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上海猶太地圖」,你熟悉的地標建築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12-24 上觀

二戰期間,上海接納了3萬多名猶太難民,其中近一半生活在虹口區提籃橋地區的「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中。上海人寬容地接納了這些難民,與他們和諧共處。虹口區內,至今留存著大量猶太難民當年居住、生活的遺址。每年都有當年的猶太難民回到上海這座「東方家園」。4月28日,「跨時代的光影,跨國界的交流」中猶系列文化活動在虹口區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拉開帷幕,「上海猶太地圖」「虹口影視地圖」兩張特別繪製的文化地圖首次發布。

「上海猶太地圖」包含猶太難民紀念館、白馬咖啡館、源福裡、美猶聯合分配委員會等虹口區內的猶太相關地標,也包括虹口區外的和平飯店、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嘉陵大樓、太平花園等地點,帶領市民走進建築背後的故事。

 

主辦方介紹,目前上海存世的猶太遺址和特色建築達48處,且很多都仍在使用,其中部分還成為上海的地標性建築。「上海猶太地圖」擷取了10個上海境內標誌性的猶太坐標,展現上海人民與猶太人民歷經二戰硝煙中結下的動人友誼。市民可以通過地圖尋覓遠東第一大猶太會堂遺址,找到當年的東亞第一高樓,更能感受到穿越時空的人與人之間醇厚的情誼。

 

「虹口影視地圖」則串起了虹口和中國電影業的歷史淵源。1895年12月28日,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僅僅一年半後,1897年5月,電影就漂洋過海來到上海,走進位於虹口的中國第一家西商飯店——禮查飯店,實現了中國電影的首次放映。1908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雷瑪斯在虹口建成了中國第一家電影院——虹口活動影戲園,中國電影影院時代由此開啟。虹口逐漸成為上海的觀影中心,地處蘇州河北的四川北路,成為上海電影放映最「熱」的區域,由中國人興建的第一家商業電影院——上海大戲院、裝飾華麗設備一流的奧迪安大戲院等相繼建成。20世紀上半葉,虹口先後建成32家電影院。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影院,不僅是上海市民觀影的主要場所,也成為現代文化傳播的重要空間,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軔和海派文化的繁榮。

 

「虹口電影地圖」擷取了10個虹口境內標誌性的電影坐標,包括中國第一個商業影院「虹口大劇院」遺蹟,上海唯一的電影文獻資料館「上海影視文獻圖書館」,影視劇拍攝熱門地「外白渡橋」「1933老場坊」等,邀請市民開始電影之旅。

 

這兩份文化地圖都能在中猶文化科技交流中心發布的「拾光地圖」小程序中找到。「拾光」取「拾取光陰」之意,兩份地圖特別邀請「夢工廠」畫師繪製,希望使用者能漫步時光之旅,拾取上海歷史中的吉光片羽。小程序中內置「導航」「打卡」「拍照」三個功能,每個建築都有一段語音講解,遊客可以跟隨導航一路行去,了解這些建築的「前世今生」。

 

作為系列文化活動,虹口-猶太影視論壇及相關新書讀書會等活動將在5月、6月陸續舉辦,通過多樣形式讓市民重溫充滿大愛的歷史之光,觸摸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紅色文化之魂。

