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失事前安檢頻率高

2021-03-04 美好北新

「東方之星」號遊輪在21歲高齡翻沉長江,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內河沉船事故。

事發至今,「東方之星」的身世仍撲朔迷離。

遊船究竟由誰建造?當時的設計方、施工方來自何處?改造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目前,各方說法不盡相同。

記者發現,儘管「東方之星」運行21年未發生重大事故,但回溯其建造改造環節,仍存在造改船資質存疑、忽視安全性等系列問題。據涉事公司內部人士以及船檢人士透露,該輪變更結構,加長船體,導致重心不穩,增加了傾覆危險。

在管理運營方面,調查還發現,在2007年前,「東方之星」所屬的重慶東方輪船公司,與當地船檢部門均隸屬於重慶萬州交通運輸部門,且船檢部門與該公司幹部交流頻繁。當地船舶行業人士稱,當年「東方之星」在建造和改造過程中,均存在船檢與船主之間「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特殊關係。新京報記者 塗重航 實習生 張維

有媒體報導,「東方之星」由重慶東風船舶工業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造船廠)設計,由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建造。

也有東方輪船公司內部人士稱,該船由東風造船廠建造主體結構。

而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否認建造了「東方之星」,僅承認1992年曾為東方輪船公司建造過另兩艘600客位的客船主體結構。

此外,重慶東風造船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間已過去很久遠,回憶不起來是否曾設計或建造過「東方之星」。

然而6月5日,東方輪船公司負責人姜曌表示,「東方之星」系由他們自己的造船廠自行建造。

記者調查發現,「東方之星」實際由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採取「自建和外協」相結合的辦法,由川東造船廠提供船舶主體結構,再拉到東方輪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廠自行拼接裝修。按這個方法,東方輪船公司4年建造出6艘遊輪。

而東方輪船公司實際並不具備建造「東方之星」等6艘遊輪的資質,當年採取這種造船方式,動機為公司節約成本考慮。

【由誰建造】

東風輪船公司系「組合造船」?

時過21年,當年目睹「東方之星」面世的人也不能準確還原其真實血緣。

東方輪船公司當年的造船廠,在現今萬州「移民廣場」對面的陳家壩沙灘上。1997年,這個船廠被三峽蓄水淹沒到水線以下。

劉德一(化名)曾目睹「東方之星」、「東方之珠」兩艘姊妹船從在那處沙灘上建造到下水試航的整個過程。

6月5日,劉德一稱,當年兩艘客輪建造期間,他在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的工地上日夜巡邏,防止鋼材等丟失。

「是我們公司自己造的。」劉德一說。當年造船廠在江邊的沙灘上,利用枯水季節焊好船體,等雨季漲水,船體就能浮起來。

按照劉德一的說法,東方輪船公司第一條船是「東方大帝」涉外旅遊船,由東風造船廠建造主體結構,拉回萬州後在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自行做內飾。

劉德一說,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此前從未造過客輪,但公司按照「東方大帝」的圖紙,自己建造了「東方之星」和「東方之珠」。

據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1992年9月,公司開始船舶技改工程計劃,該項目採用自建和外協「組合造船法」,這種辦法利用公司現有的人力、設備、技術和場地,能節約大筆經費。

據公司原副總冉毅撰文稱,時任總經理的馮地祿利用這種「組合造船法」,在自己的船廠建造出一艘艘豪華客輪。

現任東方輪船總經理姜曌6月5日介紹,「東方之星」遊輪於1994年2月在重慶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建造完工。

據公司內部人士稱,「東方之星」系列的6艘船,除了「東方王朝」大一些外,其他5艘長寬差不多。

與上述說法形成佐證的是,事發後有媒體報導「東方之星」是由重慶東風造船廠設計,重慶川東造船廠建造。

對此,6月3日,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原川東造船廠)宣傳部負責人張利華予以澄清,稱事件經網絡發酵後,給該企業生產項目籤約造成了極大的被動。

張利華證實,該公司在1993年確實為東方輪船公司建造過兩艘600客位普通客船的船體結構,該系列船為平頭平底。但「東方之星」的船體結構為尖艏,兩種主船體線型截然不同。

