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上的奇蹟,志願軍汽車司機用13發步槍子彈擊落美軍飛機

2020-12-11 史海回眸閱古今

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乍一看題目,朋友們肯定會認為筆者這是在胡編濫造,博取眾人的眼球,亦或是神劇看多了,突發奇想一番。

誠然,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之前,連筆者自己也不相信,然而,這的確是真實發生的事兒,發生在1951年的朝鮮戰場上,絕不是筆者憑空杜撰。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的英雄名叫趙寶印,志願軍汽車司機。當時,《遼東日報》、《人民日報》和《志願軍前線戰鬥日報》等新聞媒體均大篇幅報導了此事。

1950年11月,汽車兵趙寶印跟隨自己的老部隊——志願軍某部汽車3團,作為第二批志願軍入朝參戰,來到了山登鎮,負責往前線運輸作戰物質和轉運傷員。

兩個月之後,即1951年1月,趙寶印所在的汽車3團開進到黃海道新溪郡,負責往「三八"線和漢城方向運輸軍用物資。

此時,中國人民志願軍業已攻佔了漢城,黃海道新溪郡緊鄰「三八線」,屬於我軍後方,相對來說會安全一些。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依仗強大的空中力量,不斷轟炸志願軍後方的運輸補給線。

為了達到切斷志願軍運輸線路,儘快扭轉戰局的目的,聯合國軍隊的轟炸機出動十分頻繁,達到了猖獗的地步,每天竟有上百架次的轟炸機對志願軍的交通運輸線進行狂轟濫炸,扔下上千噸炸彈,把和平、寧靜、美麗、富足的朝鮮北半部,炸得到處彈痕累累,滿目瘡痍。平均算下來,每隔5分鐘,就會有一架轟炸機前來轟炸,最多時一次出動了24架轟炸機,象老鵠一樣黑壓壓的一片,遮天蓋地,給志願軍的運輸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還沒有強大的空軍和有效的防空武器,面對聯合國軍隊的飛機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沒有有效的防禦措施,只能採取夜行曉宿,或者躲進山洞等規避手段。而且,當時整個志願軍各運輸部隊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不允許用步槍和其它地面武器打敵機,以防暴露目標,造成更大的、不必要的損失,違者軍法處置。

更為可氣的是,敵機經常超低空飛行,有時距地面僅三、四十米,最低時竟然緊貼著樹稍飛行,在這樣低的距離,敵機上的飛行員經常會用手槍瞄準地面上的目標射擊。

1951年2月,趙寶印所在的汽車3團一個班在新溪執行任務時,遭到了敵機的猛烈轟炸,全班13名戰士,當場犧牲11名,僅有2人僥倖生還,其中1人輕傷,1人重傷。

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志願軍運輸部隊外岀執行任務時,一般都是在晚上。同時,部隊也有嚴格的要求:不準抽菸,不準照明,汽車大燈一律關閉,只留下小燈行駛。

一次,趙寶印接到命令,帶領兩名戰士單獨執行往前線運輸軍用物資的運輸任務。

趙寶印三人開著一輛運輸卡車連夜出發,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全神貫注,生怕遭遇敵機。天快要亮的時候,趙寶印一行三人來到了石邊裡村附近的山根兒下,眼看著就要到達目的地了。然而,擔心什麼來什麼,一陣轟鳴聲由遠及近,8架敵機朝著石邊裡村急速飛來。

見敵機來襲,趙寶印並沒有慌亂,沉著冷靜地立即帶領兩名戰士迅速將汽車偽裝好,三個人立刻躲進了附近的防空洞內。

8架敵機沒有搜索到有效目標,胡亂地在石邊裡村轟炸一氣後離開了。

正當趙寶印等人以為警報解除,準備卸掉汽車偽裝上路時,又有4架敵機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飛來。趙寶印命令一名戰士躲進防空洞,自己和助手曹新仁負責看守汽車。

