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記|朱仙古鎮,穿越歷史的煙雲探尋昔日的繁華

2021-02-22 月光打在窗欞上

旅行記|朱仙古鎮,穿越歷史的煙雲探尋昔日的繁華

 

文/汪小紅

 

在去康百萬莊園訪古的路上,聽評書《嶽飛全傳》,裡面「嶽飛大戰朱仙鎮」的情節,又一次勾起我對朱仙古鎮的嚮往。

學生時代習得的歷史知識,早已還給了老師。

從鞏義康百萬莊園探訪回來的晚上,在網上搜索嶽飛朱仙鎮大捷的資料得知,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南下,在揚州行宮尋歡作樂的宋高宗聽完戰報,一路南逃。留守南京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紹興、明洲等地,高宗皇帝被迫流亡海上,期間不僅歷經苗劉之變,更是失去了親生兒子。

勇猛的嶽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嶽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朮,收復南京,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嶽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黃河兩岸。

而朱仙鎮之戰是嶽飛此次北伐的最後一戰,此次戰役嶽家軍繼潁昌之戰後全線進擊,包圍開封,十萬嶽家軍大破金軍取得大捷,意欲進一步擴大戰果。可就在此時,宋徽宗一日之內十二道金牌召其班師。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高宗趙構放棄了收復失地的希望?皇帝老兒的心思常人不得而知?爾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儘管英雄歸隱廬山,但自古奸臣害忠良,英雄嶽飛並沒有落得好的下場。

敵人還在枕戈待旦,「見好就收」的大宋皇帝高宗卻提前服了軟。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滿江紅·怒髮衝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英雄嶽飛雖然最終導致含冤而死,但含恨寫下的一首《滿江紅·怒髮衝冠》,為後人久久傳唱。

踏上昔日的古戰場,探訪英雄血戰侵略者的痕跡,就是與歷史對話,在秋風蕭瑟中帶著孩子去實地傾聽,就是對孩兒的男人氣概最好的培養。

孩兒喜歡讀《三國演義》,對三國裡的人物關係了解的比我透徹,常常拿著三國裡的人物故事提問我,逼的我臨時網絡查閱應對。明個兒咱不看三國,改看大宋嶽家軍,行前做做功課是必要的。

國慶長假的第二天,便和家人一同驅車前往朱仙古鎮,探訪昔日金戈鐵馬的痕跡,親眼看看嶽飛曾經十萬大軍大破金軍的取勝之地。

中秋之後的朱仙鎮,被濛濛細雨澆透了整個身子,顯得格外冷清。來朱仙古鎮此行探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找尋嶽飛十萬大軍大破金軍的痕跡,另一個則是遊玩古鎮旅遊的核心地帶啟封園。

隨著地圖導航,首站便是朱仙古鎮的黃金旅行地啟封園。

溼冷的天氣,煙雨瀰漫開來,鋪滿整個湖面,涼亭閣樓在煙雨中孤零零地矗立於天地之間,湖面上划過來的遊船,不像天氣暖和時的樣子,聽不見遊人的歡聲笑語,安安靜靜地蕩漾在湖中,隨波逐流。

園內很靜,靜地能聽見秋天的第一枚黃葉落地的聲音,靜地能聽見沉寂了千年的往事。

可是,往事隨風啊,一個朝代終究會替代一個朝代,世事在替代中輪迴。

撐開隨手攜帶的雨傘,趁這個假期,帶著孩子漫步在青石板上,好好地享受這慢時光吧,抑或穿越歷史的煙雲,探尋這古鎮昔日的繁華。

朱仙古鎮啟封園的門票不貴,20元的門票名至實歸。

疫情防控期間,同樣的程序:掃健康碼、測溫、入園。仿古的建築,很大的湖面,青石板的路面,湖邊的垂柳伸長了腰肢,招引著四方的遊客,那些園內的小店敞開了臂膀,把八方來客納入懷中。

太冷了,來碗小吃,驅除滿身的寒意。

古鎮的核心是啟封園,園區有一部分還在復建,現在呈現的這些以復古明清的建築作為主要建築類型,將朱仙古鎮厚重的歷史,傳統的文化貫穿其中,希冀重現當年朱仙鎮商船晝夜不停穿梭,夜間兩岸燈火通明,沿河景色異常壯觀的繁華景象。

恍惚間,十歲的孩子像脫了籠的猴兒,早已竄上了啟封樓。

隨著孩子的身影登樓,遠眺。

目光所及之處,像極了煙雨江南,整個湖面盡收眼底。

且說這啟封樓,諾大的牌樓,全是木質結構,榫卯搭建而成,資料顯示高16.83米,七門八柱結構,寓意啟封故地千年古鎮歡迎八方遊客之意,是園區標誌性建築。園內儘是木質結構的牌樓,驗糧樓、東西南北四面牌坊等各具特色的牌坊樓宇皆為木質結構。

