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文化」濟南泉水申遺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20-12-18 泉水文化

「 追溯中華民族的根和源

——固本中華民族的歸和依」

宏史記、學國學、 明得失、鑑是非、知興替、辯善惡、揚精神、樹信仰、知古鑑今、溫故知新、兼容並蓄、創新升華、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宣導中華民族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提高國人人文和德性素養為己任;挖掘整理「山、水、聖賢」國之靈魂;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主席對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殷切期盼;深刻領會「文化創新型轉換,文化創造性發展」的歷史文化內涵,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說文解字」之中華民族萬年輝煌歷史,以人文詮釋歷史,用聖賢反哺人文,講好中國故事,詮釋民族文化」。

溯源「泰山文化、濟水文化、聖賢文化、東夷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海洋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儒釋道文化、民俗文化、地名文化泉水文化以及濟水文化申遺」等國之重器,深入挖掘整理打造」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聖賢文化「之中華民族山水聖賢黃金綠色走廊,構架起山東、河南兩地千城百族、國家級歷史文化、文脈傳承基地,溯源中華民族」太行泰山、黃河濟水「大河文明產生的歷史根源和人文環境,弘揚宣傳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立足」飲水思源,不忘人本「的母親河(黃河、濟水)靈魂精髓,通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感恩和孝道文化」打造線上線下泉水文化產業平臺——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為基,共賞多元文化之美、共謀文明交流互鑑之道,用泉水文化詮釋家國情懷、人文本色;用泉水文化產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國家戰略;用「飲水思源、黨建立基、文化先行、產業報國」理念定位企業發展思路;「彰往察來、見微知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盡綿薄之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山水形勝毓天下泉城,海右風華揚名士風流。濟南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的美譽,有著8000多年人類活動史、4600年文明史、3600年的文字史、2700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象徵中華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龍山文化發祥地和發現地;濟南之所以在中華文化版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一個重要的支撐是其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文脈。讓我們一同走進「濟水之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泉城濟南,去學習、去感知它母親般的胸懷以及綿延不斷上萬年的泉水文化發展史。

心中總有一溪魂牽夢縈的清泉

源自太行泰山、黃河濟水

自「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

奮湧而起

流過曲水亭街

淌過護城河畔

匯入大明湖、小清河

匯入我的心田

融進我的夢

水是生命之源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

濟水是齊魯的血脈

養育了齊魯大地和世世代代的濟南人

2019年6月8日,市第十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則喜訊響徹泉城,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意味著泉水文化受到世界矚目,也彰顯了泉城濟南申遺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泉水文化以及泉水文化遺產保護自此迎來一個新的起點。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誕生文明的地方都與水相關,與河流密不可分,泉水及泉水文化是濟南的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也是濟南的文化標記。為做好泉水申遺和保護工作,濟南相關部門從硬體設施到軟體建設,從泉水補給區到泉水出漏區,從荒郊野外的重點滲漏帶到遊人如織的核心景區,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文化建設、宣傳教育、考古、立法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為助力泉水申遺,濟南將積極開展泉水遺產價值研究,完善申遺文本,組建專家智庫;同時,繼續深化推進遺產要素綜合保護工作。至2021年基本完成主要遺產要素點的修繕工作。進一步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選擇部分遺產點開展國際合作,進一步取得國際廣泛支持。計劃今年確定泉水博物館選址和完成遺產展示系統設計,力爭2021年泉水博物館建成開放、遺產展示系統建設完成。

結合城市總規和歷史文化名城規劃,2019-2021年啟動遺產核心區和緩衝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綜合整治。並對現有遺產點文物提質升級,重點做好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作。籌建市申遺綜合辦公區,落實辦公、會議、遺產展示、遺產監測中心、檔案中心等功能,推進遺產保護管理和申報有序開展,努力使泉水文化發揚光大。

為講好濟南泉水故事,圍繞濟南泉水文化,打造濟南文化地標,6月8日,坐落在百花洲畔,佔地300平方,以泉水文化為引領,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泉水書房」正式揭牌,開門納客,自此書香泉城又多了一處「閱讀聖地」。走進泉水書房,牆壁上投射出一棵科技MR互動漢字樹,以泉城景觀為背景,只需輕輕觸摸牆上的楷體漢字,便會按照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的演變順序發生變化,在互動中感受漢字的演變和歷史文化,為加深對濟南泉文化的了解,泉水書房特別準備了雕版印刷體驗環節,包括山、泉、湖、河、城、家的元素以及趵突泉、黑虎泉等泉水文化主題的雕版,圖文並茂,引人入勝,體驗後還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

