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繁華鹿苑寺,斷壁殘垣風雨中
兩側是刀削一樣漂亮的巨大紅巖,清亮的鹿溪水從巖石下流過。
沒有晨鐘,沒有暮鼓,沒有木魚聲,也沒有進進出出的僧人。
留在這裡的是鹿苑寺斷壁殘垣的遺址,仿佛是歷史的印記,向人們昭示著在這群山萬壑之中曾有的昔日繁華。
山因鹿名,相傳古時此地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沒,後有人圍苑馴養,久之山名故稱為鹿苑山,又名鹿苑寺。
據清同治縣誌記載:鹿苑寺始建於南宋寶慶元年,迄今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可是「玉帶七曲」和「自然絕妙八景」沒有了當時的盛景,只有遺址讓人遐想不已流連忘返。
寺廟在雖在「文革」期間雖多遭破壞,但其神殿僧舍尚存,至今寺院裡仍存有多塊歷代文人墨客、雲遊高僧題詠鐫刻的詩詞歌賦碑文。
一步一景、一景一圖,每一個遺留的景點都有一個美妙的傳說令人回味悠長。
茶隨寺名,只有山腳山坡的鹿苑茶樹,在風中向你訴說當年的鹿苑寺:鐘鼓齊鳴,香菸嫋嫋,大師們誦經的聲音在山谷間迴蕩,寺院門庭若市,前來頂禮膜拜的香客的絡繹不絕。
天下的寺院就如這鹿苑寺一樣,只要有一處依託,哪怕是一塊草地,依然有人前去焚香,有人前去膜拜,有人前去禱告,有人前去尋古。
可是當鹿苑寺淹沒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變成荒丘長滿荒草,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出了的時候,你還能完整地再找回來麼?
山門依舊在,過客兩三人!
峭壁洞中可有人在?
「鹿苑寺」三個字斑駁可見
鹿苑黃茶似乎仍在發揚光大
我們要從這新破廟前上山
菩薩老爺還在,佛光依舊普照!
落葉石階上,斜陽照松林
沿此石板坡上來到第一個觀景臺
向西仰望是錦屏山
向南是鹿苑村楊家灣
再向北上山有兩條路走:女士們只能在男士陪伴下沿左側叢林中上山;男士可從此處攀巖上去。
特別提醒:此次峭壁陡而險(如上圖),攀巖愛好者可在男同伴的保護下,小心謹慎的攀巖上去到達第二個觀景平臺。
向北望得見山門外的董家村
向東俯覽鹿苑河大拐彎
向西是玉帶山
僅片刻停留,兩老表就過了對面的玉帶山向一棵松靠攏了。
前面就是在董家橋上都能看到的那一棵大松樹
繼續北上來到了玉帶山山崗上(第三個觀景臺)
此處能俯覽鹿苑寺全貌了
沿玉帶山山崗向北前行
翻過這個古廟遺址來到第四個觀景臺
這有兩個石鑿的土灶,再上山的遊客搞燒烤和做飯就用這了。
傳說八仙也曾在此處逗留過呢!
西面山下就是舊縣村的老十隊
北面可以看到整個董家村了
再向東拐就看到了下山的路了
這是第五個觀景臺,東下方俯覽鹿苑寺全景
向北看看來時的路
向西又看到那顆大松樹了
後面跟著的一隊年輕探險者也下山了
這邊下山的路都是人工鑿成的
這大概是山門遺址了
茶園就是下山最後的路
編後語:
昔日繁華鹿苑寺,斷壁殘垣不知經過了多少年的風吹雨打。在2009年宜昌禪茗堂茶業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建設起萬畝茶園育苗基地、茶葉深加工廠房、修復鹿苑古寺,對景區景點進行了深度開發,當時也曾紅火了一段時間。在2014年的7月,卓爾控股集團和鹿苑寺旅遊景區開發及綜合配套項目與遠安縣人民政府成功籤約投資20億元,三峽晚報當天也予以報到了,當時全縣人民歡呼雀躍,還聽說要建一個小型飛機場呢,過去兩年了,卻是了無音訊!問哈濤哥,當時您不是參加籤約了嗎?那說好的20個億呢?!現如今全縣大力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那這個開發過的景區難道都忘了嗎?大力推進是只講個數嗎?就是要捨近求遠嗎?就是要在別處破壞更多的大自然生態環境,而將開發過的鹿苑寺景區棄之不管嗎?這就是所謂的全域景區開發嗎?!
我是遠安舊縣人,我以微薄的力量呼籲,請新大哥和濤二哥能夠重視舊縣鹿苑寺的開發,能夠讓沉睡中的鹿苑寺景區再度輝煌起來,他的崛起必將帶動周邊景區和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為推動遠安全域景區化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
遠安微信聯盟
《遠安微信聯盟》五大微信號:長按彩色微信號 yawlgg-1 --yawlgg-2--yawlgg-3--yawlgg-4--yawlgg-5分別複製,然後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即可添加好友;也可通過下表中五大微信綁定的熱線電話號添加好友。
更多精彩,請關注「遠安微生活」微信公眾號:
1、點標題下藍字「遠安微生活」——關注
2、複製遠安微生活公眾號yawsh666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3、指紋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