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鋰電池材料價格大跌,A股多位行業「大佬」業績「受累」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金色光

得益於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近幾年,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的鋰電池產業發展迅猛。然而,我們梳理近日鋰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發布的2019年業績快報,卻發現以正極材料為「代表」的多位行業「大佬」成績不盡如人意,這是何故?

多家相關企業2019年淨利大跌

2月29日,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天賜材料,證券代碼:002709.SZ)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4.83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6.13%。」

(圖片來源於網絡)

顯然,這個業績「跳水」幅度「有點猛」。哪怕剔除2018年天賜材料對持有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的會計核算方式進行變更以及出售其部分股權,增加當期淨利潤42917萬元,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較上年同期減少34.9%。

對此,天賜材料稱,主要原因「一是正極基礎材料(選礦業務)相關產品市場價格下行,年末計提較大額存貨跌價準備。二是正極材料相關產品市場價格下行,產能未完全釋放,年度出現較大程度虧損。」

查閱天賜材料2月28日發布的《關於2019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可知其中確已載明「2019年公司對正極基礎材料(選礦業務)相關存貨、正極材料相關產品等存貨擬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955萬元。」

正如招商證券研報中指出,天賜材料「2017—2018年圍繞正極及相關業務進行的多元化發展,帶來較大的財務包袱……正極、鋰礦、鴻鋰等公司虧損未能控制住。」

無獨有偶,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466.SZ)亦於2月29日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48.36億元,同比減少22.56%,主要原因之一是「2019年度鋰精礦產品銷售數量與鋰化工產品銷售價格較2018年度下降,導致總體銷售收入下降。」

同時,報告期內,天齊鋰業實現營業利潤-152430.84萬元,同比減少142.51%;實現利潤總額-145812.56萬元,同比減少140.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24億元,同比減少228.36%。談及較上年同期「由盈專虧」的一大原因,天齊鋰業亦稱「鋰精礦銷售數量和鋰化工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和毛利下降。」

同日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的還有贛鋒鋰業(證券代碼:002460.SZ),該公司去年日子也不好過,儘管營收53億元,同比小幅增長6%,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大跌70.88%,僅3.56億元。除了投資的金融資產股價下跌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外,該公司在快報中將業績「跳水」的首要原因歸咎於「鋰鹽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影響公司利潤增長。」據悉,2019年氫氧化鋰和碳酸鋰全年均價同比分別下降約40%,而它們都在贛鋒鋰業的主營產品名錄中。

除了這三家企業,道氏技術(證券代碼:300409.SZ)、科恆股份(證券代碼:300340.SZ)、光華科技(證券代碼:002741.SZ)、當升科技(證券代碼:300073.SZ)、容百科技(證券代碼:688005.SZ)等三元前驅體或正極材料企業,均在業績快報中表示,因去年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主營產品價格下滑,致使毛利率降低,影響2019年度營收及利潤。

鈷資源端的寒銳鈷業(證券代碼:300618.SZ)亦稱,由於去年市場環境變化,鈷金屬價格同比大幅下跌,鈷產品毛利率降低,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大幅下降。

隔膜企業滄州明珠(證券代碼:002108.SZ)和星源材質(證券代碼:300568.SZ)也有類似遭遇。前者稱:「2019年公司產品銷量、銷售價格均較上年同期下降,同時由於產能未充分有效釋放,導致產品成本較高,盈利能力下降。」後者同樣表示,2019年度業績受到「鋰離子電池行業降本壓力,隔膜產品價格下降」影響。

鋰電池材料價格緣何承壓

那麼,2019年鋰電池材料價格緣何「滑坡」?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是一個重要原因。

財通證券分析師龔斯聞在研報中表示:「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開始推廣試點以來,我國接連推行補貼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快速、穩定、健康發展,此後不斷對補貼政策進行調整,總體呈現額度收緊,技術標準要求逐漸提高,更注重安全性的長久趨勢。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的基礎上平均退坡50%以上,地方補貼也被取消,主機廠面臨巨大降本壓力,進而對動力電池等中上遊材料端提出大幅降價要求,三元電池和三元正極材料首當其衝。」

另一方面,前幾年動力電池產業高速增長,上遊鋰電池材料投資增多,不少企業的產能於2019年陸續釋放。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40.4萬噸,同比增長32.5%。其中,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19.2萬噸,同比增幅40.7%;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8.8萬噸,同比增長29.3%;鈷酸鋰材料出貨量6.62萬噸;錳酸鋰材料出貨量5.7萬噸,均明顯提升。

但是,市場供應增多,下遊需求卻疲軟。2019年,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現下滑。

財通證券分析師李帥華、馬妍在研報中介紹:「以2019年1月至7月為例,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三元鋰電池總裝機量達23GWH,同比增加115%,但單月同比和環比出現『雙降』,7月三元鋰電池裝機量為2.1GWH,環比大幅減少54.7%,同比下滑8.4%。受新能源補貼退緩衝期結束,補貼大幅減少影響,7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出現一定萎縮。而截至2019年6月底,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61.7萬輛,同比增速已由原先超過60%下降到51%。」