相關焦點

  • 北外灘文化會客廳|走進猶太難民的上海家園
    說起北外灘的歷史,人們可能都聽聞過上世紀戰爭年代,18000名猶太難民為躲避納粹暴行,遠渡重洋到上海求生的經歷。這片成為猶太人「避難所」的虹口提籃橋地區,也留下了民族交融的痕跡,成為了中外文明交流歷史、猶太民族歷史的見證。那麼,猶太人的上海家園究竟是怎樣的面貌?其中又藏著哪些故事?
  • 你最愛打卡的靜安地標,你最愛聽的靜安故事,背後有這些身影……
    回望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以全新面貌,向參觀者講述過往的紅色故事;「濃情靜安·爵士春天」音樂節入選第三屆「上海十大特色活動」;「2020中外家庭戲劇大賽連續兩年承辦上海市「建築可閱讀」文創市集活動,不僅首次實現全市覆蓋的參與規模和從「只能展示」到「既可展示,又可銷售」的跨越,而且還第一次將建築可閱讀文創市集和商業空間、夜市經濟相融合,實現文商旅聯動。
  • 玩法|兩張地圖帶你玩轉虹口最有故事的地方
    原標題:玩法‖兩張地圖帶你玩轉虹口最有故事的地方  據樂遊上海,上海虹口,是一片寫滿了老故事的土地,有3個歷史風貌保護區和300多處歷史建築保護點。虹口,有許多細節值得大家去發現!  虹口區內,至今留存著大量猶太難民當年居住、生活的遺址。每年都有當年的猶太難民回到上海這座「東方家園」。  據媒體統計,目前上海存世的猶太遺址和特色建築達 48 處,且很多都仍在使用,一些甚至成為上海的地標性建築。位於上海虹口的「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區」現仍較為完好地保存著當時作為猶太人居住區時的風貌,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個能夠反映二戰時期猶太難民生活的大全景式歷史遺蹟。
  • 「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你打卡過幾處?
    「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你打卡過幾處?2019「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評選活動於2020年1月6日在滬揭曉。本次評選活動選取建設所在地位於上海市行政版圖之內、自1978年至 2019年年底竣工的項目,從建築文化、建築美學、影響力等方面評選出「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是哪10座建築吧!
  • 訴說「諾亞方舟」的救助故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內景「沉浸式」展廳講好中國故事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納粹德國利用國家機器展開了有組織、有計劃、分階段的迫害猶太人行動。手袋的背後,同樣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原來,上海居民金文珍的祖父曾在東長治路500多號開了家米店。當時,住在周邊的不少猶太人生活困難,常常會來米店借米、借面。金老先生總是有求必應,有時借了錢沒打收條,有時對方還不出他也不計較。1940年的一個傍晚,一對猶太人夫婦抱著發高燒的孩子找到金老先生借錢,並拿出一個漂亮的手袋作為抵押,表示一旦有錢了就贖回去。
  • 打卡上海航運文化地標·海關大樓
    打卡上海航運文化地標·海關大樓 2020-07-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圖帶你打卡奇槎八大地標
    一圖帶你打卡奇槎八大地標佛山日報訊 記者李護彬報導:奇槎國際社區,經過幾年的改造升級,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如何玩轉禪城奇槎國際社區?近日,奇槎原創手繪漫畫地圖上線,讓群眾一圖打卡八大地標。靚麗的顏色,可愛的卡通樓房,幽靜的林間小路,清晰的功能分區……奇槎國際社區製作的原創手繪漫畫地圖上,一筆一划讓奇槎版圖躍然紙上。漫畫地圖還將奇槎歷史底蘊、人文色彩和發展規劃集結起來,涵蓋了八大地標建築。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因為有了上海這個避風港,我的餘生才有了可能。我很高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重新開放。」他們的期待是有理由的。經擴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展覽面積擴大4倍,展陳面積擴大10倍。除摩西會堂舊址原封保留外,紀念館展廳、廣場等部分均進行了擴容和升級。通過擴建,紀念館新展廳內部不僅設計簡約、時尚,而且展品也更為豐富。
  • 上海陸續推出騎行指南、賞花手冊、手繪地圖,為不同喜好受眾烹製...
    日前上海市體育局發布的《鐵馬生活城市騎行白皮書》推薦了12條路線,高度匹配不同人群騎行旅遊需求——想飽覽各色海派建築,可選擇總路程約13公裡的「甜愛路-多倫路文化名人街-1933老場坊-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隆仁裡-楊浦大橋-上海國際時尚中心」沿線;偏愛蘇州河岸一帶風情的,不妨嘗試「夢清園-昌化路橋-M50創意園……乍浦路橋-外白渡橋-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四平倉庫」超長版路線,感受從白天到黑夜的雙面蘇州河風光
