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將修繕芝罘俱樂部舊址、克利頓飯店舊址等建築

2020-12-23 齊魯網

  煙臺齊魯網1月6日訊 (通訊員 姜曉輝)記者近日從市文廣新局了解到,在去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評選中,煙臺市及9個縣市入選,數量列全省第一。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方面,今年將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確保順利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終審驗收,全力摘取金牌。

全力摘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金牌

過去一年,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方面工作卓有成效。目前,我市所有縣市區的文化館、圖書館新建和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成效顯著,已實現煙臺圖書館與萊山區、牟平區、福山區、開發區圖書館的互聯互通。在去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評選中,煙臺市及芝罘區、萊山區、海陽市、萊陽市、招遠市、牟平區、蓬萊市、龍口市和萊州市9個縣市入選,數量列全省第一。

新的一年,我市將繼續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確保順利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終審驗收,全力摘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金牌。

市區安裝14臺電子書借閱機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得到有效保障。結合市政府為民服務實事,市文廣新局2015年全年向社會推出60多個文化惠民服務項目、300多項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公共文化「暖心工程」、「六進工程」和創建示範區2015系列公共文化活動,並將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確保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施農民工文化保障行動,放映「同在陽光下」農民工免費電影專場500多場,發放1000多張「文化親情卡」,在富士康工業園舉行農民工專場音樂會,建立2處工地書屋和60多個流動圖書服務站,推出15期「流動美術館」走近農民工活動;在全市文化館推行「結對子,種文化」包片輔導制度,培訓1100名基層文藝骨幹;全市農家書屋完成出版物補充更新1181家,數位化升級673家。

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全市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多種形式拓展圖書館服務功能,與社會書店合作設立「暢銷書專櫃」,開通「你選書,我買單」綠色服務通道,並在市區人流密集場所安裝14臺電子書借閱機,啟用了煙臺圖書館流動服務車。相關部門與駐煙高校籤訂《文化共建戰略合作協議》,三所高校的圖書館向社會讀者開放,有效增強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紮實推進國有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吸納社會各界人士成立煙臺市文化館理事會、煙臺美術博物館理事會,履行決策、監督、管理職責,以「接地氣」的方式強化公共服務功能,切實保障群眾文化權益。

對歷史建築進行修繕保護

打造膠東文化的龍頭城市,我市在膠東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面工作成果顯著。我市新創排的大型主題歌舞《膠東兒女》、現代呂劇《俺娘》、現代京劇《黨員登記表》和《秧歌魂》,均入選「山東省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數量居全省前列;現代京劇《煙臺解放》入選「山東省地方戲振興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2015-2016年度扶持項目。積極組織開展紅色膠東美術創作工程,全市有19件作品入選山東省紅色美術作品展。

