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也有黃土高原地貌,白鹿原最出名、鳳棲原最無奈、神禾原最美

2020-12-10 跟子衛趣旅行

黃土高原的分布與類型

黃土高原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更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

它包括了中國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總面積達到了64萬平方公裡。

分為了山地區、丘陵區、塬區、臺塬區、河谷平原區,其中最為典型的地貌當屬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

黃土高原

陝西自然區域劃分與地貌類型

從地理上來講,陝西在國內也是最具特點的一個省份。

它位於中國中部黃河中遊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遊的秦巴山地區,其中境內秦嶺由於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按照地勢劃分,陝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陝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區。

而如果按照地貌類型劃分,陝西分為六個地貌類型區域:風沙過渡區、黃土高原區、關中平原區、秦嶺山地區、漢江盆地區和大巴山地區。

黃土高原油菜花

陝西黃土高原分布

很人多人提起黃土高原,就會想到陝北。

因為陝北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由於陝北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基本地貌類型是黃土塬、梁、峁、溝,在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後留存下了面積巨大的高原面,從而形成了各種形態不一的丘陵溝壑區。

在這種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中,陝北留給人們的印象是貧瘠、缺乏植被、水土流失嚴重。

那麼黃土高原在陝西境內的分布,難道就僅限於榆林和延安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除了陝北之外,由北至南,由東到西,在陝西銅川市北部、渭南市東北部、鹹陽市西北部、寶雞市西北部都有黃土高原地貌。就連我們的省城西安市,也有黃土高原地貌。

長安少陵塬

西安的黃土高原地貌形成

很多人就納悶了,西安不是位於渭河流域中部的關中平原嗎?怎麼又冒出來黃土高原地貌?

事實上,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臺兩大單元。不僅有巍峨峻峭、群峰競秀的秦嶺山地與坦蕩舒展、平疇沃野的關中平原,還有黃土高原地貌區。

在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屬於華北地臺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衝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這就好像我們手握一把沙,想把沙子撒在地上,灑出一個較為均勻的平面出來,事實上,在怎麼平整均勻,也會有薄有厚。而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衝積時並沒有那麼好的眼力見,也沒有恰到好處的把這片土地犁的平平坦坦,工工整整,所以才形成西安現有的黃土高原典型地貌——黃土塬。

藍田白鹿原影視城

西安的黃土高原地貌分布

黃土塬是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衝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又稱黃土平臺、黃土桌狀高地,塬則是中國西北地區群眾對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的俗稱,已正式引入地貌學文獻。

作為西安市的一種特色地貌,黃土塬主要分布在西安城區以東、以南的臨潼、藍田和長安縣境內,周至縣西南秦嶺山前也有少量分布。面積達到了645平方公裡,佔全市總面積的6.46%。

因此西安大部是平地,但並不完全是平地,最顯著的就是東郊和南郊,一下東三環紡織城高速朝東走就得開始上山,一下南三環電視塔高速向南走就得爬坡。

因為這兩處都是黃土高原最典型的地貌——黃土塬。

紡織城朝東上山上的是白鹿原,電視塔朝南爬坡爬的鳳棲原。當然了,白鹿塬的黃土地貌至今還有裸露,而鳳棲原的黃土地貌早已被城市街區、高樓大廈所徹底掩蓋。

那麼,目前在西安一眼望去就能看出黃土高原地貌的黃土塬,還有哪些?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白鹿原,作為領頭羊的白鹿原一向以「身高體胖」為著稱,佔地面積達到了263平方公裡,最高海拔約780米左右。而白鹿原還有一個名稱,少有人知,因為漢文帝灞陵位於白鹿原上,所以以前人們也會稱白鹿原為「灞陵原」。

除此之外還有:海拔630米的少陵原、海拔600米的神禾原、海拔680米的八裡原、海拔700米的銅人原、海拔580米的馬額原、海拔700米的翠峰原,以及寬度僅為200-350米高出兩側平地10-20米的樂遊原。而在這些塬當中,最具人文薈萃的,又當屬神禾原。

神禾原,位於長安區南部的古樊川和御宿川之間,是長安八水之滈河和潏河的分水嶺,呈東南至西北走向。神禾原的得名,據說是唐朝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巡遊到了這裡,他看到一株禾苗生出雙穗,感慨之餘稱這株禾苗為「神禾」,從而由此得名。這裡有戰國秦陵園遺址,還有佛教淨土宗祖庭香積寺、張學良青龍嶺公館、柳青墓、蔣介石行宮常寧宮遺址等,而且塬上景色秀美,風光迤邐。