泉生濟南,泉城濟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因泉而得名的城市。濟南不僅是泉城,還是舜城、詩城,更是一座紅色之城。山東省是全國唯一用省域冠名的重點革命老區,「沂蒙精神「享譽全國,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為這片紅色的土地撒下了紅色的種子,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齊魯文化以及泉城濟南,尤其是毛主席先後20多次來到泉城濟南,汩汩泉水見證主席對泉城的不解情緣,紅色文化續寫著這個城市永恆的、躍動的主旋律。泉水是「大地之乳」,哺育著齊魯大地悠久、燦爛、輝煌的歷史,「叮咚泉水「滋養著近萬年的文明。

「弘揚泉水文化,做好泉水產業,講好中國故事「讓古老的泉城煥發生機活力,打造泉水文化產業平臺,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泉水是濟南的第一品牌,也是泉城的靈魂所在,代表了濟南的城市精神。溯源泉水文化的真正內涵,挖掘整理泰山濟水文化在華夏文明的歷史地位;溯源民族「飲水思源」的人本思想和家國情懷;打造「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和孝道文化,不光是一種精神的弘揚,更是習近平主席所倡導的時代需求,結合紅色文化、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等,充分體現泉水文化精神內涵。

《泉水叮咚,唱響一座城》

「飲水思源,不忘人本,汩汩清泉,活力無限「;湧動的泉水代表著齊魯大地開放、創新、發展的決心和勇氣,信心與力量,」新時代、新泉城、新經濟、新金融、新科技、新發展、新格局、新跨越「,解讀泉水文化,做好泉水文章,講好泉城故事,讓全世界都了解濟南泉水背後蘊藏的文化魅力。通過系列融合山水、人文、紅色、體育、文旅、教育、餐飲、非遺、特產品牌等,結合「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各要素,立足新舊動能轉換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結合,聚焦紅色傳承、做大產業平臺、深耕齊魯文化、打造泉水品牌、做強特色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優化運營管理,形成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的共贏共創模式,打造泉水產業服務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泉水文化、弘揚泉水文化以及關聯泉水特色產品產業平臺,實現更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備註:部分文字來源網絡,公益傳播,如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濟南申遺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十三五」時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介紹了河湖長制、防洪抗旱體系、泉水保護工作、水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泉水保護工作卓有成效,目前,濟南市申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濟南申遺項目也是全省16地市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濟南申遺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此外,在泉水保護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出臺《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劃定保泉「四條紅線」,封停深層自備井400眼,每年減少地下水開採近1億立方米。
  • 濟南「泉·城」申遺再近一步 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23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又傳來好消息。今年,國家文物局新增6個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中,其中就有濟南泉·城文化景觀。2018年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新聞發布上,時任濟南市泉水保護辦公室副主任的楊波曾表示, 2017年11月27日至30日,濟南完成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遺產專家現場考察評估和申報材料評估。2018年也在「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只待國家文物局最後審批公布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6月8日,是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暨泉水書房揭牌儀式在百花洲舉行。按照泉城申遺挖掘和延續老城居民老傳統和老習俗,講好老濟南故事的要求,積極開展老濟南口述史,老濟南故事、老物件、老照片、老書籍徵集活動,為泉城申遺和明府城項目推進提供更多資料支撐。遺產保護立法遺產保護立法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和國家文物局規定的必備要件。
  • 泉水申遺13載,走向世界還有多遠?2021年建成泉水博物館
    原標題:泉水申遺13載,走向世界還有多遠?2021年建成泉水博物館 再過兩天,9月8日,第四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即將拉開帷幕,今年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泉水文化再次受到世界矚目,泉水復湧16周年,回首濟南走過的泉水申遺漫漫長路,讓泉水文化走向世界,濟南市泉水文化保護自此迎來一個新起點。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泉城文化入預備名單
    原標題: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泉城文化入預備名單……這些世界級文化遺產值得一看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列入
  • 萬裡茶道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記者從福建省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日前將萬裡茶道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萬裡茶道保護和申遺工作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環節。福建省武夷山下梅村、武夷古茶園、閩贛古驛道分水關段、武夷天遊九曲茶事題刻等4處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清單(共49處)。
  • 五峰古茶道漢陽橋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五峰古茶道漢陽橋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3日 17:12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五峰古茶道漢陽橋段作為 「萬裡茶道」的關鍵節點,是湖北省推薦申報的遺產點之一,此次被批准入圍。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18版(文化遺產)
