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為什麼被稱為「紅窩子」?一起看下地理的白鹿原和文學的白鹿村

2021-02-19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地理的白鹿原是小說《白鹿原》的地域原型和故事主體。

《魏書•地形志》載:「藍田縣有白鹿原」;

《太平寰宇記》、《三秦記》均記載:「周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於此,以是名」;

《長安志》載:「白鹿原在藍田西五裡,其原接南山,西北入萬年界〔即今西安市東郊〕」;

《續修藍田縣誌》記:「白鹿原位於灞滻二川間,南北寬二十裡,東西長約五十裡,高出縣城二百至二百五十公尺;西北入長安界,稱灞上;東接尤風嶺之將師疙瘩,中為長水;在水北者稱北原,在水南者稱南原」。

白鹿原屬於渭河南岸秦嶺山脈北麓之延續而形成的黃土臺原之一部分:被秦嶺「七十二峪」切割得支離破碎的諸黃土臺原中,白鹿原是其中面積較大、地理突出、地貌奇特、又毗鄰帝都,歷史文化沉積深厚而最負盛名的一個。

白鹿原位於西安市東南部10公裡,原面高度平均海拔600多米,最高處在孟村鄉段家一帶,海拔約800米。整個原面走勢呈東南——西北延伸,並逐漸緩慢變低,與西安市灞橋區相接。按今行政區劃:白鹿原分屬西安市的兩區一縣:即長安區、灞橋區、藍田縣。總面積在藍田者佔三分之二,西部分屬長安區和灞橋區各一部分。白鹿原的藍田轄地包括有安村、孟村、鞏村三個鄉鎮,總人口約11萬人;連同廣義上的藍田縣焦岱鎮、史家寨鄉及長安、灞橋兩區的各一部分,總人口在20萬以上。

在廣袤闊坦而又略有起伏的白鹿原上,順其走勢縱貫了一條深遂幽長的大溝叫「鯨魚溝」,鯨魚溝把白鹿原天然的分成兩半:溝北者稱北原,溝南者稱南原。南原坡勢稍緩,隨坡勢起伏逐漸降至滻河上遊各地;北原原面平坦,但從原塄至灞川的坡勢陡峭,東西綿延數十裡,從與灞河一水之隔的對面橫嶺上看白鹿原坡,就象一道蒼茫橫亙的古城垣。小說《白鹿原》中對白鹿原的形態有多處描寫,其中「對面的白鹿原刀裁似的平頂呈現出模糊的輪廓,自東向西逶迤橫亙在眼前」的那段話,就是借書中人物之眼從橫嶺看白鹿原的逼真寫照。

陳忠實與本文作者卞壽堂

鯨魚溝作為旱原上的一帶溼地,自古以來就是荊藤密織、草木蔥茂、葦稻起伏、魚躍鳥鳴、群獸戲竄、水流淙淙的澤國景色。溝內長年不息的流水叫荊溪水或荊峪溝水,俗稱鯨魚溝水:該水原名叫長水,東晉太元十一年,姚長稱帝於長安,國號秦。為避帝諱故改長水為今名。而鯨魚溝和白鹿原的名稱則都源於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傳說周平王欲另擇地建都,至該原發現有白鹿出現,認為乃風水寶地,即日動工築城:豈料原下藏著一條千年神鯨,鯨驚而西去,拉出了這條大溝。從此便將這溝叫「鯨魚溝」,又將這原叫「白鹿原」。白鹿原上關於白鹿和神鯨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不息,分布在鯨魚溝兩岸的鹿走溝、白鹿鎮、迷鹿村、鹿道坡以及建立的白鹿祠、白鹿觀等,都留下一串串珍珠般的美好企盼和動人故事。而鯨魚溝除了賦予人們美妙的神往之外,更是這百丈高原上一顆難得的明珠。人們利用溝地的溼地風光和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和旅遊觀光,成為白鹿原開發的重點地帶和西安地區重要的休閒旅遊地區。

白鹿原是「藍田猿人」向渭河平原遷徙發展的漫長過程中最早涉足之地,其歷史淵源深遠荒漠,開發極早,文化流長。白鹿原的東部源頭與秦嶺山區銜接的地帶,到處都是古文化遺址,發現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與之同期的古人類活動遺蹟。1991年,白鹿原東原頭的郭村村民在一處叫「皇家地」挖蘋果樹坑時,在幾百畝範圍內挖出了大量的小至雞蛋、大至面盆的各式三腳陶罐,還有石斧、石刀、骨器、玉陶飾品,鐵耒、灰坑,食過的殘留骨節等。從該地原塄的斷面可見一帶厚達一米至兩米的文化層。這一帶就是「藍田猿人」從秦嶺深處向外邁進的第一步,是其在幾十萬年至幾千年前棲息活動所形成的原始村落遺址。他們又沿著白鹿原繼續西進,在白鹿原以至白鹿原的西原坡下留下了仰韶文化「半坡村遺址」,並從此進一步走向渭河以至黃河流域。

