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oo
清早八點,Haruka列車徐徐駛入京都車站站臺。我疲倦地背著旅行大背包,站在匆忙奔走的上班族們中間,茫然地望著遠處的京都塔。嗯,我又回來了。
兩年前第一次來京都,看到一個古寺便會讚嘆一下,路過竹籬茅舍亦要駐足觀看一會兒。這次已是第三次造訪,見了熟悉的風景只是覺得親切,不再像往常一般大驚小怪。搭地鐵往南至伏見,尋找朋友葉桑住處。站在房門口拿出手機搜了一下wifi,對上號了才敢怯生生地敲門。
為了吃上一碗鰻魚飯,葉桑和我坐著嵐電去了嵐山。去一趟嵐山簡直像是要出遠門去旅行呢,葉桑說。第一次來嵐山時,我將附近的寺廟走了個遍。天龍寺和竹林都覺得平平,最欣賞的反而是極小的祗王寺。雖然沒去過西芳寺,但想來祗王寺的苔蘚也不會遜色。
說起京都聲名在外的景點,我似乎都不太感冒。清水和金閣皆是人頭湧湧,龍安寺則多是從不同角度數石頭的閒人遊客。那天和葉桑往一乘寺方向閒逛,經過詩仙堂就進去轉了轉,沒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第二天又回到這一帶,路過附近一座之前從未聽過名字的圓光寺,出於好奇便買票進了門。剛走沒幾步,一座枯山水龍庭橫在眼前,以長石喻龍身,砂石喻雲海,讓我著實地在原地盯著看了好一會兒。
只是爬鞍馬山遠沒我想像的那麼輕鬆。爬上鞍馬寺,再從貴船出口下山後,我的雙腳像得了帕金森一樣抖個不停。過了幾天後也沒吸取經驗教訓,又拉著同在京都旅遊的中學同學延桑去爬比叡山了。
爬比叡山的那天,我們先去了大原一帶。非櫻花紅葉季節的三千院略顯冷清,但庭園的青苔仍煞是好看。
讓人驚喜的是一旁的寶泉院。這裡的額緣庭園,即將柱子作為畫框來觀賞庭園的方式極為有名。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景。
那天去比叡山的經歷,至今回想起來仍不知該說是運氣欠佳還是運氣太好。明明在地鐵裡看到有2000日元的比叡山一日券出售,愣是忘了購買。直到到達比叡山纜車售票處的時候已經遲了,只得硬著頭皮買下單獨的纜車票,心裡盤算著又多花了多少冤枉錢。
比叡山延曆寺分東塔、西塔、橫川三大區域,各區域之間相隔甚遠。沒做好功課的我們從纜車站徒步至西塔,已花去不少時間。從西塔至橫川的穿梭巴士車票是560日元,而比叡山巴士一日券是800日元。下車的時候,巴士司機一邊把一日券遞給我們一邊說了一堆提醒的話,作為日語渣的我也沒太在乎,拿著一日券就下了車。逛完橫川回到巴士站之後,我們看了看巴士時刻表,終於發現司機的意思應該是:這是今天最後一班巴士了啊,你們確定要買一日券嗎……
我果然是坑同學的好夥伴啊。沒辦法,正碰上附近停車場上一個歐吉桑準備開車離開,只好上去求順風車了。一鞠躬,問,您順路去東塔嗎?
歐吉桑說,我去的是相反的方向。繼續鞠躬說,但最後一班巴士沒有了……
歐吉桑就下了車開始默默收拾後座的行李給我們騰位置。啊,好感動。但上車之後未免還是要雞賊地想,早知道這樣就不買一日券了啊!
事情還沒完,逛完東塔之後,我們發現好像下山的纜車也快到最後一班了。兩人正在山上瞎轉悠不知該走哪條路的時候,奇蹟出現了。一個面容清秀的和尚捧著一本經書,從我們身邊走過。兩人連忙上前求高僧指點迷津,這位頭上閃著金光的小師傅客氣地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我有車。
廢話,怎麼可能嫌棄啊,跪舔都來不及。
小師傅去過中國,還和我們聊起五臺山的天台宗。到了停車場,小師傅又和之前的歐吉桑一樣,開始打開後座車門收拾東西給我們騰位置……比叡山上都是好人啊!而且好人們的車子後座都還很亂呢。
小師傅車技還不錯。車一開起來,車載CD開始自動播放搖滾樂。他一聽好像覺得不太好就馬上靜音了。把我們送到一條山路的分叉口,給我們指明了未來前進的方向之後,小師傅就絕塵而去了。剩下我和延桑在暮色昏暗的比叡山小道上飛奔。所幸的是,終於趕上了下山的纜車。
回來之後一直記得,那天在比叡山上坐巴士去橫川的時候,不經意間車窗外琵琶湖的景色一閃而過,天上還掛著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