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教堂8分鐘VR全景紀錄片!

2020-12-19 道可雲

巴黎聖母院,這座塞納河畔輝煌雄偉的教堂,始建於1160年,花了180多年時間,在1345年完工,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遭遇嚴重損壞,在19世紀被重新修建。當地時間15日,北京時間今天凌晨,有800多年歷史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目前消防隊員已經在現場撲火,但是由於火勢太猛,塔尖已倒塌,主體結構被「拯救」。

隨著VR電影體驗的發布,「大教堂VR紀錄片」 , TARGO希望探索對受人尊敬的大教堂歷史和秘密的獨特魅力,這使其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現象。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斷研究我們的文化遺產,巴黎聖母也一直在歷史中被見證。自12世紀起,巴黎聖母院見證過無數戰火與紛亂。上一次這所教堂受到嚴重損傷,還要追溯到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

這部8分鐘的VR全景紀錄片以立體360 VR的形式拍攝,講述了大教堂的校長兼大師派屈克·喬維(Patrick Chauvet)的日常生活,他帶領觀眾觀看了大教堂的幕後之旅以及他作為教堂成員的獨特角色。現代。「我們遇到了大教堂的校長,並了解了:他是那個打開大教堂關閉的大門並向觀眾分享秘密的人,」 羅瑟瑞爾說。隨著Rector-Archpriest本人作為導遊,觀眾可以前所未有地進入大教堂的塔樓,聖器收藏室,辦公室和屋頂,這些都是對外封閉的。

諸如此類的事故進一步凸顯了VR技術在保存歷史地標方面的必要性。使用攝影測量和深度捕捉等技術永久地使地標和歷史永久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VR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熱度後,VR種類更是層出不窮,如VR遊戲、VR眼鏡、VR一體機、VR全景等。2019年隨著5G網絡的問世,VR全景營銷也正式迎來了爆發元年,道可雲VR全景技術已被廣泛的應用於酒店、園區、工廠、旅遊、企業、醫院、學校等諸多領域!

VR全景,通俗的講就是通過3DVR全景技術將實景圖進行1:1真實還原,突破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使用戶擁有沉浸式、互動性、實時性的線上體驗。以往我們看到的線上宣傳都是圖片以及文字介紹為主,而VR全景可以實現虛擬實境的三維場景效果,水平垂直各360全景,720度視角,實景拍攝,真實立體,互動牽引,身臨其境。

VR全景系統中還加入了實時語音解說、一鍵導航、一鍵轉發、對接官網、特色展示、公告通知、在線留言說說等五十餘種功能。道可雲VR全景技術,客戶可以在各個漫遊點中深入了解其布局等,進入一個漫遊點,便能開啟「上帝視角」,轉動手機或移動滑鼠,身臨其境地360度轉動察看,客戶能身臨其境之感,實現快速傳播效應,提高知名度,實現招商引資的宣傳推廣,實現數位化營銷。

2019年4月15日晚,馬克龍在教堂前廣場發表講話稱,「儘管這場戰鬥還沒有完全獲得勝利,但是最壞的情況已經得以避免。」馬克龍表示,「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

