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一年》再版,林文月在京都時光的真實記錄,令人回味無窮!
當36歲的臺灣中文系副教授林文月,懷著一顆不舍與求知的心,到達日本的京都,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起初,她就是這樣悽悽惶惶,不知所措。白天,縱然固然可以到圖書館打發時間,然而到了傍晚之後,心中那股兒鄉愁卻完全難以抑制。
-
京都遊記很多,《京都一年》情真意切,勾起人們對京都的牽念
僅僅一日的行程,尚且讓我對京都念念不忘,如果在京都生活一年,是不是會更加令人難以忘懷?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近來讀林文月女士在京都旅居寫下的隨筆,我從她的文字中應證了這一點。《京都一年》,是林文月從京都見聞、人文風貌、社會環境、藝術體驗等不同角度記錄的文字,總結並分享了她在京都的所見所聞。同樣見識過京都,但林女士筆下的文字深度結合京都的歷史和文化,融合了中華遊子對京都人情世故、文化底蘊、藝術表現的認識和理解,以中國人更能理解的方式看京都,讀來既有美感,亦令人產生共鳴。
-
借林文月之文,感受京都滿載歲月沉澱的厚度
我了解是京都,是它與唐朝的長安相似,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京都一年》是林文月在京都一年的隨筆和遊記,在這本書中作者說:回想剛到京都時,孤零零沒有一個熟人。有一次乘電車下錯車站,迷失了方向,在萬家燈火的街頭徘徊,當時心中無限悽涼,恨不能插翅飛返,但是一年來,京都典雅的氣氛和優美的風光深深吸引了我。富有古都之稱的京都到底是有何種魅力呢?我們可以從《京都一年》這本散文裡了解。
-
京都到底有什麼好?來聽這些「京都玩家」怎麼說
如今,現代化的都市都越來越相似,穿梭在地鐵和機場出口的遊客有時會錯亂自己到底是身處哪個城市,但是在京都不會這樣。小小的京都每條街道甚至比景點更加好看,作家們用文字記錄京都的美與生活:朱天心的《三十三年夢》,舒國治的《京都的門外漢》,林文月的《京都一年》……不妨在這些作家記錄自己與京都的筆下,一邊讀一邊像是在京都走一走。
-
林文月的《京都一年》 | 文藝聯合書單總第45期
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著名作家林文月遊記隨筆《京都一年》入選本期書單。更多江蘇鳳凰文藝好書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swy_kuwoniu《京都一年》林文月 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9月「我不會攝影,只能將眼睛所看見的,心中所感受的,收入筆底,我走出房間去捕捉京都的美好,卻發現她像一個風情萬種的少婦,接觸越多
-
作家在京都生活一年的感受,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京都
在日本,我去了大阪,京都和奈良,這三個城市都讓我印象深刻。短的幾日就讓我對日本這個國度激起了興趣。《京都一年》是作者林文月在京都一年時間裡觀察到,了解到的文化和內涵。在這本書裡有他個人對於京都的感受和體會,也有京都的人文地貌。這樣一個充滿歷史的古都中,聽見看見遇見的事物,都有著獨特的面貌。必須下來這一個城市適合居住也適合創作。
-
36歲的副教授開啟異鄉獨居的旅程,也寫下了《京都一年》這本書
36歲那年,林文月是大學裡中文系的副教授。有天,她突然接到系主任的電話,說學校有到日本訪問研究一年的機會,讓她考慮考慮要不要去。林文月想了想答應了,於是,她踏上了首次在異鄉獨居的旅程,也寫下了《京都一年》這本書。
-
從東京到京都
用護照在關西國際機場可以買關西一日券,這個關西一日通券對於我們外國人而言實在太划算了,2400日元,一天之內在大阪、京都、奈良等關西地區隨便乘車,火車、電鐵、地鐵隨便坐。光是一趟大阪到京都就可以把2400日元坐回來了。
-
月讀|誰的京都:讀川端康成《古都》
京都南座,經過為期三年的整修於2018年歲末重新開幕 趙琦 圖林文月女士在上世紀60年代赴京都大學研讀比較文學。因其文筆優美又勤寫,讀者有幸讀到她在居留期間寫下的《京都一年》,書中對京都四季重要的「活動」——顏見世、都舞、祗園祭——進行了詳細描寫。京都四條大橋邊上,有一座雲巫女阿國的雕像,相傳其為歌舞伎創始人。雕像斜對面就是日本著名的歌舞伎劇場:南座。對傳統的京都人來說,沒有觀賞歲末南座全國名角薈萃的「顏見世」(原指年終歌舞伎班主與演員重新訂立合同後,新班底的介紹性演出,後泛指名角露臉),就不算過了一年。
-
10本書帶你走進日本京都 感受千年古城魅力
對了,在京都,怎麼吃?「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學家鷲田清一,帶你走進千面的京都、多層的京都、唯一的京都。作者簡介鷲田清一,哲學家。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專攻臨床哲學、倫理學。曾任關西大學教授、大阪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現為大阪大學校長。著有《梅勒?
