館是展示奇台歷史文化的窗口奇臺縣博物館成立於1993年位於東大街84號(犁鏵尖文化大廈)奇臺博物館建築面積10945平方米展廳面積5500平方米2008年成為自治區第一批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之一。
  • 去台州博物館「探寶」,得了解這些事
    原標題:去台州博物館「探寶」,得了解這些事 特色館藏: 珍貴文物與復原場景,不容錯過 參觀博物館時,人們最常提的問題是:「這裡展出的是真品還是仿製品?」 記者也產生了同樣的疑慮——在「山魂海魄」台州歷史文化陳列館,部分文物保存完善,令人驚嘆。如一件晉代的青釉獅形瓷燭臺,獅身線條流暢,毛髮紋路清晰;再如一件東漢褐釉瓷魂瓶,瓶體上人物和動物的面部表情清晰可見;還有北宋沙埠窯青釉牡丹紋瓷執壺,壺體釉色純淨,光澤如新…… 在這裡,你無需將疑慮問出口。因為仿製品已在標籤上寫明,無特殊標註的展品均為真品。
  • 不妨來打卡台州博物館親子活動
    大熱天的不如帶孩子參觀博物館,能陶冶情操,了解歷史和藝術,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逛博物館,能啟發孩子思維,激發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每個周末台州博物館都會推出了一系列親子活動和配展活動,跟著小編的步伐去了解一下吧~
  • 台州博物館來了位拄著拐杖的講解員……
    他們身份各異:有全國導遊大賽總決賽銀牌導遊員,有浙江省文明遊客,還有普通志願者……但每個人的旅遊故事都令人動容。一取下石膏就拄著拐杖去當講解員她說,這是和孩子們的約定當意外看到歷史老師江雨佳拄著拐杖出現在台州博物館,博物館義務講解員微信群沸騰了。大家沒想到,距離骨折手術2個月,江老師又出現在了博物館,陪伴學生們一起為遊客義務講解文物歷史。
  • 一起找找哪些台州元素將被介紹給世界
    天台山是中國道教南宗的祖庭所在,又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曾流傳著「活佛」濟公和「和合二仙」寒山拾得的故事,在中國佛山中享有較高的地位。浙江非遺,燦若繁花,故名《浙裡繁花》。第一章民間文學收錄了台州的濟公傳說和劉阮傳說。
  • 台州博物館開館兩個月 市民欣賞文物熱情高漲
    台州市博物館自7月1日,對外開館以來,已經有兩個月了,那市民對欣賞文物的熱情還是不是像剛開館那樣的高漲?市民有沒有做到文明參觀呢?前去參觀的時候,市民又要注意哪些事項呢?我們一起去台州市博物館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