電視劇《白鹿原》

歷史上,白鹿原曾先後兩次單獨建立過「白鹿縣」,又先後涉建過芷陽縣、灞陵縣、南陵縣、杜縣、寧民縣等。在西安建都的歷代王朝,都把白鹿原視為吉祥的風水寶地和郊遊校獵的御園。歷史上頗享德名的西漢文帝劉恆,選白鹿原的西北頭為其造陵,史稱「灞陵」。後文帝母親薄太后死,亦葬於白鹿原的西原頭,因在灞陵之南,故稱南陵。據考:在白鹿原上埋葬的歷代皇室、親王、公主、顯貴逾百人。唐詩人馬戴有詩云:「滻曲雁飛下,秦原入葬回,墳丘與城闕,草樹共塵埃。」秦、漢、隋、唐時,多有皇帝在白鹿原圍獵取樂,史載不乏。

白鹿原上的許多地方都帶有神秘瑞祥的色彩:白鹿原東部的聚仙坊村,傳說是當年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輞川錫水洞修道時,其他七仙經常往訪韓湘子,在此地會聚,故叫「聚仙坊」;又有人考證聚仙坊原叫「聚賢坊」:因為唐時右丞王維隱居輞川,長安城的文人墨客和名流賢達經常登白鹿原而往訪之,每次來時都要聚集於此,面對輞谷口,談論詩文,飲酒放歌,故而叫「聚賢坊」。該村出靈芝,向來被視為靈脈所在,歷史上多出秀才舉人,曾被稱為「文化先聲」;而更奇的還是《藍田縣誌》關於「明神宗五年五月二十五日,龍見聚仙坊」的記載。

電影《白鹿原》

白鹿原土層沃厚,氣候宜人,物產富饒,號稱藍田縣的「小麥囤」;所產小麥產量高、品質好。白鹿原又是「藍田八景」之一的「鹿原秋霽」,或稱「鹿原秋霽穗通天」。明代陝西提學副使敖英曾作《鹿原秋霽》詩曰:

雨過梧桐夜氣清,隔林雙鳥說秋晴。

雲收秦嶺撐重碧,風動蕎花弄月明;

白鹿何年呈上瑞,豐原長歲獲兩成;

菊英滿泛新醅綠,對酌斜陽頌太平。

形容了金秋時節白鹿原上的豐饒景象。甚至連金代的軍人詩人王渥也發出了「官家後日鑄五兵,便擬買牛耕白鹿」的想法。

白鹿原東面帶山,四面臨水,居高臨下,俯瞰西安並南北二川,又是古長安經往藍關古道的又一條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白鹿原的東南原頭,即鯨魚溝水的發端地,有一村名曰「將軍疙瘩」,村中有一高阜,史書稱之為「漢將帥堡」,為漢代「長水校尉」的屯兵之地。白鹿原西原頭的狄寨鎮及其周圍村莊多有稱寨、堡者,亦是古代屯兵紮營的故地。秦穆公以白鹿原為軍事要地而築灞城;秦始皇遣大將王剪伐荊楚,「始皇自送至灞上」;漢高祖從鹹陽還兵灞上,約法三章以抗楚;東晉桓溫伐苻長,戰於白鹿原;金慶山奴棄京兆運兵至白鹿原,遇蒙古兵力戰而死;李自成兵出南山,於白鹿原大戰明軍,破藍田縣城。以及清代的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諸戰爭在白鹿原不可計數。在現代革命鬥爭史上,白鹿原曾是中國共產黨在藍田建立組織和進行革命活動最早、革命志士最多的地區,也是陝西和西安地區革命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這就是在《白鹿原》中被稱為「紅窩子」的原因。

「白鹿村」是《白鹿原》作者杜撰出的一個村名。在《白鹿原》中,對白鹿村沒有具體的地理方位及其特徵的描寫;在白鹿原上也沒有以白、鹿兩姓組成的村子。不過,許多了解白鹿原情況的《白鹿原》的熱心讀者,多認為「白鹿村」的原型是白鹿原中部的藍田縣孟村鄉康禾村:這個村從歷史以來,有詹、趙兩大族姓的相互共處與對峙,而且也是《白鹿原》中許多故事的發生地,如「共產黨的紅窩子」等。但是如果間接地按照《白鹿原》故事中有關地理方位的描寫推斷,白鹿村應該在白鹿原東部,而且肯定在鯨魚溝北岸的北原,並距原坡塄不遠的地方。按照這個地理方位來看:今安村鄉的白村應該是「白鹿村」的村址所在。因為從白村村北下白鹿原坡,正好是《白鹿原》中描寫的「白鹿書院」的位置和路線,也符合從「白鹿書院」過滋水、上大道,西行50裡到「朱家砭」的方位和裡程。由此看來,是否應該這樣說:「白鹿村」是《白鹿原》作者大體以白村為村址,以康禾村為事由地而虛構的一個村名。