來自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為62.2GWh,同比僅增長9.3%,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速放緩,對動力電池需求有所減弱,進而影響到對上遊鋰電池材料、鋰鹽、鈷鹽,以及礦產資源的需求,使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如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到2019年12月底已跌至5.1萬元/噸,較年初下降近40%;磷酸鐵鋰報價跌破5萬元關口,最低下探至4.6萬元/噸。快速下滑的鋰電池材料價格,使相關材料企業的毛利率大幅降低。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研報指出,2019年鋰電池正極材料價格整體呈下行走勢,主要原因在於碳酸鋰、氫氧化鋰等上遊原材料隨著產能釋放及終端需求帶動不足,導致鋰鹽價格持續下行,進而導致正極材料市場價格下行。同時,受終端降本壓力向上遊傳導影響,電池行業成本壓力轉嫁上遊,導致上遊正極材料企業降價銷售。

企業後世如何發展?

當然,2019年度業績已成過去,現在的問題是下一步正極材料企業該如何應對?

新時代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開文明在研報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國家對補貼政策有所調整,開始向扶強扶優轉變,這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促進行業龍頭企業發展。從產業鏈角度看,正極材料企業受到上下遊雙重擠壓,議價能力相對有限;從盈利模式看,正極材料企業多採用加工費模式。長期而言,利潤會逐步向賺取合理的加工費靠攏。」