長安神禾原冬小麥

相關焦點

  • 黃土高原上的四大城市簡略地形圖,分別是蘭州,西安,太原和銀川
    面積64萬平方公裡的黃土高原是我國的四大高原之一,跨越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內蒙古等七個省份,其中甘肅,陝西,山西的省會城市蘭州,西安,太原和寧夏的首府銀川都分布在黃土高原之上
  • 西安「南橫線」已經升級為國道,從鄠邑區到藍田縣一路都是風景
    西安南橫線是西安城南一條東西方向的主幹公路,快速通道。從藍田的安村鎮到周至的啞柏鎮,全長約150公裡。地圖上標註為——安啞路。南橫線原來是縣道,最近經過南橫線時,發現已經升級為國道了。國道G344的路標已經栽好。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中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雪域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雖為高原但是地勢崎嶇。
  • 西安是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是荒漠不毛之地 ? 數據和事實打臉噴子
    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噴西安位於黃土高原,是荒漠戈壁、不毛之地,地域黑們最喜歡拿這個黑西安,今天,就讓我用數據和事實打打他們的臉,讓他們閉嘴,不服來辯!上世紀八十年代幾首唱紅全國的描述陝北地區的歌曲《黃土高坡》、《信天遊》等,極大地加深了全國人民對黃土高原根深蒂固地認識,以至於直到現在,很多人對黃土高原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然後,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黃土高原是否就是噴子們所說的是不毛之地、是荒漠戈壁、漫天黃沙、兩眼茫茫呢?不!
  • 旅遊丨走進黃土高原,探尋《龍嶺迷窟》
    這個五一,因為疫情無法出省那就關心關心省情省貌吧正好走進陝北地區帶著《龍嶺迷窟》的熱乎勁兒一覽黃土地貌的真面目去看原汁原味的陝北風光體驗黃土高原的歷史/習俗及傳說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 西安龍首原故事:有條黑龍從秦嶺衝出 鐘樓鎮壓著龍脈
    古城西安就被黃土塬圍攏著,龍首原、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原、銅人原、鳳棲原、樂遊原、細柳原、高陽原、畢原、八裡原等自古就拱衛著這座長安城。 關中平原 西安龍首原位於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約270米處,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環境,歷史時期的許多帝王的重要宮殿,如秦阿房宮、漢未央宮、唐大明宮都建在這裡,先後有五十多位天子雄踞
  • 王世虎 · ​白鹿原:花與原的眷戀
    :花與原的眷戀作者:王世虎三秦大地風光好,正是踏青賞花時;尋覓古城醉美地,暮然回首白鹿原。聽聞白鹿原的櫻花正開得絢爛,周末,我特意起了個大早,約上三五好友興致勃勃地慕名前往。白鹿原,地處古城西安以東的制高區域,南接藍關,
  • 黃土高原為什麼這麼苦?
    然而,貧瘠的黃土卻盛產偉大的文學作品,從柳青的《創業史》到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再到陳忠實的《白鹿原》,它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黃土高原為何變成了「精神高原」?(黃土與古土壤條帶,拍攝於寧夏六盤山涇河源,攝影師@仇夢晗)如果沙塵覆蓋之處是面積較大的平坦區域,則形成的黃土堆積也同樣寬闊平坦,這種地貌被稱為:塬(亦稱「原」)。(塬的形成示意圖,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關於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致歉
    各位看官大家好,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西安最遠的區-周至,這還是黃土高原嗎?關於此文中,很多網友指出西安不屬於黃土高原,而是關中平原,給大家帶來的誤解,用詞不當,再此我表示歉意。我重新查閱了關於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資料。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烏金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屬於北方地區。黃土高原東西千餘公裡,南北750千米。
  • 海拔只有400米左右,比延安低了1000米,西安屬於黃土高原嗎
    海拔只有400米左右,比延安低了1000米,西安屬於黃土高原嗎?一種觀點認為,西安轄區不存在任何黃土高原,關中五市只有西安轄區沒有黃土高原,倒是西安轄區一大半是秦嶺山區。陝西分三段,中間是渭河平原,西安在這裡,北面是黃土高原,南面過了秦嶺分為陝南,三者差別很大。
  • 遊覽白鹿原影視城 是以陳忠實小說《白鹿原》為建築藍本設計的