本文摘自卞壽堂《<白鹿原>文學原型考釋》

欲購此書,請點擊閱讀原文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文學|歷史|哲學|社科

學術|教育|大眾|期刊|數字

長按二維碼圖片即可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原始情慾橫流關中平原 探《白鹿原》拍攝地
    《白鹿原》海報  中國式的情色慾望、家族權鬥,在小說和影片中糾葛前行,小人物的命運在大時代背景下的無奈和脆弱,憑藉這一幕幕濃烈刺目的畫面展示出來,直直刺入觀者的內心。  小說裡的家族興衰史就發生在這片土地上,電影裡的關中風光和復古大院也從這裡取景。 筆者願和影友們一起走進這片土地,近距離觸摸關中平原的獨特風情,尋找這片土地上那些值得鏡頭流連的地方!
  • 看完《白鹿原》 我想去白鹿原影視城咥上一碗油潑麵
    張嘉譯這吃相也是看的人流口水,太有陝西風味了,再來一瓣蒜。劇中秦海璐做的一碗油潑麵簡直絕了,滾燙的菜籽油澆在褲帶面上的蔥花和辣椒,這就是舌尖上的白鹿原啊! 這一碗麵,代表了關中人民飽足的幸福。當時在看電視的時候,筆者的口水都快要出來了。
  • 《白鹿原》月底上海首演 精煉改編濃縮原著之魂
    ,狂放而細膩的關中文化伴隨文學巨匠陳忠實的離世儼然已是文化領域新熱詞。  精煉改編濃縮原著之魂  著名作家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堪稱中國文學扛鼎之作,因其紮實的文學藝術基礎,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話劇、舞劇、電影、電視劇秦腔、雕塑、連環畫等……小說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反映了中國近半個世紀天翻地覆的變化。
  • 《白鹿原》的「白」和「鹿」,其真正代表的精神是君子和小人
    鄭萬鵬:《白鹿原》在深層意義上重構了民族精神。它繼《四世同堂》給民族主義以最高褒揚,《白鹿原》問世使民族文學在更高意義上崛起。而他們要的不是土地和銀錢,而是代表了白鹿原最高的統治權——族長之位。就從這一刻開始,「白鹿原」再也不是一個整體,「白」和「鹿」這代表了不同精神,不同道德,不同生存法則的兩個族群,終於在各自首領的帶領下,開始正面衝突。
  • 淺談《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內涵
    《白鹿原》出版後,陳忠實就以此書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自人民文學出版社於 1993 年 6 月出版單行本至今,相關的討論文章不斷出現,研究成果相當豐富。論者對《白鹿原》的評價,普遍認為它是一部成功表現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發展的「民族秘史」,而《白鹿原》所承載的豐富儒家文化內涵及作家陳忠實在此書上承載的對儒家文化命運的思考,也成為時下諸多研究者極為關注的論題。
  • 大學副教授質疑《白鹿原》英文翻譯不妥(圖)
    昨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張敏對海報英文翻譯提出質疑:認為將「白鹿原」譯成White Deer Plain是不妥的,這樣一來「把原著中白鹿原的『原』變成了『平原』」。記者深入採訪了解到,原來對「白鹿原」的翻譯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
  • 《白鹿原》話劇上海站:重溫經典
    白鹿原這一經典作品,只怕是沒看過的朋友也一定聽過大名。2020《白鹿原》話劇上海來臨,與三五小夥伴一起,去到劇場看演出吧!,白鹿原故事線索非常複雜人物眾多,但是它將中國傳統的宗法制完美的展現出來,每個人的性格和內心的心理活動都非常真實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 五一來白鹿原影視城,你可以這麼玩
    看專家怎麼說!演出時間:12:30、14:00、15:00、16:00(具體演出時間以當日公示為主)感受文學陝軍的力量陝西被稱為中國「文學重鎮」,陝西文學在全國文壇有著令人矚目的驕人成就,以柳青、杜鵬程、李若冰和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為代表的「文學陝軍」是中國文壇的高峰、旗幟。
  • 《白鹿原》與《百年孤獨》——一個族長與一個女人的故事
    馬爾克斯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白鹿原》 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 遊覽白鹿原影視城 是以陳忠實小說《白鹿原》為建築藍本設計的
    在西安白鹿原上有三個旅遊景點,最早建成開放的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其次是白鹿原影視城,最後開放的是白鹿倉。白鹿原是西安最大的一個塬,塬就是山頂上的平地,所以叫白鹿塬更合適,只因陳忠實小說《白鹿原》及其電影、電視劇的播放,讓這塊位於西安東郊的黃土大塬聲名遠揚。
  • 《白鹿原》:雷人傳說家族、白鹿初是一家人