據說,古時的朱仙古鎮是開封地區唯一的水陸轉運碼頭,承載著開封乃至中原地區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的轉運。前面說過,世事在更替中輪迴,朱仙古鎮也曾幾盛幾衰,正可謂「盛也漕運,敗也漕運」。

邊走邊看,邊看邊玩。

穿雨巷,過橋梁,撫摸復建的木質涼亭。

間或看一場雜技演出,買一碗小吃解饞,旅行就得有旅行的樣子,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羈絆,此刻都得放下。

一場又一場文藝的、清新的旅行,在現場與朋友圈輪番上演。

此刻我們文藝得不食人間煙火,旅行的行囊中只能裝得下詩和遠方……

在雨中撐傘遊走了半個下午後,雨停了,煙霧還在瀰漫。

當年嶽飛十萬大軍大破金軍後,宋徽宗一日之內十二道金牌召其班師。此行嶽家軍朱仙鎮大捷的痕跡尚未尋得,但天色已暗下來了,它就是我此行返程的十二道金牌,是該班師回鄭了。

可惜啊,此次來訪,時機不對,連綿的陰雨潮溼了單薄的衣衫,並未前去朱仙鎮的精忠嶽廟前拜謁。

另尋合適的時機吧,他日再前往拜訪英雄。或者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攜妻帶兒再來朱仙古鎮的青石板上漫步,遛娃。