6月7日,原川東造船廠工作人員王某表示,「東方之星」出事後,他為此專門去了解,東方輪船公司的確在川東造船廠建造過輪船主體結構,但當時並沒有標註「東方之星」船號。如今出事的「東方之星」與他們建造的主體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幾乎是面目全非,跟原來建的主體結構相比完全是「兩條船」。

另一涉及重慶東風造船廠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時間已過去很久,回憶不起來是否曾為東方輪船公司設計或建造過客輪。

【由誰改造】

改造船廠10年前已破產

按照馮地祿及東方輪船公司內部職工「外協加自建」的說法,無論「東方之星」主體結構由誰建造,其內部裝修、有關零部件的焊接均是由該公司造船廠自行完工。

據東方輪船公司原總經理秘書張夢雲表示,該公司造船廠1992年之前造的全是貨船,從未自行建造過客輪。

另據東方輪船公司的老員工趙某回憶,當年公司的造船廠僅能生產總載重兩三百噸的駁船,以及300馬力以下的拖船。

根據1992年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的資料,該造船廠為乙級資質,只能對外承接368千瓦拖輪,300-500噸級駁船、60米以下鋼質躉船的建造和修理。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船舶生產乙類資質,只可以建造60米以下或主機總功率736千瓦的客輪,2000載重噸以下的貨(駁)船。而「東方之星」新建時長度為66米,擁有兩部880多千瓦的發動機,總噸位2200噸以上。東方輪船公司顯然不符合建造「東方之星」類似遊輪的相關生產資質。

東方輪船公司6艘「東方」系列客船下水後,「東方之珠」、「東方王朝」、「東方王子」分別出現事故。

根據公開資料,1997年,「東方之珠」在長江西陵峽遭遇撞船事故,失去控制,由其他船營救脫險;「東方王朝」船上曾發生火災,並於2001年被交通運輸部長江涉外遊輪專項整頓行動叫停整改,並認定其綜合評定不合格;「東方王子」2000年在長江涪陵段發生觸礁事故,事發後「東方之星」還前往過駁旅客,此外,該船2008年4月14日還在長江下遊航道約409.4千米處,與「江達169」遊船發生碰撞。

據劉夢雲介紹,「東方」系列客輪出事後,1997年公司開始著手改造,將客輪變為遊輪,提檔升級。

一位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當年「東方」系列船是在國營重慶造船廠改造。據記者了解,這家曾是重慶最大的造船廠已於2005年宣布破產。

經過改造後,「東方之星」由原來的66米加長到76.5米,船寬11米,船高18.6米,此外,「東方之星」將平頭結構改成了尖頭,目的為減少風阻,省油。

據公司內部人士稱,當時改裝還包括修改內飾,將鐵壁改成木板,將原來固定在船體上的鋼架高低床變為木質床。

曾在船上擔任保安的劉德一稱,他平時喜歡跑步,以前總是繞著「東方之星」外舷走廊跑圈。

而該船1997年經改造後,兩邊外舷封閉成為窗戶。原來每個客房有兩扇門,分別對著外舷和中間走廊打開,但改造後變為只朝中間走廊開。

此外,他從視頻上看到,打撈上來的「東方之星」客房的床為木質的,床幫還頂著朝外的窗戶。他說,原來船內四通八達,人很快能夠出去,經過改造後,很不利於逃生。

據新華社報導,事故發生時,船傾斜後,客房內的床向傾斜的方向滑動,並抵住門。逃生的旅客都是從窗戶裡逃出。

劉德一稱,如果船內的床沒有固定,也會加快船的傾覆。

6月4日晚,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表示,「東方之星」曾在1997年和2008年改裝過兩次,其中第一次就對船體加長了11米。但徐成光表示,在該輪建造、改造、變更載客量時,都進行了完整穩定性計算校核,計算結果均滿足船舶檢驗技術的要求。

「東方之星」號遊輪在21歲高齡翻沉長江,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內河沉船事故。

事發至今,「東方之星」的身世仍撲朔迷離。

遊船究竟由誰建造?當時的設計方、施工方來自何處?改造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目前,各方說法不盡相同。

記者發現,儘管「東方之星」運行21年未發生重大事故,但回溯其建造改造環節,仍存在造改船資質存疑、忽視安全性等系列問題。據涉事公司內部人士以及船檢人士透露,該輪變更結構,加長船體,導致重心不穩,增加了傾覆危險。

