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口,昔日的繁華遠去...

2021-02-17 飛龍影像


視頻:大坑口老街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遊走在昔日繁華的大坑口老街,傾聽在這土生土長的村幹部訴說著遠去的故事,三十年河東山三十年河西,車水馬龍的景象不復存在,曾經的輝煌與驕傲已隱去,留下的或許是悽涼與傷感,不盡的回憶。。。是啊,世間萬物本來就是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永恆的,人生也一樣,就像一場夢,執念的是夢境,夢醒了,哦,原來不是真的。

航拍大坑口老街

大坑口毛屋老村

曾經的京廣鐵路大坑口站,當年水運,鐵運發達

當年的縣水運船舶有限公司駐點

老街、老房子,阿伯指著那個是乘米的米房

古老的碼頭,當年每天有上百人在這個碼頭上來回的搬運物資,可見當年的水運多麼繁華

當年翁源船務公司的辦事處

曾經的郵政大樓,在當年應該是很高大上吧

佛岡水頭棉胎廠

路的盡頭,是當年的糧倉,各地村民繳公糧就在這裡

坑口糧所糧行

老街照相館

這是大坑口中心街黃金地段最旺的商鋪,叫三角鋪,如今仍在營業,賣缸瓦陶器

當年也是很旺很旺的東風旅店和東風飯店。坑口是三縣交界,很多遠道來付大坑口街的人,當天若回不去了就住店。

老字號的中心街三角鋪的老店長

三角鋪的堅守

掛牆上的算盤見證了老街的歷史

坑口電影院,當年很火很火的,大事小事都在這裡舉行

當年的百貨公司大樓,購物天堂,貨物非常齊全,據說附近翁源,英德的村民都會來這裡購物,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只知道自選商場,估計理解不了。

大坑口舊鎮政府

標語寫得好

大坑口裝卸運輸公司

大坑口稅務局

大坑口計劃生育服務所

老房子門口,休閒的貓

當年大坑口鎮政府大院

大院門口納涼的老人們

今已坍塌的大坑口影院

雜草叢生的大坑口影院

這是曾經老街最旺的飯店,今已沒落,店家一直堅守著

或許這個堅守是一份情感,一份責任。

這門挺時尚的

坑口火車站旁的三八旅店

很多老房子今已只剩殘簷斷壁

曾經人來人往的老街店鋪,月餅來料加工,老人說,不做了,早就不做了,如今冷冷清清,回不去的眷戀,只有每天與呼嘯而過的列車相伴。

一轉身,一輛綠皮列車飛速而過,今天的綠皮列車早已提速,大坑口站也不復存在。

一場繁花落去,大坑口碼頭也漸漸退隱江湖

曾經家喻戶曉的豆腐西施,大門緊閉,人不知何去。念往昔,豪華競逐,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視頻:航拍大坑口毛屋古村

〖飛龍影像〗---- 用影像記錄平凡人生!