開文明認為,對正極材料企業來說,成本控制能力很重要,能賺取超額利潤的時間點主要有三個:「一是領先於國內其他廠商實現進口替代階段;二是新進入優質大客戶快速放量階段;三是依託技術優勢領先於國內其他廠商實現高壁壘高毛利的新興材料放量銷售。」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張文臣、劉晶敏在研報中表示,補貼政策作為「指揮棒」,不斷調整變化。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從退坡到退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將正式來臨。正極材料做為電池最核心的材料,未來將持續受益,且正極材料的技術仍處於不斷演變階段,有巨大挖掘潛力。「我們認為,正極材料企業既要有技術開發、產品更新能力,又要有產能保駕護航;既要有穩定的上遊資源供給,又要得到下遊客戶的認可。」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龍頭企業市場...
    2019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龍頭企業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升  2020-03-21 07:40:53
  • 【正極材料周報】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
    【榜單】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9月16日,2020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式出爐,來自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 細數2019年業績變臉的新三板明星公司
    安達科技  安達科技主要從事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及其前驅體(磷酸鐵)製造,先臨三維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由於研發投入費用比例大幅提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35.85%,雲列印業務虧損7376.56萬元。  新數網絡  同樣「折戟」科創板的新數網絡雖然2019年淨利潤並未虧損,但業績下滑幅度卻超過了80%。
  • 數據揭秘近年業績「變臉」巨虧變遷:從受累於行業周期到商譽減值
    數據揭秘近年業績「變臉」巨虧變遷:從受累於行業周期到商譽減值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9 22:48:56
  • 2015年鋰電池行業電解液年度競爭力品牌榜
    上榜理由:與國內多數電解液企業不同,凱欣的電解液項目直接走入了產業化,而不是由從一個小規模的科研項目逐步發展起來,可以說是一步進入產業化,凱欣的成功要歸結於ATL的大力支持,公司主要客戶是東莞ATL、寧德ATL等,成立三年多時間,電解液產能已經躋身行業前十,藉助天賜的平臺間接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根據上半年的關聯交易發現兩家公司通過資源整合,凱欣可以採購天賜的電解質,而天賜可以幫助凱欣拓展客戶
  • 永興材料:碳酸鋰能否成為業績突破口?
    對此,中泰證券表示,產能達產說明公司產品有能力承受三季度極低的碳酸鋰價格,在行業多數企業現金虧損的環境下,公司鋰鹽成本競爭力突顯,雲母提鋰路線前景可期。永興材料自2017年起切入碳酸鋰業務。2019年,永興材料取得鋰礦資源的採礦權,並逐步實現了自礦產資源開採至滷水生產至電池級碳酸鋰製備的完整新能源鋰電池產業鏈。
  • A股大跌,白酒概念領漲
    即使如此,依然有機構繼續看好白酒,甚至有私募大佬認為現在賣出茅臺的那是傻子。不過,近來「聰明錢」北向資金正在出逃白酒板塊。A股大跌,白酒概念領漲周三,A股「關燈吃麵」,三大股指均跌超1%,尤其尾盤在券商板塊的帶動下更是加速跳水。
  • 中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商:年入帳460億,它曾是中國第一西服品牌
    而同樣的在浙江寧波,就有著這樣的一家服裝公司,它曾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也曾是中國西裝第一品牌,而如今,它又成功轉型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供應商,這家企業就是浙江的杉杉集團。可以說,近30年裡,杉杉集團成功打造了兩個行業第一。
  • 2017年業績報告:多家新能源電池上市企業利潤驟減
    近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企業相繼發布2017年業績報告。記者梳理18家動力鋰電池企業發現,得益於新能源市場需求持續擴張,有9家以鋰、鈷等原材料生產為主的上遊企業2017年業績獲得預期增長,部分還實現了成倍增長。
  • 固態電池引鋰電池板塊分化 投資者互動平臺已「收藏」產業鏈個股
    1月11日,鋰電池板塊多數個股收跌,以星源材質(300568,SZ)、新宙邦(300037,SZ)、天賜材料(002709,SZ)等為主的電解液、隔膜概念股大跌,而贛鋒鋰業(002460,SZ)等維持微漲。對於引發資本市場鯰魚效應的固態電池,多家產業鏈公司通過互動易平臺對投資者提問進行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近一年涉及固態電池的問答就多達365條。
  • 【SMM乾貨】2019年全球鋰電池行業擬投放產能一覽(持續更新中)
    星源材質2019年將向孚能科技供應逾4000萬平鋰電池隔膜產品:1月28日,星源材質最新公告顯示,公司與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孚能科技」)籤訂了合作協議,協議確定了2019年度鋰電池隔膜產品的採購計劃、採購單價等具體要素。
  • 300位CEO、13家鋰電行業巨頭齊聚 共商鋰電轉型
    13家上市公司確認參會  筆者最新從主辦方獲悉,作為行業風向標的產業領袖高端對話平臺,本屆峰會以 「轉型與增長」為主題,來自鋰電產業上中下遊13家上市公司、300位鋰電企業CEO確認將齊聚一堂,討論在當前下遊市場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強化供應鏈協作以及產業合縱連橫,加快資本、技術、市場整合轉型,並圍繞產業發展趨勢、企業生存困境、
  • 三位鋰電池教父獲得諾獎,這些中國公司要更火
    記者 | 徐寧XN 周小颺110月9日傍晚,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出爐,三位鋰電池教父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共獲此殊榮。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未來五年,動力電池仍將是鋰離子電池行業增長最快的板塊,其增長主要受全球各國及地區積極開發、推動新能源汽車帶動。據《2019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全球鋰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國。
  • 紐克斯IPO:報告期業績大幅波動 2018年營收大跌應收反而大增
    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數據,2015年全球植物補光設備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至2019年市場規模達37.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1%,預計2020年至2024年全球植物補光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將維持在25.5%,市場規模在2024年將達到115.0億美元。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溫室大棚和植物工廠等新型農業形式將更加普及,植物補光設備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
  • 華泰聯合證券助力中偉股份創業板上市 締造A股鋰電池正極前驅體...
    華泰聯合證券作為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助力締造A股鋰電池正極前驅體材料第一股。   中偉股份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並進一步加工製造成鋰電池,最終應用於新能源汽車
  • 寧德時代到天全考察調研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區
    12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到天全實地考察調研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區,對天全縣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發展和相關企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對接洽談相關合作事宜。縣委副書記、縣長鄭胡勇出席會議。縣領導倪一航、陳冬冬參加會議。
  • 寧德時代公司到天全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區調研考察
    12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到天全實地考察調研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園區情況,對天全縣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發展和相關企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對接洽談相關合作事宜。天全縣委副書記、縣長鄭胡勇出席會議。
  • 反光材料迎來多方利好,道明光學滲透多熱點產業或迎爆發式增長
    1937年,世界上第一塊反光膜在美國3M公司的實驗室裡誕生,這也成為了交通標誌大規模應用反光膜的裡程碑,此後長期3M一家獨大。雖然我國的反光材料行業起步較晚,但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道明光學(002632)已經打破了國外對反光材料的壟斷。如今受疫情影響,3M生產反光材料其生產線已改去做N95口罩,這個細分市場或將迎來變局。
  • 華為汽車相中三元鋰電池:性能優勢或成重要考量 高鎳材料有望獲取...
    具體到鋰電池具體型號和能量密度,一位長期觀察新能源汽車行業動力電池技術方向的投資人表示,「現在華為智能汽車剛開始,電池技術還比較初期,現在還不清楚詳情。」GGII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三元材料受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出貨不理想影響,同比增速低於10%。
  • 多因素助推電動車銷售火爆 催生鋰電池替換巨大市場
    電動摩託車產品4000-5000元的價格段;電動輕便摩託車3000-3500元的價格段;電動自行車產品2500-3000價格段上銷售的車型,非常受消費者歡迎。記者走訪江蘇無錫多家電動車經銷商門店了解到,2019年實施的新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超過25 km,包含電池的整車質量不超過55kg,超標車產生了置換剛需,加上疫情之後一人一車的倡導,今年銷售非常火爆。有的門店電動車銷量相比去年已經實現翻番,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對車身重量的嚴格限制,加速了更加輕便的鋰電車型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