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東方之星」共同經歷的日夜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他們是新華社攝影記者,一直守候在沉船事故的救援現場,強忍著悲慟按下快門。

  下面這些回憶和圖片見證了他們與「東方之星」共同經歷的日夜。

  「淚水就在眼裡打轉,快門都快按不下,最見不得的就是這樣的別離。」——肖藝九

  400多條生命,千噸客船,漆黑風雨夜,沉入江水之中。趕赴途中雖已做好心理準備,但一到事發地點,慘烈現場讓人痛徹肺腑。

  作為新華社攝影記者,用相機第一時間將現場和救援情況告知外界,既是工作職責,也是自己參與現場救援的主要方式。

  淚水就在眼裡打轉,快門都快按不下,最見不得的就是這樣的別離。但也只能強壓心中悲慟,舉起相機對準沉船現場、潛水隊員、救援現場,用一張張照片向外界傳遞事故現場的信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經過兩個多小時在泥濘江岸上蹲守,清晰拍到潛水員救上倖存老人的場景,讓不在現場的家屬也能及時看到親人出水獲救;爬上數十米高的吊機船架,拍下救援人員和船隻夜以繼日地搶險施救。只要有一絲希望,救援人員就會付出萬分努力。

  給逝者以慰藉,給生者以力量。希望我們在事故現場的努力,能為逝者送上一份哀悼和緬懷。





  「拍攝下船艙內的每個細節,記錄下救援的整個全程,我想這就是我表達對逝者尊敬和悼念的最好方式。」——白禹

  救援的幾天裡不是下雨就是暴曬,船艙裡積水蒸發成的溼熱空氣混雜著遺體腐爛的氣味瀰漫在每個角落,搜救人員還要穿著連體的白色防化服,戴著雙層口罩和手套頭盔,穿著橡膠雨鞋,裡面的衣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

  艙內天花板嚴重變形,地上堆滿雜物,搜救人員只能弓著身體作業,同時還要防備被木刺鐵釘扎傷。大部分搜救人員都是從船體一出水就進艙,顧不上飲食和休息,連續工作二十多個小時,搜救人員盡一切可能保證遇難者遺體不在搬運過程中發生二次損壞。

  站在「東方之星」船頭,我目光所及的範圍內,海事人員在維持秩序、吊船工人在操作吊機、消防戰士在破拆鋼板、洗消部隊在運送遺體、舟橋部隊在搭建浮橋,雖然分工不同,但每個人都在自己崗位上全力以赴地工作。

  對記者而言,進入突發事件核心現場採訪記錄,是職責所在。拍攝下船艙內的每個細節,記錄下救援的整個全程,我想這就是我表達對逝者尊敬和悼念的最好方式。





  「牆上的旅遊線路圖還描繪著沿途美景;『禁止吸菸』的標誌依然溫馨提示;只有牆上那隻指示著離港和到港時間的鐘,指針一動也不動。」——程敏

  當我登上「東方之星」那一刻,心情異常複雜,清理過後的一樓船艙大廳看上去是那麼平常,就像一艘等待遊客登船的普通遊輪,除了到處都是泥水的印跡,一些穿著白色防化服的戰士進進出出,幾個搜尋出來的包裹放在前臺上,還有一張8日從重慶到上海的火車票……看到這張車票,我愣住了。如果沒有意外,在結束這段遊輪之旅之後,乘客們會和在船上新結識的朋友們一一揮手告別,乘火車、飛機各自回家。

  每一間客艙都被清空,裡面什麼都沒有了,就像一間間沒有裝修的毛坯房。客船的餐廳裡空空蕩蕩。可就在幾天前,這裡每一間房裡都是鮮活的生命,餐廳裡也會是熙熙攘攘,也許還有人在一起喝酒打牌。

  空空的船艙,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牆上的旅遊線路圖還描繪著沿途美景;「禁止吸菸」的標誌牌依然溫馨提示;只有牆上那隻指示著離港和到港時間的鐘,指針一動也不動。