相關焦點

  • 大坑口:曲江縣昔日繁華的小鎮
    視頻:大坑口老街@天馬行空:大坑口的繁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 山場主人蘇清安 | 「我想把大坑口這個品牌,做成大坑口的代表作」
    複習連結:👇👇👇山場主人蘇清安 | 一門兩代傳承人家的傳承者背後……大坑口在三坑兩澗裡絕對是最委屈的一個山場。在巖茶成名的初期,大坑口就和慧苑坑、牛欄坑並稱三大坑。1941年,茶業專家林馥泉在《武夷巖茶生產製造及運銷》一書中明確記載。
  • 新春開品大坑口
    本場茶會我們特意挑選了武夷山市大坑口巖茶廠的五款產品逐一品鑑,為廣大茶友帶來最真實的體驗分享。        再品的是「肉桂王」,有了前面的好茶墊底,大家喝茶的速度明顯放慢,品鑑會也慢慢加入主題。        最後是「大坑口一坑」和「大坑口一號」一起泡,因為這是同一檔的好茶,如果不是一塊泡真說不出區別,因為單喝都是頂級好茶。
  • 武夷巖茶山場——正巖產區:大坑口、九龍窠
    很多人對大坑口這個位置不是很了解,其實大坑口就是一條長峽,在去天心永樂禪寺的路上的一條峽谷。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的位置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俗名大坑口,進入大紅袍景區的公路就是沿著大坑口修的。從景區公路入口到天心巖的一段巖谷叫大坑口,景區停車場左手邊,有一條小路上山,可以到馬頭巖。
  • 這裡曾是上海的「紡織重鎮」,如今昔日繁華景象褪去,卻備受冷漠
    利用古代漕運的優勢,三林塘古鎮,在古時候也是浦東地區的經濟重鎮,這些歷史印痕斑駁的古建築,仿佛在訴說著她曾經有過的繁華時光。如今,昔日的繁華景象褪去,不僅令人心頭微微一顫,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如今的這裡,大街上沒有人潮如湧的景象,也沒有嘈雜的叫賣聲,有的只是花開傾城的冷清,一陣寒風吹來,河畔的法國梧桐落葉颯颯。
  • 【烏龍尋韻】三坑兩澗之「大坑口」肉桂山場解析
    大坑口是著名的核心產區「三坑兩澗」中的「一坑」。
  • 茶百科丨武夷茶產地——大坑口、九龍窠
    位置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俗名大坑口,進入大紅袍景區的公路就是沿著大坑口修的。從景區公路入口到天心巖的一段巖谷叫大坑口,景區停車場左手邊,有一條小路上山,可以到馬頭巖。進了大紅袍景區檢票口,一直到六棵大紅袍母樹,這一段兩側峭壁連綿,逶迤起伏,形如九條龍,人們遂把峽谷喻之為遊龍的窠穴,故名九龍窠。
  • 茶事丨「三坑兩澗」----倒水坑、大坑口,誰該上榜?
    目前坊間流傳兩個版本:版本一:「三坑」是指,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兩澗」是指,流香澗、悟源澗版本二:「三坑」是指,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兩澗」是指,流香澗、悟源澗相信大家看出來了,兩個版本中的5個山場都是相同的,差別在於倒水坑和大坑口,這是怎麼回事呢?誰才是「正版」?
  • 武夷巖茶唯一兩代非遺傳承人茶企:大坑口亮相11.1煙臺茶博會
    「大坑口」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41年。蘇炳溪,原籍江西省上饒市,1941年因逃避戰亂,離鄉背井來到武夷山討生活,在天心村大坑口的茶廠開始做茶,參與茶園扣土和手工制茶。蘇德發,自17歲起跟隨父親蘇炳溪從事茶業,時年1973年。1983年,「大坑口巖茶廠」成立,隨之,「大坑口」品牌誕生。當時整個天心村辦廠的不到五家,註冊商標的更是寥寥無幾。
  • 義大利米蘭商業區昔日繁華不再
    中新網6月9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米蘭復產復工3周以來,商家們並沒有迎來期待中的顧客回流潮,各商業區昔日繁華不再。(翁武平)原標題: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米蘭商業區昔日繁華不再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一位旅人的記憶·昔日繁華的老池口
