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意外的五大誘導因素--大都人為、可以避免(強薦)

2021-02-09 潛水遊世界

這是潛水遊世界divetheworld609次分享,類別【潛水安全】。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

出處/橘子鯊潛水

絕大多數的潛水意外都是可以預防的

縱觀潛水意外的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自然的天候及水文狀況、人為的潛水模式以及生理的健康狀況。

俗話說的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其實,絕大多數的潛水意外都是可以預防的,仔細分析歷來的潛水意外,幾乎都是發生在天氣不佳、海象惡劣、潛點難度極高的情況底下發生的。這表示這些意外發生前,若是可以當機立斷的停止潛水活動,就可以避免事件的發生。所以,潛水員如果遇到天候不佳的狀況應該要保守一點,尤其是經驗較豐富的資深潛水員,更容易因為自恃經驗老道且潛水技巧熟練,而輕忽了大自然的力量,難怪大多數發生潛水意外的都是經驗豐富的潛水員,技巧不熟練的「菜鳥」反而因為懂得擔心而明哲保身。

除了上述大自然的因素之外,潛水員本身的潛水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喜好獨潛的潛水員通常比較容易發生意外,因為當意外狀況發生時,缺乏同伴的相互協助就容易生更嚴重的問題,而且喜歡每次都做大深度潛水的潛水員也應作好妥善的潛水計劃,嚴格遵守免減壓潛水(就是避免進入減壓模式之意)的規定,才能儘量避免減壓病的問題,若是有興趣進行大深度的減壓潛水活動,則需要接受技術潛水的專業訓練

原則上,海象狀況太差不要下水,身體狀況不好就好好休息下次再潛水,裝備有問題當然也要經過完整的檢修再行使用。最怕的就是潛水員莽撞行事在不適合的情況下進行潛水活動,如此發生意外的機會當然大增。此外,潛水期間要維持身體的健康,下水前避免酒精飲料及藥物的使用,罹患心臟病或肺部重大疾病者也最好暫停潛水活動以策安全。

1環境因素

潛水最常發生意外的原因就是,在海況不佳的狀況進行潛水活動。

海況不佳時,出入水的困難度會增加,水下的能見度降低,體力的消耗變大,同時水溫也可能會降低,這種種的變化都是不利於潛水活動的進行,所以潛水員應該要視自己的能力及經驗決定是否要下水,千萬不要勉強入水。判斷是否可以下水的簡單原則就是,當我們站在入水處的岸邊,可以看出波浪的高度超過膝蓋以上時,就請認真考慮是否要下水。

萬一下水後才遇到浪況不好的問題,第一時間要先遠離激浪區,避免受激浪影響而撞擊礁石,然後在水面建立正浮力,尋找可以安全上岸的地點(通常是背風面的避浪區),以最快速的方式脫去蛙鞋上岸,然後儘速離開碎浪區。

此外,各潛點的水流狀態及水下的環境也要多加留意,要到一個沒去過的潛點潛水時,最好可以透過識途老馬帶路,或是至少也要請教熟悉當地水下狀況的人,大概了解水下的環境狀況如何(類似潛水簡報),有了對潛點的基本概念再下水會玩的比較盡興也比較安全。


不良天氣潛水的危險:

不良的天氣,會導致水面的浪過高,水下的能見度受影響,或伴隨著水溫降低的問題。在波濤洶湧的狀況下潛水,無論是岸潛或是船潛都會增加出入水的危險性;不良的能見度則會造成水下導航的誤差導致方向的迷失;在低水溫海域潛水若是缺乏適當的保暖措施,則會讓潛水員產生失溫的問題,進而影響潛水員的判斷力及活動力。

而各個潛點的水文變化也是要很注意的部份,若是該潛點本來就有特定的水流狀況,在經由有經驗的潛水員的帶領下,大多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最容易造成意外的是突如其來的水流變化,例如強勁的沿岸流會讓潛水員偏離航道甚至帶向外海,上升及下降流則會造成潛水深度的急遽變化,其中上升流的危險性較高,反應不及的話可能會造成減壓病的問題。 (回復強流,收取如何應對強流)