趙寶印看見前面的空地上有一個凸起的樹樁,立即命令曹新仁在樹樁上架起步槍,準備戰鬥。

曹新仁提醒說,部隊有命令,不準用步槍打飛機。

趙寶印指了指自己手裡的步槍,說,不讓打,也得打,有什麼責任我承擔。說完,立即架起了自己的步槍,對準了敵機。

和以前一樣,4架敵機幾乎是貼著樹梢飛行。敵機很可能是肆無忌憚慣了,也可能是真的沒有看見地面上的兩名志願軍戰士已經舉起了步槍,既沒有開槍掃射,也沒有投彈轟炸。

敵機越來越近,漸漸進入了步槍的射程,趙寶印對準了一架敵機,迎頭接連打了7發子弾,曹新仁也一連打了6發子彈。

敵機呼嘯而過,趙寶印和曹新仁也立即躲進了防空洞。

很長時間裡,敵機再也沒有回來過。

見警報已經解除,趙寶印帶領著兩名戰士從防空洞裡走出來,開上汽車踏上了徵程。

未走多遠,迎面來了幾個人,將汽車攔下,互相詢問得知,這是朝鮮人民軍的防空監視哨。對方問趙寶印,是否打過敵人的飛機?

趙寶印如實地答覆了他們,沒想到,對方十分興奮,連說了三個「打得好」。隨後,朝鮮人民軍的防空監視哨將趙寶印等人帶到了2公裡遠的一片空地上,只見一架聯合國軍隊的轟炸機墜落在地上,正冒著濃煙,機身大部分已經燒毀。

這時,趙寶印才知道,剛才他和曹新仁朝著敵機開了那麼幾槍,竟然真的擊落了一架敵機。

原來,敵機超低空飛行,恰好進入到了步槍的射程之內,趙寶印和曹新仁總共才打了13發子彈,卻剛好有一發子彈打在了飛行員的臉上,飛行員當場斃命,飛機沒人操控,跌跌撞撞地墜毀了。

1951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運輸部隊召開了慶功大會,分別給趙寶印和曹新仁兩人各記特等功一次,並頒發了立功證和軍功章。趙寶印的軍功章上是這樣寫的:「立功證字第1號,茲有趙寶印同志在抗美援朝、衛國保家後勤工作中,於新溪附近,與助手用30步槍一支,子彈13發,輪流向敵機射擊,擊落敵機一架。特此……立特等功壹次,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政治部。」

隨後,志願軍號召全軍指戰員,向趙寶印等同志學習,狠狠地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

後來,《遼東日報》、《人民日報》和《志願軍前線戰鬥日報》等新聞媒體,相繼報導了趙寶印用步槍擊落敵機的事跡,《志願軍前線戰鬥日報》還編了歌曲,題目是《汽車司機趙寶印打敵機》,在志願軍中廣泛傳唱。

