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鴻祺(右)計劃臺灣推雨花齋免費素食餐廳 圖片提供/蔡鴻祺
蔡鴻祺曾開辦免費素食 圖片提供/蔡鴻祺
佛教在線臺灣訊 由杭州建德廣安禪寺的已故住持文全長老所創的雨花齋素食餐廳,因為免費供食且不分男女老幼,經營4年不到,自2011年在杭州建德開店後,已經在大陸各地發展出200多家,遍布10多個城市,難得的是,每家店全憑善心人士自發創建,均不收錢也不為利益,而這股行善風氣也吹到了臺灣,認同理念的人士計劃明年開出第一店。
雨花齋發起人文全長老當時已80多歲,又被稱為雨花長老。十多年前,他看到眾多社會問題,感慨買賣無處不在,連親情也被交易捆綁,眼見環境惡化,拜金主義充斥,他想做點事,拿出一生積蓄5萬多元人民幣,交待弟子開店落實「拒絕殺戮、素食健康」理念,給予弱勢群眾免費又健康的一餐,至今已有超過70萬人次到此吃過飯。
雨花齋開店,早中晚三餐,每天約有70多人來用餐,長老常到餐廳看用餐者的神情,別人開心他就覺得滿足,問他圖些什麼?長老說,「抱著無所得的心去做,能開多久,一切隨緣。」
開辦第2年長老離世,但「雨花齋」已在德清、鹽城、北京、上海、汕頭、樂山、常州等10多個城市開花結果,同樣取名「雨花齋」,但多來自各地誌工開辦,每家店之間並沒有組織關係、沒有規章制度、沒有交易,更不圖經濟利益,其間沒有一家因資金或人手問題而停業,唯一相同的,開業者都去過建德的「雨花齋」。
各家負責人說,「雨花齋」是個家,大家都是家人,歡迎所有人來家裡吃飯。讓志工感動的是,每天都有人加入這個大家庭,一起撐住了這個「家」。2012年,雨花齋轉為公益組織,2013再形成為社會企業概念,各地商家,包括建商,一聽雨花齋要開店總會給了優惠或折扣。
而臺灣也有民眾蔡鴻祺接觸了「雨花齋」,認同了文全長老理念,決定在臺灣開辦「雨花齋」,計劃兩年內在臺灣各縣市都成立這樣的公益餐廳。蔡鴻祺是一家音響公司的老闆,他說自己吃素20多年,也曾在臺灣人文素食展連續三年展覽期間,4天檔期,每天發1000個免費便當。
「聽到臺灣要開辦雨花齋,大陸曾派員來臺了解,發現彼此理念吻合,也獲得文全長老大弟子大行法師首肯。」蔡鴻祺說,為了深入「雨花齋」開辦精神,他曾到廈門「雨花齋」當志工,一次切了50顆高麗菜,還學習接待禮儀。「在這裡,不分階級,都是家裡的一分子。」
蔡鴻祺觀察發現,大陸去雨花齋吃飯的,並非只有弱勢民眾,很多還是老闆、高官或貴婦,但多是認同這個理念而來,而且之後就出錢出力,投入志工行列。
「雨花齋」的精神是以互助家庭為觀念,透過吃飯這件事,培養人倫與自律。」蔡鴻祺表示,目前臺北、臺中都在籌備,臺中預計2016年初開店。至於錢從哪裡來?他說,臺灣不愁善心人士,上次在臺北開辦一次免費素食,請人認捐免洗餐盤和筷子,很快就「秒殺」。
蔡鴻祺認為錢和人力不是問題,反而是餐廳地點不容易找。先前他在行天宮附近找了地下室,但空間太小,又要上下樓梯,對老人不方便,他正另覓地點,而臺中有業主免費租用,只要付水電,未來志工,將會安排到大陸「雨花齋」實習,了解「雨花齋」精神,以及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的禮儀。
而苗慄市一宗教團體主持,曾與蔡鴻祺接觸,認同這項理念,開始每天提供免費素食午餐,有4、5種菜色,引來不少民眾排隊拿便當,往往一拿就好幾個,全家份量都算進去。此外,澎湖、高雄也有民間人士想開辦「雨花齋」,不過蔡鴻祺認為,免費給飯仍有不足,在吃飯過程中,還需要融入感恩、自省的教育。
「方向不能錯誤,志業才能持續。」蔡鴻祺說,他希望透過「雨花齋」,教育民眾人與人如何互動,如何運用六態和六音晢學,從飲食中發揮倫理道德,並從中學習感恩,他表示,也會將臺灣慈濟的關懷愛人的精神納入其中,但不會有功德箱要你投錢,想當幹部也不必捐錢,有心即可。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