在管理運營方面,調查還發現,在2007年前,「東方之星」所屬的重慶東方輪船公司,與當地船檢部門均隸屬於重慶萬州交通運輸部門,且船檢部門與該公司幹部交流頻繁。當地船舶行業人士稱,當年「東方之星」在建造和改造過程中,均存在船檢與船主之間「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特殊關係。新京報記者 塗重航 實習生 張維

有媒體報導,「東方之星」由重慶東風船舶工業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造船廠)設計,由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建造。

也有東方輪船公司內部人士稱,該船由東風造船廠建造主體結構。

而重慶涪陵川東造船廠否認建造了「東方之星」,僅承認1992年曾為東方輪船公司建造過另兩艘600客位的客船主體結構。

此外,重慶東風造船廠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間已過去很久遠,回憶不起來是否曾設計或建造過「東方之星」。

然而6月5日,東方輪船公司負責人姜曌表示,「東方之星」系由他們自己的造船廠自行建造。

記者調查發現,「東方之星」實際由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採取「自建和外協」相結合的辦法,由川東造船廠提供船舶主體結構,再拉到東方輪船公司自己的造船廠自行拼接裝修。按這個方法,東方輪船公司4年建造出6艘遊輪。

而東方輪船公司實際並不具備建造「東方之星」等6艘遊輪的資質,當年採取這種造船方式,動機為公司節約成本考慮。

【由誰建造】

東風輪船公司系「組合造船」?

時過21年,當年目睹「東方之星」面世的人也不能準確還原其真實血緣。

東方輪船公司當年的造船廠,在現今萬州「移民廣場」對面的陳家壩沙灘上。1997年,這個船廠被三峽蓄水淹沒到水線以下。

劉德一(化名)曾目睹「東方之星」、「東方之珠」兩艘姊妹船從在那處沙灘上建造到下水試航的整個過程。

6月5日,劉德一稱,當年兩艘客輪建造期間,他在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的工地上日夜巡邏,防止鋼材等丟失。

「是我們公司自己造的。」劉德一說。當年造船廠在江邊的沙灘上,利用枯水季節焊好船體,等雨季漲水,船體就能浮起來。

按照劉德一的說法,東方輪船公司第一條船是「東方大帝」涉外旅遊船,由東風造船廠建造主體結構,拉回萬州後在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自行做內飾。

劉德一說,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此前從未造過客輪,但公司按照「東方大帝」的圖紙,自己建造了「東方之星」和「東方之珠」。

據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1992年9月,公司開始船舶技改工程計劃,該項目採用自建和外協「組合造船法」,這種辦法利用公司現有的人力、設備、技術和場地,能節約大筆經費。

據公司原副總冉毅撰文稱,時任總經理的馮地祿利用這種「組合造船法」,在自己的船廠建造出一艘艘豪華客輪。

現任東方輪船總經理姜曌6月5日介紹,「東方之星」遊輪於1994年2月在重慶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建造完工。

據公司內部人士稱,「東方之星」系列的6艘船,除了「東方王朝」大一些外,其他5艘長寬差不多。

與上述說法形成佐證的是,事發後有媒體報導「東方之星」是由重慶東風造船廠設計,重慶川東造船廠建造。

對此,6月3日,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原川東造船廠)宣傳部負責人張利華予以澄清,稱事件經網絡發酵後,給該企業生產項目籤約造成了極大的被動。

張利華證實,該公司在1993年確實為東方輪船公司建造過兩艘600客位普通客船的船體結構,該系列船為平頭平底。但「東方之星」的船體結構為尖艏,兩種主船體線型截然不同。

6月7日,原川東造船廠工作人員王某表示,「東方之星」出事後,他為此專門去了解,東方輪船公司的確在川東造船廠建造過輪船主體結構,但當時並沒有標註「東方之星」船號。如今出事的「東方之星」與他們建造的主體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幾乎是面目全非,跟原來建的主體結構相比完全是「兩條船」。

另一涉及重慶東風造船廠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時間已過去很久,回憶不起來是否曾為東方輪船公司設計或建造過客輪。