    截止目前,中國一共有59預備世遺(包含部分重複的項目),僅次於土耳其,居全球第二。對每個國家來說,世界遺產預備名單是該國認為其境內符合申報世界遺產條件的遺產的詳細目錄,締約國應在《預備名單》中列出該國未來數年內要申報的 , 認為具有潛在的突出的普遍價值(OUV)的文化和/或自然遺產的詳細信息。
  • 國家文物局重設《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經過比對記者發現,舊名單中,開平碉樓及村落、福建土樓、五臺山、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元上都遺址6項文化遺產已申遺成功,先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北京雲居寺塔、藏經洞及石經、晉商大院、江西省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等4項,以及「蘇州古典園林」、「皖南古村落」、「曲阜孔廟、孔府、孔林」等3個擴展項目無緣新名單。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摘要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來源:愛世界遺產(worldheritagesites)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去年,曾經整理過中國的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自然及複合遺產預備名單。
  • 泉水文化(濟南)溯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泉水是濟南的靈魂,是泉城濟南的靈魂所在,濟南泉水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先民背靠泰山、面朝濟水、飲泉而居,文化發展、歷史沿革、民風民俗都與泉水有著最直接、最密切的淵源關係,成就了泉城濟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殊的地位,最終積澱成濟南獨一無二特的泉水文化。
  • 濟南泉水直飲試點工程要來了!年內12個小區嘗鮮,水價暫定每升0.3元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是對濟南的描寫。新時代的「家家泉水」就要來了。12日,濟南公布了2021年為民辦22件實事清單,其中就提到了「實施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除此之外,未來,濟南還要圍繞泉水做更多的文章,比如泉·城申遺、建設泉水博物館等。
  • 北京中軸線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廖翊)記者從此間舉行的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了解,45項不同類型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於17日正式公布。    進入新名單的45項文化遺產是:    1.北京中軸線(含北海)(北京市)    2.大運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    3.中國白酒老作坊: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山西省汾陽市)、成都水井街酒坊(四川省成都市)、瀘州老窖作坊群(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郎酒老作坊(四川省瀘州市)、劍南春酒坊及遺址(四川省綿竹市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19版)
    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來源:愛世界遺產(worldheritagesites)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名單一年一次更新,相較之下,中國的預備世界遺產名單更新的頻率更頻繁一些。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林草局會不定期更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含複合遺產)的預備名單。去年,曾經整理過中國的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自然及複合遺產預備名單。
  • 泉水保護再放「大招」!濟南擬制定名泉保護提升三年計劃,建成泉水...
    濟南趵突泉。(資料圖:視覺中國)意見提出,「十四五」末,濟南市年用水總量控制在21.9億立方米以內,再生水回用率達到4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6543以上,除地質原因外,城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持續保持100%,國、省控斷面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達到水質考核目標要求。
  • 王文濤英國巴斯講述泉水故事
    巴斯位於英國西南部,距倫敦160公裡,面積28平方公裡,人口約9萬,是英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巴斯歷史悠久,是英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濟南市自2015年通過英國駐華大使館與巴斯市建立聯繫,經過前期溝通,兩市均有意在泉水領域探討合作。泉水是濟南的國際名片。
  • 廣西世界遺產概況和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分布
    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漢代始發港口城市之一,北海合浦現存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關遺產點主要包括港口城市遺址及貿易交流產物等類型,代表性遺產點4處。其中3處為本次預備名單申報文本的提名列入遺產點:合浦漢墓群、大浪漢城址和草鞋村漢城址。1處為後備申報遺產點。其中,合浦漢墓群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浪漢城址和草鞋村漢城址於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北海這3個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截至2017年7月,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2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自然遺產12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 鼓浪嶼申遺列入預備名單 將啟動原領事館保護利用
    鼓浪嶼申遺已列入國家預備名單,有望於2016年之前經由國家推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屆時,鼓浪嶼將以「共享文化遺產」為主題進行申報,其中如何對鼓浪嶼原領事館進行保護利用成為了申遺工作的一個重點。
  •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18版(自然遺產和複合遺產)
    2018版(文化遺產),本文介紹中國的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自然遺產和複合遺產,共計32項。2010年進入預備名單申遺靠譜指數★★★拿到了2015年代表中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名額(俄羅斯阿爾泰金山的擴展),但因資料不完整未果。未來可期望與蒙古國一起擴展該項目。