  • 用心記述猶太人在上海的特殊歲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千件展品...
    名單牆的最後設置有一塊「留白」牆面,等待通過今後的史料徵集,補上更多姓名。  展品背後的心願與情緣  在展示的千件展品中,既有「貝蒂的婚紗」「約瑟夫的玩具獨輪車」等老展品,也有很多首次展出的「新品」。  在「同舟共濟」展廳內,一個略有破舊的手袋仍等待著它的主人出現。
  • 舟山路:猶太難民的「上海方舟」
    不長的舟山路北端是有著80多年歷史的舟山菜場,抗戰期間曾有一批猶太人進入這個二層建築開設罐頭食品、麵包等攤位。而與霍山路、長陽路交匯的另一端曾被稱作「小維也納」。紅色的外牆、狹窄的拱門、高聳的屋頂、連為一體的數棟建築……這段舟山路是當年猶太難民隔離區中最繁華的街道。如今,曾經的不凡就深藏在一幢幢積滿歲月滄桑的老房子裡。
  • 廈門新晉地標山海健康步道背後的故事
    在「八山三水」間畫上一道優美弧線 ——廈門新晉地標山海健康步道背後的故事  如流的人群,穿梭在宛若遊龍的空中步道,爆棚的人氣讓這個新地標迅速成為廈門新晉網紅打卡地。 在市民、遊客放心暢遊的背後,是廈門市政工作者一年多來克服工期短、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超高等眾多難點,殫精竭慮、精心設計,以工匠精神造就全新城市建築精品;是一線技術骨幹、工人師傅日夜奮戰,苦幹巧幹,用汗水鑄就了一個地標建築。
  • 除了武康大樓,這些上海鄔達克建築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要說上海的地標性的海派建築,從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武康大廈到愛司公寓,上海人無一不曉。而這些地標建築的背後,有一個上海不該遺忘的名字——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拉斯洛·鄔達克。繼承身為建築大師父親的才華,鄔達克18歲就在故鄉設計了人生第一座,也是他在上海之外唯一留下的一座建築——聖母瑪利亞教堂。後來在風雨巨變的年代漂泊到「東方巴黎」上海,從繪圖員開始做起,憑藉國際飯店、綠房子、武康大樓這些建築傑作,一路成為大上海響噹噹的知名設計師。1918年-1947年,29年間他在上海留下了60座左右的建築設計,其中25個項目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 訴說人類共同的情感,猶太難民與上海的故事還在世界流傳
    吳思敏 設計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批歐洲猶太難民不遠萬裡,從納粹德國的魔爪下逃離,來到東方「諾亞方舟」——上海。在上海虹口區長陽路62號,一座紅磚拱門的歐式建築,曾是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摩西會堂。2007年之後,迎著「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新名牌上的猶太教燈盞圖案,許多當年避難上海的猶太難民或他們的後代走進這裡,重溫那段艱難而又溫馨的歲月。
  • 漫步上海,意外發現猶太人的諾亞方舟裡,有「上海辛德勒」的故事
    終於在四月一個小雨的下午,我去了恒隆廣場附近,走進了熟悉而又陌生的陝西北路。說陝西北路熟悉,是因為以前在恒隆上班的時候,中午常在陝西北路上的麵館裡吃地道的上海小面,或者在咖啡館裡和供應商開會,要不然就是下班之後,和同事去小店裡閒逛買些流行小單品。馬路不寬,非常適合步行,是名副其實的林蔭道。
  • 你了解油畫背後那不為人知的故事嗎?都是有故事
    藝術不是直接談論政治,在圖像的時代,放棄表象的寫生,以個人的方式切入,把雜亂的圖像資源整合成有深度的繪畫作品。讓繪畫回歸繪畫,讓視覺藝術回歸到視覺。藝術首先是打動你,而不是灌輸教育你。當你在看油畫的時候,試著去了解一下油畫背後的故事,作為一個敘事性的繪畫方式,油畫具有寫實和具象重構的手法,相對於意象派,能更好的讓我們了解油畫中的故事,感受作者作畫時的情緒。
  • 上海相冊|地標攝影
    【編者按】影像收藏與攝影藝術家沈忠海用很多「方式」去解構他的城市影像,新達達、波普、畫意攝影等等,但無論如何解構,地標依然在那裡,東方明珠、外灘、南京路。作家夏佑至說:地標的存在讓你感到踏實,特別是當你置身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時。
  • 中國首家世界著名飯店,上海地標建築,總統套房住一晚88888元
    上海外灘和對面的陸家嘴有著世界上所有品牌的頂級豪華酒店,在外灘有一家特殊的酒店存在,說起特殊是這家酒店因為太有故事,頻頻出現在大銀幕上,每天都會看到在酒店大堂源源不斷的遊客來此打卡拍照,這就是和平飯店。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預約參觀方式在此
    現在,名單牆的最後設置有一塊「留白」牆面,等待通過今後的史料徵集,補上更多姓名。 每件展品背後都是一段往事 在展示的千件展品中,既有「貝蒂的婚紗」「約瑟夫的玩具獨輪車」等老展品,也有很多首次展出的「新品」。
  • 老房子裡匯集「高科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現在,名單牆的最後設置有一塊「留白」牆面,等待通過今後的史料徵集,補上更多姓名。每件展品背後都是一段往事在展示的千件展品中,既有「貝蒂的婚紗」「約瑟夫的玩具獨輪車」等老展品,也有很多首次展出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