【由誰改造】

改造船廠10年前已破產

按照馮地祿及東方輪船公司內部職工「外協加自建」的說法,無論「東方之星」主體結構由誰建造,其內部裝修、有關零部件的焊接均是由該公司造船廠自行完工。

據東方輪船公司原總經理秘書張夢雲表示,該公司造船廠1992年之前造的全是貨船,從未自行建造過客輪。

另據東方輪船公司的老員工趙某回憶,當年公司的造船廠僅能生產總載重兩三百噸的駁船,以及300馬力以下的拖船。

根據1992年東方輪船公司造船廠的資料,該造船廠為乙級資質,只能對外承接368千瓦拖輪,300-500噸級駁船、60米以下鋼質躉船的建造和修理。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船舶生產乙類資質,只可以建造60米以下或主機總功率736千瓦的客輪,2000載重噸以下的貨(駁)船。而「東方之星」新建時長度為66米,擁有兩部880多千瓦的發動機,總噸位2200噸以上。東方輪船公司顯然不符合建造「東方之星」類似遊輪的相關生產資質。

東方輪船公司6艘「東方」系列客船下水後,「東方之珠」、「東方王朝」、「東方王子」分別出現事故。

根據公開資料,1997年,「東方之珠」在長江西陵峽遭遇撞船事故,失去控制,由其他船營救脫險;「東方王朝」船上曾發生火災,並於2001年被交通運輸部長江涉外遊輪專項整頓行動叫停整改,並認定其綜合評定不合格;「東方王子」2000年在長江涪陵段發生觸礁事故,事發後「東方之星」還前往過駁旅客,此外,該船2008年4月14日還在長江下遊航道約409.4千米處,與「江達169」遊船發生碰撞。

據劉夢雲介紹,「東方」系列客輪出事後,1997年公司開始著手改造,將客輪變為遊輪,提檔升級。

一位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當年「東方」系列船是在國營重慶造船廠改造。據記者了解,這家曾是重慶最大的造船廠已於2005年宣布破產。

經過改造後,「東方之星」由原來的66米加長到76.5米,船寬11米,船高18.6米,此外,「東方之星」將平頭結構改成了尖頭,目的為減少風阻,省油。

據公司內部人士稱,當時改裝還包括修改內飾,將鐵壁改成木板,將原來固定在船體上的鋼架高低床變為木質床。

曾在船上擔任保安的劉德一稱,他平時喜歡跑步,以前總是繞著「東方之星」外舷走廊跑圈。

而該船1997年經改造後,兩邊外舷封閉成為窗戶。原來每個客房有兩扇門,分別對著外舷和中間走廊打開,但改造後變為只朝中間走廊開。

此外,他從視頻上看到,打撈上來的「東方之星」客房的床為木質的,床幫還頂著朝外的窗戶。他說,原來船內四通八達,人很快能夠出去,經過改造後,很不利於逃生。

據新華社報導,事故發生時,船傾斜後,客房內的床向傾斜的方向滑動,並抵住門。逃生的旅客都是從窗戶裡逃出。

劉德一稱,如果船內的床沒有固定,也會加快船的傾覆。

6月4日晚,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表示,「東方之星」曾在1997年和2008年改裝過兩次,其中第一次就對船體加長了11米。但徐成光表示,在該輪建造、改造、變更載客量時,都進行了完整穩定性計算校核,計算結果均滿足船舶檢驗技術的要求。