從此,聯合國軍隊的轟炸機的囂張氣焰消減了很多,再也不敢超低空飛行了。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志願軍用步槍將美軍轟炸機打下,堪稱戰史奇蹟,為何違反軍法?
    抗美援朝時期(1950年-1953年),朝鮮戰場上還真出現過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志願軍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事件,而且還是轟炸機。其實抗日時期也有不少中國軍人用步槍擊落過飛機,但是轟炸機還是頭一遭,這堪稱戰史上的奇蹟。如今收藏在軍事博物館中的一支普通的美國造三零步槍就是最好的證明,史學家將槍枝評價為「步槍家族史上的一個奇蹟」。
  • 韓戰中,志願軍和美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儘管如此,美軍的武器裝備仍然是世界一流的,相比之下志願軍遜色太多了。 初期中美差距巨大 飛機軍艦坦克幾乎是沒有,就連汽車,志願軍也幾乎為零。來看看一線作戰單位的武器裝備對比,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差距有多巨大。 美軍士兵配備的主戰槍枝為M1步槍。二戰中,M1步槍是當時最好的戰鬥步槍之一。
  • 韓戰中,為何美國會輸?這幾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足以證明
    朝鮮半島也被這兩個超級大國一分為二,美蘇分別佔領著南北朝鮮,為了實現統一,戰爭一觸即發。1950年6月,韓戰爆發,隨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願軍橫跨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隨後和朝鮮軍隊一起創造了震驚全世界的奇蹟,打破了美軍戰無不勝的神話。
  • 飛機盤旋升空,志願軍戰士飛躍三八線,擊落美軍P-51野馬戰鬥機
    為此經過了一番細緻的協商,蘇聯方面終於同意提供米格-15以及米格-15比斯系列戰鬥機,這才讓志願軍空軍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有了能一較長短的實力。而駕駛過米格-15戰機的老空軍戰士施光禮記憶深刻。施光禮1945年參軍入伍,1949年10月,在經受了嚴格的選拔後繼,施光禮進入第四航校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飛行員,當時飛行員本身還算是比較稀罕的玩意兒,畢竟飛機在全國也沒有幾架,但是隨著後來蘇聯提供了軍事援助以後,施光禮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後來也有機會被派往朝鮮戰場上。1951年9月施光禮所在的空四師被調到了安東一線機場。
  • 志願軍手中「三八大蓋」打出巔峰!被詬病的步槍,也要看誰在用
    由此可見,其實在二戰後期,日式三八式步槍就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但是在朝鮮戰場上,這款老式的手動步槍卻又綻放出了新的青春,因為使用它們的是久經戰陣,戰術嫻熟的他們:志願軍部隊。但至於這款老槍到底好不好用?這還是得看在戰場上使用的情況,也要看使用這款槍的人是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三八大蓋一直是我軍使用的主力步槍,所以對於這款槍的使用,戰士們都是輕車熟路,非常熟悉了!
  • 中國軍隊嚴禁用步槍打飛機...一個戰士抗命後,18架美機的遭遇震驚...
    實則不然,朝鮮戰場的美國先進戰機,仍然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輕武器的嚴峻威脅,志願軍曾經在兩輪射擊中就擊中美機18架,其中5架墜毀。  中國軍隊,尤其是中共軍隊,為何會有「步槍打飛機」的傳統?而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是如何實現的?庫叔來講一講。
  • 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何能與美軍打成平手
    以前教科書上說我們代表正義,有人民的支持,侵略軍不得民心,美帝是紙老虎,這些都太籠統化,戰場上拼的是真刀真槍的實力。這裡我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武器代差,比如八裡橋戰役,滿清的騎兵一波波奮勇衝擊,面對英法聯軍的火槍排射,還是一波波倒下,再比如義和團面對每分鐘射速600發子彈的馬克沁機槍,北非酋長斧子砍義大利坦克,這些都是武器代差。
  • 美軍曾用鋼鐵砸死了德國人和日本人,但沒砸倒中國人民志願軍
    志願軍入朝參戰的高炮部隊共裝備蘇制85毫米高射炮32門,蘇制37毫米高射炮165門,98式高射機關炮7門,蘇制德什卡高射機槍1560挺。美軍在二戰期間用鋼鐵砸死了德國佬和日本鬼子,但沒砸倒志願軍。志願軍主要是火力太弱,當年志願軍如果有美軍一半的火力打擊強度,就能將美軍趕下大海。
  • 志願軍新手掉隊擊落美軍王牌,獲特等功臣,晚年在大學當掃地大叔
    王海將軍在抗美援朝空戰中,共擊落擊傷美軍飛機9架,被空軍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所帶領的「王海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 有意思的是,歷史開了個玩笑,他要會見的美國空軍參謀長加布裡埃尼上將,正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王海擊落的。他在跳傘的瞬間記下了王海的飛機編號。加布裡埃尼對王海幽默地說,我就是當年被你奇蹟般打下來的。
  • 抗美援朝戰場軼事:志願軍騎摩託吃牛肉