2016年,將對芝罘俱樂部舊址、克利頓飯店舊址等歷史建築進行修繕保護。抓好紅色文藝創作演出,紅色主題文博展覽活動。

我市的文物保護工作,2015年收效明顯,順利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市共登錄文物信息數量10.3萬餘件/套,順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我市工作取得實效。去年10月,我市成功承辦了山東省管轄海域文化遺產保護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及山東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座談會,國家、省有關領導對我市相關工作給予高度評價。2015年以來,我市新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公布了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第二批不可移動文物90處。全市有40個工程單位入選全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入選數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去年全年考古勘探面積達150萬平方米,有效確保了文物安全。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市文廣新局組織開展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新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2項,新增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37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河北秦皇島將修繕八國聯軍舊址內「六國飯店」
    六國飯店(資料圖片)新華網石家莊4月23日電(李俊義、李永利)河北秦皇島將對山海關八國聯軍營盤舊址內的「六國飯店」進行保護修繕,預計斥資約300萬元人民幣。據秦皇島市文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坐落在目前山海關鐵路小學院內的「六國飯店」,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是一幢丁字形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一樓西半部為客房,東半部為餐廳,二樓設舞廳、倉庫等。樓房東部的北側還有五間左右的二層樓房,與主樓成垂直關係,是當年飯店經理的辦公和寢室用房。據介紹,山海關地區有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八國聯軍軍營舊址。
  • 南京揚子飯店舊址擬建酒店博物館 宋慶齡曾下榻
    中新網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吳瞳)記者15日從南京市下關區旅遊局獲悉,南京第一家涉外酒店,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揚子飯店舊址有望重現當年的風貌,修繕完畢後的揚子飯店舊址將主要作為酒店博物館、陳展與該飯店相關的文史資料。
  • 晉江會館、西單飯店舊址等將迎活化利用
    近年來,不少文物開展騰退工作,記者今日(1月6日)獲悉,晉江會館、西單飯店舊址、聚順和棧南貨老店舊址等7處發布活化利用計劃。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冀介紹,西城區是唯一能夠反映北京都城歷史變遷的代表性地區,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文物保護任務艱巨,合理利用潛力巨大。
  • 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
    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今天(7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文旅委獲悉,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不久後,這裡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讓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
  • 南京「國民大會堂舊址」將展開修繕
    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中西合璧式風格,在當時的東南亞具有一定的影響,是原國民政府進行大選及召開國大會議的重要場所。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獲悉,目前設計單位正在進一步深化「國民大會堂舊址」修繕方案,補充鑑定工作即將完成。
  • 人文齊魯|芝罘俱樂部:擁有全亞洲第一座保齡球館
    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芝罘俱樂部亦稱煙臺外國公會俱樂部,位於煙臺山東南海濱,由英國人於1865年創建,是為在煙外國僑民提供公共娛樂和商會議事的場所。據「芝罘俱樂部志石」記載:「1865年建造,1906年和1913年擴建,1931年重建。」
  • 省級文保輪船局舊址修繕工程何時啟動
    ,老建築現在被圍牆包圍其中整個建築四周搭有腳手架,圍牆裡雜草叢生。舊址被一圈圍牆圍住,唯一入口是一扇藍色鐵門,但也被鎖住了,周邊都在建高樓。記者通過門縫看見,十米開外的輪船局舊址被搭建的腳手架包圍,建築整體遠觀保存較為完整,但圓形拱門、鏤空石牆、屋簷等均有不少裂痕破損,內部結構和情況不得而知。記者詢問周邊的保潔人員,他們都稱:「這門一直鎖住,沒看到有人來過。」
  • 市南蘭山路28號車站飯店舊址外立面要修繕
    半島記者 於紅靚4日,半島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蘭山路28號車站飯店舊址外立面修繕方案批前公示,項目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蘭山路28號,由山東濟鐵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項目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蘭山路28號,青島火車站對面。
  • 遊記:美國領事館官邸舊址
    我遊玩煙臺山的路線是:煙臺山石刻美國領事館官邸舊址(煙臺開埠陳列館)聯合教堂膠東革命史陳列館海關稅務司官邸舊址(中國京劇藝術館)冰心紀念館抗日烈士紀念碑煙臺山燈塔旗語杆忠烈祠燕臺石烽火臺龍王廟丹麥領事館觀海坪射魚臺惹浪亭連心橋英國領事館主體建築舊址領事署路。
  • 【煙臺故事】也談芝罘日本神社
    作者 王偉敏    今年1月18日, 在《煙臺晚報》「煙臺街」版上看到魏春洋先生寫的《煙臺山上的鐵證》一文,文中寫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在煙臺山附近建了一所日本神社,但不知當時神社的具體位置。筆者記起,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住在東升街,曾聽附近的老人們說這個日本神社舊址就在煙臺山下的進德路南頭。    進德街位於芝罘區解放路北段路西,長60餘米。
  • 「阜成信」舊址成危房修繕遇難題
    近日,市民李女士向本報反映,2003年她在槐蔭區經二路著名的「阜成信」工廠舊址購置了一處房產,現已被鑑定為危房,多次向產權單位濟南市土產雜品總公司(簡稱「土產公司」)反映,十餘年仍未進行維修。  文物建築被鑑定為危房,牆體水泥曾掉落砸車  據了解,2003年李女士花費20餘萬元購得此處房產,並取得房產證。
  • 縱橫京城四百年,當之無愧的魯菜第一大幫,煙臺福山幫的傳奇過往
    據煙臺《福山縣誌》記載,早在明末清初,煙臺人就進入京城,將煙臺菜帶入了北京。也正是在明清時期,福山名菜佳餚從民間走進宮廷王府成為御膳,供帝王享用後,又有多種京都名菜名點被福山廚師帶回福山。克利頓飯店舊址除了魯菜外,作為沿海通商口岸和重要的人貨聚集地,煙臺市聚集了民國時期國內外諸多特色美食,至今在煙臺的老街道上還能看到這些中西結合、獨具特色的百年老店。
  • 全國優秀古蹟遺址評審項目啟動,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等入圍
    1914年,古物陳列所成立,同年在原鹹安宮舊址之上建造了我國近代博物館史上第一座專門用於保存藏品的大型文物庫房,因存放的是「歷代文物之所萃,品類最宏,舉凡金石書畫陶瓷珠玉之屬,罔不至珍且奇,極美且備」(《古物陳列所廿周年紀念專刊》錢桐「緒言」),故將其命名為「寶蘊樓」。1948年,寶蘊樓隨古物陳列所併入故宮博物院,保存至今。
  • 組圖:廬山會議舊址修繕後重新開放
    修繕完畢後的廬山會議舊址外景。 版權作品,請勿轉載。  人民網訊 7月底,經過首次大規模的維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廬山會議舊址於重新正式對外開放。  新會場全部按照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時的實景進行擺設。
  • 山西投資2000萬元修繕閻錫山府署督軍府舊址
    曾為閻錫山府署的督軍府舊址1日開工修繕,該工程由山西省政府出資,修繕費用約為2000萬元人民幣。督軍府舊址位於山西省會城市太原,史書記載該舊址原為晉文公重耳廟,北宋初年曾為潘美帥府,歷代山西巡撫的衙門均設在此。1916年,各省軍務長官改稱為督軍,閻錫山任督軍,因此稱督軍府。
  • 新中國電影院舊址掛"危房"警示牌牽動市民心
    水母網9月27日訊(YMG記者 侯召溪)  近日,煙臺市民途經市區朝陽街南首時發現,原新中國電影院舊址掛上了「小心危房」的警示牌。這座百年老建築上映的電影,不知給多少老煙臺人留下記憶。它的未來牽動眾人心。昨天,記者進行了調查。
  • 湖南省攸縣軍地聯手修繕革命舊址打造紅色景點
    原標題:修繕革命舊址打造紅色景點   12月上旬,湖南省攸縣人武部組織正在集訓的基幹民兵來到紅色基地蘇維埃紅軍兵工廠舊址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而就在此前不久,這處舊址還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牆壁和設備破舊不堪。
  • 旅港雲南鄉親捐資30萬修繕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旅港雲南鄉親捐資30萬修繕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中新網昆明3月11日電 日前,旅港雲南同鄉會名譽會長張之龍向騰衝第一中學捐資30萬元,修繕該校園內的滇西軍都督府舊址。
  • 寧惠軍調研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修繕保護工作
    本報訊 (記者丘佳溢 通訊員梅公宣)近日,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寧惠軍來到位於大埔縣茶陽鎮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實地調研舊址修繕保護工作,全力推進舊址展覽館及紀念廣場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