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江流域:溫州都市區副中心
--漫談十四五溫州市域空規劃一主一副與鰲江流域
文:光明人家 2020-12-22
近年,隨著國內區域經濟競爭的加劇,又是站在一個重要歷史的關口,溫州該如何選擇新的發展與突破方向呢?作為浙江原先「鐵三角」城市,溫州應該怎樣去迎接挑戰?隨著溫州十四五規劃文件的公布,一系列方案也正式官宣。溫州十四五規劃明確了戰略體系,部署了多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做大都市區經濟 做強中心城市
目前,溫州既面臨著挑戰,又處於新的關鍵突破期。在這樣競爭態勢下,制定設施十四五規劃,具有深遠的重大意義。溫州十四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以五城五高地為重要支撐,做強浙江第三極、建好長三角南大門。在推動中心城區全面崛起方面,溫州提到了加快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步伐,大力度推進撤縣設區以及行政區劃方面的調整。
此次溫州市域空間結構由原來的「一主兩副三極多點」調整為「一主一副兩極多節點」。新空間結構中的「一主」是指市域主中心,即溫州中心城區,涵蓋溫州市區、瑞安市區、樂清市區、永嘉縣城等在內的75個鎮街。
從總體目標與大方向來看,新的溫州都市圈的定義將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就是說,溫州要跳出鹿城、甌海、龍灣等老城區,開始聯合樂清、瑞安、永嘉三地。目前而言,溫州的中心城區依然存在著首位度不夠、城市化質量不足的現象。前些年,緊追溫州不放的紹興撤銷了柯橋、上虞的設區,有些城市數據已經超越溫州之上。因此,溫州必須加大撤市(縣)設區力度,提高城市的首位度,無論是城市經濟總量、人口等數據必須要超越除省內的杭州、寧波外的其他城市,進一步做大做強自己的都市圈。
溫州都市圈最新的城市規劃,溫州提出了「一主一副兩極多節點」的空間結構,形成「中心集聚、南北聯動、全域融合、城鄉協調」的大都市區體系。很明顯,未來溫州主城區將向南推進溫瑞同城化發展,向北推進與永嘉的甌北、上塘,樂清的擁江發展,向南與瑞安城區結合,形成永嘉、樂清、溫州中心區、瑞安四地的聯動發展。相比前幾年的規劃而言,基本大內容沒變,唯一的較大變化是提升了樂清與永嘉的戰略地位。
2019年溫州全市生產總值(GDP)6606.1億元,北部四區2市一縣為5269.02億,佔經濟總量的79%,溫州人口總量930萬,北部四區2市一縣為675.23萬,佔72.6%,基本上,「一主」溫州市域主中心已經囊括了溫州市的全部精華所在,按照規劃,未來的溫州都市區中心城區人口可達450萬以上,只要增強溫州中心城區的首位度,做大做強浙江的「鐵三角」名副其實。
從本次溫州十四五文件的正式官宣,也讓溫州的撤縣設區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溫州當地學者預測,未來5年,溫州的區劃調整將會有一個結果。至於到底是哪個縣市首先撤市(縣)設區,需要看具體實際的操作。溫州要做強浙江第三極,其核心就在於融合樂清、瑞安兩大經濟強市,並必須要把甌北納入市區範疇。
都市區副中心 有待全面整合
「一副」是指溫州市域副中心,依託鰲江流域平原城鎮群,涵蓋龍港市、蒼南縣城、平陽縣城等在內的1市10鎮;規劃中的溫州市域副中心提到「一市十鎮」,即龍港市,蒼南五鎮:靈溪、炎亭、金鄉、錢庫、宜山。平陽五鎮:昆陽、鰲江、海西、萬全、蕭江。均是人口或經濟大鎮,其經濟總量基本上佔據南部的95%以上,其區域人口近200餘萬,是溫州大都市區的重要的副手(副中心),本身就是一個老平陽縣,也符合溫州副中心的實際情況。
然而,市域副中心鰲江流域平原城鎮群及其複雜,去年的龍港撤鎮設市,溫州又多了一個縣級行政區劃(縣級市),而這個副中心原先是由平陽、蒼南共同承擔,原本兩地就相持不下,當時的雙方妥協是由龍港、鰲江、昆陽、靈溪四地組成,其主要中心是為龍港、鰲江。如今龍港市是南部唯一的縣級市,其地位要高於縣,但目前經濟實力並不強,還處於最弱小的一個,因此,現在這個副中心必須是有平、蒼、龍三地共同承擔。
就目前實行的市管縣,其實就是中心市區為尊。市管縣,與地區管縣,從根本上就是有區別的。地區,實際上是區域型政區,對下轄縣市,至少表面上是平等的。地級市,實質上是城市型政區,只有市轄區才是自身,下轄縣市就是附屬,如果沒有列入中心市區範圍,其行政區劃待遇與市區是有明顯區別對待,因此副中心要擺正位置。
2019年溫州全市生產總值(GDP)6606.1億元,南部一市兩縣經濟總量為1169.43億元,佔溫州經濟總量的18%。其區域人口為204.67萬,佔溫州人口總量22%,其份額比北部相差巨大,比寧波市的副中心餘姚、慈谿組合比較還相差太遠,這是溫州的一個弱項,相比於北部明確撤市(縣)設市,南部龍港去年剛剛撤鎮設市,就目前也不太可能輪到行政區劃調整名額,唯一有望是平陽縣近年發展迅猛,或許有望撤縣設市,以增強南部地區副中心的經濟實力。
原按區域發展而言,鰲江流域中心城市發展態勢明顯,那就是中心集聚,目前已經集聚近100萬人口中心區域,輻射人口可達350萬之5000-10000平方千米浙南閩北廣大區域,可作為福州至溫州400公裡中國東南海岸線的節點城市。然而「三國演義」從來就是最複雜歷史劇,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變化太大,劇情的變化往往比人們想像中更加精彩。
至於這個由龍港、平陽、蒼南三地組成副中心應該怎樣發展融合?前景如何?其實目前比原先平、蒼兩地組成更為複雜,也不像主中心可以實施行政區劃調整與撤市(縣)設區,目前也沒看到這個副中心具體實施方案如何,也無具體說明,在現有框架內,不大可能有實質性改善,因此也就沒有特別之解讀。
「兩極」泰順、文成 溫州的後花園
規劃中的「兩極」是指兩個帶動西南部山區城鎮化和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分別是文成、泰順;「多節點」是指加快打造15-20個特色城鎮化節點。2019年泰順、文成兩縣經濟總量共計225.51億,佔溫州的3%。人口為50.16萬,佔溫州的5.4%,其份額太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這兩地是溫州的大水缸、後花園,建設好這兩縣,意義還是很多、很大,千萬不可忽視。
總之,縱觀溫州市「十四五」發展總體目標與規劃,是要高起點謀劃建設溫州都市區,力爭邁上萬億級地區生產總值、千億級地方財政收入、千萬級常住人口、百萬級新增人才的發展新臺階,打造成為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浙江全省第三極,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