  「這一刻我內心是多麼希望眼前的這一切只是一場噩夢,但耳邊冰冷的快門聲提醒我,這是我職業生涯迄今為止見證的最慘重的一場災難。」——李尕

  6月5日凌晨1點,我在事發水域南側大堤上打開車載收音機,關注事發核心區域沉船起吊的進程,原計劃4日晚上9點開始的起吊作業還遲遲沒有進展。大堤上由遠及近的卡車發動機轟鳴讓車玻璃震動起來,那是舟橋部隊的車隊運來了戰士和救援裝備。

  大堤下泥濘的蘆葦地被記者和圍觀的群眾踩出了一條小路,一直通到江邊離沉船位置直線距離最近的地方。蘆葦叢裡圍觀的孩子們爭搶一臺望遠鏡,希望能看清楚江對岸的沉船。早上九點多,沉船被側翻過來,這時江面的霧氣逐漸散去,被風雨籠罩的江面迎來了久違的晴天。

  下午六點多,「東方之星」被完全拖吊出水面,爭吵的孩子們這一刻突然安靜下來,他們被眼前的災難景象震住了。我在江邊蘆葦蕩裡用長焦鏡頭記錄下沉船出水的一刻,此時我身後的天空殘陽如血,夕陽將餘暉投向了「東方之星」。這一刻我內心是多麼希望眼前的這一切只是一場噩夢,但耳邊冰冷的快門聲提醒我,這是我職業生涯迄今為止見證的最慘重的一場災難。





  「剛下高速,發現路口設置有沉船家屬接待處,監利縣城裡的車輛,許多都貼上了志願者標識,後視鏡上繫上了黃絲帶。廣場上有人開始點起蠟燭為遇難者祈福。」——郝同前

  6月1日晚,「東方之星」輪翻沉,次日凌晨3點,得到消息,一路記者奔赴長江航道局,五路記者奔赴現場,我受命在後方處理跟前方文字記者及通訊員通聯來的照片,整整兩天的時間,坐在電腦前不敢稍離。

  4日,前方報導組通知我前去現場支援,我與另一記者立即趕赴現場。剛下高速,發現路口有設置沉船家屬接待處,監利縣城裡的車輛,許多都貼上了志願者標識,後視鏡上繫上了黃絲帶。廣場上有人開始點起心形蠟燭為遇難者祈福。第二天一大早,我前往沉船現場,拍攝了沉船扶正及抬升出水的畫面。

  遇難者「頭七」這一天,在沉船搜救現場舉行哀悼遇難者活動。我與交通部人員一起,上到搜救打撈船,拍攝哀悼畫面,以及沉船上的搜救情況。接下來,去醫院、去殯儀館……在現場,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作為後方及支援人員,我像一顆螺絲釘,哪裡有缺哪裡補。