一、遭遇強流

若是在海中遇到突如其來的急流,首先應該穩定自己的位置及深度,將身體儘量靠近巖壁或是海底的礁盤,因為靠近巖盤的區域通常水流的強度較弱,以雙手或流勾固定自己的身體(流勾是個體積小又實用的安全裝置,最好隨身攜帶),稍微調整一下呼吸穩定情緒,觀察判斷海流的走向及強度。

接下來就是要試著脫離流區,若遭遇的是沿岸流或是激流,則以垂直流向的方向脫離,移動時若是可手腳並用的如攀爬礁盤的方式遊動,因為以手部的力量加以輔助會比單純踢蛙鞋力拼來得省力,又可避免過度耗氣。如果是上升或下降流,則試著水平移動看看是否可以脫離流區,若無法脫離流區,則應攀附著巖盤以安全的上升速度慢慢往上移動,特別是遇到上升流時,一定要避免直接被海流帶至淺水區,這樣會有患減壓病的危險。

二、水面漂流

若是真的不幸發生了水面漂流的意外,首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與同伴失散,一群人聚在一起會比分散開來被尋獲的機會大的多。然後要設法保留體力維持體溫,而且要相互支持,千萬別放棄了希望。如果有辦法的話最好儘量取得淡水,所以有些人會在BC裡放一包飲用水,以備不時之需。注意身體蜷縮漂浮,以減小體溫的流失。

2水下生物

決大多數的水下生物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會被水下生物咬傷或是中毒,往往都是我們疏忽或是玩弄生物產生的結果。所以避免被水下生物傷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接觸及玩弄水中生物。同時做好保護措施,維持中性浮力,穿著防寒衣,手戴手套,都可以避免不小心觸碰的意外。


例如常見具有毒性的海洋生物:獅子魚、石狗公、海膽、芋螺、海蛇…等等,幾乎海洋中色彩鮮豔的小生物都具有毒性,幸好都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只要記得不要去玩弄他們,他們都是很溫和不具攻擊性的生物。

3生理及心理因素

這就是人的因素了,在水中因為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而導致意外也是佔很高的比例(例如潛水時心臟病發作),所以凡是有全身系統性疾病病史的潛水員,或是年過四十五歲的潛水員,都應格外注意身體的狀況,每年需定期做身體檢查並且向醫師諮詢,是否適合潛水活動。

同時,在進行每一次的潛水活動之前,任何人都應該要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況,避免前一天熬夜,酗酒,咳藥的情況。在一趟的潛水旅遊當中,若是經過多日的連續潛水已經自覺體力下降,甚至已經感覺有些疲憊,就應該主動要求休息一到兩次的潛水,如此可以避免因為體力大量消耗而虛脫。

在心理因素方面,若是嚴重恐水或是有任何疑慮的人都應慎重考慮是否從事潛水活動,因為太過緊張的情緒必然產生極大的壓力,進而影響正常的判斷力,當意外狀況發生時就容易因驚慌而發生更嚴重的事件。

若是在潛水過程中發生意外,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驚慌。首先,停下所有的動作,深呼吸,冷靜思考問題的來源,進而解決題,順利的回到水面。這些是意外處理的基本原則,面對不同的狀況當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平時應該多與教練或是潛水長討論各種可能的狀況,當狀況發生時較容易冷靜的解決問題。

4裝備因素

以目前較新式的裝備而言,只要是有經過正常的保養程序,在水下出問題的機率應該都很低,裝備意外大多來自於缺乏妥善的保養或是錯誤的使用。除非廠商有特別的規定,否則應該每年經由合格的技師做裝備的保養,並且以正確的方式使用裝備。

當然,萬一在潛水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類似調節器橫膈膜破裂導致呼吸進水的意外時,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備用二級頭繼續呼吸,萬一還是有問題時,這時就知道潛伴的重要性了,趕快找到你的潛伴,和他一起共生回到水面,如此就可以脫離危險。而外出潛水最常發生的小問題就是:氣瓶的O-ring破裂,導致一級頭無法與氣瓶氣密而漏氣,在此建議潛水員可以準備幾條O-ring帶著,以備不時之需,否則好不容易到了海邊卻因為這樣的小問題而耽擱了潛水活動。

5潛水模式的因素

有些人進行休閒潛水時喜歡潛得深、潛得久,但是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因為那並不代表潛水的技術高超,反而是將自己暴露在減壓病的危險之中。

