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兩年投入扶貧資金近43億元,藉助非遺、鄉村旅遊實現精準扶貧

2020-12-25 紅星新聞

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相關情況。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在會上指出,自2018年文旅部完成改組,已先後投入扶貧資金42.96億元。同時,藉助非遺、主題創作、鄉村旅遊等形式,發揮文化旅遊優勢,有效助力貧困地區的脫貧任務完成。

▲李群出席新聞發布會

文旅部改組2年

先後投入扶貧資金近43億元

經過了八年的持續奮鬥,我國的脫貧攻堅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其中,文化和旅遊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原文化部和原國家旅遊局合併成立文化和旅遊部,按照機構改革要求,文旅部及時成立了文化和旅遊部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

文旅部改組後,為推進脫貧攻堅任務,先後印發了《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也出臺了《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行動方案》等規劃方案,從而提高脫貧實效。

據李群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文旅部通過戲曲進鄉村、貧困地區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等項目以及旅遊發展基金,共投入了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另外在人才保障方面,李群指出,文旅部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截至目前,累計選派文化工作者13.2萬多名,培養1萬多名文化工作者。同時,文旅部開展「訂單式」人才支援工作、實施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項目,組織面向貧困地區培訓班700多期。

藉助非遺、主題創作、鄉村旅遊

實現精準扶貧

如何在文旅產業上發揮扶貧作用?李群表示,文旅部制定了系列幫扶政策和幫扶項目,推動貧困地區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具體來看,如在藝術創作和展演方面,文旅部持續加強扶貧題材藝術創作,推薦百餘部扶貧主題作品列入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計劃。同時,藝術作品也持續投入,創作逐步顯現出成果。

而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文旅部同樣積極支持貧困地區縣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目前,貧困地區公共文化設施的網絡建設已基本全覆蓋。李群介紹稱,文旅部先後實施另「春雨工程」「陽光工程」「圓夢工程」三大示範性志願服務項目,其中,「戲曲進鄉村」項目,每年為貧困地區大約1.3萬多個鄉鎮配送約7.8萬場戲曲演出。

李群表示,通過上述舉措,豐富另貧困地區群眾的文化生活,保障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支持貧困地區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方面,李群指出:「文化資源、旅遊資源要以保護為前提下,做好將當地文化、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業,以此助力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李群舉例稱,如在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上,湖南省湘西州實施了「讓媽媽回家」計劃,讓很多具有苗繡技藝這方面能力的婦女回家就業,既可以獲得可觀經濟收益,又讓留守兒童和老人得到關愛照顧。

李群還介紹,如陝西省榆林市有個村,就是依託「公司+農戶」模式,成立旅遊公司承包村集體旅遊資源,去年該村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達1.8萬元,實現了由窮村變成一個年收入近600萬元的旅遊明星村。