-
蘇枕書旅日八年:京都只是一座古都嗎?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著有《歲時記》、《塵世的夢浮橋》、《京都古書店風景》、《有鹿來:京都的日常》等,出版過《浪人》、《東京愛情故事》等譯作。 蘇枕書的文字生涯開始得很早。1988年出生的她,已經累計出版十八種書,其中有她擅長的小說、散文,有學術、文學名著的翻譯作品,也有人文類著作。
-
京都下了一場雪,美的有點不像話!去過的人終身難忘
就像作家林文月說的那樣:春夏秋冬,季節流轉回歸不歇;風花雪月,古都優雅歲歲年年。在世人心目中,京都可能是個洗滌浮躁心靈,盡情享受慢時光的旅遊聖地。平整的鵝卵石花園,神秘的祗園歌舞伎,細緻的懷石料理,小巧而又精緻的日式庭院,在這裡,各種浮想翩然而生。而下了雪的京都,薄暮秀嶺雪如塵的市井樓宇,更是美的不可方物,這也是只有冬天才能看到的別樣韻味。
-
京都一年的慶典活動,都在這裡!(珍藏版)|京都·旅行
給讀者的話:又到一年金秋
-
為什麼要去京都(上)|私家地理
題圖把自己和你們最愛的謝小嚶賣一下,出個鏡。京都看櫻花當然最美,但我的一位姐姐說,任何時候去京都,都是理想的時間。晚上無處可去看到貼著青蓮院夜遊 ,一路上山去了青蓮寺,後來才知道這樣的夜遊一年也就兩次。深秋的京都略有寒意,幾乎赤腳走在夜裡的古院 ,腳冷到鑽心,京都庭院夜晚的燈光打得分外美。
-
和你去京都 出門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題圖把自己和你們最愛的謝小嚶賣一下,出個鏡。京都看櫻花當然最美,但我的一位姐姐說,任何時候去京都,都是理想的時間。晚上無處可去看到貼著青蓮院夜遊 ,一路上山去了青蓮寺,後來才知道這樣的夜遊一年也就兩次。深秋的京都略有寒意,幾乎赤腳走在夜裡的古院 ,腳冷到鑽心,京都庭院夜晚的燈光打得分外美。
-
靜靜的京都
當我在海外觀光客頓時消失的京都街頭,佇立於祇園四條大橋上俯瞰空曠的鴨川河畔時,心底浮現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清水寺(張維中攝影) 這十年來每一次到訪京都,發現京都的觀光客一年比一年還多。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上旬,我來到京都。睽違一年半的京都,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第一次來到關西。國境封鎖的現世,京都失去大量的外國遊客,縱使讓人替商家感到擔憂,但卻也難得重現往昔的悠閒風貌。 舊地重遊許多的景點,因為現況使然,充滿著一股久違卻又新鮮的感受。 比如清水寺。
-
《京都之謎》:千年古都的遷都歷史之謎,京都特色的怨靈文化之謎
想要來點輕鬆的隨筆散文,可以讀一讀臺灣作家林文月的日本旅居隨筆《京都一年》,或是臺北奇人舒國治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閒走札記《門外漢的京都》;倘若想要了解更多京都隱秘往事的,那不妨看看這本《京都之謎:一座千年帝都的歷史變遷與尋謎》。
-
京都最好吃的火鍋店,吃的是京都人自己的味道
京都人氣最高的牛腸火鍋店,就算是牛腸鍋的愛好者,第一次吃到這家店的味道也會嚇一跳。用三種白味噌混制而成的湯底,有著超乎想像的濃鬱口感,據說是熬製了超過10小時才完成的。但不只吃烏龍麵哦,是在以高級海鮮、蔬菜和豆腐為主要食材的火鍋中,最後再加上店家引以為豪的烏龍麵。它不僅美味,還和京都老鋪有一個共同特徵:吃下去讓人感覺身體很舒服。這家店在京都人之間也是非常有名的,因為火鍋的湯底非常鮮美,客人們吃得一滴不剩也是見怪不怪的事。
-
京都的治癒呵,都在那些極小的片段裡
京都的治癒呵都在那些極小的片段裡圖文 | Lam不是第一次造訪京都,也絕不是最後一次。提及京都,或多或少心中都會浮現出林文月筆下《京都一年》裡的典雅秀美。將京都作為目的地,常常有些無名的憂愁,怕與山門長牆草草照面,怕錯過通衢小巷隱藏的一間深夜食堂,怕穿不對華美織錦。有時越是讀不透的城市,越是心中有些惶恐。
-
像地道京都人一樣逛吃逛吃 京都賞味指南
像地道京都人一樣逛吃逛吃圖文| 葉醬說起京都的吃,總逃不過那些高大上的米其林餐廳,動輒人均上萬日元,必須提前一個多月預定,氣氛凝重凝重,別說舉手投足,連打個噴嚏都要小心翼翼以至於很多人沒來京都就先怕了起來,天天這樣吃飯,豈不是累死?當然,京都也不是只有極盡奢美的懷石料理啦,普通人也不會動不動就去吃頓懷石料理。最讓人難以忘情的餐廳,美味是當然的,還因為你可以打著呵欠和老闆聊天,可以哭喪著臉盡情吐槽上司、可以和閨蜜不顧形象地笑崩,是便利、妥帖和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