    在《白鹿原》,「白鹿祠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性建築,許多層的開發就在這座大樓周圍。同時,他也是白居易與鹿世代鬥爭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白鹿祠堂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傳說?據說白鹿祠堂幾次被自然災害摧毀,然後由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重建。
  • 影視遊|《白鹿原》—舌尖上的白鹿原,這縷西北味兒就問你饞不饞
    》的誕生,將關中地區絢麗而特色的民俗文化生動的展現開來,已故作家陳忠實先生六年磨一劍,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將其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悉數呈現,濃縮了關中思鄉遊子的情懷與歷代文人墨客的嚮往,令華夏兒女競折腰。
  • 白鹿原作者陳忠實故居
    白鹿原作者陳忠實塑像去白鹿原影視城遊玩,進入大門沿著臺階而上,走到一處平臺看到邊上一尊坐在椅子上的塑像,旁邊立一黑底白字的牌子,走到跟前看到上面寫的是白鹿原作者陳忠實的簡單介紹。陳忠實故居進到住房裡面,靠左手一間屋裡靠窗擺放了一張簡陋的桌子和座椅,桌頭放了一臺落地扇,門口和落地扇中間放了一臺老式縫紉機,在座椅後面靠牆處放了一張簡陋的小桌,桌上面是一些茶具,
  • 白鹿原白鹿是什麼意思揭秘 是傳說還是迷信原著透露真相
    電視劇《白鹿原》將於4月16日正式播出,該劇改編自作家陳忠實同名經典小說《白鹿原》,很多網友好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鹿是什麼意思,白鹿原在什麼地方?下面一起看看相關介紹! 飾演「白鹿村第二代」白孝文的翟天臨透露,因為張嘉譯,大家幾乎把陝西美食嘗遍了,「所以跟他拍戲其實減肥挺不容易的」。   為了從細節還原陝西關中農村生活,正式開拍前,劇組便安排所有主演提前一個月進駐陝西農村,與村民同吃同住,體驗農家生活。
  • 《白鹿原》開篇留足了懸念,白嘉軒6個媳婦相繼去世,細思極恐
    《白鹿原》小說開頭第一段話:「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老婆」。開篇隱忍入勝,留足了懸念。那麼在《白鹿原》這個小說裡,作者為什麼讓白嘉軒連娶了七個女人,其中有什麼隱藏含義?《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小說共50餘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 話劇《白鹿原》上海站,走進話劇《白鹿原》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白鹿原》上海站時間:2020-04-02至05陝西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白鹿原》上海站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陝西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白鹿原》上海站門票價格:280,380,580,780,980陝西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白鹿原》上海站
  • 《白鹿原》:白嘉軒7娶6喪,第7房仙草為什麼能夠活下來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會回憶起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他的父親帶他去看冰場,」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精彩的開場白這樣寫道。許多80年代嶄露頭角的現代作家都深受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的影響。如陳忠實、莫言、賈平凹等,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神奇的色彩。
  • 白鹿原影視城,脫胎於小說,落寞於小說
    這組白鹿原影視城照片基本都是安安靜靜的,沒有煙火氣息,流露出一種生活散散地關中鄉野格調,但這對一個景區也未必是件好事。沿著滋水縣城的假明清建築街道,走走停停,除了用鏡頭能記錄一些美之外,眼睛和心靈受到的觸動確實很少。
  • 白鹿原:寫這本書前,陳忠實自誡,「絕不能在女人問題上犯錯」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就這一句話,成了後來那本名動天下的《白鹿原》的著名開頭。也是由這句話開始,《白鹿原》進入了「香豔」的第一章。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很久以前白鹿村叫侯家村(一說胡家村),老族長要佔盡白鹿的全部吉祥,便把自己這一支改為白姓,老二那一支改為鹿姓。白鹿兩姓同根同種,合祭一個祠堂。
  • 五一小長假,白鹿原影視城再添文化旅遊新亮點!
    其實早在西周末期周平王東遷時白鹿也曾出現過凡白鹿經過、祥光照及的地方盡皆一片鬱鬱蔥蔥,草木茂盛,百卉競開在陳忠實筆下的《白鹿原》也對此歷史記載過歡迎大家來打卡白鹿原影視城感受白鹿原上的福瑞和祥和,從一個地名到一個故事從一個故事到一個象徵在西安人心中,原上已經成了一個精神家園如果說文學巨匠陳忠實先生嘔心之作讓人知道白鹿原那麼白鹿原影視城影視拍攝基地才讓人真正的接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