任何大深度的潛水都有其潛在的危機,身為一個負責任的潛水員應該避免將自己的潛水模式逼到極限,也就是說潛水的過程中不要超出免減壓潛水的範圍,而且應該儘量保守,以策安全。若是真的對大深度的潛水有興趣,那便不是休閒潛水的範疇了,應該要去接受專業技術潛水的訓練後、使用適當的裝備後才去從事技術潛水。

而有關於個人的潛水模式,嚴格遵守潛伴制度,隨時監控氣量及免減壓時間,佩戴潛水電腦表都是有助於潛水安全的,尤其是常從事潛水攝影的潛水客,很容易為了拍攝一個迷人的畫面而在大深度的地方等待許久。而有些喜好打魚的潛水客,更是意外發生的高危險群,因為從事打魚活動的人除了會做長時間的潛水以外,也會常以獨潛的模式進行,可以說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潛水模式,千萬要小心。

有助於增加潛水安全性的工具

一、流鉤:

這是體積小,價格低廉,但遭遇強流時又非常好用的裝備,平時就可放置在BC之中做為必備的安全措施。

二、潛水BC燈:

平時放置於BC口袋,不僅可拿來水中照明用,萬一於夜間與潛伴失散或是遭遇漂流意外,更可以有效率的標定自己的位置,增加被發現的機率。

三、蜂鳴器:

高音笛是搭配洩氣閥使用,不管是水中還是空氣中都能發出高音聲響。平時可結合於BC充排閥之上,可利用氣瓶裡的空氣發出尖銳聲響引起周圍船隻的注意。

四、水面浮力棒SMB:

這是個常見為橘色的充氣塑膠棒,長度在一至兩公尺以上,於水面充飽氣後即成為一個很明顯的目標物。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內容為一家之言,供討論參考,請謹慎甄別,若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 DIVETHEWORLD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注意潛水呼吸問題--避免意外發生
    ,有時我們會聽到潛水客漂流或失蹤的案例,或是罹患潛水夫症等意外,這些都讓不了解潛水運動的人對潛水活動的安全性打了個大問號。因為在水裡人類無法自行呼吸,就算在水面漂流,但是無法到達陸地也往往求助無門,種種的因素會讓不了解潛水的人覺得潛水是危險的活動。而事實上,除非是遭遇突如其來的天災,大多數的潛水意外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那潛水意外到底是如何發生?要如何避免意外,以及意外發生時要如何自救?都是每一位要進入潛水領域的人都要知道的事。
  • 體育:水肺潛水避免受傷的幾個規則
    導語:如果你還記得一個水肺潛水規則,那麼就這樣做: 持續呼吸,不要屏住呼吸。在開放水域認證期間,潛水員被教導水肺潛水中最重要的規則是持續呼吸並避免在水下屏住呼吸,但為什麼這條規則如此重要?避免肺氣壓傷:水肺潛水不同於浮潛或自由潛水,當潛水員或自由潛水員從地面呼吸並向下潛水時,他的肺部空氣在下降時由於水的壓力而壓縮,並在他返回水面時膨脹至其原始體積。另一方面,潛水員呼吸壓縮到與周圍水相同壓力的空氣,如果他上升,他肺部的空氣會隨著周圍壓力的減小而膨脹。
  • --十種潛水意外的應對方法
    潛水燈失靈和潛伴失聯 ⑦ 遭到鯊魚攻擊(機率很低) ⑧ 遭遇下降流 ⑨ 被沉船困住 ⑩ 有減壓病症狀但是附近沒有減壓艙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討論,有任何疑問還請請教專業人士和醫師)歷史相關文章《對付緊張的法寶--Stop-Breathe-Think-Act》《海上漂浮如何自救--電影Open Water教你救命十招》《潛水死亡事故分析和避免常見的潛水意外
  • 中國遊客印尼潛水失蹤,潛水遇到意外應如何自救?
    潛水遇到意外應如何自救?進階版潛水意外自救教程總是認為意外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這是人的天性。針對意外事件研究許多年的John跟Jane發現,大部分的意外發生案例裡,都違背了以下要談到的規則。這一個動作至少可以有效保持體溫50%以上,你可以自己延長你自己的黃金救援時間。當然,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依照水溫、你身體的體積、你是否穿著全身的防寒衣而定。一般來說,水溫30度的救援時間長得多,如果水溫低於20度,大概只有一二個小時可以用了。
  • 江西不缺水,人為因素才是鄱陽湖枯水的主因|鄱陽湖建壩討論
    近日,綠會研究室接到一位長年關注鄱陽湖生態的民間志願者來電,認為鄱陽湖此前之所以連年喊旱、冬枯頻繁,其主要原因在於三峽蓄水和鄱陽湖上遊五大水系的大壩林立。「江西從來就不缺水,秋冬枯水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調蓄解決」,「鄱陽湖此前的#枯水期#提前、冬季水位低等,也都是人為原因導致」,這名志願者表示。這位民間志願者對鄱陽湖流域相當了解。
  • 潛水時如何避免身體過度失溫
    今天小編給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在水下如何避免過度失溫哦!穿合身的防寒衣防寒衣不應該緊到讓你無法輕易的呼吸,而是合身且恰好舒適。只要有部份寬鬆的地方,就會讓水在該處積存,這樣便會吸收該處的體溫。大部分溼式防寒衣使用者,對於頭套都會在衣領的部份加大,以便跟防寒衣可以緊密的結合。如果頭套感到有壓迫感,可以拿把剪刀在臉部開口的地方剪開。乾式防寒衣的使用者,由於該類型的防寒衣有不同的頭套設計,在頸部方面不會太大的壓迫感而且可以輕鬆的轉動頭部。
  • 潛水技巧:如何避免暈船?
    暈船是生理現象,大腦的平衡失調等等,跟道德絕對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暈船也絕對會破壞你自己美好的潛水經驗,而且暈船是可以被避免的,所以你絕對有責任去了解暈船的原因,進而避免暈船。首先,我們需要是什麼導致了暈船。通常來說,暈船這個詞英文字面翻譯叫做「sea sickness」,海洋疾病?但實際上它和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而主要是因為運動。
  • 十的負九次方:航空安全與人為因素
    隨著當今高科技更加發達,設備越來越複雜,人為因素在各行各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航空航天、醫學等等。 人為因素規章的發展 從民航來講,人為因素主要表現在哪裡呢?
  • 該報告稱中國50%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報告稱中國的食品安全有五大風險。超過50%的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 1月15日,江南大學、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曲阜師範大學在北京聯合主辦了「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研究成果報告」。會上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等一系列報告指出,中國食品安全面臨五大風險: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使用超標、質量指標不合格、農藥獸藥殘留不合格、重金屬汙染。 該報告稱,50%以上的食品安全事件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包括欺詐和欺詐、質量指標不合格、生產和加工技術、食品添加劑的過度使用和限制使用、非法添加不可食用物質等。