相關焦點

  • 東方之星沉船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而該船1997年經改造後,兩邊外舷封閉成為窗戶。原來每個客房有兩扇門,分別對著外舷和中間走廊打開,但改造後變為只朝中間走廊開。此外,他從視頻上看到,打撈上來的「東方之星」客房的床為木質的,床幫還頂著朝外的窗戶。他說,原來船內四通八達,人很快能夠出去,經過改造後,很不利於逃生。據新華社報導,事故發生時,船傾斜後,客房內的床向傾斜的方向滑動,並抵住門。
  • 媒體:「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圖/涪陵在線  原標題:「東方之星」被指改造後不利逃生  ■ 核心提示  「東方之星」號遊輪在21歲高齡翻沉長江,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內河沉船事故。  事發至今,「東方之星」的身世仍撲朔迷離。  遊船究竟由誰建造?當時的設計方、施工方來自何處?改造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目前,各方說法不盡相同。
  • 東方之星20年前老照片曝光:從普通班船到豪華遊輪
    「東方之星」改造前為平頭兩舷全通走廊船         6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得了一組「東方之星」被改造之前的原貌圖。   程鵬說,在改造前,「東方之星」是平頭船,兩側全通走廊,可以從左舷直通右舷,從船首直通船尾,開門也即可出入船艙;改造後,「東方之星」船頭變成了飛剪首(更利於航行),船體兩側被封閉,成為獨立房間,從左舷到右舷要開啟房間門,再穿過中央走廊,再開啟右舷房間門,翻出右舷窗戶。
  • 「東方之星」遇難者大多保持逃生姿勢(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6月6日中午,「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遇難者人數升至396人,據東海艦隊某部參與救援的潛水員介紹,這些遇難者大多雙拳緊握,保持逃生姿勢。「哥哥聽說後特意打來電話說這是幫助群眾,也是積德,讓我不要害怕,」怕什麼就來什麼,丁建新搜救的遇難者事發時正試圖從窗戶逃生,一條腿已經邁出窗外,然而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也沒能跨過這扇窗。小丁拉住他的腿,卻怎麼也拽不出來。這時,水面經驗豐富的指導員傳來指示:把腿掰直了救上來,小丁這才顫顫巍巍地把人扶正救出。
  • 「東方之星」最後時刻為何突然掉頭原因不明
    「東風之星」的運行軌跡最後停留在6月1日21時31分11秒。寶船網的數據顯示,沉沒前的最後10分鐘,這艘已有21年船齡的客輪向右掉頭。記錄軌跡顯示,「東方之星」最終沉沒時刻為6月1日21時31分11秒。當日21時11分42秒之前,「東方之星」都在沿長江左側河岸行駛。
  • 媒體五問「東方之星」沉船事件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下屬的信息服務平臺寶船網數據顯示,6月1日21時18分15秒,「東方之星」以航速7節逆江而上,航向22度。  航向是船舶航行常用術語,是指以正北方向為零度,沿順時針方向旋轉至船的航行線所划過的角度。在事故發生前的十幾分鐘內,該船的航向軌跡反映出當時「東方之星」的行駛異常。
  • 汶川地震倖存者在東方之星沉船中再次幸運逃生
    世界上有一些人總能跟「幸運之神」走得很近,而且有些時候,你不得不信。來自重慶的一名男子曾是汶川地震的倖存者,而在此次東方之星沉船中,他再次幸運逃生。據湖北日報報導,這名男子叫餘正偉,重慶人,與妻子剛剛承包下「東方之星」遊輪上的小賣部,一共隨船跑了三趟。
  • 「東方之星」號長江遊輪翻沉事件追蹤:暴風雨中的生死大營救
    輪船短時間內傾覆,很多人來不及逃生  記者從長江航運管理部門獲悉,「東方之星」船長和輪機長已被長航公安部門控制。根據對已被救起的船長和輪機長單獨詢問,均反映船舶在航行途中突遇龍捲風瞬間翻沉。  記者2日在上海協和國際旅行社南京分公司獲取一份由「東方之星」遊船乘客的家屬提供的旅行社宣傳單。
  • 汶川倖存者「東方之星」上再次逃生 餘正偉運氣實在太好了
    2015年6月9日訊,在東方之星客輪沉船事件中,有一位汶川倖存者再次逃生,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汶川倖存者餘正偉與妻子剛剛承包了「東方之星」遊輪上的小賣部。6月1日遊輪翻沉之時,餘正偉再次死裡逃生,但目前妻子仍生死未卜。
  • 【頭條】關注「東方之星」翻沉事故:救援的三大「敵人」
    據了解,失事船舶為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客船。已被救起的船長和輪機長均反映船舶在航行途中突遇龍捲風瞬間翻沉。據《湖北日報》官方微博消息,長江海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船上乘客多為上海一旅行社組織的「夕陽紅」老年旅遊團成員,年齡在50-80歲不等。