紅星新聞記者 趙倩 楊雨奇 北京報導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千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在會上介紹,文旅部立足文化和旅遊優勢特點,堅持把扶智、扶志與扶貧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並從組織、機制、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 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千家 _中國經濟網——國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在會上介紹,文旅部立足文化和旅遊優勢特點,堅持把扶智、扶志與扶貧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並從組織、機制、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23日指出,文旅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文旅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23日指出,文旅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  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42.9億元資金支持貧困地區文旅發展,設立近千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12月23日,國新辦就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共投入了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僅恆碧融三家龍頭房企在精準扶貧事業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300億元。它們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條企業公民新途;它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創造出一個個扶貧攻堅的奇蹟。樂居財經特別策劃「2020中國責任房企」系列報導,發現中國「扶貧榜樣」。
  • 編制旅遊扶貧規劃765個,設立非遺工坊近千家——文化旅遊助力脫貧...
    「十三五」期間,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戲曲進鄉村、貧困地區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等項目和旅遊發展基金,共投入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在國新辦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介紹,文化和旅遊部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非遺+扶貧成效卓著
    10月17日到10月25日,文旅部在貴州舉辦中國丹寨非遺周,旨在推動中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更多非遺走進景區,促進非遺和旅遊深度融合。「丹寨小鎮是貴州非遺的一個集中展示區。在丹寨小鎮舉辦非遺周活動,是非遺進景區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的一次生動實踐。」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文旅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區的發展情況,選取從業人員較多、適宜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充分發動地方政府部門、企業、院校、設計師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第二,培養非遺扶貧的帶頭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央視網消息: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
  • 中國丹寨非遺周開幕 非遺+扶貧成效卓著
    「丹寨小鎮是貴州非遺的一個集中展示區。在丹寨小鎮舉辦非遺周活動,是非遺進景區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的一次生動實踐。」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表示,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是以當代生產生活為中心的文化實踐,讓傳統工藝、傳統設計通過再現、再造、再生,走進現代生活,融入現代旅遊,才能真正實現保護的價值,實現雙贏。
  • 文化發展鋪就致富路:貴州、湖南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取得成果
    據文旅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介紹,近年來,文旅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支持各地結合本地區發展,選取從業人員較多、適宜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充分發動地方政府部門、企業、院校、設計師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為當地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
  • 編制旅遊扶貧規劃765個 設立非遺工坊近千家 文化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共投入42.96億元,為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旅遊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同時開展「訂單式」人才支援工作,實施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項目,組織面向貧困地區的培訓班700多期。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說,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文化和旅遊部主要採取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方面舉措。
  • 非遺扶貧的山西實踐
    近年來,山西文化和旅遊部門把「非遺助力精準扶貧」作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和非遺保護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非遺保護形成新的氣象和格局,非遺傳承實踐日趨活躍,非遺扶貧為脫貧攻堅開闢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成為扶貧領域的新亮點。
  • 2020年度 「脫貧攻堅文旅行 精準扶貧獻愛心」 新鄉文旅行業扶貧...
    1月7日,2020年度「脫貧攻堅文旅行 精準扶貧獻愛心」新鄉文旅行業扶貧品牌總結大會在市九州賓館舉辦。新鄉市文旅局局長劉威出席會議,鴻雁國際旅行社、康輝國際旅行社等10家文旅扶貧先進單位參加會議並獲頒獎牌證書。
  • 「輸血」變「造血」 看鄉村旅遊助力精準扶貧的「大文章」
    12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表示,鄉村旅遊業已日益成為我們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文化和旅遊部充分發揮鄉村旅遊強大的市場優勢和產業活力,持續加大精準扶貧力度。
  • 開對「藥方」 拔掉「窮根」——衡水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紀實
    武邑縣委宣傳部供圖2016年以來,衡水市累計投入各級財政扶貧資金43.19億元,1001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累計完成18.5萬人脫貧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衡水市委、市政府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準則,聚焦增收增效、聚焦社保兜底、聚焦穩定脫貧,高起點謀劃,超常規著力,紮實推進精準扶貧
  • 貴州省赤水市:大旅遊帶動大扶貧
    百萬畝竹海沿山勢綿延起伏,數千掛飛瀑在山間激蕩,數萬株桫欏身姿搖曳——全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燦若紅霞,丹青赤水,處處風景如畫……近年來,貴州省赤水市依託世界級旅遊資源,堅持以大旅遊帶動大扶貧,充分發揮旅遊穩增長、惠民生、消貧困的引領作用,走出了一條
  • 榮盛「扶貧三寶」精準發力,成就造血式脫貧新樣本
    榮盛「扶貧三寶」精準發力,創造了造血式脫貧新樣本,僅2019年,便投入1.85億元精準扶貧資金,使近萬人受益。今天,樓市資本論就對這一成效顯著且可持續的造血式扶貧模式,進行綜合考察和梳理解讀。【一】榮盛三寶之產業扶貧:絨山羊養殖助東白馬營全村脫貧先說榮盛扶貧第一寶,產業扶貧。
  • 中國發布丨文旅部: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培育帶頭人 助力精準扶貧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郭澤涵)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