相關焦點

  • 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三部紀錄片
    正值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看了3部關於修復重建的精彩紀錄片:*Resurrecting Notre Dame《重建巴黎聖母院》2019.9.8/82min/美國/10集古建築修復紀錄片中的第9集*Rebuilding Notre Dame: Inside
  • 這些紀錄片,帶你了解巴黎聖母院修復工程
    與此同時,一部由BBC拍攝的紀錄片《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引起中國網友注意,眼下豆瓣評分8.6,另一部央視紀錄頻道參與製作的紀錄片,也將目光投向重建中的聖母院,可以說為了修復這座古教堂,一場由全世界頂尖建築師、考古學家、工程師,以及數百名木匠、石匠等修復工人等共同參與的浩大工程,在過去一年時間裡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狀況如何?BBC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
    而當巴黎聖母院大火熄滅後,法國方面很快進入到修復階段,不少公司與個人都對此進行了捐款,育碧公司還提供了巴黎聖母院的設計模型——育碧出品的遊戲《刺客信條:大革命》背景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裡頭出現過巴黎聖母院。本月,BBC就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推出了紀錄片《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
  • [分享]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圖資料下載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圖專題為您提供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平面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大火前的巴黎聖母院  美國某圖書出版商,在其官網發起了發起The People's Notre-Dame Design Competition(巴黎聖母院教堂重建設計競賽)活動,面向公眾尋求大教堂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那些故事
    2019年4月15日晚,當巴黎聖母聖母大教堂被燒毀時,全世界都驚呆了。中世紀的大廈是無數歷史事件的地點,從拿破崙波拿巴和英格蘭的亨利六世的加冕,到聖女貞德的祝福。在大火徹底熄滅之前,一位歐洲億萬富翁承諾投入1.13億歐元重建這座擁有800年歷史的哥德式大教堂。近幾個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由於汙染,雨天和寒冷的自然風化以及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些思想核心忽視和外在因素而受到了一些創傷。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駝背」使大教堂的受損部分在19世紀中期得以恢復。
  • 巴黎聖母院值得嚮往的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十億數據或拯救巴黎聖母院
    BBC紀錄片《文明》巴黎當地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時間16日00:30Paris,Cathédrale Notre-Dame(巴黎聖母院)起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也籠罩了整個巴黎。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吞噬!巴黎還有這些教堂你不能錯過
    大家紛紛感慨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也失去了他的鐘塔如果你正在巴黎旅行,不要難過雖然去不了巴黎聖母院巴黎的其他教堂也非常值得一去>聖心大教堂—俯瞰巴黎全景聖心大教堂是法國巴黎的著名旅遊地標之一,也是巴黎日流量拜訪遊客排在第二位的旅遊景點,第一位是艾菲爾鐵塔。
  • 一部BBC特別紀錄片,走近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
    今天,魚叔就借一部BBC的特別紀錄片。帶大家一起走近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Rebuilding Notre Dame: Inside the Great Cathedral Rescue影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8。
  • 巴黎聖母院都逛了,何不順便去看看巴黎大皇宮呢?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旅遊必打卡的地方,遊玩的時候主要是參觀教堂內部,登頂鐘樓和地下室三部分,登頂鐘樓的時候可以看到巴黎的全景,不過需要提前預約。Jean-Paul II, 75004 Paris開放時間,周內8:00-18:00,周六和周日8:00-19:15.鐘樓開放時間,4月1日-9月30日 10:00-18:30,7月-8月,周六和周日10:00-23:00,10月1日-次年3月31日10:00-17:30,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閉館。
  • 巴黎聖母院內部被燒成了這樣,如今還有這些大教堂值得一看
    儘管在400多名法國消防員盡全力撲救之下,巴黎聖母院的整體結構得以挽救,大量文物得以搶救,其頂部基本上卻已被焚毀,標誌性的塔尖更是已經倒塌。彩色的玻璃窗花也沒能倖免於難。在美麗的窗花下做彌撒 攝影/FREYA幸好的是除了那個倒下的塔尖、大教堂的主體結構得到了「挽救和保存」。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古教堂大救援之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古教堂大救援之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5日,法國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發生不明原因火災。當尖塔的頂端倒進火焰和煙霧之中時,整個世界都在為這一刻扼腕嘆息。火災過後,法國歷史古蹟首席建築師菲利普維勒納夫成立了一個重建修復應急小隊,其中包括數十名工程師,建築師和科學家,展開了萬人矚目的大教堂修復重建計劃。如今一年過去了,巴黎聖母院重建的怎麼樣了呢?
  • 巴黎|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世界最美教堂
    穿過古老的石橋,緊挨著南岸塞納河的,就是巴黎聖母院。在這裡,可以找到巴黎中心點。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裡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這個點大小類似於地下水井蓋,為8角形,旁邊刻有pointdefrance的字樣。大致的位置靠近聖母院右邊的門,也就是那個出口處。
  • 大教堂時代永恆 法語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歸來
    詩人格蘭古瓦以一首莊嚴而宏大的《大教堂時代(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拉開序幕,將觀眾帶回半個世紀前1428年的巴黎聖母院,告訴觀眾這是一個信奉神的時代,而大教堂的時代已經來臨…
  • 850年巴黎聖母院燒毀:為什麼歐洲的教堂一建就幾百年?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在1345年建成,花了180年建造,如今毀於一旦。   建造時間非常之長,動輒幾百年,這也是歐洲哥德式教堂的魅力。除了巴黎聖母院,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如科隆主教堂建造了600多年,米蘭大教堂歷經700餘年,均是跨越幾代人的建築工程。
  •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就靠它了!
    2019年4月16日的一早,很多人都對刷屏的新聞難以置信:巴黎聖母院遭遇了一場熊熊大火,塔尖和房頂塌陷、附近腳手架被燒毀,南塔、北塔和西面玫瑰窗口損壞,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時間!而且維修期間不再對外開放!
  • 布魯諾·佩爾蒂埃《大教堂時代》,巴黎聖母院之殤!
    歌曲《大教堂時代》是法國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中的歌曲,由布魯諾·佩爾蒂埃(Bruno Pelletier)演唱。值得一提的是,此曲作為音樂劇第一首歌曲,原本是歌頌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莊嚴雄偉,但是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之後,此曲卻給人留下一種對昔日大教堂無限留戀之感。   與傳統音樂劇的音樂表現手法不同,歌曲《大教堂時代》融入大量現代音樂元素,巧妙地將美聲唱法和流行樂有機地聯繫起來,動人的旋律令人百聽不厭。
  • 法媒: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內三個大玫瑰窗倖免於難
    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後,教堂內的三個大玫瑰窗的命運一度引起法國媒體擔心。當地時間16日上午,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言人對法國媒體確認玫瑰窗倖免於難。據法國BFM電視臺報導,大教堂發言人表示,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玫瑰窗沒有被火災摧毀,但一些知名度稍低的19世紀玻璃窗不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 看完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建築歷史 我被震撼了
    Etienne)媲美的宏偉教堂。也有史料顯示,在這裡曾有兩個教堂,一個是聖坦尼大教堂,另一個是聖母瑪利亞教堂。聖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其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
  • 河內大教堂:河內最古老的教堂,巴黎聖母院的風格
    建於1886年,模仿巴黎聖母院的風格而建造,是河內很有代表性的法式建築。外表斑駁,內部裝飾繁複,值得一看。這裡每天舉行彌撒,周末和宗教節日通常人比較多。教堂的大門只在舉行彌撒時打開,其他時間遊客要從側門進入參觀。教堂對面的街道裡聚集了很多咖啡館,逛累了可以坐下來悠閒地品品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