    池州因池口而命名,可見當年池口之地位。池口係指池口河入江之口。     第一次路過池州港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從江中的大輪上看過去,巨大的"池州港"三個大字,特別引人注目,周邊一派燈火輝煌,客運站宏偉氣派,上下的旅客很多,心想這是個繁華的地方。
  • 遺落古港憶繁華
    國慶「黃金周」假期最後的一天,慕名走進了廣州黃埔村的古街舊巷,沿著先輩的足跡來到了黃埔昔日的碼頭遺址,找尋黃埔古港歷史的積攢......哥德堡號——大航海時代瑞典著名遠洋商船,曾三次遠航廣州並停靠黃埔古港,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與繁華和中瑞航海貿易的歷史印記,是廣州千年商都的魅力體現。雖然歷經數百年變遷,黃埔村如今新舊建築摻雜,但一座座氣勢非凡的古建築仍能見證著往日的輝煌,仍然感知當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我走進黃埔村,深深被這裡的風情所吸引,古村清潔,安靜,文雅,歷史的痕跡隨處可見。
  • 南寧大坑口外江水位已經降到74.04米 - 人民網地方聯報網
    人民網南寧7月13日電  記者石衛報導,今日上午8點,南寧大坑口外江水位已經下降到了74.04
  • 【最美桂平】 追蹤潯城(一):大坑口村裡的百年古屋
    在桂平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裡,到底還有多少像大坑口村裡蘊藏有這樣的古屋或古建築?還有多少會在現代建設的腳步下消失殆盡?整合:桂平同城網
  • 臨清老胡同見證運河昔日繁華
    (原標題:臨清老胡同見證運河昔日繁華)
  • 昔日繁華鹿苑寺,斷壁殘垣風雨中!
    昔日繁華鹿苑寺,斷壁殘垣風雨中兩側是刀削一樣漂亮的巨大紅巖,清亮的鹿溪水從巖石下流過。留在這裡的是鹿苑寺斷壁殘垣的遺址,仿佛是歷史的印記,向人們昭示著在這群山萬壑之中曾有的昔日繁華。山因鹿名,相傳古時此地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沒,後有人圍苑馴養,久之山名故稱為鹿苑山,又名鹿苑寺。據清同治縣誌記載:鹿苑寺始建於南宋寶慶元年,迄今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 【運河文化】水運重鎮,連鎮的昔日繁華
    水運重鎮,連鎮的昔日繁華連鎮,古稱蓮窩鎮,始建於隋,因地處南運河兩岸低洼積水處盛長蓮花而得名。連鎮分東西連鎮,以運河為中心。河西稱為西連鎮,河東稱為東連鎮。西連鎮分南街,北街;東連鎮有十條街。清中葉以前,連鎮是華北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運河邊上繁華的水陸碼頭和商業重鎮。始於隋朝的連鎮,在唐,宋,元時期發展緩慢,又被明靖難之役時燕王軍隊與南京軍隊在此的戰役所泱及,幾乎毀滅。永樂年間,山西:郭姓、宋姓、曹姓居民南遷來此定居,形成了東光口、小郭莊、隋城、宋家圈、鬼家集、曹家廂坊六個原始村落,後來合為連鎮。
  • 大坑口:16小時上漲7米多 邕江南寧站已超警戒水位
    目前,上遊來水仍在增加,邕江水位繼續上漲,預計到29日下午,76.5米的洪峰水位將經過大坑口。  當天下午2時許,記者在民生廣場上看見,該廣場靠邕江邊的一部分已基本被洪水淹沒,僅剩地勢較高的人工瀑布處還有一小塊地方露出水面。位於江邊的苗圃已不見蹤影,而最臨近江邊的路燈也只露出一個頭,高約3米的燈杆全部沒進了黃色的河水中。
  • 安康市白河縣:投資30億元重振「小漢口」昔日繁華
    北臨漢水,南依巴山,白河縣的河街過去因為水路優勢曾是店鋪林立的商業中心,素有"小漢口"之稱,斑駁的風火牆和依稀可見的雕梁畫棟記載著昔日的繁華。隨著陸路交通的興起,河街已沒有了昔日的繁華,而且由於地勢低洼屢屢被淹。建設防洪大堤,根治漢江水患,成為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最大心願。
  • 淄博東城,昔日繁華的見證者!城市崛起的參與者?
    昔日繁華的見證者!曾幾何時,東城是淄博繁華的所在,一條金晶大道,演繹著淄博的一城繁華,因此,這條路也被稱為了中心路。用「中心」來稱呼這條路,名副其實。中心路一條中心路,一座淄博站,再加上片區內工業繁榮,利群、淄博商廈等商業綜合體雲集,以及各大成熟片區密集分布,東城的繁華成為了淄博人對該片區最初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