  以上內容均由新華社記者肖藝九、白禹、程敏、李尕、郝同前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東方之星」兩倖存者講述共同逃生經歷
    5月28日,他們分別從上海、鎮江出發,趕到了南京五馬渡碼頭,登上了船身印著「東方之星」四個字的遊輪,開始了兩人都嚮往多年逆江而上的旅程。不測的命運,悄然落在這艘船上,也同時落在他們的身上。根據兩人的回憶,在遊輪上的前5天裡,他們不認識對方,沒有說過話。發生在6月1日晚9點半左右震驚世人的遊輪翻沉事件,讓他們的生命從此交織。
  • 東方之星沉船-新華網
    在爭分奪秒的生命救援中,官兵們在最短時間內適應未知的水環境,用意志力挑戰著疲勞、失溫、受傷和睡眠不足的極限,在5個日夜裡,累計下潛1546分鐘,打撈遇難者遺體22具,於8日結束任務乘機返回三亞。 「向『東方之星』沉船遇難者,默哀!」8日傍晚,100多名湖北省軍區某舟橋旅官兵肅穆佇立,面向「東方之星」,脫帽致哀。這100多名官兵走下沉船,默哀後撤離現場,跟守護了7天6晚的「東方之星」說再見。
  • 國家安監總局:「東方之星」沉船事件調查仍在規定時間內
    國家安監總局:「東方之星」沉船事件調查仍在規定時間內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5-09-2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
  • 東方之星沉船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此外,重慶東風造船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間已過去很久遠,回憶不起來是否曾設計或建造過「東方之星」。然而6月5日,東方輪船公司負責人姜曌表示,「東方之星」系由他們自己的造船廠自行建造。記者調查發現,「東方之星」實際由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採取「自建和外協」相結合的辦法,由川東造船廠提供船舶主體結構,再拉到東方輪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廠自行拼接裝修。
  • 「東方之星」隕落長江特寫:不到1分鐘船就翻了
    李尕攝  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 據新華社「我報導」微信報導,可能只幾分鐘,「東方之星」就翻了,把數百個家庭丟進焦慮和悲痛的苦海。這塊長江遊輪曾經的「招牌」在6月1日晚上成為456個人(405名旅客、46名船員、5名導遊)的「泰坦尼克」。  截至目前,此次翻船事件已搜救33人,15人生還。交通部說,救援仍在緊張進行,生還者可能繼續增加。
  • 媒體:「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圖/涪陵在線  原標題:「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 核心提示  「東方之星」號遊輪在21歲高齡翻沉長江,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內河沉船事故。  事發至今,「東方之星」的身世仍撲朔迷離。  遊船究竟由誰建造?當時的設計方、施工方來自何處?改造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目前,各方說法不盡相同。
  • 「東方之星」倖存者:我打開了那扇窗
    劫後餘生的他,操著一口天津話向記者講述了事發當晚驚心動魄的經歷。   來不及拉老伴就被捲入江中   我和老伴兒住進「東方之星」四樓421房間。6月1日吃完晚飯,「東方之星」很快就逆江而上。到房間,吳建強和老伴兒把各自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正是這兩個茶杯,在後來的翻沉事件中為吳建強贏得生機。
  • 「東方之星」最後時刻為何突然掉頭原因不明
    有20餘年航行經歷的林船長向記者指出,江船一般設計的吃水大概3到4米,水上大約10米,重心比較高,較容易發生傾覆。另外,在龍捲風時,由於風向易變,遇風沒有正確處置也很容易發生災難。最後時刻為何突然掉頭?「東風之星」的運行軌跡最後停留在6月1日21時31分11秒。
  • 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失事前安檢頻率高
    新京報記者 塗重航 實習生 張維有媒體報導,「東方之星」由重慶東風船舶工業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造船廠)設計,由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建造。也有東方輪船公司內部人士稱,該船由東風造船廠建造主體結構。而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否認建造了「東方之星」,僅承認1992年曾為東方輪船公司建造過另兩艘600客位的客船主體結構。
  • 東方廣播明日之星「我是DJ」複賽第二場落幕
