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尪仔山是南勝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奇幻之山。在我小時候的想像中,這是一個到處是森然巨石神像的地方,「尪仔」在本地話中剛好就是神像的意思。這座民間知名度極高的「神像之山」,是眾多南勝子弟成群結伴前去探險的理想樂園。遺憾的是,我從來沒有去過。
今年一月,一對同鄉夫婦光臨寒舍作客,順手帶來了一種特產—— 南勝野生甜茶。原來,南勝西坑一帶的村民自古就有飲用一種名為甜茶的古藥茶的習慣。據悉,這種甜茶正是西坑人從距村莊不遠處的尪仔山所採摘。西坑人將採回的野生茶葉隨手曬乾並簡單烘焙下,便成待客的私家飲品。這種野生甜茶一年只採一季(春季),產量極少,所以很少用於交易,大多用來饋贈親朋好友。
在同鄉夫婦提供的若干村民拍攝的照片裡,我終於見到了尪仔山的真面目,確實是一座奇石嶙峋、林莽蓊鬱的原生態山地。這樣的地方出產古藥茶,一點也不奇怪。我只是詫異,茶竟有甜的嗎? 好奇之際,馬上燒水,三人同品 —— 確實甘淳生津,入口縈舌,經久不去。此茶口感良佳,可能與尪仔山長年雲霧繚繞的地理環境有關。恰好第二天,我有事要去平和坂仔。在坂仔辦完事後,便於當天下午趕到南勝與五寨交界處的西坑。在西坑楊長法老先生家(同鄉夫婦長輩)裡,我品味到了更為適口的甜茶湯。原來這甜茶泡法是有講究的:一是茶葉要適量,二是茶葉不能泡水太久。符合這兩個條件,甜茶的味道就會達到較佳狀態。茶好喝,但這甜茶究竟是何茶,是不是茶,卻是個謎。可以肯定的是,西坑人祖祖輩輩世代在喝,應該沒有危害人身的毒性。
過一些天后,出於好奇,我開始研究起這甜茶的「真面目」。最終,經過多方探索,確認這就是野生多穗石柯,一種被稱為「樹上的蟲草」,兼具茶、糖、藥的珍稀生物資源。多穗石柯的甜味來自其內部的根皮苷成分,據悉,含量竟達12.6%,而根皮苷具有一種神奇的功能,那就是修復體內的胰島素,也就是說,它對於糖尿病的康復是頗為有益的。從一些正規出版的藥材工具書看,多穗石柯的功能顯然還遠遠不只是如此。
有人告訴我,南勝的甜茶不只是尪仔山有,包括礬山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原生態山地都有。
也就是說,南勝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野生甜茶之鄉。
野生甜茶並非只有南勝有,但南勝一帶屬於古火山之地,古火山元素與野生甜茶的結合,將有助於打造特色野生甜茶品牌。
這些突然被發現的野生甜茶資源,意味著,小小的南勝小鎮,即將在鹹水鴨與麻棗之外,誕生一個高價值的特產品種;意味著,一條以甜茶為核心,包括種植、烘焙、包裝與銷售的茶業產業鏈即將形成;意味著,一道涉及觀光、教育、休閒、旅遊、民宿的茶業田園綜合體的遠景;意味著,一座以茶藝體驗為內容的古茶文化體驗館成為可能,而其茶具完全可以是「克拉克瓷」、其茶配則可以是早就馳名的南勝麻棗;意味著,一種雖甜卻不影響健康的非蔗糖類新飲品 —— 「南勝可樂」;意味著,風險越來越大的柚農終於有機會開創新的出路,畢竟甜茶的種植無須農藥化肥,且人工成本極低,經濟效益卻遠遠高於蜜柚;意味著,南勝的山地漸漸可以恢復植被多樣化,因為甜茶可以混種在各種樹種之間。
希望家鄉的鄉親,能夠開發好這天賜的自然資源,打造屬於自己的原創的古甜茶文化產業。
往期導讀:
閩南人的智慧:風雨都在茶杯裡
南勝記憶:回首小鎮已惘然
六一節,讓我們穿越到大水前的南勝,一起走進童年時光!
南勝前山街影像:當一條消失的老街重現人世
南勝記憶:前山街的外公
LOOK 平和:茶有甜的? 南勝尪仔山竟產野生甜「茶」,西坑人自古飲用
西溪之戀:漳州「古南勝」文化圈的鄉土基因
南勝記憶:安石坑有棵四百年錐樹王,種它時,鄭成功還沒出生
平和小溪三角坪老街區:城西之城
石碼古城,誰在風塵中刻畫你的樣子
作者簡介:林鴻東,1976年生,平和人,福大畢業,現在廈門工作,鷺客社創辦人。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