應該會別有一番趣味。

                                                                 2020年10月8日於鄭州

相關焦點

  • 開封朱仙古鎮
    朱仙古鎮位於開封市南20公裡處,歷史上曾與廣東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同為我國的四大商埠重鎮。朱仙鎮有著自身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木版年畫和豫劇祥符調的發源地。明清年間,朱仙鎮達到繁盛頂峰,位居華北水陸交通聯運碼頭之首,聚集人口20餘萬,商賈雲集,盛世空前,成為「中國四大名鎮」之首。
  • 探尋南海古驛道:昔日的繁華鼎盛,你了解多少?
    陸路)明清古驛道走向,復原了路線圖,查明了古驛道遺存和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存量。」道串繁華十裡長街十裡商古驛道既是歷史上一個地區對外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通道,又是當地歷史發展的重要縮影和文化脈絡的延續。柏山村崗頭市古驛道。
  • 自駕星途穿越俄羅斯 中國小夥戰鬥民族旅行記(上)
    自駕星途穿越俄羅斯 中國小夥戰鬥民族旅行記(上) 發布時間:2020-09-04 21:44:16      來源:北國網   人生當有夢,何不浪天涯
  • 啟封故園:朱仙古鎮中的旖旎水鄉
    未見朱仙鎮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葉耀方時,怎麼也想像不到一個浙江人,談起朱仙鎮歷史文化比河南本地人還要信手拈來,也正是因朱仙鎮深厚的歷史文化,葉耀方停下了尋找投資項目的腳步。啟封故園從最初決定將重心從房地產行業轉移,到兩年間的不斷尋找,葉耀方終將目光投向了朱仙鎮文旅產業這一發展前景廣闊的項目。
  • 【網絡媒體走轉改】啟封故園:打造歷史人文休閒古鎮 重現朱仙鎮昔...
    朱仙鎮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首,歷史地位顯耀,文化底蘊深厚。標誌性建築「啟封牌樓」為七門八柱結構,寓意啟封故地千年古鎮歡迎八方遊客。牌樓正面匾額刻為繁體「啟封故園」,背面為繁體「朱仙古鎮」,彰顯出八朝古都厚重底蘊。
  • 中國「小香港」不在廣東,而在廣西,昔日繁華輝煌,現卻鮮為人知
    中國「小香港」不在廣東,而在廣西,昔日繁華輝煌,現卻鮮為人知香港是中國建國之後最先富裕起來的城市,非常繁華,直到現在它的繁華程度、它的知名度、地位也是在中國暫時沒有其它城市可以取代的。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中國還有一個「小香港」嗎?
  • 新通孚祥路虎車隊探尋神垕名窯之旅圓滿結束
    2016年8月13日,由河南新通孚祥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組織、旅行故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知名旅行家、旅行故事品牌創始人大鵬先生親自帶隊,15輛路虎夏日耀享派對之探尋神垕名窯鈞瓷之旅,走進神垕古鎮溫博鈞瓷,探尋匠心之旅圓滿結束
  • 民國風情 下關大馬路將再現昔日繁華
    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所長周琦教授介紹了大馬路片區的歷史沿革,他說:「1895年,兩江總督張之洞主持修築了南京第一條穿越城區的近代道路——江寧馬路,大馬路從此誕生。1899年,南京正式開埠,清政府設置了金陵海關,這裡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碰撞的主要場所,也是南京的商業中心。
  • 南北美自駕穿越之旅旅行記(93)
    南北美自駕穿越之旅旅行記(93)10月19日—10月20古巴特立尼達-西班牙殖民小鎮,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如果沒有遊客
  • 探尋海口穿越古今的古道,感受優美的自然環境,追憶昔日繁榮景象
    今天,我在一條條神秘的古道探古訪幽,走著走著寫滿歷史滄桑的古塔古廟古村門,漸入眼帘,猶如緩緩展開一幅幅歷史長廊畫卷一般,讓我感受到古道遺存的當年歷史氣息不多遠是一塊開滿水菜花的冷泉溼地,剛步入其中,氣明顯溼潤涼爽許多,放眼無邊的盎然綠意,讓人頓覺心曠神怡。
  • 廣州十三行,穿越210年的煙雲歲月
    順治四年五月初三日(1647年6月5日)的一則記錄,開啟了210年前廣州十三行的歷史序幕,而時隔210年後的今天,廣州大典叢書《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也從順治四年這一歷史時間點開始,以長達120萬字,詳實地記錄廣州十三行風雲翻滾的獨特風貌。
  • 8月23日 大眼仔旅行玩家紅石林自駕露營之旅再出發
    來吧,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 覓土家酉水放空心情,逐波而上,船工震撼的號子,展開了絕美的酉水畫卷……覓古村繁華放飛思緒,漫步村莊,寫滿故事的青石板,無聲訴說著昔日的繁華……在酉水岸邊,沿古碼頭直上,如看到虯古樹下的千年石砌矮牆或泉水汩汩的大水井,一座千年古村落便到了你跟前,這就是古丈縣紅石林鎮的老司巖,於是,一串「儒臣公公」的傳世佳話;一幅「湘西土司」的權力盛景;一段「商賈如織」的歷史煙雲,共同穿越了千年的風雨走到了如今
  • 大坑口:曲江縣昔日繁華的小鎮
    ,因為我家就在大坑口對面新街,割茅柴,撿豬菜,家裡有買的賣的都要到大坑口,小時候我經常去賣菜,有時叫別人看住菜,邀上三、二個小夥伴去逛逛,所以三角鋪,百貨店,東風飯店等等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現在繁華遠去,配上音樂更讓人覺得悽涼和傷感。
  • 穿越古今的濟州河
    這幾句詩是小編在抖音上看到的,述說著大運河千年的歷史。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京杭大運河兩畔濟寧地段的生活。從開鑿至今已歷經千年風雨,大運河的通航,無疑是濟寧繁榮的開端,使原本閉塞的古任城一度成為繁華的都市。它促進了中國南北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也促進了河兩岸的繁榮和城市的興起。它貫穿南北,曾經輝煌一時,南來北往的貨物由此穿行而過,各色商賈絡繹不絕,文化、傳統交織於此,經濟文化在此盛行。
  • 在海子山上,穿越到世界盡頭,探尋宇宙的奧秘
    )從海子山穿越到世界盡頭路過全世界海子山不是一座山是一塊面積達到3287平方公裡的隆起地帶△海子山地質公園去年,國內首檔素人荒野探險節目「荒野遊俠記」專程紀錄了海子山「穿越」之旅《荒野遊俠記》拍攝花絮《荒野遊俠記》第三季正片
  • 一位旅人的記憶·昔日繁華的老池口
    池州因池口而命名,可見當年池口之地位。池口係指池口河入江之口。     第一次路過池州港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從江中的大輪上看過去,巨大的"池州港"三個大字,特別引人注目,周邊一派燈火輝煌,客運站宏偉氣派,上下的旅客很多,心想這是個繁華的地方。
  • 臨清老胡同見證運河昔日繁華
    (原標題:臨清老胡同見證運河昔日繁華)
  • 北歐旅行之瑞典「卡爾馬」——昔日的榮光
    北歐旅行之瑞典「卡爾馬」——昔日的榮光北歐的國家總是充滿著一份神秘的色彩,無論是丹麥的童話王國還是挪威的森林,或許是冰島的溫泉,接著是芬蘭的聖誕老人村,接著便是瑞典。瑞典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什麼?昔日的故事便在這裡一點一滴的掀開面紗。接下來我們便來到卡爾馬一起探尋這個神秘的城市吧。一、古老的城市首都斯德哥爾摩距離卡爾馬的距離算是有點距離,但是我們最後選擇乘坐列車。因為旅行的時候除了必要時會乘坐飛機,其他時候我們都會選擇一種比較接地氣的方式。因為在飛機上能夠欣賞的也只是空景。所以,有的時候選擇汽車或者列車旅行都是極好的。沿途即風景,這一路上走走停停。
  • 大坑口,昔日的繁華遠去...
    視頻:大坑口老街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遊走在昔日繁華的大坑口老街,傾聽在這土生土長的村幹部訴說著遠去的故事,三十年河東山三十年河西
  • 有福之州,探尋遺落在光陰裡的榕城往事,漁村裡為何有宋代皇宮?
    井邑白雲間,巖城遠帶山,福州作為福建省的省會,山川秀麗,氣象萬千,這座有福之州,又被稱為榕城,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擁有2200年深厚的文化底蘊,穿越歷史的煙雲,讓我們走進福州,去探尋遺落在漫長光陰裡的榕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