  • 央視還原「東方之星」沉船關鍵過程
    下擊暴流,是指一種雷暴雲中局部性的強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後會產生一股直線型大風,越接近地面風速會越大,最大地面風力可達十五級。概括的說,下擊暴流就是強下沉氣流,觸地後會產生直線型大風,屬於突發性、局地性、小概率、強對流天氣。
  • 「東方之星」風中翻沉 廉價「夕陽遊」風險浮出
    從官方公布的「東方之星」號乘客信息上來看,乘客年齡大多在50歲到80歲不等,以六七十歲的老年乘客居多。「夕陽遊」中的老人如何出遊,如何獲得保障?成了很多家庭關注的問題。相比之下,協和旅行社的「東方之星」產品11天行程最貴才2298元。  旅遊業內人士王雷告訴記者,11天1000元到2000多元的價格,旅行社要麼虧本,要麼不掙錢。  他介紹,「包船」「包列(火車)」是各家旅行社最愛組的團。「一個團幾百號人,出一趟船掙幾十萬元,省心省力。小旅行社一年組兩三次這樣的團,錢就掙足了。」
  • 韓亞航空航班失事 一女乘客拖行李逃生受譴責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德布拉·赫斯曼6日在華盛頓說,她將親自帶領調查小組,前往舊金山調查韓國亞洲航空公司214航班失事事件。除聯邦調查人員,韓國方面和波音方面也將參與調查。赫斯曼說,眼下調查小組尚未確定將從哪個角度調查這次墜機事件,他們抵達後的第一件工作將是在現場收集信息和相關證據。稍早前,機場等官方機構舉行簡短的新聞發布會,但未提供更多信息。
  • 韓亞航空波音777失事 女乘客拖行李逃生受譴責
    還有目擊者稱,看到「飛機下降時滑出跑道,打跟鬥後著火」。  事發時,微博網友「@藝書yishu」正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航站樓內候機,「就我們從航站樓裡看到的來說,一開始落地後先是揚塵,然後有小股黑煙,但很快被撲滅。大約十分鐘之後才有第二次著火,濃煙滾滾。有人說看到落地前飛機身後就有很長一條亮線。
  • 韓亞失事客機乘客逃生攜帶行李 遭網友譴責
    失事瞬間 「所有人頭部都撞向天花板」  生還者埃利奧特·斯託恩說,當飛機即將降落時突然加快速度飛起來,仿佛飛行員知道可能出問題似的。「後來機尾剛剛撞到地面時,飛機又飛了起來,所有人的頭部都撞向了天花板。隨後感覺像在漂移,在過了300碼後停了下來,這時大火開始燃燒。」
  • 東方之星沉船-新華網
    中國保監會10日通報,經過初步排查,保險業共承保「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中失事客船船東、相關旅行社、乘客和船員投保的各類保險340份,保險金額共計9252.08萬元。 南海艦隊執行「東方之星」失事客輪救援任務的41名潛水兵們,腦海裡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救人,救人!
  • 遭遇在飛機失事,這樣的逃生技巧,你知道嗎?
    「逃生裝備「要在火場中逃跑,你必須衣著便於運動。就拿穿人字拖來說:可能會在平時比較舒服,但是當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 它們就會拖你後腿了。你也不能穿高跟鞋,在國家交通安全局報導中稱:在飛機事故中68%的乘客是被失事後的大火燒死的,所以你如果穿的是長衣長褲的話,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燒傷或被尖銳的東西刺傷。
  • 東方之星客船翻沉 國內外重大沉船事故回顧
    6月1日晚9點半,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旅遊客船由南京開往重慶,上行至長江湖北監利段,突遇龍捲風翻沉。船上載有乘客406人,船員47人,導遊5人,共458人。目前搜救工作持續緊張進行。  國內外都曾發生遊輪、貨輪、油輪的沉船事件,或是兩船相撞、或是著火,抑或是遭遇強颱風,眾多人在事故中喪生,實在令人悲痛。
  • 「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調查報告(上)
    2015年2月28日,重慶東方輪船公司在沒有報審的情況下,對「東方之星」輪底艙的壓載艙和清水艙進行變更,將船後部主甲板下兩個清水艙(5-16肋位)變更為空艙,船前部主甲板下94-104肋位處2個壓載艙和2個調載艙變更為3個清水艙和1個調載倉。 5.船舶穩性驗算分析。
  • 「東方之星」客輪沉淪最新消息 遊輪艙內平面圖曝光
    「東方之星」客輪沉淪最新消息 遊輪艙內平面圖曝光  【「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已有12人獲救生還】新華網武漢6月2日電 記者從長江客船翻沉事件現場搜救指揮部了解到,截至2日中午12時45分,已有12人獲救生還,另有5名人員的遺體被找到,各項救援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