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泉·城」申遺再近一步 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23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又傳來好消息。今年,國家文物局新增6個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中,其中就有濟南泉·城文化景觀。2018年也在「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只待國家文物局最後審批公布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如今,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但其實這才是申遺的第一步。據了解,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和文化景觀。目前,凡是已有世界遺產的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自然遺產或一項文化遺產。
-
泉州:保護好古建築就是助力申遺
去年年底,在全國文物局長會議上,有關部門已明確今年將繼續推進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今年4月,我國更是決定將申遺項目更名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遺產點包括萬壽塔、六勝塔、石湖碼頭、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等。這些古建築和遺蹟,具有鮮明的海上貿易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特徵。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古蹟已修葺一新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古蹟已修葺一新一個城市內所擁有的旅遊景點本身較多,從景點的特點、分布位置、管理模式和旅遊名氣等多個角度說,很多風景區卻由於在不同城市中所形成的差異性較大,也導致了很多景點都人氣不是很高,從而顯露出很遺憾和被低估的景區了,像是這個景點就是其中之一,對於這個景點的持續管理來說,如何去提升它的人氣,才是很多遊客感到很有魅力的地方了。
-
犍為文廟 | 全國四大文廟之一!
,你會感受到這個文廟很牛,它是全國四大文廟之一、4A級景區、屬國重文保單位。佇立於莊嚴肅穆的至聖先師塑像前,導遊告訴我們:犍為文廟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明代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清代乾隆年間,犍為縣令張官五,將奎閣搬至文廟東南,當年就考中舉人4名,犍為從此文運昌盛、人才輩出,犍為籍有史可證的科考文、武進士達23人。走進千年古郡犍為,你會感受到這是一座古色與時尚並存的魅力城市。
-
中正和合——西城區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全國書法展9月28日開展
為助力北京中軸線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聯合西城區文聯將於9月28日上午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舉辦「中正和合——西城區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全國書法展」。此次展覽共收集到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書法作品300餘件,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160餘件作品參加展覽。
-
山水之城 美麗之地|璞潤鉅獻·2018中國重慶釣魚城旅遊文化節開幕式與你共享申遺年
2018年9月7日重慶市合川區將在合川人民廣場舉辦「璞潤鉅獻·2018中國重慶釣魚城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釣魚城遺址申遺閃耀之年經典晚會
-
泉水申遺13載,走向世界還有多遠?2021年建成泉水博物館
2016年更新: 從泉水申遺到泉·城申遺 2016年9月,濟南泉水文化景觀保護國際研討會上傳出消息,濟南泉水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由自然文化遺產轉變為文化遺產,申報的範圍從濟南泉水申遺更新為「泉+城」模式,即泉·城文化景觀整體申遺。
-
滄州僅存的明代古建築群 鹽山慶雲文廟重修後開放
12月5日,鹽山縣慶雲文廟重修落成典禮儀式舉行。據悉,經過此次重修,慶雲文廟大成殿、東廡西廡、欞星門等得到恢復性修繕,塑像和內飾也修葺一新。慶雲文廟已有600年歷史慶雲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代中期趨於完善,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據文獻記載,慶雲文廟建成後,先後進行過10次大的增補、修繕。
-
泉州22個申遺遺產點簡介出爐
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巖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
「泉水文化」濟南泉水申遺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讓我們一同走進「濟水之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泉城濟南,去學習、去感知它母親般的胸懷以及綿延不斷上萬年的泉水文化發展史。一則喜訊響徹泉城,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意味著泉水文化受到世界矚目,也彰顯了泉城濟南申遺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泉水文化以及泉水文化遺產保護自此迎來一個新的起點。水是生命之源,人類誕生文明的地方都與水相關,與河流密不可分,泉水及泉水文化是濟南的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也是濟南的文化標記。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要說園林勝景,文廟路文廟公園還在城隍廟之上。上海之有文廟,迄今已經六百多年了,其間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這一文廟路上,倒還是近一百年間的事。大約11世紀時,上海設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成立了上海鎮,那時鎮上並沒有文廟;到了13世紀中葉(宋度宗鹹淳年間),鎮人唐時措購買韓姓房屋,改建梓潼祠(即文昌閣),圖孔聖遺像於祠中,並築古修堂,作為子弟肄業之地,上海始有鎮學,可說是文廟的雛形(今天官坊街左近)。到了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分華亭縣東北境五鄉為上海縣;過了二年,在縣署東首,營建縣學。
-
黃果樹瀑布節安順文廟將現儒學經典場景
貴州都市報8月15日訊(徐榮鋒) 記者從昨日下午貴州省安順市召開的有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2006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系列活動之一,修葺一新的安順文廟將再現儒學經典場景 安順文廟始建於明宣德8年,是現今中國保存下來的建築最完整
-
越南河內遊記--文廟,獨柱寺,巴亭廣場,胡志明陵墓
文廟——國子監是越南第一所高等學府。文廟殿內正中現供奉有孔子塑像,兩側分別供奉孟子、顏回、曾子等人塑像,塑像前設有香爐,供遊人上香參拜。資料顯示,河內文廟是在公元1070年修建,用以供奉周公和孔子,1076年,文廟旁邊又修建了國子監。國內的文廟去過很多,包括山東的曲阜的孔廟,所以就沒進去了,門口簡單的拍了下照片。
-
永順老司城: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2010年提出申遺設想,2015年即申遺成功。老司城遺址「後來居上」,在陳遠平看來,兩封信起了重要作用。2010年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周強、2012年時任湖南省省長徐守盛都曾致信國家文物局,請求支持老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和湖南省就老司城遺址申遺達成共識。
-
濟南的「山、泉、湖、河、城」景致獨特,讓人流連忘返!
大明湖大明湖正是濟南「山、泉、湖、河、城」獨特風景的核心之一。作為一處天然湖泊,大明湖水來源於城內珍珠泉、濯纓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水質清冽,天光雲影,遊魚可見。趵突泉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該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黑虎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解放閣南護城河南岸陡崖下,在濟南市黑虎泉東路。黑虎泉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寬1.7米,泉水主要來自洞穴的東南方向。洞穴由青石壘砌,洞穴隱露在巖壁下。
-
一個素有「城、泉、山、海、島」之美譽的海濱城市——葫蘆島市
城中心設有鐘鼓樓,城門外築有半圓形甕城,城牆四角仍築有炮臺,用來架設紅夷大炮。興城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在42平方公裡的區域內,集「城、泉、山、海、島」五大景觀於一體,珠聯璧合,形成了北方沿海風景旅遊區獨特的風姿,每年前來觀光的中外遊客達百萬人次。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寧遠州城。寧遠古城與西安古城,荊州古城和山西平遙古城同被列為我國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
紀念孔子誕辰 上海文廟舉辦「孔子文化周」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9月28日報導:今天上午,「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祭祀儀式暨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在上海文廟舉行。現場包括孔子後裔、傳統文化愛好者和中小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5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為祭祀儀式、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丈量文廟」傳統文化親子挑戰賽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