    三月份啟動報名至今,2015明日之星「我是DJ」選拔賽的選手們在4月25日已經進入複賽第二輪的角逐。網易娛樂4月30日報導 三月份啟動報名至今,2015明日之星「我是DJ」選拔賽的選手們在4月25日已經進入複賽第二輪的角逐,這是100進50的較量,也在當天一整天的筆試和面試的進程中高強度接受了邏輯思維、語言組織、文案創意、臨場應變多方面能力的考察。
  • 媒體五問「東方之星」沉船事件
    就在6月1日晚21時10分左右,該船曾與「東方之星」在大馬洲水道交匯。彼時,「銅工化666」從宜昌枝城,空船沿長江北岸順流而下,而「東方之星」正沿長江南岸逆流上行。前者的船員們能清晰地看到「東方之星」艙房的燈光。  由於當時大馬洲江段風雨過大,「銅工化666」船的船長李永軍在21時30分時,決定下錨停止航行。據李永軍憶述,當時雷達看不清東西,怎麼調都是一片模糊。
  • 專家解釋「東方之星沉船事故」四大疑問
    6月3日,「東方之星」輪翻沉事件應急處置第一要務仍是救人,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副部長何建中在現場繼續組織力量爭分奪秒搜救遇險人員。何建中向中外記者介紹搜救情況時表示,搜救力量正在本著「救人第一、方案科學、處置有序、作業安全」的搜救理念和指導原則,水面搜尋和水下探摸同步進行,24小時不停歇,千方百計全力搜救。
  • 央視還原「東方之星」沉船關鍵過程
    國務院調查組的調查結論認定,「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是遭遇了下擊暴流的襲擊,對於很多人來說,下擊暴流都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什麼是下擊暴流呢?一起來看一下。  調查確認,6月1日21時26分,「東方之星」客輪遭受下擊暴流襲擊,瞬時極大風力達12至13級,持續時間約6分鐘。
  • 「東方之星」遊輪所屬重慶東方輪船公司簡介
    東方之星  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是經營長江旅遊客運的國內高級船務公司,系重慶市國有重點水運企業。公司成立於1967年,企業現有固定資產1億餘元,擁有「東方大帝」星級涉外遊輪一艘,「東方之珠」、「東方之星」、「東方王子」、「東方皇宮」、「東方皇苑」等東方系列國內豪華遊輪5艘.各客輪均只設一、二、三等艙,船上配有GPS導航系統、衛星電視、電話、卡拉OK廳等設備設施。
  • 「東方之星」最後的旅程:那些天、那個風雨之夜、那些人
    不久,和「東方之星」擦肩而過的「銅工化666」因風雨太大而拋錨。而據《財經》報導,一些與「東方之星」同航道的其他船舶,當晚也接到海事局通知停航。但視頻顯示,20時52分36秒,四層遊輪「東方之星」繼續穿過某交匯船隻的左舷外約100米範圍內駛向上遊水域,船上燈火通明,畫面左側,閃電高頻擦過。目前還不能確證「東方之星」是否也接到停航通知,以及為何繼續前行。
  • 「東方之星」翻沉事件引發遊輪安全關注
    長江日報記者 陳卓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官方微博  視頻:東方之星沉船扶正過程回顧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上海6月5日電 (繆璐)「從上海去三峽遊覽,我們的路線是從上海坐動車到宜昌,然後再乘遊輪遊覽,而且我們不是廉價團,所以放心」。
  • 「東方之星」沉船事故現場照片
    2. 2015年6月2日,在中國南京,救援人員在長江上搜尋沉沒的東方之星客輪的倖存者。(中國圖片社/蓋蒂圖片社) 7.  2015年6月2日,在長江上,一隊救援人員在東方之星旁緊張工作。(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 東方之星乘客漂流一夜獲救 不會遊泳全靠救生衣
    這名43歲的旅行社工作人員從天黑漂遊到天亮,從監利到嶽陽,成為在長江沉沒的「東方之星」遊輪上最早獲救的12人之一。而船上仍然有數百人沒有被找到。□速沉發現船傾不到10分鐘船就翻了5月28日,重慶東方輪船公司的遊輪「東方之星」號從南京啟程,計劃沿長江逆流而上,6月7日抵達重慶。
  • 長江客船翻沉事件:來自「東方之星」的最後「留言」
    6天前的那個暴雨夜,載有456人的客輪「東方之星」在長江中遊翻沉。截至6日上午8點,14人生還,331人遇難,仍有111人下落不明。  「5月28日—6月7日外出旅遊11天。」蘇州乘客龔才明的配鎖小攤前還貼著這張字條。離龔才明承諾回來的日子還有兩天,家人害怕這會是他「永恆」的留言。  目前,「東方之星」傾覆的船體已扶正,並打撈出水。
  • 專家釋疑:東方之星船長為何不選擇拋錨停航
    6月3日,「東方之星」輪翻沉事件應急處置第一要務仍是救人,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副部長何建中在現場繼續組織力量爭分奪秒搜救遇險人員。何建中向中外記者介紹搜救情況時表示,搜救力量正在本著「救人第一、方案科學、處置有序、作業安全」的搜救理念和指導原則,水面搜尋和水下探摸同步進行,24小時不停歇,千方百計全力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