  • 潛水意外分析-- 海上LOST檔案
    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潛水意外Jens和Toby完全遵造船長的指示,意外解析兩位潛水員活下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機智,但只要多一些注意,這樣的意外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潛水員有帶水面蜂鳴器、浮力袋甚至潛水手電筒,這些都可以用來對潛水船和搜救船打信號,如果他倆帶了這些東西的任何一樣,他們可能在上到水面後不久就被潛水船給找到了!
  • 十的負九次方:航空安全與人為因素 | 揭裕文
    人為因素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在一戰、二戰之後,武器系統非常複雜,還有自動化系統、複雜系統的使用,讓人使用的時候帶來很多困難,這個時候就不滿足只通過一種技術來解決人為因素,這樣就上升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學科來解決這個技術。隨著當今高科技更加發達,設備越來越複雜,人為因素在各行各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航空航天、醫學等等。從民航來講,人為因素主要表現在哪裡呢?
  • 千島湖潛水怎麼樣? - 國內潛水系列
    本文僅為個人心得分享,並不具代表任何學術觀點。所列潛水相關數據勿用於潛水實務。2. 本文僅是潛水科普文章,並非醫學專著。在多方面的資料收集整理時也有發現說明不夠詳盡、統計數據不完全一致、甚至邏輯不夠縝密之處,盡請諒解。3. 本文已獲得原作者與發布網站的授權翻譯為中文版本。編譯者保留中文版本相關權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送氣管法水下潛水,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是少時滲水,不要驚慌,可不予處置,繼續潛遊,等潛水活動結束,上岸後把水倒出,找到滲水點進行修補即可;如果是大量滲水,按突發情況上浮就行了。4、問:海裡有水鬼嗎?答:那是騙人的鬼話!多年的潛水經驗告訴我們,水下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有海螺、海蜇、海龜、海魚、珊瑚、螃蟹等,他們共同構成海裡的生物鏈。
  • 潛水遊泳時,眼睛可以睜開嗎?
    在電視劇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潛入水中的人眼睛睜得圓鼓鼓,就和在陸地上沒有什麼兩樣。那麼 ,人在水中時眼睛真的可以不閉上嗎?為什麼我在洗臉時水進到眼睛裡,都會感到很不舒服呢?
  • 「眼睛石」被追捧的原因,除了人為因素還有哪些?
    石市冷清是目前的現狀,但有一種石頭的銷售卻可以用火爆來形容,這種石頭就是「眼睛石」。一顆好點的「眼睛石」動輒就是5位數的成交價,這個在石界已成常態。「眼睛石」被追捧的原因,除了人為因素還有哪些?他的孝心感動了天神,天神告訴她,只要她能找到象眼珠的石頭,讓她母親摸上一百遍,她的母親就可以復明了。後來人們撿到這種石頭認為是一種幸運的象徵,都會虔誠的供奉起來,因為它們具有「天神」的靈力,可以保全家平安。經常撫摸眼睛石可以消災解難、趨吉避兇。眼睛石本身比較難得,又有了特殊的含義因此顯得更加珍貴。
  • 盤紅橄欖核,五大自然因素很重要
    橄欖核雕養護需要注意的自然因素:1、光線因素日照強光,日照直射發生的熱量等,這些對核雕的危害不可疏忽,強光和熱量,會對核雕起到烘烤作用2、風吹因素長期在風口擺設,會受到風的侵襲以致逐漸使核風化,失去油脂感,形成「滄桑感」,即使未曾風化,也會大大降低其觀賞性。特別在秋過入冬後的季節,風多雨少,出門旅遊,辦事應放在提包內。3、空氣因素空氣因素中有溫度和溼度兩個方面。溫度過高會「烤核吸脂」而生「朽感」,溫度過低易成「僵脂」而失靈氣。溫度過大易促黴變而生「花斑」,過於乾燥則催其開裂而損壞。
  • 潛水面料是什麼意思 潛水面料特點 潛水面料圖片
    潛水面料是什麼意思 潛水面料特點 潛水面料圖片 2017-11-17 10:38:13 來源:全球紡織網 潛水面料是什麼意思,潛水面料特點,潛水面料圖片,
  • 蘭花形成葉藝的因素有哪些?怎麼誘導出現葉藝?
    形成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穩定的藝態,穩定的藝態是遺傳因子發生了變異,另一類是不穩定的藝態,是蘭花在生長過程中,體內的細胞,突然發生變異產生的,也稱為芽變異。"這兩種變異的機會都很小,可以說是萬裡挑一,也就是說遺傳因子和細胞突變都能使蘭花形成葉藝。
  • 東珠首府電梯多次故障 維保公司:人為因素造成
    「電梯質量肯定是沒問題,只不過可能是由於人為的因素,有時候出現故障在所難免,為此我們已經儘可能想辦法避免。」物業告訴信網,小區的維保單位青島維達電梯有限公司目前有專人在小區內值班, 一有問題隨時處理。基本都屬於人為因素造成從物業出來後,信網根據年檢表示上的電話聯繫了維保公司青島維達電梯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信網,小區從交房至今電梯確實出現過一些故障,但基本都屬於人為因素造成,並不會影響電梯的安全性。目前小區的維保周期為14天一檢,後期可能會根據電梯不同情況縮短維保周期,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 潛水愛好者武鳴溺亡,極限運動如何保證安全
    5月1日,一名潛水愛好者在南寧市武鳴區溺水身亡,使「五一」假期的歡樂氛圍蒙上了一層陰霾,也讓這項極限運動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這究竟是意外事故還是人為導致?數十米深的水下,當時發生了什麼?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發現近年來在廣西快速發展的潛水運動其實一直缺乏有效的行業規範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