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未來網北京3月9日(記者 謝青 實習記者 劉文靜)「青海的拉麵和蘭州的拉麵有什麼區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兩會青海代表團審議會上問到,過問「拉麵區別」,肯定「拉麵脫貧」,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壯了膽。
本地人「走出來」,「富起來」
昔日的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窮到了根裡,但是通過「拉麵」脫了貧,讓化隆人逐漸地走出了大山。資料顯示,化隆人從1988年起走出家鄉,將拉麵店開至全國各地,到2016年,化隆人所開的拉麵店達1.2萬餘家。
鄰居甘肅緊跟著走起了「拉麵脫貧」的道路。「目前,蘭州牛肉拉麵在國內網點發展到35000家,在國外網點發展到110家。蘭州牛肉拉麵通過百年的發展,已經走向全國,邁向世界。」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第一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團全體會議上如是說。
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 未來網記者 謝青 攝
「我跟著老闆在北京賣了20多年的拉麵啦!這些年來,拉麵的生意是越來越好做了。」北京市面中緣拉麵館的經理馬女士說起店裡的生意,笑得合不攏嘴。
隨著「拉麵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甘肅人走出家鄉。2012年,蘭州本土拉麵開始走出蘭州,走向全國。2014年10月,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進入廈門;2015年1月,安泊爾蘭州牛肉麵進入武漢。這之後,燕蘭樓、東方宮等大型餐館在各大城市開得紅紅火火,小型拉麵店也在城市中遍地開花。對此,馬女士頗有感觸:「甘肅省一直在大力鼓勵「拉麵」走出去,除了政策扶持外,還會給一定的補助,許多親戚朋友都去外地賣拉麵了。
北京師範大學附近的面中緣拉麵館內,顧客在排隊買拉麵 未來網實習記者 劉文靜 攝
推動蘭州拉麵繼續「走出去」,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建議,要通過聯營合作,首購,兼併,參股等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實現優化互補,壯大企業力量。同時指出,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是蘭州牛肉拉麵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實現了「三化」,才能把蘭州牛肉拉麵做強做大,讓蘭州拉麵成為在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馬女士十分認同馬利民代表的建議,他說:「只有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拉麵店才能經營得更加高效,一家店單打獨鬥是不行的,管理、手藝、味道等的不標準也一定會影響長久的發展。」
即使留在家鄉,也照樣脫了貧
「拉麵經濟」實實在在地推動了甘肅經濟的發展,幫助當地人民脫貧致富。談及此,馬女士自豪的說:那些沒有走出去的人,即使在家鄉開一家小店面,一年也能收入十幾萬塊錢。」
馬女士表示,在家鄉開大店的人也不少,二三百平米的店大街上比比皆是。即使在大店,一碗麵也僅僅只有七、八塊錢,但是一天卻能收入一、兩萬塊錢。馬女士跟記者算了一筆帳,「家鄉的大店一個月能收入300多萬元,自己在北京的小店,一年收入近200萬元。但是大店花銷大、成本高,真正的算下來,其實差不了多少。」
「在家鄉,10戶人家裡有六、七戶人家中都有拉麵師傅,即使不開店,憑手藝也能養活自己。」馬女士補充道。
就這樣小小的一根拉麵,匯聚在一起,拉出了百萬財富。
「蘭州牛肉拉麵是蘭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宣傳蘭州新型城市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表示。對此,他建議要成立專門的機構,統一協調各個部門,整合市場資源,集中社會力量共同發展。此外,要通過建立統一的蘭州牛肉麵信息平臺,開展網上的原場地認證,搭建網際網路網絡的宣傳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還要加大大力政策的支持力度,扶植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品牌企業,大型連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