    坊間一直有傳言: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戰役至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的確順風順水。自從李奇微將軍接替麥克阿瑟成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發現了志願軍「禮拜攻勢」和「月夜攻勢」的奧秘,便逐漸在戰場上取得主動,如果韓戰不停戰接著打,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肯定能獲勝。事實果真如此嗎? 「胡說八道。美國大兵在進步,我們就沒有進步嗎?」
  • 美軍眼中的志願軍兩大神跡:炸不毀的上甘嶺和惹不起的中國飛行員!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太多不可置信的戰場奇蹟,其中美國人印象最深、被打得最疼的有兩個。第一,地面戰鬥以上甘嶺戰役為最,超過二戰強度的炮火轟擊,居然炸不毀志願軍的防線,這讓美國人徹底喪失了戰勝中國人的信心。第二,就是與志願軍的空戰。在這個技術代差最大、力量最為懸殊的戰鬥領域,美國人從骨子裡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可怕。
  • 朝鮮戰場的倒三江,為什麼讓美軍苦笑三年
    在美軍佔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雙方實力懸殊,沒有死扛的決心,一切白搭。美軍的空中優勢那不是吹的,志願軍剛一入朝,800輛汽車就被炸掉大半,1-5次戰役的運動戰階段,隨著志願軍打到38線後補給線拉長,糧彈運不上去。
  • 朝鮮戰場上空的利劍:米格-15戰鬥機,曾令美軍聞風喪膽!
    這種令美軍聞風喪膽的新式戰機就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代表作,時速超過1000千米的蘇聯制米格-15戰鬥機。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驚恐的美軍趕忙調來最新的F-86噴氣式戰鬥機來應對,從此朝鮮戰場上空不再是美軍的「獨角戲」,數百架飛機的大廝殺時常上演。
  • 志願軍「神槍手」:用1條槍33天斃敵214人,入選世界十大狙擊手
    後來,被俘的美軍也交待:因為「死神」的存在,當時聯軍士兵個個惶惶不敢終日,很多人連上廁所都不敢,就怕一下出去命就沒了。當年在上甘嶺,他在33天的時間裡,用442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因此張桃芳被稱為狙擊王,世界十大阻擊高手裡就有他。那麼,張桃芳是怎麼創造這個傳奇的呢?
  • 盤馬彎弓射飛狼:憶志願軍高炮部隊首次擊落美國B-29轟炸機
    志願軍的防空指揮所 順川是朝鮮北部的一個主要交通樞紐和重要軍事基地,這裡距離平壤僅60公裡,朝鮮的第五大河流大同江繞城而過,江上有一座12米高,446米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以及
  • 什麼,志願軍竟然和美軍打起了裝甲對戰?經此一役美軍刻骨銘心
    對中國而言,抗美援朝是一場嚴重不對等的戰爭:就武器裝備來講,美國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許多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戰場兵力密度、空襲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而志願軍出徵還是「小米加步槍,跨過鴨綠江」,極度缺乏重武器,沒有制空權,前期唯一拿得出手的還是土裡土氣的「沒良心炮」一一汽油桶填火藥,和蘇聯支援的喀秋莎BM-13火箭炮
  • 從電視劇《三八線》看志願軍的萬國牌輕武器
    《三八線》劇照,經過戰火磨礪的李長順用上了M1加蘭德步槍M1加蘭德步槍是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的半自動步槍,1936年開始裝備美軍,歷經二戰和韓戰,至1957年停產總產量高達1000萬支。恩菲爾德步槍在1938年已經逐步退出了美軍一線部隊,和「中正式」一樣是手動式步槍,技術上比起M1加蘭德萊自然落後了不少。這說明美國在向國民黨提供裝備時,還是留了一手,主要提供的是已經淘汰的恩菲爾德步槍,而更先進的加蘭德都是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中國,數量相對很少,基本就是點綴而已。所以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繳獲加蘭德的機會並不太多,倒是在朝鮮戰場,加蘭德作為美軍的制式步槍,自然也會被志願軍大量繳獲。
  • 抗美援朝戰場上不可思議的三件事,「老大哥」百思不得其解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中、朝兩國軍隊由此創造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奇蹟: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密切配合,打敗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 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志願軍大規模狙擊的稱手利器
    在志願軍開展的冷槍冷炮狙擊作戰中,張桃芳用這支槍在狙擊點位上戰鬥32天,用436發子彈擊斃敵人214名,創下志願軍冷槍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那麼,以張桃芳為代表的志願軍戰士們,是怎樣用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創造出一個個狙擊傳奇的?這又是一枝什麼樣的槍?
  • 金城戰役:志願軍1100門火炮齊射,美軍司令:讓志願軍教訓韓國人
    面對這場損失了數百億美元以及17萬年輕力壯的青壯年的戰爭,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急於從朝鮮戰場脫身,想儘快結束這場戰爭。此後中美交鋒從戰場開始轉移到談判桌前。經過反覆拉鋸談判,雙方約定6月25日籤訂停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