    在西安白鹿原上有三個旅遊景點,最早建成開放的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其次是白鹿原影視城,最後開放的是白鹿倉。白鹿原是西安最大的一個塬,塬就是山頂上的平地,所以叫白鹿塬更合適,只因陳忠實小說《白鹿原》及其電影、電視劇的播放,讓這塊位於西安東郊的黃土大塬聲名遠揚。
  • 西安神禾原上藏著一個古老村寨,村民全部搬走,舊址上建了個大公園
    南堡寨位於長安區王曲街道南神禾原上,是一個古老的村寨,南依終南山,北靠北堡寨,離原黃埔軍校七分校不遠,距王曲主街大道約一公裡左右。由於原上缺水和交通不便20世紀90年代,南堡寨村已有上百戶人家搬到神禾原下。
  • 白鹿原為什麼被稱為「紅窩子」?一起看下地理的白鹿原和文學的白鹿村
    白鹿原屬於渭河南岸秦嶺山脈北麓之延續而形成的黃土臺原之一部分:被秦嶺「七十二峪」切割得支離破碎的諸黃土臺原中,白鹿原是其中面積較大、地理突出、地貌奇特、又毗鄰帝都,歷史文化沉積深厚而最負盛名的一個。在廣袤闊坦而又略有起伏的白鹿原上,順其走勢縱貫了一條深遂幽長的大溝叫「鯨魚溝」,鯨魚溝把白鹿原天然的分成兩半:溝北者稱北原,溝南者稱南原。南原坡勢稍緩,隨坡勢起伏逐漸降至滻河上遊各地;北原原面平坦,但從原塄至灞川的坡勢陡峭,東西綿延數十裡,從與灞河一水之隔的對面橫嶺上看白鹿原坡,就象一道蒼茫橫亙的古城垣。
  • 黃土高原上的西安和人們腳下的黃土地
    廣義上的黃土高原面積63.5萬平方公裡,主要由山西高原、陝甘晉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狹義上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屬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大地構造單位主要包括陝北隴東地臺、華力西褶皺帶、太平洋式燕山褶皺帶、隴西地塊、中條山地塊、呂梁山地塊和汾渭下遊沉帶等,並以秦嶺地軸和鄂爾多斯地臺為南北二大界線。無論廣義上的黃土高原還是狹義上的黃土高原,西安都在其中。
  • 黃土高原多種樹的話,能否快速改變千溝萬壑的地形地貌?
    黃土高原這種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是由於氣候特徵和土壤性質共同決定的,改善這種地貌,並不是簡單地通過多種樹可以解決的,需要一個複雜且長期的過程。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中部偏北,包括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7個省區的大部或者部分區域,總面積64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集中、面積最大的區域。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
  • 黃土高原最美的傷疤,比美國羚羊谷更令人驚豔,卻鮮為人知
    提及黃土高原,想必各位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黃土高原作為世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就位於我國北方地區,覆蓋了多個省市區域。而小編今日要為各位小夥伴介紹一下黃土高原竟然有一條巨大的裂縫,本來黃土高原就是一片貧瘠荒漠的黃色世界,再加上一條巨大的裂縫,那豈不是更難看了,但可不是這樣哦。
  • 太陽池||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我印象裡的西北是風化地貌、黃沙巨石、石窟佛像、駱駝商隊的舊時景象,今日置身其中,仿佛又踏上新絲綢古道,那個年代的駝鈴聲聲,黃沙漫漫早已成了舊夢,而眼前的,竟然是一派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這就是隴東鎮原的太陽池。太陽池位於屯字鎮境內,分別距鎮原、西峰各20多公裡。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黃土高原從名稱上來看,我們就知道擁有非常多的「黃土」,黃土高原也因有深厚的黃土層而出名,黃土高原黃土層的平均厚度在50至80米之間,最後的地方可以達到150米以上,對於這些黃土的來源,科學家普遍傾向於「風成說」,也就是由風力作用帶來並沉積在黃土高原地區。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主要的高原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這四個高原可謂是各具特色,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海拔高度相對較低;雲貴高原石灰巖廣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黃土高原地表崎嶇千溝萬壑,形成獨特的黃土地貌。黃土高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 黃土高原上的陝西關中小城,藍得純淨、美的大氣,大多數人想不到
    2019年12月底,我和家人從西安出發,自駕前往陝西旬邑唐家大院遊覽。之後,從唐家大院自駕經旬邑縣城前往馬欄革命舊址,行經陝西最美鄉村公路之一的「旬馬公路」,從南到北橫穿了旬邑縣,完成了一次穿越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旅途。在旬邑的一路自駕,可以算是深切感受到了陝西黃土高原的大氣之美。而這種美,和我們大多數人想像中的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